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常见外道法--广论(二)【共130集】>

第107集 诸法无我(四) 正惠老师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第107集 诸法无我(四)
正惠老师
 
各位菩萨,我们今天继续来讲“常见外道法──广论”。
《广论》的第457页到458页,它里面的内容念一下:破除之理,亦非如以锤击瓶,是于无令起知无定解。若定解无,即能遮遣执有乱识。如是以理成立,亦非如种发芽先无新生,是于如是法起决定智,知其如是。《回诤论》云:“虽无能破语,其无亦成立,然此语云无,令解非令除。”《自释》中云:“虽无汝语,若无之灭亦本成立,何为更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汝说彼语有何作为?此当为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由此语令一切法成无自性。然说诸法皆无自性,是令了解破无自性。譬如天授原未在家,有云家有天授,有于无彼说云其无,此语非令天授成无,唯显天授家中非有。如是说云,诸法无性,非由此语令其诸法成无自性,然一切法皆无自性。诸愚众生,为无明蔽增益自性,如于幻士愚其原无士夫实体,唯为令解自性非有。故汝说云,若性非有,即无语言,不假语言,自性非有亦极成立。说无自性此语何为。此诸言说皆不应理。”此说极显,当如是知。(~《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0)
我们现在来说佛法真正的实际义理,佛法四寻思里面有“名、义、自性、差别”这四种方法。名当然就语言,也就是说以语言文字用来说明、定义,现观诸法的功能差别;也就是说,佛法是要实修实证,要以实际现量境界如此的慧观才有实际的意义,所以这些语言文字只是戏论而已;如果他不能够指出这些现量的境界,那只不过是戏论而已,那与佛法的实际修证就没有关系。所以外道说要破除“诸法”的“有自性”,是以“决定智”作确定的了解“诸法无”,他这些外道又引《回诤论》来作说明;但是《回诤论》的原文是说:“汝言语法别,此义我今说,无法得说语,而我则无过。”龙树菩萨的解说是说:“如是,若说一切诸法无自体者,此语不能作一切法无、自体无,但知诸法自体无体。若汝说言,若无物者则不得言法无自体,以无语故,不得成法无自体者,义不相应。”这个翻译一下:譬如在房子内,没有天授这个人在的时候,有人问:“屋内有天授吗?”有人回答说:“有!”又有人回答说:“没有!”那回答说“没有”的人知道屋内确实没有天授;虽然“无”这个字只是语言文字,并不能造成屋内有没有天授这个事实,但是说“无”的这个声音或者是语言文字,却可以让人知道、来显现这个屋内确实没有天授这个人。
这个意思是说,语言文字和法的本身是有区别的,回答“有”或者回答“无”都只是语言文字声音,两者的语言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并无不同,乃至与诸法的本身是有或者是无并没有关系的;语言声音是为了让人能够了解诸法的本身而设施方便,是必须依附于法的本身才有存在的相对意义,所以语言声音当然是不可能破除法的有或者是无。因此从嘴巴里面说出“无”的声音,只是要让人知道他所指涉的这个目标是“无”而已,没有办法改变该目标实际状况的有跟无,倘若本来就没有那个法的存在,就不能说那个法无自体;由于“无”这个字、这个语言是不能够片面的成立某个法无自体的,所以 龙树菩萨说义不相应。同样的道理,从嘴巴说出“无自性”的声音,并不能说就是诸法无自性的这个本体祂的本身,这个道理早在《解深密经》中,佛陀就已经说过:“善男子!我终不说以无自性性取无自性性;然无自性性离诸文字。”(《解深密经》卷4)也就是这个意思。外道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先决定“法无自性”,然后再说“法有自性”不对,既然已确定是“法无自性”,那就没有“有自性性”的这个法可破了,外道说要破,不是多此一举吗?譬如说家中已经没有天授这个人了,是表示已经没有所谓天授的家了,那么就不必描述天授这个家如何的不存在,那都没有实际的意涵;所以若说“空无有物”者,物既然不存在,那又如何能显示“有、无此物”的自性呢?
所谓法无自性者,必须是有这个法才能够显示此法无自性,无自性的法只是表示此法“有生有灭、不能自在、不能作主”它的这种体性,所以法无自性并不是代表无法;因此不论执著所生法有自性或者无自性,烦恼都无法止息,若有无俱泯,则烦恼不生。所以无自性不能当作“无自性生”来解释,更不是要破有自性成为无自性,更不是说诸法无自性即代表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自性;诸法的有自性与无自性,都是法的一体两面,不能单说诸法有自性或者单说诸法无自性,不论诸法有、无自性,都必须依于本有、自在、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而说,这样才能说是诸法有、无自性。
复次,我们如果要了知法无自性,确实也就像“以锤击瓶”这么简单如外道讲这句话,是于如是法起“决定智”知其如是便可以了;但问题是这个决定智是般若智慧,必须以般若智慧来了知诸法是从阿赖耶识所生,所生之法终究都会灭的,也就是五阴十八界都是从阿赖耶识所生,五阴十八界终究会灭的,阿赖耶识是不会灭;因为五阴十八界没有真实的自己的体性,所以才说诸法无自性,而不是像外道所说的“是于无令起知无”。
前面已经说过“无”声音,它与无自性的法,它是义不相应的,只能说它是“无”这是一个声音,它跟“破诸法有乱”,它两者是不相等的;一个是名词、 一个是实际状况,这不是有般若智慧的人所应该说的言论。所以圣 龙树菩萨说“语、法别”是依于《解深密经》中,佛所说:
善男子!我终不说以无自性性取无自性性;然无自性性离诸文字,自内所证不可舍于言说文字,而能宣说。是故我说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解深密经》卷4)
简言之,无自性性的声音不能决定无自性性的诸法,其间必定得由般若智慧的抉择,然后再透过语言声音的解释,才能够显现无自性诸法。然而外道否认有阿赖耶识,他又哪来的般若智慧来作这些抉择呢?所以由此可知,佛法不是简单“就诸法而论诸法”的无自性性,是要以阿赖耶识的“常”而言,才能够说诸法“无自性性”(也就是它的“无常”),因此才具有实际佛法的完整意义,因为诸法皆是阿赖耶识所生的缘故。
接著我们看《广论》的459页:如是以正理破,若是由破倒执,为欲引发无倒定解者,当以正理破何心之境耶?总所破分别,虽无边际,然以何颠倒分别而为一切过失之根本,当先明彼破其所执之境,若能破彼,则一切过失悉遮遣故。经说贪等诸余对治,是一分之对治,说无明对治是一切之对治。无明即是一切过失之根本。如《明显句论》云:“佛依二谛说,契经等九部,就诸世间行,于此广宣说。其为除贪说,不能断瞋恚,为除瞋故说,亦非能尽贪,为断慢等说,彼不坏余垢,故彼非广徧,彼皆无大义。若为断痴说,彼尽坏烦恼,诸佛说一切,烦恼皆依痴。”何者为痴?谓执内、外诸法由自相生,增益自性之心,此为无明。(《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0)
这个论里面我们解说一下,这个痴烦恼虽然是广遍,但也不能说,破了痴这个烦恼,那贪的烦恼就没有了,也就是说“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这六种根本烦恼,不能说破了一种,那其他的烦恼就都没有了,这种说法是证明外道确实不知道什么是无明。所谓破就是打开的意思,也是了知的意思,这还不是真的灭除,所谓的无明是对于法界的真实相,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体性不能如实知乃至完全不知,而要破除无明,就必须先具备“明”的基础,也就是佛菩提道所谓的明就是“明心”,要明白的知道自己的真心,这样才是触证自心如来藏阿赖耶识的实际意思;那明心之后,祂的真实义,这些菩萨他的般若智慧就能够顿开,现前观察一切法,皆由此有自性的阿赖耶识所生,直接生六根、间接生六尘、辗转生六识,因此明心开悟称之为打破无始无明;然后再以般若智慧为基础,修除无量无边的无始无明上烦恼,至佛地才能够尽除无余。未入地之前,“一念无明”贪、瞋、痴、慢、疑…等烦恼障种子随眠不断,入地之后,于历缘对境中,才能够渐渐地断除,至于七地满心进入八地时,才能够断尽,此才是中士道之平议,这个已经上面有讲过就不再重复了。
那外道说:“何者为痴?谓执内、外诸法由自相生,增益自性之心,此为无明。”这个是无因论的说法,如果按照外道所说的意思,那应该就是说诸法由无自性生,但是无自性本是诸法所显示的现象“无自在、无体性”,无自性者自身都无能保住,如何能够生诸法呢?何况显示无自性其本质是无常空的,若无常空法能够生诸法,那岂不是诸法都是凭空而生?那外道的说法名之为“戏论”,所以也不足以形容他的荒谬。所以能生诸法必须是由有自性的阿赖耶识所生,内法如是、外法亦复如是;而阿赖耶识的自性,更不能够所谓的有增有减,这个自性不能增减,法尔如是,叫作不增不减。由此可知,六识的外道否定了第八识,当然就不知道真心,就没办法证得般若空性,所以他说的“当先明彼,破其所执之境,若能破彼,则一切过失悉遮遣故”,这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广论》459页说:如《四百论释》云:“若识增益诸法自性,由彼染污无知增上贪著诸法,是为流转生死种子,于一切种永灭除故,即便安立生死还灭。为显此义故说颂云:‘三有种为识,境为彼行境,若见境无我,三有种当灭。’此显由见境无自性,于一切种破除贪因三有种识,安立声闻独觉及得无生法忍菩萨生死还灭。”(《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0)
这个我们作个结论,就是论法要有个前提,要依佛法八个识而说无自性,才是圆满说法,因为阿赖耶识祂能够直接生、间接生、辗转生五阴十八界,如果只单独说识与境,则是堕在减损边;如果触证空性的人,他所见的诸法,都必定是非有自性、非无自性不落二边,因为他知道第八识与前七识的关系,所以也不落在中间。那诸法无自性的缘故,识不贪著诸法;诸法有自性故,才能够在生活中作息无间。如果只说诸法有自性,即是增益自性见,堕于增益边;如果只是说诸法无自性,即是无自性见,即是堕于减损边。由《四百论释》所说的,即可知月称论师未证空性,因为他不依中道空性心而说,只是单独的说识与境均无自性,那就堕在减损边。
我们还有一点时间,我们来说常见外道他现在所说的,其实是藏传与佛教它是有一个关系,因为宗教的自由,现在也有知识产权的缘故,想要抄袭这些佛法,那就是在以前是可以的,到现在就不行。那我们正本清源,这喇嘛教它现在说谓“藏传佛教”,其实严格说起来是喇嘛教,那它这个是怎么形成的?它是根据西藏自己传统的巫术,再加上佛教的名相,再加上唐朝的五术‘山、医、命、相、卜’,唐朝文成公主她入藏的时候,把中原文化的这些五术都带进去,那当然它就把它吸收融会,然后成为喇嘛教,不知道何时开始,又把它称为藏传佛教,那这怎么来分辨呢?我们学人如果能够以佛教的‘戒定慧’来界定一切宗教,那自然正邪分际就能够分得很清楚;佛陀去世教大家以戒为师,这个宗教界如果是五戒不守,那当然根本就不是佛教。
所以我们看看外道,他大概有两种状况,因为佛法它是实修实证,它的威德智慧都第一,外道无法抵挡,他想要求取生存,就只有两种方法:一个就是以外道的名义来盗用佛教的经典,来解释他们外道的法而来为外道背书,他们就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这是一种方式。另外一种就干脆盗用佛教的名义,自称自己是佛教,这个是山寨版假冒佛教自称是佛教的正统,然后用外道法来假冒、来取代、来解释佛法,自己反而又称自己是证量更高,那这样就是比较恶劣。所以佛法大家如果是能够真正的好好的修、好好的证,这个淆讹之处自然就能够明了。
那今天课程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107集,诸法,无我,正惠,老师,视频,播放,音频,说明,调
推荐文章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