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乘不共道之前言
从上一节说明可以看出,菩萨与声闻、缘觉有共道与不共道,共道的部分是三乘同样都有解脱德,不共道的部分是菩萨独有法身德与般若德。这不共道重要的部分,从本章第二节开始,一直到第六节为止,共分为十五点一一来加以说明。至于不共道中较为枝末、不重要的地方,限于篇幅,则略过而不加以说明。
在开始说明之前,笔者依 佛所说的正理,编制了适合自己的总持 [注1] 作为演说的纲要,一一来为学人宣说佛法的真实内涵。这个总持是笔者将佛法架构及内容浓缩成重点后所编制的咒语(陀罗尼),方便笔者记忆所要宣讲的重点,来为大家说明,也就是将所要宣讲的佛法架构及内容,加以思惟、整理及浓缩成若干个重点,以五言绝句方式来记诵,作为笔者所要宣讲内涵之提纲,然后就每一个重点,辅之以经典及譬喻等广为详细说明。说白一点,就是笔者事先将佛法架构及内容用“化繁为简”的方式,列出所要宣讲的重点,然后针对这些重点再以“化简为繁”的方式,用自己的见地,辅之以经典教证及譬喻说明等,来为大众广为说明。这样的作法,不仅可以让读者全面性的了解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而且还可以迅速增长自己的佛法正知见,提升自己的智慧。读者在了解了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且已经建立了佛法正知见以后,可以依此原则以及自己的需要,同样也可以编制适合自己的总持,广为大众说明。这样说或许还有人不太清楚,今先举〈正觉总持咒〉为例来说明,全文如下:
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注2]
〈正觉总持咒〉已经将三转法轮阿含、般若及唯识之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以重点方式列出来,譬如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前面六个名相已经函盖世出世间一切法。接下来,再将前面六个名相所摄世出世间一切法一一加以剖析,并汇归于“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最后再浓缩成二个主要道:解脱道及佛菩提道,这二个主要道,是求正确觉悟的佛弟子们都应该要受持的;也就是说,〈正觉总持咒〉已将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用“化繁为简”的方式,以五个字为一句,将初转、二转、三转法轮重点一一列出来。接下来,宣讲者只要再针对这些重点以“化简为繁”的方式,一一详加以说明。譬如〈正觉总持咒〉第一个重点:五阴,什么是五阴?经中如何诠释五阴?它包含了哪些内涵?为什么它是虚妄的?在现象界如何现观它是虚妄的?诸如此等,辅之以经典及譬喻,一一详细说明。等到五阴讲完了,接下来讲十八界,什么是十八界?经中如何诠释十八界?它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它是虚妄的?在现象界如何现观它是虚妄的?诸如此等,辅之以经典及譬喻,一一详细说明。接下来就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等一一法皆有次第性、很详细的解释,一直解释到最后:一切应受持,应如何受持?受持时应该注意什么?经中所说的受持与证悟有何关系等等。待受持的种种义理解释完毕,〈正觉总持咒〉也就整个解释完毕,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正觉总持咒〉已含摄三乘菩提在内,而且三乘菩提最后都汇归于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读者知道编制总持咒的原则后,其实你也可以编制适合自己的总持咒来为大众宣说。不过笔者要奉劝各位读者,要编制自己的总持咒,一定事先要对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了解清楚,如果对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了解不清楚,必然窒碍难行,就无法编出适合自己的总持咒。不过倒有个变通的方法,你不需要对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完全了解,只要对某一个法
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你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法编制适合自己的总持;虽然这个总持并没有函盖整个佛法,但总是开始的第一步,而这开始的第一步总是最困难的。待你踏出这一步时,初时难免会觉得生涩、不顺利,不过经过多次训练后,一定会娴熟它,乃至能灵活地运用它,这也是世间人所说的熟能生巧,不是吗?譬如对色法这个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编制色法的总持咒如下:“色自性极微,不可知执受,所造五根身,以及器世间。”这个色法总持函盖色法的自性、极微、不可知执受,第八识所造的五根身,以及器世间等五个法。接下来,针对这五个法一一详细说明。待你会了色法这个总持及解说后,以此类推,再慢慢推及其他法,编制其他的总持咒,譬如对识阴、受阴、想阴、行阴、六根、六尘、六识等加以编制总持,不是很好吗?这样的作法,不仅能让你在佛法上有很大的进步,而且在智慧上也会有很大的提升,令人刮目相看。
由于笔者第一次拾佛菩萨牙慧使用总持,难免文辞生涩不够优美,无法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诸大菩萨所造论中,使用优美以及有押韵的词句来诠释。然虽如此,至少可以让读者知道什么是总持,以及如何编制适合自己的总持来为大众宣说,这也算是笔者为芸芸众生所作的一点点贡献。嗢拕南(亦名“颂”)曰:
法身般若德,八识真如性,种智与五欲,烦恼所知障,二障断未断,禅定六通修,戒异生福德,缘三无量劫。
这个总持分十五点来说明:一、证悟的菩萨有法身德、般若德。二、“一心说”共有八个识。三、菩萨明心能够现观真心的真如性。四、菩萨亲证真心所发起的智慧,未来能够圆满一切种智。五、菩萨修行时是在欲、行欲不为五欲所染。六、菩萨能断二障:烦恼障、所知障。七、菩萨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八、三乘菩提之禅定差别。九、三乘菩提之六通有异。十、三乘菩提之修证方法不同。十一、三乘菩提之持戒有别。十二、三乘菩提所断之异生性广狭不同。十三、三乘菩提实证之福德深浅不一样。十四、三乘菩提所结的缘有差异。十五、菩萨成佛需经三大无量数劫。此十五点,将从第三节开始到第七节,分为五节来加以说明。
第三节 三乘不共道:菩萨明心见性、发起般若智慧(一)
第一点:证悟的菩萨有法身德、般若德,二乘圣者没有法身德、般若德。也就是说,菩萨与二乘共道的地方,就是解脱德——同观蕴处界虚妄而能断结、证果;菩萨不共二乘的地方,就是菩萨有法身德——大乘菩萨明心见性真见道,以及般若德——于开悟明心找到第八识后,发起般若的智慧功德,依之得度生死此岸,到达无生死的彼岸。菩萨透过参禅的方法明心证真如找到第八识后,有了根本无分别智,未来可以依此智慧进修后得无分别智(别相智)、诸地道种智,乃至佛地一切种智,此二功德不是二乘人所能亲证、思议及了知的境界。当菩萨有了法身德、般若德以后,以真心的实际理地,再来观待自他有情的蕴处界虚妄,因此有了更胜于二乘人的解脱德。菩萨证悟明心后依此三德,故知自己本来就在涅槃、当下就是涅槃,根本没有生死可言;所谓的生死,乃是指这个五阴身以如来藏为因,藉著种种缘而在现象界不断地出生、不断地死亡,示现有生、有死的现象,可是如来藏并没有生与死可言,如《胜鬘经》中开示: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注3]
胜鬘夫人开示:世间人所认知的生与死,乃是指五根身出生了、五根身坏灭了。虽然五根身出生了,五根身坏灭了,在现象界示现有生、有死,可是如来藏自体没有生死可言,因为祂从本以来没有出生过——本来就在,未来也不会灭;蕴处界有生死者,都是依无生无死的如来藏而有、而存在。菩萨亲证如来藏后,知道如来藏无生无死,生死者都是依没有生死的如来藏,才能有吾人生、死的现象出现。既然如来藏没有生死,当下就是涅槃,菩萨又何必取证无余涅槃呢?菩萨如是了知以后,转依真心如来藏本来无生亦无死的体性,为相见道的后得无分别智、为无生法忍的道种智,乃至为圆满佛地一切种智,不断地在现象界示现有生有死,不断地在法上用功,来利益广大众生。
在经中,有一首偈开示依如来藏而有生死的道理非常好,提供给大众参考,希望大众以此作借镜,能够发起菩提心,成为极为尊贵而且稀有的菩萨种性人,尽未来际广度众生,来成就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如《大宝积经》卷111开示:【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注4]
这首偈很清楚地告诉大众,悟前、悟时、悟后的真实道理:众生无始劫以来轮回生死无有边际,却是一直住在本来涅槃的如来藏里——如来藏是真实际。祂从来没有出生,未来也不会死,有生有死的,乃是如来藏所出生的五阴身不断地在现象界示现有生有死,不断地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等到参禅者生起一念相应慧——找到如来藏,并转依本来无生、没有生死的如来藏,而说自己没有生死,却不妨碍在现象界中继续示现有生死,心中不会对未来无量世的生死产生疲倦。像这样证得如来藏而后如实转依,才是真正转依成功,才是真正的证转,可以运转如来藏而非乾慧故,已依如来藏体性而开始转变七识心自性故。既然菩萨转依没有生死的如来藏,当然没有所谓的生死可言;既然没有生死可言,当然不会有生死疲倦可说。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不畏惧每一世生死苦而发愿再来广度众生。由此可知:菩萨悟前虽然不断轮回生死,却已是住在本来无生无死的如来藏里而不自知;悟时仅是生起“一念相应慧”而找到如来藏,知道如来藏本来无生,却不断在现象界出生五蕴身示现有生有死;悟后转依如来藏本来无生(没有生死)的体性,当然没有生死可言。既然连生死都没有,还有生死疲倦可言吗?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世世不断地投胎,继续取得未来世的五蕴身而在世间示现有生有死来广度众生。然而这样甚深微妙的道理,若是说给二乘人及凡夫听,二乘人及凡夫又如何能够相信呢?又如何让寡闻少慧的凡夫们不加以毁谤呢?所以,佛才会在经中开示【我于凡愚不开演】[注5],也就是 佛不为二乘愚人及凡夫们开示这样甚深微妙的大乘法,以免众生妄加毁谤而下堕地狱受苦。
又如前所说,二乘凡愚不证法身如来藏故,所以法身德及般若德不是二乘凡愚所能亲证、思议及了知的境界,如 佛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3开示: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依此法性修诸善根,来入三有,利益众生,虽现无常而非真实。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实见法性故,具足方便大悲愿力,不舍众生。二乘凡夫无有如此大悲本愿,是故不见圆净法性。[注6]
佛开示:明心的菩萨如实亲证如来藏法性,可以随时现观如来藏存在,并转依如来藏本来无生的体性修行,得以具足方便及大悲愿力,不断地于三界受生、不断地利益众生。二乘凡夫没有如此大悲愿,因此无法亲证清净圆满的如来藏法性,所以畏惧生死,希望舍寿后,赶快入无余涅槃。从这里可以了知:菩萨心大、愿大、法大、成就大,所以能够亲证“圆净法性”而明心乃至眼见佛性,并且能够发起大悲心及种种善巧方便,不断地利益众生。二乘人心小、愿小、法小、成就小,所以无法亲证“圆净法性”。既然连二乘人都无法亲证“圆净法性”而明心、见性,更何况是等而下之的凡夫了,当然更不可能明心、见性而有法身德、般若德可得。所以说,菩萨法身德及般若德境界,当然不是二乘愚人、凡夫所能亲证、思议及了知的。单单这一点,就是凡夫与二乘愚人不得不钦佩菩萨之所在,故名为菩萨不可思议。
不仅经典如是说,在禅宗典籍里,也有类似的说法出现,如《古尊宿语录》卷48所说:
昔日黄蘖和尚路逢异僧同行,乃一罗汉。至天台,值江涨,不能济,植杖久之。异僧以笠当舟,登之浮去。黄蘖指而骂曰:“这自了汉,我早知汝,定捶折其胫。”异僧乃叹曰:“道人猛利,非我所及!”[注7]
黄蘖禅师乃是禅门公认的证悟菩萨,可是他没有神通。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位奇特的僧人,这位僧人是一位有神通的阿罗汉,两人相伴一起到天台。到了天台,碰到江水上涨而无法过江,黄蘖禅师倚著柱杖站在江边良久。这位阿罗汉将斗笠丢到江边,把斗笠当舟浮江而过。这位阿罗汉过江后,便向黄蘖禅师招手过江。黄蘖禅师看了以后,指著这位阿罗汉骂:“你这个自了汉!如果早知道你是个自了汉,我一定用柱杖打断你的腿。”这位阿罗汉听了以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赞叹说:“道人根性猛利,不是我所能达到的境界啊!”从上面说明可知,证悟的黄蘖禅师虽然没有神通,但是这位具有神通的阿罗汉不得不对黄蘖禅师发出赞叹声,为什么?因为二乘人畏惧隔阴之迷,畏惧于未来世出生以后忘了前世种种修为;又害怕未来世出生时因为无明的关系,因而妄造种种善恶业,导致在三界六道不断轮回无有出期。因此这位阿罗汉僧人对黄蘖禅师不是为了自己利益,而是为了广度众生,不畏惧隔阴之迷不断地投胎度众,不得不从心里发出赞叹:“道人根性猛利,不是我所能达到的境界啊!”不仅如此,禅门还有一个公案也证明,尽管有人有神通,还是敌不过没有神通而证悟的菩萨:
#p#page_title#e#时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帝勅令与国师试验。三藏才见师便礼拜,立于右边。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遮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三藏无对。[注8]
有从天竺来的大耳三藏法师,来到唐朝的京城长安,自称有他心通。唐肃宗令慧忠国师对大耳三藏法师进行勘验,
勘验他是否真的有他心通?大耳三藏法师看见慧忠国师便礼拜;礼拜后,就在慧忠国师右边站著。慧忠国师便问大耳三藏法师:“你有他心通吗?”大耳三藏法师谦虚的说:“不敢!”慧忠国师问:“你说说看,老僧目前在什么处所?”大耳三藏法师曰:“和尚贵为一国之师,为什么现在到西川去看划船比赛?”慧忠国师再问:“你说说看,老僧现在在什么处所?”大耳三藏法师曰:“和尚贵为一国之师,为什么现在到天津桥上看耍猴戏呢?”慧忠国师三问:“你说说看,老僧目前在什么处所?”大耳三藏法师第三次运起他心通,观察慧忠国师良久,久久无法回答,慧忠国师早知道大耳三藏法师无法回答,便骂:“你这野狐精!他心通究竟到哪里去了!”从内文可知,慧忠国师刚开始为了让大耳三藏法师承认自己有他心通,避免大耳三藏法师被问了以后,因为无法回答,而用种种理由来规避;因此先发问,让对方承认有他心通而无法回避,便问:“你有他心通吗?”这个大耳三藏法师不知道慧忠国师的用意,便傻傻地回答:“不敢!”接著慧忠国师故意起意识心行,到西川去看划船比赛,便问大耳三藏法师,大耳三藏法师回答正确无误。这时,慧忠国师知道大耳三藏法师有他心通,为了避免大耳三藏法师碰巧答对,再一次确认大耳三藏法师是不是真的有他心通,再一次运起意识心行,到天津桥看耍猴戏,再问大耳三藏法师,大耳三藏法师再次回答正确无误。这时候,慧忠国师确定大耳三藏法师真的有他心通,因此,将心安住在没有任何境界的真心中,不起任何心行,反问大耳三藏法师:“老僧现在在哪里呢?”这时大耳三藏法师再次运起他心通观察,却久久无法了知慧忠国师现在的心行为何,最后挨了慧忠国师的骂:“你这野狐精!他心通究竟到哪里去了!”从上可知,一般人一旦意识现行,就会有种种境界、种种心行出现;有他心通的人,便可以观照他人的心行,而了知他人现前所在的意识境界为何,这就会让没有正知见的众生崇拜不已。如果有他心通的人想藉此机会来广作宣传,便会门庭络绎不绝,名闻利养也就跟著来了。可是有他心通的人遇到明心乃至见性的菩萨,便在菩萨面前作不了手脚,而被菩萨拈得一无是处。同样的道理,大耳三藏法师虽然有他心通,却无法了知慧忠国师安住在真心无有任何一法的境界——安住在没有境界的境界中,使得大耳三藏法师无法了知慧忠国师的心行,当然得挨慧忠国师的骂。
就算某人真的有他心通,在没有明心的菩萨面前,依然作不了手脚。譬如某甲与某乙,某甲是没有明心的菩萨,某乙如同大耳三藏法师一样有他心通,某甲也可以如慧忠国师一样勘验某乙是否有他心通,并且让他跩不起来,而不能迷惑众生。在勘验之前,某甲在口袋事先放一枚十元硬币。在勘验时,某甲从口袋拿钱出来时,只起一个念头,不要有其他念头,故意藉心中的语言文字想著手里拿著是五元,并将钱握紧拿出,问某乙:“我手中到底有多少元?”由于某乙有他心通,他会观照某甲的意识自言自语的心行,知道那是五元,就会答:“五元!”这时,某甲将手张开给他看,某乙发现是十元时,可以如慧忠国师一样骂某乙:“你这野狐精!他心通究竟到哪里去了!”保证某乙无法回应。由此可知:神通是有境界法,虽然可以作种种神变,而让众生崇拜不已,但永远敌不过没有境界的智慧法门,乃至敌不过还没有明心的菩萨所使用的看话头技巧。因此,有智慧的学人,不应该以神通自居、以神通为荣,以免障碍自己佛菩提道的修学。
从上述二个公案可以看出:尽管二乘愚人及凡夫有神通,可以作种种神变,可是他无法了知明心菩萨所亲证的法身德及般若德境界,因为真心的实际理地无有一法存在,菩萨证悟明心仅是智慧境界出现而已;但是这样的实相智慧境界,就算满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阿罗汉穷尽神通与智慧,还是无法了知菩萨明心亲证如来藏的境界为何。既然二乘圣人尚且无法了知及思议菩萨明心境界,更何况是等而下之的凡夫,岂能了知及思议?
又三乘所证的尽智与无生智也是有所不同的。菩萨的尽智,是菩萨依所亲证如来藏本来无生,永断烦恼惑业而不再流转生死之智慧。菩萨的无生智,是指菩萨亲证法身,了知一切法本来无生,能为众生如实宣说的智慧;或者菩萨有了尽智以后,能为众生如实演说不再出生三界的智慧。这尽智与无生智,如 佛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15开示:
云何尽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瞋痴尽,是为尽智。云何无生智?善现!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诸有趣永不复生,是为无生智。[注9]
菩萨的尽智是现观真心如来藏无所得为方便,知道如何将贪瞋痴永断无余的智慧,名为尽智,纯粹是断烦恼的功夫,属于事修的部分。又菩萨的无生智是菩萨亲证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本来无生的体性而发起的智慧,乃至菩萨有了尽智以后,能为人宣说不再受生于三界中的般若智慧。而二乘人的尽智则是二乘人观待自己蕴处界虚妄,因此将自己的贪瞋痴断除,将自己的蕴处界消灭,不再出生后有的智慧,虽然也是属于事修断烦恼的部分,可是与菩萨站在第八识真心的实际理地,来观待蕴处界虚妄,将贪瞋痴断除,还是有所不同。前者是依于真心如来藏立场来谈,后者纯粹是依于蕴处界的立场而说。又二乘人的无生智,是将自己的贪瞋痴烦恼断尽以后,能够使自己的蕴处界不再出生,而且还有能为人宣说的智慧,但与菩萨的无生智还是有所不同;前者是将蕴处灭掉而不再有后世出生的立场而说,后者是依真心本来无生的立场来谈,现观实际理地本来无生。因此,从菩萨所证的尽智与无生智的立场来说,二乘人确是没有法身德与般若德,这是非常确定的;因为菩萨所证尽智与无生智都是亲证如来藏以后,转依如来藏本来无生,以及将蕴处界的贪瞋痴烦恼断除,所发起的二种智慧;不像二乘人仅是观察蕴处界虚妄,将贪瞋痴烦恼断除、将自己的蕴处界灭除,不再三界受生的二种智慧。所以,三乘圣者虽然同证尽智与无生智,但是三乘所证的内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此中差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有没有亲证法身如来藏而已。
最后作个结论:菩萨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二乘人仅有解脱德,所以三乘虽然同有解脱德,但大乘不共二乘者有二德,那就是法身德、般若德,也就是菩萨亲证法身第八识以及亲证法身所发起的智慧功德。
第二点:一心共有八个识。亦即八识和合如一而说为一心,不许离第八识而说众生唯有一心。众生都各有真心、妄心,前七识是妄心,第八识才是佛所说的真心,而且真妄和合运作似一,故说众生同有一心。如 佛在《入楞伽经》卷8开示一心有八个识:
大慧!言善不善法者,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注10]
经中开示:一心有八个识,眼等前五识、意识、意根(末那识)、阿梨耶识(第八识、藏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异名)。由于前六识(主要是意识)在五位—睡著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 [注11]、灭尽定—必断,所以是生灭法,全无金刚不坏性。意根也是可灭之法,虽然无始劫以来祂都一直存在,但是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意根也是会灭的,所以也不是常住法。第八识恒存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地、一切界,不论是在五位中,或者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祂都依然存在,不会因为七转识消灭而使第八识也跟著消灭。由此可知:佛主张一心有八个识,所以真正的佛法当然是八识论;而其中第八识是真心,七转识是妄心;纵使七转识经过久劫清净修行后能如佛地真如那样清净,祂还是不可能转变成常住不坏的真如心,仍然是一心而有八个识,不会因为七转识修行变成究竟清净后,使得八识论变成七识论,或者成为六识论。因此缘故,在佛门中,如果有出家在家四众主张:“佛所说的真心是意识,不是第八识”、“意识妄心修行清净变成真如心”、“意识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一心只有六个识”等,你就可以断定:这个人若不是佛门中的常见、断见外道,就是邪淫外道(假藏传佛教四大派),都是违背 佛说一心有八识的正理。
然而真心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与七转识妄心一起和合运作,也是佛门所谓的真妄和合运作,如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4开示:【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注12] 玄奘菩萨开示:因为有阿赖耶识,所以第七末那识得以存在、现行及运转;又依止于阿赖耶识及末那识,其余六识才能生起、现行及运转。这就是告诉大众:一心共有八个识,在这八个识中,第八识是真心,前七识是妄心,而且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似一,不即也不离。不即就是真心与妄心两者的体性截然不同,亦名为非一;不离就是七转识从第八识出生,也是属于第八识的局部体性,不能离开第八识而有、而运作,亦名非异。合此二者,名为非一非异。不即不离、非一非异才是 佛所说的中道义。
不仅如此,其他菩萨的论中也开示有真心、妄心,而且真妄和合运作如下:【凡夫五阴真妄所集,唯真不生,单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阴生。】[注13]
《大乘义章》卷1明白地指出:众生的五阴是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而成的,如果单单只有真心,或者单单只靠妄心,是无法出生五阴,一定要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众生的五阴才能够出生;也就是五阴是以真心为因,藉著种种缘才能成就。这分明告诉大众:一者,一切正常人都是八个识具足,前七识是妄心,第八识才是真心。二者,由于第八识是真心、七转识是妄心,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才有众生五阴世间产生,乃至有众生据以生活的器世间山河大地等出现。如果单靠真心或者妄心,而不是真妄和合共同运作,根本就不会有众生的五阴世间,乃至山河大地等的器世间出现。三者,菩萨了知妄心都是从真心出生,所以转依真心本来无生的体性,因此不断地取得未来无量世的五蕴身,广度众生无有疲倦。正如笔者在《眼见佛性》一书所说的一首偈一样,那就是:【悟前分真妄,悟后妄亦真;知妄从真生,从此用真妄;利乐诸有情,生死无疲倦。】[注14] (待续)
[注1]所谓总持,就是把某一些法的内涵,用名词加以贯串起来成为偈颂,或四句、六句、八句不等,每句或者五字,或者六字、七字,这样贯串起来的偈颂,就叫作咒。所以咒原本的意思,就是把某一些法的主要意思贯串起来,就能够方便记住所有要忆持的法而为人一一详细宣说。这整个贯串的偈颂就是总持,也就是咒语、陀罗尼、嗢拕南。
[注2]参见成佛之道网址:(撷取日期:2011/10/4)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0-9/book999-2.htm
[注3]《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册12,页222,中5-10。
[注4]《大宝积经》卷111,《大正藏》册11,页624,下19-20。
[注5]凡谓凡夫,愚谓二乘圣人。《解深密经》卷1〈心意识相品 第3〉:“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大正藏》册16,页692,下22-23。
[注6]《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3〈法性品 第3〉,《大正藏》册8,页701,中10-15。
[注7]《古尊宿语录》卷48,《新纂万续藏》册118,页834,上16-下1。
[注8]《景德传灯录》卷5,《大正藏》册51,页244,上12-21。
[注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15〈念住等品第17〉,《大正藏》册7,页80,中16-20。
[注10]《入楞伽经》卷8〈刹那品 第14〉,《大正藏》册16,页559,中22-25。
[注11]无想定是色界四禅上的禅定境界,仍在色界中。由于无想天人没有正知见,想要保持无想天的色身存在而入无余涅槃,所以将前六识断了,处于没有见闻觉知的境界中,犹如睡觉一样。佛曾开示:无想天人如果不中夭的话,其寿命最多五百大劫。待寿命终了,因为天福享尽而没有福德庄严,只好下堕了。由于无想天没有意识存在,不能了知四禅天的种种境界,犹如寄居于四禅天的过客一样只是一来一去,故亦名客天。
[注12]《成唯识论》卷4,《大正藏》册31,页20,下22-23。
[注13]《大乘义章》卷1,《大正藏》册44,页473,中15-16。
[注14]正光居士著,《眼见佛性》,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2004年8月,初版一刷,页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