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
第108集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三)
2015-04-21 23:57:01  类别:学佛释疑二
游正光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一系列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系列主题名为“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在这个主题之下,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所要谈的子题是:《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前一集说明:在现象界上,诸法空相本身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可是将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性心,诸法也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接下来谈《心经》下一段经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是故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色蕴存在,没有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存在;没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存在;没有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存在;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存在。”佛已经开示: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存在,当然是极寂静没有丛闹的境界;如果空性心的实际理地有任何一法存在,不论是五阴或者十八界之任何一法存在,那是愦闹不寂静的境界,不符合 佛在四阿含开示的“涅槃寂静”的道理。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透过 佛语开示,以及缘觉观察蕴处界之外真实有一个本际存在——也就是 佛所说的真心,所以二乘人知道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因而断除三缚结成为初果乃至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而菩萨则透过参禅的方式,于一念相应慧亲证一切有情的真心,观察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存在极寂静的境界,知道当下就是无余涅槃;这样的智慧境界是二乘人穷尽神通与智慧也无法了知的境界。菩萨因为亲证一切有情真心,以及现前观察真心本来寂静,不需要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就已经在无余涅槃中,因此不急着入无余涅槃,故意保留一分思惑继续取得未来的五蕴身来修行;如是经过三大无量数劫后成就佛道,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从这里可以看出,菩萨亲证真心以后——也就是亲证如来藏以后,现前观察如来藏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存在之极寂静境界,祂离见闻觉知,祂不在六尘起种种分别,可以证明经文以及禅宗祖师开悟是正确无误的。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经》卷11,过三恶道菩萨曾开示:“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无觉观者名为心性。”(《大方等大集经》卷11)经文已经很清楚告知,真心如来藏没有觉观,祂离见闻觉知。又譬如禅宗黄檗断际禅师曾说:“本心不属于见闻觉知,祂不是一般众生所认知具有见闻觉知性的心。”在在证明真心本来就离见闻觉知。从上面种种说明得到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菩萨亲证无觉无观的真实心如来藏,从凡夫位的菩萨成为 佛所说的真实义菩萨,从此列入菩萨僧数中,名为真正的出家人,纵使他现的是在家相,仍然是出家人,在禅门名为黑衣不是白衣;如果没有证悟,纵使现的是出家相,仍然是白衣不是黑衣。第二个重点:凡是有法师、居士们主张真心有见闻觉知,譬如有念灵知就是真心,或者离念灵知心就是真心,或者断际灵知就是真心,或者真心有觉知但不取分别等等。你一定很清楚知道,这些法师、居士们说法与 佛颠倒,不仅错得离谱,而且还误导众生走向常见外道中。
或许有人会怀疑:“这个本来就自在的真心,就是 佛在经中所说的三界唯心的心,不是如你们所说的如来藏。”既然有所怀疑,当然要解释清楚,以免质问者自己没有弄清楚经中所说的真实理,却来质问提出正确说法的人颠倒,那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吗?佛在《央掘魔罗经》卷4曾开示:“复次,文殊师利!如知山有金故,凿山求金,而不凿树,以无金故。如是,文殊师利!众生知有如来藏故,精勤持戒净修梵行,言:‘我必当得成佛道。’复次,文殊师利!若无如来藏者空修梵行, 如穷劫钻水终不得酥。”(《央掘魔罗经》卷4)说明如下:“又,文殊师利菩萨!就好像知道山中有金子的缘故,所以才要在山中去开采金子,而不是在树上开采金子,因为树中没有金子的缘故。就是这样子啊!文殊师利菩萨!众生知道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存在的关系,所以很精进地、很勤劳地持戒来修清净梵行,而且他很有信心地说:‘我未来一定可以成就佛道。’又,文殊师利菩萨!如果没有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存在,其所修的种种梵行终究无所用处,如同穷尽劫数想要在水中钻求而得到酥,终究是不可能成就的。”佛在《央掘魔罗经》已经很清楚开示大众两件事:第一件事,一切有情的真心就是如来藏,也是 佛在经中所说“三界唯心”的心,不能外于此心而说有如来藏存在。第二件事,离开如来藏而能修种种梵行乃至证悟而能够成就佛道,那是痴人妄想。因此,如果有人否定三界唯心的如来藏存在,说他在修清净的梵行,都是言不及义的戏论。
会有这样怀疑的人,经中都说:那是在漫漫长夜修习外道邪见不舍的人。如《央掘魔罗经》卷2开示:“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好邪恶正,不乐见佛及如来藏,去来现在不生信乐,如彼鵄鸺好闇恶明,如人长夜修习邪见,染诸外道不正之说,以宿习故今犹不舍。”(《央掘魔罗经》卷2)经中已经很清楚开示:“不信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的人,喜欢邪恶、厌恶正法,不喜欢看见诸佛及听闻如来藏法,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不喜欢看见诸佛及听闻如来藏法,犹如夜间猫头鹰一类的鸟一样,喜欢在黑暗之夜出现,不喜欢在白天光明出现。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在漫漫长夜中修习外道邪见,全身上上下下沾满外道不正知见的习性而不舍弃。”由经中开示可知:不愿意看到诸佛以及听闻如来藏法,乃至否定如来藏存在的人,那是对 佛及如来藏法不信受而且在漫漫长夜中不断轮回生死的人,也是 佛在经中所说的可怜愍者。
又,菩萨亲证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心如来藏后,发起了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所谓的法身德,是菩萨亲证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心如来藏,也是经中所说,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发起的功德,可以现前观照与蕴处界同时同处运作的真心之所在。所谓的般若德,乃是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后所发起的智慧功德,这样的智慧功德在佛法中名为根本无分别智,亦名总相智,它包含了下品妙观察智、下品平等性智之少分,并不是圆满具足;犹待菩萨以根本无分别智为基础,去圆满后得无分别智,亦名别相智,来圆满、来具足全部的下品妙观察智、下品平等性智;又因为菩萨圆满后得无分别智以后,因而转入初地修道种智,乃至最后可以圆成一切种智;这样的般若智慧功德名为般若德。所谓的解脱德,乃是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了知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才是真实我,蕴处界不是真实我,因而照见五蕴皆空,可以解脱三界之功德。从上面分析可知,三乘菩提有共与不共,共同的部分就是解脱德,不共的部分就是法身德及般若德。这不共的功德当然不是二乘人所行的智慧境界,所以当菩萨在说法时,二乘人当然没有开口的机会;如果二乘人想要强出头,菩萨就借着这样的因缘来宣说胜妙的法,不仅让二乘人改变自利的心态,可以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因而转进佛菩提修行,而且还可以如经中开示,让许多有缘的众生证得二乘初果的法眼净,或者菩萨证得无生忍乃至证得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
或许有人不相信:菩萨亲证真心,可以发起不共二乘的功德。因此,再提《心经》的经文来加以说明,《心经》开宗明义不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指已经建立“真心本来自在”正知见的菩萨们,因为参禅一念相应慧,亲证本来自在的真心之所在,成为名符其实的“观自在菩萨”,不就是有了法身德吗?又菩萨知道本来就自在的真心才是真实我,现前观照蕴处界等法不是真实我,不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而有解脱德吗?又观自在菩萨亲证本来就自在的真心,可以现前观照祂真实存在而且如如不动,因而发起了般若智慧到彼岸,以及转依真心实际理地没有任何一法存在的体性,因此“度了一切苦厄”,不就是有了般若德了吗?所以说,《心经》开宗明义已经明说菩萨有三德,只是你有没有如实理解及贯通而已,如果能够如实理解及贯通,你一定很清楚知道《心经》所开示的已经包括菩萨三德了。
当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如来藏后,就会发现:生死者,依如来藏。所以在现象界上,生与死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必须依于本来自在的真心如来藏,才有生与死的现象可言;如果不依于本来自在的真心如来藏,根本不会有生与死的现象出现。这告诉大众一件事:因为如来藏没有生死,所以才会有你、我五阴身生死的现象出现。这是因为有真心如来藏藉缘出生有情的蕴处界以及众生所了知万法出现,所以死了以后,今世的蕴处界以及所了知的万法不见了,由真心如来藏将今世所造的业等带到未来世,让未来世五阴的你、一个全新的意识的你在受报。为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蕴处界及万法都不能自外于真心如来藏存在?这是因为如来藏借着自己本有的体性,借着父母的四大而出生五根身,然后如来藏再借着自己所出生的五根身去接触外五尘,而由如来藏变现内六尘;因为有了五根以及无始劫以来就存在的意根去接触内六尘,因而有识阴六识出现,其中前五识就在五尘上分别,意识就在五尘上所显现的法尘广分别,因而有众生所了知的诸法出现;既然今世既如此,过去世、未来世亦复如是,这是因为有真心如来藏可以贯通三世的缘故。
从这里可以告诉大众两件事:第一件事,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蕴处界及诸法的出现,乃是真心如来藏贯通三世以及八个心识和合运作而成就的。哪八个识?那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根及如来藏。因为有八个识和合运作,才有众生的蕴处界以及所了知诸法出现,这也证成了经中所说“万法唯识”的道理。所以经中所谓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都是指陈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如果没有如来藏存在,就不会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说法出现;因此否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人,就是 佛在经中所说的愚痴人。第二件事,既然众生所领受的诸法境界都是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有什么好执着的?有什么好争执的?有什么好计较的?或许有人不相信,今再为大众详细说明:譬如自己的五根身,难道不是由自己的如来藏借着父母四大等缘长养而出生的吗?难道你所接触的外五尘,不是由共业有情共同变现出来的山河大地器世间所显现的外五尘吗?又如果不是你透过自己的五根去接触外五尘,如来藏就在自己根、尘相接触的地方变现似有外境的相分出现吗?既然似有外境的相分出现了,难道与其相应的七转识见分不会去分别吗?既然七转识的见分一定会去分别,难道不会有众生所了知的诸法出现吗?这个道理,犹如航空公司训练机师一样,一定会要求机师先在模拟机受训。在模拟机上,其设备与飞机设备一模一样没有差别,机师在模拟机上所看见的种种影像,都是仿真机制造业者事先所拍摄真实影像或动画而成,于训练时让机师可以应变种种状况发生,并于训练结束后再到机上去实习,最后才成为真正的机师。又机师在模拟机训练当中,他有真实接触到外境吗?显然没有嘛!因为他所接触的都是事先安排的,并不是真实有接触到外境。同样的道理,自己所接触的种种境,并不是自己接触到外境,而是由如来藏借着自己所出生的五根身去接触外境,再由自己的七转识广分别,以此来连接外境,才有众生所领受的诸法出现。诸如等等可以证明:一切境界都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一切有情从来没有自外于如来藏。所以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才会开示:“一切众生都在普贤菩萨身上游,从来没有自外于普贤菩萨。”这个普贤菩萨,就是指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
综合上面所说,《心经》的开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乃是说,真心如来藏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十八界存在之极寂静的境界。可以证明:真心本身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会分别的乃是七转识自己。因为有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的关系,才能成就现象界不断地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出现为众生所受用,其实都脱离不了如来藏所行的境界,这也是经中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
说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下一篇:第109集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四)
上一篇:第107集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