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世间一切善法都是四圣谛所含摄
2018-10-18 15:43:19  类别:三乘菩提
释迦世尊是在什么时候说四圣谛呢?祂是对谁说四圣谛呢?什么是四圣谛?为何四圣谛称为谛呢?四圣谛有什么重要呢?为何阿含中说世间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摄?最后我们还要探讨,二乘菩提当中的四圣谛,跟大乘菩提当中的四圣谛,有怎么样的差异呢?我们就一个一个问题来说明、来探讨。
 
释迦世尊在什么时候说四圣谛?是对谁说呢?释迦世尊在证道以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的时候,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在那个时候,世尊就为五比丘说四圣谛----苦、集、灭、道,这样子的四圣谛的法;所以,佛世尊在证道以后,初转法轮就是说四圣谛,说四圣谛的对象就是对五比丘说,四圣谛的内涵就是苦、集、灭、道。不但如此,释迦世尊在化缘将圆满的时候,也就是即将入大般涅槃的时候,在《遗教经》当中三度对大众唱(对大众说):若对于苦、集、灭、道等四圣谛还有疑问的人,可以赶快发问。所以,佛从初证道以后说四圣谛,从初证道对憍陈如等五比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一直到佛化缘将圆满的时候,都是谆谆的教诲,还三度地对大众、对四众弟子三度地询问:对于苦、集、灭、道四圣谛如果有疑问的人,可以赶快的发问。从这边就可以看出来,四圣谛在佛法中它的重要性了。
 
那什么是四圣谛呢?那为什么又称为谛呢?所谓的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还有道谛,所以“苦、集、灭、道”这个就是称为四圣谛。那为什么这个四圣谛称为“谛”呢?四圣谛这个“谛”的道理是在什么地方呢?谛,它就是真义,是实义,是如义,是不颠倒义、绝虚妄义;谛,它是真实的义理,它是如法的义理,它是不颠倒的义理。所以《瑜伽师地论》卷27里面这么说:
  
苦谛苦义,乃至道谛道义;是如是实,非不如实;是无颠倒,非是颠倒,故名为谛。又彼自相,无有虚诳;及见彼故,无倒觉转,是故名谛。(注1)
 
这个是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如是开示。这样子的开示是在说明什么样的道理呢?这个就是在说:所谓的四圣谛,就是圣者所见之真理的意思。
 
所以,《瑜伽师地论》里面又说:
  
唯诸圣者于是诸谛,同谓为谛,如实了知,如实观见。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谛唯名圣谛。(注2)
 
所以弥勒菩萨在这边说,这个四圣谛只有诸圣者能够见这诸圣谛。“同谓为谛”,也就是说:诸圣者如实地了知苦谛,还有苦集谛,还有苦集灭谛,还有苦集灭道谛,这样子的一个真理,已经如实了知、如实观见;如果不是如实了知、不是如实观见的这些凡夫、这些愚人,他并不如实知,并不如实见,所以就不能称为圣谛。所以,所谓“圣谛”的意思就是,圣者所如实了知的这个苦、集、灭、道真正的义理。
 
四圣谛有什么重要呢?四圣谛是圣者所见的(所见的真理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从前面弥勒菩萨的开示,就是在说明“四圣谛就是圣者所见的真理”的义理;谛者,是真义、实义、如义、不颠倒义、绝虚妄义。所以,佛一再地开示诸比丘,要他们不断地修习四圣谛,如果能够真正的理解四圣谛,而且能够实践八正道,就能够经由四圣谛还有八正道,来建立阿罗汉的解脱知见,还有一切的圣行,因此而证得了圣果;所以佛世尊在《杂阿含经》中,说及四圣谛的部分一共有一百五十经之多。
 
为何《阿含经》中说,世间一切善法都是四圣谛所含摄呢?我们这里来看一下《中阿含经》卷7《象迹喻经》里面如是说:
  
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摄受一切众善法故。诸贤!犹如诸畜之迹,象迹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迹者最广大故。如是,诸贤!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云何为四?谓苦圣谛,苦习、苦灭、苦灭道圣谛。”(注3)
 
所以,从这一段经文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为何《阿含经》中说“世间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摄”,因为我们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摄入四圣谛之中,一切法都是不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诸法;如果离开蕴、处、界就无一切法可说,由蕴、处、界的具足才辗转出生一切法。所以,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是摄入四圣谛当中,一切法都离不开色、受、想、行、识,一切法都离不开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这十二处,乃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这样子加起来总共是十八界的法;如果离开了蕴处界诸法,而来谈这样子的一切法,就没有四圣谛可言,所以这个是具足一切善法之说。
 
------《三乘菩提概说》  <第003集 四圣谛总说(下)  与四圣谛之苦圣谛(一)>  余正文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瑜伽师地论》卷 27,《大正藏》册 30,页 434,下 23-24。
 
2《瑜伽师地论》卷 27,《大正藏》册 30,页 434,下 26-29。
 
3《中阿含经》卷7,《大正藏》册10,页464,中20-28。
下一篇:菩萨与声闻人的一大区别
上一篇:声闻菩提的修证与行者利钝或五盖深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