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灯
不受六尘拘束的智慧
2019-01-03 21:23:24  类别:无常
我们再来看看,对于种种境界产生错误了知的几种状况,在《瑜伽师地论》卷53中有这样的开示:
 
【此想颠倒复有差别:谓于四事邪取其相是名想倒;若由如是等了相故于境贪著,是名心倒;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有执著者,于颠倒事坚执忍可开示建立,是名见倒。】(《瑜伽师地论》卷53)
 
这里开示的范围已经是非常广,其中“想倒”指的就是对于“无常、苦、无我、不净”种种法,因为无明、不如理作意的关系误认为是“常、乐、我、净”,因此被这些境界所迷惑,这是一般众生的普遍现象。接下来,“心倒”就是因为对于境界没有正确的了知而产生了执著,因此引生种种烦恼,譬如对于想要获得的五欲产生贪爱而被束缚,即使已经获得了,仍然觉得不足而继续还要无止境地追求,因此引生种种的烦恼痛苦,这些也都是大家在周遭所不难见到的。第三个“见倒”就是指对于因为“想倒”中种种的错误分别,深入执著而忍可欲乐,产生与建立种种错误的见解,乃至向别人宣说。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知道对于种种境界产生的错误认知,因而生起之“想颠倒”能够产生“想倒、心倒与见倒”,当然这其中以“见倒”最为坚固执著难转;而且因为对于邪见产生喜乐,以为是真实道理,因此势必将会影响他人,使他人受到误导,所以过失是最严重的。从上面的说明也让我们深刻了解正知见的重要性。
 
从上述的探讨中我们可以了解,有种种因缘会影响我们对于境界所取的结果,而事实上众生之种种“颠倒想”,才是真正引生对于境界生起贪爱及引生苦乐等受之真正原因。在《大般涅槃经》卷37中有这样的开示:
 
【复次善男子!智者当观受、爱二事,何因缘生?知因想生。何以故?众生见色亦不生贪,及观受时亦不生贪;若于色中生颠倒想,谓色即是常乐我净,受是常恒无有变易,因是倒想生贪恚痴。】(《大般涅槃经》卷37)
 
也就是说:众生如果能正确观察色法与诸受之体性与虚妄之本质,就不会对于六尘境界产生贪爱;而是因为对于境界有错误之颠倒想产生四颠倒,并且以为对于境界之领受是常恒不变异而能长久拥有,因为这样才会对于境界产生贪、瞋、痴等种种行为。而如果对于所执著的可爱境界之净妙相状,有深入微细的了别以及常常实际领纳,那就会对于这些可爱的境界更加生起追求与执著贪爱之心,而欲常常领受之,这也是大家所能亲自观察到的现象。因此透过对于六尘与六入的了知,我们可以深切了解这些所取境界,实际上都是自心所现之生灭虚妄法而已,绝非常、乐、我、净、以及可以长久受用。
 
而大家都知道:众生之所见、所闻等与异熟果报有密切的关系,不同众生有不同之五色根,因此也导致能摄取之五尘境也有差异。同时依根尘触而出生之识蕴,其因此而能领受之六尘境便有极大之差异,这就是圣教中所开示之:“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3)也就是因为往世之业力的关系,导致其有相应之五阴身,而接下来有其相应所能了知的境界相。譬如与人类在共同环境生活的畜生道,其领受之六尘境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以昆虫来说,诸位观众都可以想象,它所了知的境界相就只是那么狭小,即使以世间法来说,它们能够熏习到的法真的是很有限。乃至于比较大型的动物与人模拟起来,其所知之范围亦显得非常狭小;又譬如有许多爬行类、鸟类等,它们是直接把食物吞下去的,那它们所能领纳的味尘便十分有限,甚至是有苦受的;又如饿鬼道因为业报的关系,常处于饥饿之中,求一口浓痰都十分困难,因此多分处于苦受相应的六尘之中,乃至地狱道所受皆苦;因此可以了解不同之业报会影响所受六尘境的内涵及范围。而也有人他虽然并不贫穷,但是因为悭吝的关系,自己舍不得受用美好之食物,因此他所能领纳的境界也与一般人有差异。如果了解这一些道理,就可以经由对比而知道:得人身是多么稀有与珍贵的事情,何况又能学佛呢?而即使是发心学佛的人,那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听闻正法,而不被假名善知识所误导呢?所以大家应当要珍惜熏习正法的因缘,绝对不要空过。
 
从上面的讨论,相信大家都知道六尘内相分的法义,对于出离六尘的种种拘束是有很大的帮助,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第七辑中有这样的开示:
 
【所以,众生所见的六尘都是自己心内的东西,并没有外法;菩萨如是亲见,所以不受六尘所拘束。因为所见的六尘都是自己的,并不是外有的,为什么要受六尘拘束?】(《金刚经宗通》第七辑,正智出版社,页176。)
 
也就是如果知道自己贪取的都是自心所现的虚妄之内六尘,并非外面的境界,那自己为什么还要受自己的内六尘所拘束。比较单纯的,譬如有人受烟瘾、酒瘾或其他嗜好所拘束,他可以尝试生起这样的念头:“我是有情,可以有理智思考的能力,而烟酒等是无情,那既然我是有生命会思考的有情,为什么要受无情物所拘束呢?”因为这样的作意思惟与下定决心之后,他就有可能把不良嗜好戒掉,而进一步的:内六尘只是自心所现的虚妄之法,那自己为何要受这虚妄之法所拘束,更何况是自己来拘束自己呢?而另一方面,既然是自心所现,那可见得要离开六尘内相分的拘束,便是需要透过自己的努力,而且只要下定决心及努力依教奉行,就一定会有成果。同时随着修行层次的不同,众生所现内相分之染净亦随之改变 平实导师在《灯影》一书中亦开示:
 
【七识心其实犹如明镜前面之光影,随于所照入之种种光影不同,镜像便随之显示种种不同影像;七识心亦复如是,犹如光影,能改变内相分之影像。】(《灯影》,正智出版社,页226。)
 
虽然这是二地满心菩萨之现观境界,但亦可让我们了解“内相分之染净者,实由七识心自己所造作而成”的道理。所以诸位菩萨了解这六尘与六入的法义之后,透过认真思惟与观行就可以有助于一步一步地出离六尘境界之束缚。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  <第029集 六尘与六入----六尘虚幻>  正国老师
下一篇:尊重死亡的人才懂得敬畏生命
上一篇:六尘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