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单元。
大乘佛法的困难,就在于这个“空性”触证非常困难,这个空性真如的触证,也就是禅宗讲的明心——开悟。祂的心行的法相很微细,虽然真如一天到晚跟您在一起——您睡觉,祂也跟您在一起;您起床了,祂也跟您在一起;您昏迷了,衪还是在。可是祂在哪里呢?因为一般的学佛人都找不到,所以说开悟很困难。有些人个个都说已经明心开悟了,可是他们所说的悟,为什么经不起经典以及律藏的考验呢?这就是说:他们弄错了,错将意识心当作是真如了。从这个地方就可以了解到:要获得大乘法的见道—就是真的要找到真如而发起般若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们再继续略谈“佛地法身”。像这样“佛地法身”者,以“五法”为身;在第八识心体尚未转成究竟清净法界之前,在未生起或具足四智之前,这五法犹未满足,是故不应以为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之后,就成为无事人了,就以第八识不垢不净之体性作为究竟归依,就随着第八识自身的真如性及所含藏的染污种子而任运的生活,就随兴的依七识心体的贪、瞋等种子现行而不肯断除思惑,不去思考断除烦恼障中的习气种子,不去思惟进一步如何断无始无明一切极深细的上烦恼;像这样则将“永无”出离生死轮回苦的时候,也将永无成佛的时候了。
所以,悟后当以第八识自身,在一切法中所显示的真如法性作为转依的对象,发起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以这五法为身而成就初地果证;再继续进修而断除二障烦恼种子与随眠,再亲证诸地道种智,直至究竟清净、具足圆满之后,致令五法圆满:到达究竟清净法界境界,四智都已具足圆满,此时之无垢识心体以此五法为性而称之为法身,故叫作佛究竟地法身,这样才可以称为已证佛地真如!然而,未来三大无数劫成佛之后的无垢识心体所显真如,其实也是仍然现在因地中的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真如,其实仍是过去无数劫进修佛道之前的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真如;过去、现在、未来的第八识心体永远是同一心,并非二心;而三世的第八识心体,所显示的真如法性恒常不变、不异,体性无二,这就是三世真如永无变异的实相,是故此经说:“去、来、现在真如即蕴界处真如,又蕴界处真如即染污清净真如。”(《大宝积经》卷48)
若从现在来说,凡夫异生性的众生身中,他们的第八识心体在一切身口意行中所显示的真如法性,虽然是流转性的真如,却与具足解脱果之诸圣身中所显第八识真如法性迥然无异,也与加行位中的一切凡夫菩萨蕴界处身中的真如法性无二无别;而加行位中的蕴界处所显第八识的真如法性,其实就是蕴界处一切行中的所显示的第八识真如法性;而一切世、一切位中的真如法性都是经由蕴界处的一切行中才能显示,若离一切行则不能显示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是故又说一切行即是真如。因为这个缘故,此经中说:
【又去来现在真如即蕴界处真如,又蕴界处真如即染污清净真如;又染污清净真如即流转寂灭真如,又流转寂灭真如即加行真如;又加行真如即一切行真如,而一切行即是真如,而此真如即一切行。】(《大宝积经》卷48)
像这样深观而具足证知、究竟证知而无遗余者,灭除一切愚痴,了知一切位之真如法性,才是具足一切种智者;就是离因地的阿赖耶识性、异熟识性,断尽二障,则是如实住于无垢识境界者;像这样才能够令法界究竟清净,叫作清净法界,这个清净法界就是佛地真如的境界;此时出生大圆镜智及成所作智,六、七识在因地已有下品、而中品平等性智及妙观察智都已转成上品具足,成就一切种智;像这样佛地无垢识以五法为依,这就是所谓佛地七识身转依无垢识清净法界及八识心王所生四智心品。像这样安住无垢识境界者,才是真实究竟离心、意、识性者,才是究竟成佛者,已离阿赖耶识心性故,已离异熟识心性之无记异熟业种故。假如尚有阿赖耶识心性,还有异熟识心性者,就是未离心、意、识性者,则非佛菩提道的究竟地;若已离心、意、识性者,则第八识心体已不含藏分段生死现行的烦恼,已不含藏烦恼障中的习气种子,已不被无始无明随眠所遮障,则其意根与意识等六心转成纯无漏的有为法,转生三智心品而能示现成佛,以摄受一切众生而能利乐众生永无穷尽。
像这样所说离心、意、识者,才是究竟说;若像二乘菩提中所说的离心、意、识者,只是离三世意识心体的我见与我执,这会令意根不再执著蕴处界我、众生我,只能依二乘解脱道而方便说是出离分段生死,不能说已出离变易生死;纵使取证无余涅槃,绝非究竟涅槃,因为变易生死未断尽故。是故二乘菩提中所说的离心、意、识者,实非究竟法;唯有大乘法中所说离心、意、识者,方才是究竟法。是故菩萨亲证阿赖耶识时,虽名亲证真实心者,也能现观恒审思量的意根,也能现观意识等分别事识;然而若不进修诸地无生法忍者,不知不证种智者,则不能了知大乘法中所说的心、意、识的深妙境界。若未实证大乘法中所说的心、意、识境界者,则不能修除阿赖耶性、异熟性,不能实证离因地心、意、识的佛地境界,不能具足五法,不能令其第八识心体以五法为身,这就不能叫作成就佛地法身,不能成就佛道。
于是菩萨应知大乘法中离心、意、识的真实义,当起无慢之心,应当安忍于证悟只是第七住位而非初地的正见,应当安忍于具足真见道与相见道之后,才能通达般若别相智而入初地的正见,不要像某一些人等,才刚刚离开同修会时就打妄想:想要一悟就马上已证得佛地真如,或者妄想一悟即至初地而坚决主张真见道就是初地。假若不除此慢心,此世所闻熏修证付诸流水,更将因为大妄语而导致堕落三涂,这个绝非是有智慧的人所作出来的行为,要谨言慎行啊!因此说,大乘所说离心、意、识者,乃是开示我们:成就佛道之前,仍然必须修除阿赖耶识之阿赖耶性——修除集藏分段生死种子的执藏性。
是故《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6说:
【又涅槃者名为彼岸,而彼岸者无有诸相;于彼诸相心不取着,名为涅槃。又彼岸者名无分别,于彼不起分别心故名为涅槃。又彼岸者无阿赖耶,于彼不起阿赖耶心故,名为涅槃。善男子!如是行已,名为菩萨般涅槃行。】
是故真见道位的第七住菩萨证得第八识心体时,仍然非阿罗汉,仍未具足证得二乘涅槃,仍须修除对于阿赖耶识心体功能的执著,仍须修除对于阿赖耶识所生起的种种世间法相之执著;也就是断我见与我执者,方是亲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者,即是灭阿赖耶、舍阿赖耶识的人。此时则改阿赖耶识之名为异熟识,已经毕竟不起阿赖耶识心行故,转成异熟识的心行,因此称名为证得有余涅槃。像这样证已,虽然不取灭继续进修佛道,这样仍然非佛地之究竟涅槃,仍然有异熟性故,仍须转进修行而言说尚须离心、意、识,也就是仍有异熟果的种子变易性故,仍须修除异熟无记性而转为纯善之无漏有为法性,才能显出无漏有为性的大圆镜智及成所作智,才是真正离心意识者,方到究竟佛地;只要是未成佛之前,仍有异熟无记心性故,究竟佛地的心、意、识,绝无异熟性及无记性故,究竟佛地是纯善性故。
若能通达般若别相智的,就是初地入地心位;若能进修而通达增上慧学的百法明门时,则能了知诸地的地相。此时已到初地满心位,则有能力断尽最后一分思惑,然而不起念欲断;自己知道不应取证无余涅槃,当起受生愿,留此一分思惑以润未来世生、自利利他。就是这个因缘故《说无垢称经》〈菩萨行品第11〉有云:
【云何菩萨不住无为?谓诸菩萨虽行于空,而于其空不乐作证;虽行无相,而于无相不乐作证;虽行无愿,而于无愿不乐作证;虽行无作,而于无作不乐作证;虽观诸行皆悉无常,而于善根心无厌足;虽观世间一切皆苦,而于生死故意受生;虽乐观察内无有我,而不毕竟厌舍自身;虽乐观察外无有情,而常化导、心无厌倦;虽观涅槃毕竟寂静,而不毕竟堕于寂灭;虽观远离究竟安乐,而不究竟厌患身心;虽乐观察无阿赖耶,而不弃舍清白法藏;虽观诸法毕竟无生,而常荷负利众生事;虽观无漏,而于生死流转不绝;虽观无行,而行成熟诸有情事;虽观无我,而于有情不舍大悲;虽观无生,而于二乘不堕正位。】(《说无垢称经》卷5)
像这样经文中,维摩诘大居士如是开示:虽然乐于观察自己已经没有阿赖耶识性存在了,而不弃舍异熟识的清白法藏;乃至成佛之后,虽然观察无异熟生、无异熟性,而仍不弃舍无垢识清白法藏,永不入无余涅槃界中,继续在三界人间观察有情之应得度者,不断示现应身于人间广度有缘之有情众生得度。由于这个缘故而说“虽乐观察无阿赖耶,而不弃舍清白法藏”,清白法藏者,就是“无垢识心体”;佛地清净法界由此无垢识心体而显示,四智心品等无漏有为法性,也是此无垢识心体的直接及间接所出生者故。
然而清净法界及所生四智心品既然皆从无垢识心体所显所生,无垢识心体则是因地时的阿赖耶识心体,并无二心。若灭除阿赖耶识心体(也就是说,实际上绝无一法可灭阿赖耶识心体),则无佛地之无垢识心体,则无清净法界,亦无四智心品,则能转依何等五法而言说“无垢识以五法为性故名法身”?犹如像某些等诸人,茫于“五法为性”一语,误会清净法界这一个名,依自己的意念妄想而误以为别有一心名为清净法界、名为真如,是故唱说:“阿赖耶识心体从真如出生,从清净法界中出生,故是生灭法,只有真如、清净法界才是不生灭法。”这种说法实乃堕于第九识法中,这些误解等人完全不知此说有诸大过难以罄述,而不断地自以为的振振有辞而毁谤圣 平实导师说法;后来因为圣 平实导师听闻其说,已预先见此种种过失,因此造写了〈八九识并存……等之种种过失〉一文预先破立,以等候他们的堕处。其实这些错解等诸人,仍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堕入这样的过失当中,还不断地振振有辞辩说:“我们又不曾说有第九识,他萧平实写这文章作什么?”事到如今来看这些人作此狡辩:“清净法界、真如,是出生阿赖耶识心体的法,但不是第九识。”这样的说法,虽经不断辩解,却发觉处处皆被圣 平实导师所局限而无有出路,已经逃不出圣 平实导师对诸等人的“授记”规范内了,是故如今进退失据,不能自圆其说。这就是所谓彼等茫于真如唯是识性之义,茫于清净法界就是无垢识所显“识上清净境界”的缘故,于是造成今时进退两难,一无所据。故说清净法界者,其实仍是第八阿赖耶识心体净除二障种子及随眠后,成为究竟清净心体而显示出绝对清净的法界,应该要知道清净法界仍然是以无垢识为体,若离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则是没有清净法界可修、可证、可知也!
因为这个缘故,圣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3中说:“如契经说:‘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又说:“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而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无尽故,亦说为常;非自性常,从因生故。”(《成唯识论》卷10)意思是说,经中所说的清净无漏的法界,其实就是如来的无垢识,因为已经三大无量数劫来的修行,净除了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也净除了所知障的无明随眠,所以能够解脱于一切成佛的障碍,而有大圆镜智相应。也就是说,清净法界就是无垢识所显示出来的究竟清净的境界,佛地的一切法无非清净性;这个清净法界以无垢识为体,永远都是不生不灭性,这个不生灭性从来不曾变易,所以说这个清净法界是常住不坏的;四智心品所摄的大圆镜、平等性、妙观察、成所作智虽然都是所生法,但是因为依止于清净法界无垢识心体,而无垢识心体是永远常住的缘故,所以四智心品也就跟着是永远常住不灭的了;这并不是说四智心品的自性也是常住,因为四智心品都是所生法的缘故,只是因为所依止的清净法界无垢识是常,所以跟着成为常住法。
所以,清净法界仍然是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是净除二障后所改名的无垢识心体,所以不可妄谤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否则即成为毁谤最究竟、最了义法的地狱重罪,成为一阐提人。一阐提人又名断善根,佛云:“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堕三恶;堕三恶故,名一阐提。”(《大般涅槃经》卷26)毁谤无如来藏菩萨藏故,谤有一分众生实无佛性故,谤佛性不遍十八界、十二处故,成就地狱种性,毕竟无般涅槃法,必下地狱受多劫尤重纯苦故;地狱报尽,辗转于饿鬼、傍生道,后生人间,往昔宿世谤法、谤佛恶习种子未忏悔除灭的缘故,承袭以前的旧习,又开始谤佛、谤法,再次下生地狱;就像这样多次轮回交替永不停止,难可出离,故名一阐提人,为无般涅槃种性的有情;也就是说明建立一阐提人为“无般涅槃法之无性有情”,并非一阐提人真实无般涅槃法。
因为时间关系,留待下一集解说。
祝愿福慧增长、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