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观众朋友以及菩萨们: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针对这个主题,我们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识蕴真义》的内容来为大家说明。
经过上一集的解说,我们已经知道了大乘法中将意根摄于识蕴之中,其实是为了广度大众的方便之说,不应该执言取义而认为是真实说。而在二乘法中,我们举出《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以及《阿毘达磨品类足论》的内容,根据论文的内容,我们明了二乘法中的修行人所认知的识蕴,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我们在上一集中也说明了“意识须藉由意根与法尘为缘,才得以出生”。这显示意根是在识蕴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当然不可能被识蕴之所含摄;既然意根不为识蕴所摄,而能出生七转识的阿赖耶识,当然就不可能是识蕴所能够含摄的了。
这一集我们继续来更深入地探讨这个主题。除了上一集所举出的两段论文以外,也另外有论文将意根归类在识蕴之中,但这都是方便说,绝非是正说!例如《阿毘达磨藏显宗论》卷2提到:
【就所依“根”别分为六,应知即此所说识蕴。于“处”门中立为意处,于“界”门中立为七界。及声显“一”析为“二”门。显一一识体分“处、界”。七界者何?六识及意,谓眼识界至意识界,即此六识转为意界。】(《阿毘达磨藏显宗论》卷2)
以上这段论文之论意,与仍在小乘法时之 世亲菩萨所著《俱舍论》中所说相同。我们先将此段论文语译如下:就所依之“根”而另外分类为六心,应知即是此处所说之识蕴;若于“十二处”门中建立时,则建立为意处;若于“十八界”门中,则合并意根而建立为七界,以及以蕴、处、界音声,而显示一个识蕴中分析为二门,显示一一识的自体可以分为“处”与“界”二种。如果有人说七界的话,那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前六识以及意根,也就是说眼识界、耳识界……乃至意识界,就以此六识心体合为一心而说为“意界”。
以上这段论文,就是二乘人所说的识蕴以及意根,其中将六识归类合一为识蕴,又将六识全部解释为“意处”,这就是安慧论师等正量部师的立论。如是误会小乘解脱道正理者,古今同犯,所以今时佛门当中的许多人也都不能自外于此,当年 玄奘菩萨即曾面斥安慧之徒弟般若趜多(当时天竺之安慧法师已经舍报)。另外在《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3,也曾叙述原始佛教说一切有部之识蕴理论。这段论文如此说道:
【已说四蕴自性处界。第五识蕴自性处界,今当显示。颂曰:识谓各了别,此即名意处,及七界应知,六识转为意。……就所依根,别分为六,应知即此所说识蕴;于处门中立为意处,于界门中立为七界。】(《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3)
为了能让大家容易了解此段论文的论意,我们先将此段论文语译如下:已经说过色、受、想、行四蕴,以及四蕴的自性、所属的处相、所属的界相。第五门中的识蕴的自性、处、界,如今也应当显示给大众知道。颂曰:识的意思,就是各自了别自己所应了别的色尘、声尘……,乃至法尘,这六种识的了别自性合起来,就说是意根一处所摄;而这六识分为七界的道理,也应当要知道,也就是六识合并时转说是意根。
意界的六识从各自的所依根上来说,另外分开建立为六个识,应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识蕴;如果是从“十二处”门来看的话,就建立这六识为十二处中的意处;如果是从“十八界”门来看的话,就建立为眼识界、耳识界……,乃至意识界、意根界。
从以上这段论文来看,从一般尚未证得声闻果的二乘菩提行者,以及已证果的部分较愚钝的声闻圣者来说,意根就是识蕴六识,意根就是前六识的总说,合六识心王并为一心时,前六识即总名为意根或意处。所以在二乘人来说,意根就是识蕴,识蕴就是前六识,以六识并为一个意根而说识蕴即是意处。
当今有一些人就依据小乘法的这个道理,而说识只有六个,并没有意根末那识,也没有第八阿赖耶识;因此而错误地主张“第七与第八识都是方便施设,并没有第七、第八识可知、可证”,所以就公然地在书中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只是依据这个道理而从意识心中再细分之后才建立的唯名无实法,不是真的有阿赖耶识心体存在。
一部分欧美、日本的佛教研究者也误解了小乘法,并直接依据小乘法如此的主张,所以他们都读不懂四阿含诸经中 佛所隐说的第七、第八识的密意。这些二乘论师所造的论中就是说:二乘人所说的识蕴只有六识,并不包括第七识意根。因为从二乘法的立场来说,第七识意根只是前六识的综合名称罢了!因此,古天竺的安慧和月称、寂天、阿底峡,西藏的宗喀巴、克主杰等人,以及现代的一些人,便因为读不懂四阿含中隐说第七、第八识的密意,所以就都否定七、八识,说七、八识是方便说,妄说“第七识、第八识是部派佛教发展以后,才从第六识细分而有的”,也妄说“第八阿赖耶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而成就谤菩萨藏、谤四阿含的最大恶业。
但是在大乘法中,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在《瑜伽师地论》卷25中,也有类似的方便开示:【即三种受,是名受蕴。所言想者,即六想身,是名想蕴。所言行者,即六思身等,是名行蕴。所言识者,即六识身等,是名识蕴。】(《瑜伽师地论》卷25)同样地,为了方便了解,我们也将此段论文语译如下:这个苦、乐、舍三种受就名为受蕴。所说的想蕴,就是以眼的想(想即是了知)……乃至意识等六种想,“以能了知的想为身”的六种想身,名为想蕴。所说行蕴,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思,名为行蕴。所说识蕴者,就是六识本身而不带心所法等,即是识蕴。
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于《瑜伽师地论》卷27,又有如下开示:
【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是名为蕴。】(《瑜伽师地论》卷27)
在此我们也将这段论文语译如下:如何是识蕴呢?也就是心、意、识。心指的是过去的意识,而未来的意识称为意,而这里说的“识”,则指的是现在的意识。另外还有六识身的说法,那就是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这六识合起来说为识蕴。前面所说的受、想、行蕴,以及此处所说的识蕴,都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等差别,犹如前面所广说的那样,这就是我所说的识蕴。
关于“心是过去意识,意是未来意识,识是现在意识”的说法,大家可以参考尸陀盘尼阿罗汉撰的《鞞婆沙论》中所说的:“心者过去,意者当来,识者现在。”(《鞞婆沙论》卷5)由上所举的教证,都可以证实一个事实:识蕴一法,通常是指前六识的总说,很少会说到第七识意根的,因为第七识意根是识蕴的所依根。既是识蕴的所依根,把祂归类在识蕴之中,便产生不同类而归在同一类中的矛盾现象;也会产生将“所依”归类在“能依”里面,而成为“能依的识蕴与所依的意根相同”的违教、悖理的现象,所以意根末那识是不应该归类在识蕴中的。所依的意根尚且不应归类在能依的识蕴之中,更何况阿赖耶识不但是意根的主识(意根是从阿赖耶识出生的,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是出生意根的根本识),也是出生识蕴等六识的主识,怎可归类在所生的识蕴之中呢?
现今有些人,将所依而能生的主识阿赖耶,归类在所生而能依的识蕴之中,岂不是更为颠倒的说法呢?只有在一个情况之下,才会将意根归类在识蕴中,那就是方便说的时候。为何需要方便说呢?这是为了让众生了解“意根也是可以灭除的,灭了意根才能出三界生死”;如果处处作主、恒审思量的意根自己不肯灭除,就不可能实证无我,就不可能实断我执,就不可能出离分段生死。为了引导众生出离生死的缘故,而方便将意根归类在识蕴之中,但这只是在二乘菩提中的出离观里面的方便说,而不是在大乘菩提中的安隐观里面的究竟说。所以说四阿含诸经中,都是以三个原则来作为判定识蕴的标准。那就是:
一、依于“根、尘、触”三法所生的识。<BR>
二、依于“能分别六尘”的识别六尘自性。<BR>
三、依于每天“常生常断”的识性。
以此三个原则而说识蕴为眼等六识。所以识蕴的内涵不出六识身,而以六识作为识蕴,如此才是二乘菩提中的正说,也是大乘菩提之中的正说。
今天我们同样地举出两段二乘法中的论文,来说明二乘人所说的识蕴以及意根,根据论文的内容,我们知道二乘人将六识归类合一为识蕴,又将六识全部解释为“意处”。我们也举了大乘法中《瑜伽师地论》的论文,依据论文的开示,我们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识蕴一法通常是指前六识的总说,很少会说到第七识意根的。因为第七识意根是识蕴的所依根,因此绝无将意根归类在识蕴之中的道理;只有在一个情况之下,才会方便将意根归类在识蕴之中。这是说有时为了让众生了解“意根也是可以灭除的,灭了意根才能出离三界生死。”为了方便引导众生出离生死的缘故,才会方便将意根归类在识蕴之中。但是现今有些人的说法,却更加颠倒地将所依而能生的主识阿赖耶,归类在所生而能依的识蕴之中。
这一集中我们也提出了三个原则来作为判定识蕴的标准,从这三个原则之中,我们可以知道:识蕴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以识蕴的内涵不出六识身,而以六识作为识蕴。这才是二乘菩提中对于识蕴的正说,也正是大乘菩提中的正说。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边。谢谢大家!
也祝福大家烦恼远离、安乐自在!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