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乐
甘愿做菩萨09-16
2020-05-13 03:12:55  类别:甘愿做菩萨
甘愿做菩萨
 
念念救护众生09
所以,这样来看的话,转依它不是一个名相,说起来似乎也不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就是你要甘愿一点,就是要甘愿做菩萨啦!菩萨就是:坏事向自己,好事予他人。所以在这些次法上,大部分佛经里也就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是讲菩萨这个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来说,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做,菩萨会怎么样做;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仔细想想,是不是有点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在讲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那么敏锐,所以 如来可以一口气说一百多项,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说菩萨一定在这个地方有十个法,这时候他会怎么样……接下来又讲,菩萨这时一定会有十个法。如来意思就是说,这第一义谛的法,这出世间的智慧之法,如来一定会告诉你,一定会在各种因缘下告诉你的;只要你福德够,也发愿作菩萨,就一定会告诉你的。但是,其他是你自己应该要做的,这个就是转依,但是 如来不会直接说:你将这些法做好,就是叫作转依。如来并没有直接这么说,因为你要不要变成像是如来藏这样无私无我等等不可思议的体性,是要你自己甘愿的,如来不会来强迫你的。但如来会在经典上面说:菩萨摩诃萨一定会这样做,菩萨摩诃萨一定会那样做,菩萨摩诃萨也一定会这样做;这就是经中的一种条例的说法。以后,当你看到的时候,就知道:“哦!菩萨不会怎么样,它不是一般的戒律而已;原来这是如来告诉我们转依后,菩萨一定会这样依循,一定会持守这样的心性,所以这就是转依的课题;原来 如来已经于法会中说过了!”因此,知道了这个意思,当你去翻阅经典,就会明白原来如此。在看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去衡量,也就是所谓掂掂自己的斤两,因此会产生许多的想法:像是哦!“其中哪几法,看来我根本就不会犯。”、“而这几个法实在是很困难持守。嗯!我连大菩萨的边都搆不着。”、“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法是列在菩萨摩诃萨的持守里头?,在这里还要再说一次?。这不是之前于小菩萨位的时候,便应该要守住的吗?”然而再仔细看看:“嗯!有的法,我根本就是犯的一塌糊涂,原来是如此!”所以 如来应一切众生机缘,对一切菩萨们来说法,就将通例的检验,一起说出来,而每位菩萨的性障不同,所以这些法便都一起说明。因此在检验上,必须是每个法都能不犯,真的不犯;而且要实践的部份,都真的有去实践。最后就会归结到:原来心性戒就是转依的一个标准,心性里面有贪瞋痴,就是坏戒;心性里面都是为了众生,这就是转依。所以善法于世间,佛法于世间,都是在这样的历缘对境的时候,以菩萨自身的心来作裁量;如果你还会生起其中许多违背的心行,违背这些法的时候,就是没有转依成功。所以当你一一细数 如来所叮咛的这些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哦,这个法很合乎人道,本来就应该如此。”比如说,菩萨不会对女众起淫欲心;或者你又觉得太严格了,但你会发现有些法与你的戒行是有关的,有些法的表面上看似和戒行无关,而最后你就知道这些都是菩萨的持戒,以心性作为自己持戒的标准。
 
安住善作意10
第二种 如来说法叮咛的体例,就是像《华严经》中说的,在你入圣位之前(在你入地品之前),一定会讲一个东西:不管《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都应该会讲。像是〈净行品〉中所说的,你一定会在你的日常生活的诸行里面,在你的回报众生行中,生起回向心。比如说拿一个杯子,你的念头就是“当愿众生如我一样得清净心,将自己的一切浊垢都予以清洗”,类似这样,那你开门的时候就想,“愿开众生一切善根门”,然后呢“度一切众生断尽一切恶根门”。这些你都会不断的回向,而且你会真实地想要在这个过程中,让你生活中的一切言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作意来利益众生。因为,你只是拿个杯子,看起来并没办法利益众生,可是当你有回向心,就会有那个作意,而且你不一定需要唸出声音来,但是你慢慢就会有这样的作意,这样的话,你的作意就跟你的无相念佛忆佛的功夫,慢慢地是会一样的相继不断。因此,当你走路没有遇到任何人,你还是可以不断地生起一个利益众生的作意,于此善作意中安住,这跟二乘人的作意是不一样的。二乘人的作意就是最好你不要出现,当你出现以后,所带给他的,他可能叫作是烦恼。因为你如果跟他请法,他可能不得不跟你讲法,可是说实在的,他不一定有兴趣跟你讲法。然而,如果遇到相同的情况,大乘菩萨则是看对方是否有因缘,如果有因缘就为他说法,同时还会看他的根器来说,他不高兴听这个法,你就讲别的法,如果他任何法都不想听的时候,你就合掌恭敬,然后面貌欣怡,不要露出颦蹙(pín cù)相,这样至少彼此也能互相结个善缘。颦蹙相就是皱眉头,如果菩萨常常这样的话,人家心里面就会讲:“这个叫大乘法,哼……”心里面就会产生不满。菩萨呢,在许多的场合,因为讲的法有时候不太一样,但是你在接众的时候,你一定要用笑脸。在佛世的时候,菩萨有一种相貌体性,就是他一定是容色熙怡,熙就是像阳光一样,就是阳光和煦,温暖的阳光照射,如此怡然自得;然后呢,他一定是还没有讲话,还没有开口问候你的时候,就已经先微笑了,一定是这样。想想看,菩萨的四摄法,其中的每一个法,如果都是皱着眉头,那这四摄法就很难成就。即使是假的微笑都胜过你不笑,因为人有个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天生的;这也是众生的末那所必须具有的体性,这样才能生存哪!如果他没有经过教导就不会模仿,那小孩子或众生是很难生存的。所以,我们天生就会有这个能力,就是会模仿,大自然中的动物也会模仿。那模仿是什么?别人笑你就跟着笑。认知心理学家,他们称作镜像神经。镜像神经,它是亦步亦趋,就譬如是:前面是长者,你就跟着他,他这样右手伸出去,你就跟着他右手伸出去;左手伸出去,你就跟着他左手……,我们的镜像神经所反应的,就会跟他一样。所以为什么说,有人在教导我们东西的时候,他如果是跟你面对面,你就会觉得左右方向不对,不好模仿而转不过来,这个道理就是因为这镜像神经的运作是亦步亦趋,你是跟着他后面一起模仿的,当他和你面对面,左右便相反了。同样的,你面对的人他在笑的时候,不管你想不想笑,他笑了,你那个作意是在的,你也会想要笑。当然你也可以靠其它的作意,就像你说我讨厌这个人,他正在跟我假笑,那这样末那知道:“啊!他是在假笑。”这样,可能你那个镜像作意就会慢慢消失了。
 
受用诸法心不贪爱11
那怎样才能做到容色熙怡?因为呢,他五根可以清净,五根清净以后你的面貌才会和煦。不过,五根清净是什么?就是不于众生中取。也就是在众生界中,不于五种境界中取,在境界法里面,你不要生起爱贪,乃至强烈生起贪婪的作意。这五种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如果你说,那众生就只有这五种境界吗?当然你可以有法尘境,而产生种种相。但是众生的境界,几乎都是在这五种境界里面。比如欲界众生最粗重的受用的境界法就是男女贪,男女贪第一个就是色----容貌;然后声音、香味,最后到男女的淫触。所以呢,这五种境界就代表你从众生中去取。不管你说是有情或是无情,你都是以这五种取来作为目标的,那现在就该把它开始转变过来。可是菩萨总是会想,这些境界法要舍弃,真的是很难,而我们在这里说的:是心舍,不是身舍。我们可以讲白一点,释迦如来现在也有在注意你,但是不说在监视你,而是 如来是很关心你,而且是所有的如来都很关心你,因为佛佛道同。那你知道全部的如来有多少?经典中说是无量无边之阿僧祇的数量那么多,也就是没办法计算的意思。这么多的如来,每一位都很关心你,每一位都会注意你。你如果要警惕自己,不要贪取这种种世间法的话,你可以想象:每一位如来都正睁着大眼来盯着你,这样你还能贪取得下去吗?那我们说,这么多人祂都有办法盯吗?当然有办法,因为经典里说,如来可以一刹那间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的念头,因为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的化土,就是祂摄受众生的一个佛世界。而 佛的威力就是如此的大,而在这所摄受的化土里面,每一个众生的念头,如来都知道。那到底众生是有多少呢?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人的数量算是七十亿好了。你知道一只雌的车轮鱼就有十亿个卵子,它的受精卵可以达到十亿个,也就是说呢,七十亿这么多人,可是以数量来说的话,八只雌车轮鱼的受精卵数量就超过了;或是这只车轮鱼生八次的有情数量,就超越目前人类的总数了。何况这世界又不仅是只有车轮鱼而已。这世界还有无量无边的有情,是你所不可见的,你必须要利用现代科学仪器才能看到的,就像是数不清微尘数的细菌和病毒。细菌一只如果是这么大,那么病毒比起细菌来说是更小更小的,这么这么样微小。所以,众生有多少那是数不清的,然而 佛却可以在一念间,知道所有众生的念头。当然啦,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你念头里的所有内容,当然就像阳光普照,全都是摊开来的,从来没有隐藏过,这也是法界的定律,因此,你又何苦要覆藏些什么呢?而且 佛还知道你后来的念头。所以说,你是被无量无边的佛菩萨所看护,而且还看顾得很好,因此最好是不要乱想,我的感觉是不要乱想就好。所以,你如果是以这样,有无量无边睁大眼睛来看护你的诸佛菩萨在,用来警惕自己的话,你的身、口、意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杂染了。
 
不向世间取12
但是,有的菩萨真的是来监视你的,当然也是来保护你的。比如说,常跟随在你身边的护法神,从你受佛法的三皈依开始,就有三十六位;乃至受五戒,每一条戒都有五位护法神护持,这样总共三十六加二十五就是六十一位。因此,除非你不是真的想要学佛,不然这些护法神就会跟着你,最少就有六十一位。何况你今天受的是菩萨戒,这个是不共二乘戒,也唯有大乘的佛子才真正能发愿受持的殊胜戒。那这样的话,你已经没有办法数出到底有多少的护法神在你旁边了。因此在成就你皈依的功德的时候,他们大家就都已经知道了。如果今天你更具有证悟明心的功德,那这样护法神的数目已经更数不清了。但是如果你今天还在懈怠的话,你想想看,在你身边的这些护法神心里作何感想?他会不会心里面很失望?会不会想要离开你?假如你的懈怠实在是太离谱了,几乎每天都不在法上用心,也都忘了在 佛前的发愿,这些护法神就会渐渐地离开你,因为你违背了你的誓愿,并不是他们懈怠他们的职责与誓愿啊!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总有一天,你也会去摄受别人,在他旁边作一位护法神或护法菩萨。那你以这样的角度来看的话,现在最好还是乖一点比较好,还是精进一点比较好。那在转依上来说呢?如果我们今天只是知道这个名相,也还是可以转依。为什么?因为我们就可以这么想:法界中有这个真实性,祂的真实性不可能出现一个“为祂自己”的心念,或是特别选择一个物件来作为祂的我所。那既然祂不会这样的话,祂一定是没有私心的;既然祂没有私心,那你可以根据祂无私的精神去做发挥。然后你会相信说:祂既然可以出生万法,那我也是祂出生的;既然我可以被祂出生,那同样我也可以出生利益众生的法,因为这个对我来说,并不吃亏啊。因为,眼下我们周遭没有学佛的众生,一百年后,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去哪里了,不是一定能够留在人道,不一定的!可是,当我知道我未来世会去哪里,单是这一点,我就该庆幸了。因为你有选择自己道路以及未来业道的能力,他们没有啊!所以,你何必跟他们计较呢?他们现在享受一下世间法,这是他们唯一的乐趣,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幸福啦!所以你就不需要跟他们去争夺了吧!因为,他们追求这种虚幻的幸福,就是他们不知道出世间法,你跟他们讲,他们也听不懂,根本就不相应,而且他们还可能会讨厌,所以你跟他讲这个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体会到说,你也不用去剥夺他人在世间法上享乐的权力,你有因缘跟他们说法就说法,没有因缘就不要勉强。也不要说去指责人家,或者说什么“你怎么那么坏?你怎么杀了两个人?”或者怎么样。有些事情我们会用瞋的语气来讲,但通常呢,要有效果才有用。然而你要有福德庄严,这些法用起来才会恰如其分,你所讲的,他才能够信受。不然的话,就让这个世间的法律去制裁就好了,你不需要去做什么。但是,如果看到他觉得痛苦,你还是一样可以悲悯他、摄受他,这个一样是有功德的,只是这道理说起来,一般的人都很难信受。
 
菩萨的本分事13
比如说在以前,有一个人他要被行刑,要行刑的时候当然会很痛苦啦,一大堆人都围着看他。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起了悲悯心,觉得这个人也是很可怜----真的是很可怜哪!那就因为起了这样的悲悯心,在未来的未来的未来世以后,当他们再相逢时,这个被行刑的A,就会对他生起悲悯心的B很友好,这就是我们说的一见如故,会对这个B可真的是很好。可是,我们看看这件事情的因果,B有没有真的在那个过去世对A做了些什么?没有啊!只是起了那个念头,就这样的念头过去了而已,而且这过程中,那位受刑人的意识心是不知道的,但很奇妙的,他的末那和如来藏就能够受持这样B的善念,所以经过了这么长久的时间以后,还是可以显发这样的感恩之情。所以如来藏显示的真实果报历历不爽,祂的心行就是这样。所以呢菩萨要学。可不要说这样造了恶业,这业种被如来藏记录下来,将来一定会受苦果,所以还要反过头来埋怨如来藏。要转过这个念头来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业果性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才可以自在地学佛,将来可以成佛;当我们都不去造这些恶业的时候,以后我们就会和这些恶果绝缘,这样我们所领受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善的境界,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也才会心安理得啊!而对于以前的恶业,将来会产生的恶果,也该当作是还债来想,乃至想想世间人说的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肯诚心忏悔,对方的意识心即使不能感受这诚意,可是对方的末那和如来藏也可以渐渐地领纳,反正我们回馈众生,本来就是菩萨的本分事,所以业果是可以改变的。就像当初围绕在这个受刑人的旁边的人里面,大家都是这样对这位受刑者充满愤怒和斥责的心行,而在这样作意的包围下,你还可以持续你对众生的善念,持续你对众生的慈悲,觉得说这个人还是很可怜的,应该来摄受他,这样的想法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啊!即使B也没想到那么多,可是这样的心行,就可以让他得到未来不同于其他人的果报。那你说,对他好这样有什么好处?有啊!如果说将来你出来担任弘法的角色,你就可以摄受他了啦,因为他很信受你嘛!为什么他很信受你?因为你当初的那个心念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你说,生起一个悲悯心,难能可贵吗?是啊,很可贵啊!尤其他作恶,你和他非亲非故,还能够生起悲悯心来怜悯他,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生起这样的念头,只有你。难道这样,还不难能可贵吗?菩萨这样地于世间改变自己的心行,也就是说,为什么从众生的观点来看,菩萨的所作所为是不能理解的,就是因为众生都是用他这辈子的----这个目前活生生在他现前的事情为观点来看,所以要他跳脱“他这辈子”,去好好地面对“他这一辈子绝对会死”的这个事实,他都不愿意去真实面对。比如像是说“你会死”、“你会不存在”、“那死了以后,你怎么办?”,这些都是他不肯去面对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这样的众生,要用这样的观点来思考,所以你只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改变你自己,至于对于众生的愚痴,对于众生安于轮回的愚痴性,你必须随顺建立非愚痴性,旁敲侧击,而不是去强行打造他,众生不用你打造,佛法必须是要自悟,根本无法强求。因为许多的众生,他几乎永远是众生,无法成佛。因为在尽未来际的尽未来际的尽未来际,你成佛以后,再尽未来际、再尽未来际,你摄受的无量无边弟子,最后也已经成佛,到了十方世界,全部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有你摄受的众生成佛了,乃至于他们所摄受的众生也都已经成佛了,但还是有超越再超越无量的、数不尽的众生,一样在三恶道中,在凡夫地中,不断地、痛苦地轮回着。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作为一位可以真正出离轮回的你,何必要去跟众生计较呢?你这样的计较从未来际来看,根本没有意义!倘若你还是执意这样作呢,就是违背了菩萨道的道行,这个就叫作坏戒行。
 
众生无边誓愿度14
所以,菩萨道里面一定有一个誓愿,叫作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你发了这么大的愿,一定要救度他们,那你怎么可以毁弃你自己的誓约?即使你觉得说“真的是太累了,算啦,不要度啦!”,这样也是不可以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应该进一步来解释,因为永远永远永远的永远,不管这宇宙怎么成住坏空,不管你将来的修行有多么好,摄受众生的智慧能力是如何地高明,这永恒的永恒,这永恒也没有尽头,众生是度不完的。你必须要体认这个事实,不管你已经成佛多久了,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众生永远是度不完的。你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你就要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你要接受于众生的懈怠性,你要安忍于众生的自堕于众生性,你要能忍受众生的愚痴性。你不要一开始说话就想要教训人,因为你教训人是要他变好,他也不会领情,你就没办法摄受他;你要想,他们真的很可怜,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他们这辈子完了,绝对不知道自己未来世要去哪里,而且他们离开了所爱,在中阴身的时候,分分秒秒不知何去何从,实际上是很茫然的、很痛苦的!甚至许多人因为业果牵引,他就是直接要到地狱里,根本不会经过中阴。那你说,你能帮什么忙?可以呀,你就是从你转依如来藏开始,慢慢的,遇到有因缘可以说法时,你就替他们多多庄严种子,让他们至少能够在你成佛的时候,都已经开始修学佛法了。可不要说,从现在开始到你成佛之前,你所遇过的众生,结果最后这些人到你成佛的时候,还跟学佛八竿子打不在一起。你要开始想,你遇到的人一定是跟你有因缘,因为佛法说会被你遇到的众生,会跟你见面的众生,乃至跟你谈话的众生,乃至跟你共同工作等等的众生,都是有很深的因缘。因此,你要尽力地摄受,尽力摄受不是说要把他当作老太爷伺候或是什么,而是说你要用正法,用菩萨所说的四件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受他。简单一句话,就是让他至少接受你的存在,让他接受你要讲的话,如果他还不能接受的话呢,让他至少不会反对。如果你反过来说“我不要这样作,我一定要把正法抬出来,我说的你反对也没关系”。不要,千万不要这样!你这样叫做很不随顺他人。这样呢,法虽然是只有你对了,而他就刚好有对佛法上的种种误解,但你也没有摄受对方的方便,这样的话,你就不应该来这个娑婆世界。平实导师有他法主的责任,所以他在法座上,可以开经演教,直接指出众生的愚痴与对错。可是,我们不是担任那个角色的时候,你不需要去刺激众生,因为众生一定没办法跟你比嘛。因为你学佛的历程也不是一劫、两劫、三劫,《金刚经》说过啊。当我们临近这个法的时候,快要开悟这个法,这已经是经历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六,而能够相信《金刚经》的,就已经经历过无量诸佛,那何况是可以证得《金刚经》的真实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对众生的平等性还应该再加强。
 
菩萨应具广大心量15
你要想,一定有如来藏,不管你是先施设有一个如来藏的实性,不管你阅读经论,不管你阅读平实导师书籍,你还是要认为有一个如来藏。有没有证得且是其次,你承认这个就是啦,既然是这个,你就按照这个实际性,去看看每个众生是不是也有?当然都有嘛!既然有,你就没有比他厉害多少。既然大家都有的话呢,也不会因为你特别用功,你就比较厉害,不会!还记得上次所说的《华严经》地狱天子的事吗?如果说一个人,不管他出生之前的前辈子,或是之前他做了多大的恶业,他只要能回心向佛道,他只要勇猛(够勇猛),他的超劫精进是你没办法想象的。也就是说,他可能一刹那就可以度过一劫,更像地狱业道过来的,出生于天界的天子们,一下子就从凡夫地成为十地菩萨,所以佛道不可思议!因此,你如果是这样来看的话,你确实是可以建立众生的功德性。所谓建立众生的功德性是说,你是以众生的这个能够建立他自己本有、本具的功德,来作为考虑,他将来开悟之后,能够成就了,就一下子跑到我们的前面了,这样我们就算是替他建立不错的功德性了。因此在这一点上,并不是说,你要建立自己的功德,因为你只要按照既定的方式去做,老老实实去做,至于有没有功德,有没有福德,那都是由你的如来藏记录完成的,你根本不用操心,你不用忙着说这件事情比较重要,这件事情比较合乎解脱,这件事情对众生的利益很大,不断地从众生思量功利的好处去着眼,你不需要如此。因为你的心念呢,越是想要做这个衡量,你的如来藏给你的分数就越低,这个法界的体性就是这样的,如来藏服务你、照顾你,从来祂都是本来如是,从来祂就没有想说要建立祂自己什么样的功德,因此你要随顺众生,也要随顺自己的因缘,不用去操心你所能够成就的功德法藏。因缘来了,你应该要如何去护持佛法,你就该如何地护持;因缘要你用功,你就该专心地用功。当一万个这么多的人来服务众生,每个人所得到的果报都不会相同,就是因为他心量上,是不是够广阔,他心里面的作意是不是清净,所以会有诸多差别。我们的如来藏叫作大、方、广,祂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所以祂能够知道一切众生心和众生行,而且,祂能现起法界广大无边的佛世,是佛世喔!而不只是众生世间能够成就的事业而已。然而你现在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可是既然实际理地是这样无有涯际的功德性,那我们就不要委屈自己的德能,应该将如来藏的体性功德藏予以发显,来利益众生。但是你可能转念一想:“嗯,不行!隔壁的那个谁啊,今天讲我一句话,我现在想起来了,他这句话根本就不怀好意……。”如果是当时你会这么想,那已经是够严重的了,如果是现在还再想起来,就根本是忘了自己的本分了。你应该当时听一听就忘掉,听不懂就算了,就像这样,不要太介意,更不要说,过了什么时候,突然又作意去了解他的想法,要宽容大量啦。可是,我们这里说,有时候这很困难,尤其有的众生是和你有过节的;然而这很困难就代表说,你不是很甘愿啊!你对这世间上的众生是仍希望不断地取这三界有,所以对这世间的一切,你是有许多意见的,你没有办法安忍,你也没有办法随顺众生的业果,然后要像刚才末学说的,你要当最后一个顺位来取这三界有,这你也没办法服气。那你什么时候才会服气呀?当你苦头吃够了,你就会服气了。那苦头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吃得算是够多了呢?我也不知道!
 
随缘度众不起轻慢想16
可是今天你听了,就要想:世间人关心的事,都是以为他可以主宰的、都是眼前现下的事;而我自己呢?我关心的是佛道、佛事,我关心的都是尽未来际的事,至少我关心的是我舍报以后,会何去何从?这都不是一般人所关心的。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能够走我自己的道路,行我应该行的菩萨行,世间人要的三界有,是他们的本分,毕竟我有佛法为伴,有诸佛为伴,有大觉者作我的明灯,我还是要向着如来行处行,如来于因地的时候是怎么做,我就应该怎么做,不要再犹豫不决而优柔寡断了!因为呢,菩萨所具备的种性不是靠言语说的,种性显示出来,他就是会那样做,不需要人家说,甚至人家阻碍他,乃至用另外一种方式试图改变他,他还是不会改变初衷;甚至他自己也明知道可能对他的五蕴身有伤害,他还是会去做,只要这件事情可以利益他人,这就是他的种性,这就是菩萨。那这里你会说,我是不是要保养我的色身?是!没有错,因为这色身是道器。可是,在有些情况下,你就是会去做这样的选择,毅然决然地去做,挺身而出,这就是你可贵的菩萨种性;绝对不会等到有人跟你说,你是不是应该要怎么样,菩萨应该要怎么做,你听了这样的话,你才会去做。不会!你会不经思维,“不经思维”当然是一个形容词啦,你是很快思维去做的,你是有拣择去做的。你说世间人有没有这样的?有啊,有我们说的成仁取义的义士,他干吗要舍掉自己的一条性命?他可以不用啊。可是有人就是愿意,那你说我们学佛的人还会比他差吗?不会啦!所以呢,因为我们比别人多懂许多智慧,所以我们要以智慧来作善抉择。同时我们这个智慧,不是提供你用来做这种种世间种种利害关系凭借的选择工具,绝对不是如此!这些世间的东西,你要让给别人,因为这是他们在三界中唯一的快乐,你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去剥夺人家的快乐。你看人家生活过得很高兴、很快乐,你不要劈头就告诉人家,将来你会死啦,将来……,这样不叫作是弘法度众,这样叫诅咒人家。就是说,他们跟你有因缘的时候,他们又知道你是学佛人,当他到了某一个时节,他可能遇到了某件事情,这时他很痛苦----因为人总是会有很痛苦的时候。他想,可能只有学佛人才会了解他遇到的困难,那刚好某某某是学佛的,我来找他。这样,当然他可能也不期待什么,所以,你要善于跟他开解,可以讲多一点,你就讲多一点,或者说你察言观色也好啦,或者你就一本你的初心,能够利益多少算多少,这样也都可以。佛道就是这样平实的,不会因为你的抱负有多崇高,你就变成多伟大----没有这种事情!绝对没有!即使圣位的菩萨,乃至等觉位的菩萨,在无知的凡夫面前,他也不会刻意去显示他种种的威德性、种种的智慧体性。不会!即使他被人家毁谤侮辱,乃至被人家说没知识、没文化、没水准,他也一样能够堪受。他不会说:“好啊!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观世音菩萨!”不会,不会,绝对不会!所以呢,不管你的抱负是怎样,不管你的菩萨的历程是怎样,你走出大门以外,甚至在讲堂里面,你就将你所做的、为众生做的,或是自加行成就的,就要当作是你的本分事,所谓本分事就是本来应该这样就这样,不要把自己抬高了,说我不得了,这不赶快恭敬我不行,或者说恭敬我,会有福德啦,大家赶快来恭敬我等等,对于这些东西的企求,你要一点一点去掉,不要再贪恋,它们会障碍你的道业。你要想你身边的每一位护法神都比你了不起,结果他们也从来没有一位跑出来,让你瞧见,让你知道是他在守护你,好让你来称赞他,没有啊!
下一篇:甘愿做菩萨17-24
上一篇:甘愿做菩萨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