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孝养父母----弃老国缘
2021-05-27 15:45:46  类别:第146期
  刘正莉老师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567-a13_013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孝养父母的故事,这是《杂宝藏经》卷1的记载。

  佛在舍卫国时,作了这样的开示:“恭敬德高望重的老人,会有大利益!从老人那里,可以了解到不曾听闻过的事情而增广见闻;并且可以有好的名称而声名远播,这是有智慧的人,所恭敬赞叹的事情。”众比丘听了佛的开示,禀白佛说:“我们常常听闻世尊恭敬赞叹父母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佛告诉众比丘说:“不但今天,我在过去无量劫里,一直都是恭敬父母以及德高望重的老人。”

  众比丘请问佛说:“世尊!您过去恭敬父母的事迹是如何呢?”佛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作弃老国,在那个国家里,只要有人年老了,就会被驱逐。当时有一位大臣,他的父亲已经年老了,依照国法规定,应该把父亲驱逐;但是这位大臣很孝顺,不忍心把父亲赶走,于是他挖了地窖,把父亲偷偷地安置在地窖里,这样就可以随时孝养父亲。”

  “那时候,有一位天神捉了两条蛇,放在国王的宫殿里,向国王说:‘如果能分别出雄性或雌性,你的国家就能获得安乐;如果无法分别,那么你和这个国家,七天后统统都会灭亡。’国王听了非常懊恼,立刻和大臣们商量这件事;但是大家都纷纷表示无法分别。于是就向全国招募:‘有谁能分别出这两条蛇呢,他将会获得高官厚禄的赏赐。’大臣回家后,就去请问父亲,父亲说:‘这件事容易分别!就用一个细软的东西,再把蛇放在上面。如果躁动不安、静不下来,那就是雄性;如果安住不动,那就是雌性。’正如父亲所说,果然分别出雌雄。”

  “天神又问:‘什么人相较于沉睡的人,称为觉醒?什么人相较于觉醒的人,称为沉睡?’国王与大臣们还是不能辨别,于是再招募全国,也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这种人叫作学人(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人),他相较于凡夫就称为觉醒的人;但是相较于四果阿罗汉,那么他就只能称为沉睡的人。’大臣就依父亲的话去作了回答。”

  “天神又问:‘这只大白象的重量有多少斤两?’大臣们共同商议,没有一个人知道,只好再向全国招募询问,仍然没人知道。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父亲说:‘先把大象安置在船上,再放入大水池里,在水平线到达船身的地方,画一条线作记号;再把这艘船装上石头,船会慢慢下沉,当水平线到达画线作记号的地方,再把这些石头拿去上秤,就会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就用这样的善巧智慧去作了回答。”

  “天神又问:‘手捧一掬之水多于大海之水,有谁知道这个道理呢?’大臣们再次商量,还是不能解答,又遍全国招募询问,都没人能回答。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这句话容易解答!如果有人能够信心清净,手捧一掬之水供养佛宝、僧宝、父母、病人或困苦的人,以这样的功德,数千万劫之中,能够享受无量的福报。(因为以一掬之水行于布施,就有布施的福德。例如《贤愚经》卷5说,有一位老妇人以一钵清水供养迦旃延尊者[并且依其教导念佛而不生恶念],舍报后就往生到忉利天去享福2。[初学者]单单以一钵清水供养阿罗汉的功德,就这么大了[何况信心清净者]。)海水再多,也不过一劫的时间而已,当坏劫来临时,海水也会跟著消失;所以说手捧一掬之水,百千万倍多于大海之水。’大臣就用这样的话去回答天神。”

  “天神又变成一个饥饿的人,瘦得皮包骨,前来问说:‘世间可有人,饥饿、穷困、瘦弱、苦痛逼身,远超过我的?’大臣们仔细衡量,还是不能回答。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父亲说:‘世间有人吝啬、贪心、嫉妒,不信三宝,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未来世他将会下堕饿鬼道里,寿命百千万岁,都无法听闻到清水与稻谷的名称;他的身体大如太山,肚子大如山谷,咽喉细如针;头发刚硬如刀片,从头顶到脚底缠绕著身体;当他走动时,全身肢节上下都会冒火燃烧。像这样的人,他所受的饥饿以及剧烈的痛苦,远超过于你百千万倍。’就用这样的话来回答天神。”

  “天神又变成一个人,手铐脚镣,脖子披著枷锁,身上冒火,全身烧得燋烂,前来问说:‘世间可有人,他的痛苦远超过我的?’国王与大臣们仍然没人能知道答案。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父亲说:‘世间有人不孝父母、逆害师长、背叛主人、诽谤三宝,未来世他将会下堕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陷河沸屎、刀道火道,受尽种种无量无边的痛苦;那种痛苦是无法计算度量的。要用这样的情况来和你相比,这种剧烈的痛苦远超过于你百千万倍。’就用这样的话来回答天神。”

  “天神又变成一个女人,非常端庄高雅,远超过世间所有的女人,前来问说:‘世间可有人像我这样端正的?’国王与大臣们都沉默不说话,因为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父亲说:‘世间有人信敬三宝、孝顺父母,爱乐布施、忍辱、精进、持戒,将来他就可以往生天上,长得容貌姝丽、举止端庄,远超过于你百千万倍。你要来跟这样的天女比较,就像瞎了眼睛的猕猴那样的丑陋。’就用这样的话来回答天神。”

  “天神又用一个方直正等的真檀木,前来问说:‘哪一端是头?’以君臣们的智慧,还是没人能回答。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父亲说:‘这容易!把真檀木投入水中,那么根部一定会往下沉,尾端一定会上举。’就这样来回答天神。”

  “天神又以两匹白騲马,它们的形体与颜色都没有差别,又来问说:‘哪一匹是母马,哪一匹是小马?’君臣们仍然没人能够回答。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父亲说:‘去拿牧草来喂它们,如果是母马,一定会把牧草推给小马吃。’就这样,所有的问题统统都回答了。天神很高兴,大大地馈赠国王许多珍宝;并且对国王说:‘你所统辖的国土,我应该要拥护,使得各种外敌都不能来侵害!’国王听了非常的高兴,就问大臣说:‘你所作的回答,都是你自己知道的,还是有人教你呢?由于你的才华与智慧,如今国土才能获得平安;不但得到天神馈赠许多珍宝,又承诺要拥护我国,这全都是你的智慧力。’大臣回答说:‘这不是微臣的智慧。希望大王施无畏布施,臣下才敢据实陈述。’国王说:‘现在就算你有天大的罪过,我也不会向你问罪,何况是小小的过失呀!’大臣禀白国王说:‘我国有制定一道命令,就是不许奉养老人。微臣家中有年迈的父亲,因为不忍心遗弃,所以冒犯了王法,偷偷把父亲藏在地窖里。微臣回答天神的所有问题,都是父亲的智慧,并不是微臣的智慧。希望大王在我国境内,允许奉养老人。’国王听了,大大地赞美他的孝行,并且尊奉他的父亲为国师;国王说:‘救济国内所有人的性命,这样的利益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于是国王宣布命令普告天下:‘不许任意遗弃老人,应该孝养父母。如果有人不孝养父母、不尊敬师长,当重加他的罪责。’国王终于把这个不好的风俗废除掉了。”那时候作父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作大臣的就是舍利弗尊者,那时候的国王就是阿闍世王,那时候的天神就是阿难尊者。

  以上《杂宝藏经》记载的故事,是在告诉大家,为人子女应该孝顺父母。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见识一定比较丰富,可以说是生活上的一部活字典;那么,从老人那里,可以听闻到许多不曾听闻过的事迹以及道理,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与智慧。俗话说“百行孝为先”,也就是说“百善孝为先”—所有大大小小的善行里,以孝顺父母为最优先;孝顺是中华文化固有的美德,我们在佛经里,也常常可以看见教导和赞叹孝顺的经文。孝顺不但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学佛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能孝顺父母,而说要成就佛道,没有这样的道理!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3父亲于子女有慈恩,母亲于子女有悲恩。母亲的悲恩4,纵然佛住世一劫来说也说不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著开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5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即使子女每天三时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供养父母,这样经过一劫的时间,也无法报答父母一天的养育之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著又开示说:

  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6

  这一段经文,佛这么开示:“善男子啊!世界上什么最富有?什么又是最贫穷呢?母亲还在时叫作富有,母亲不在时叫作贫穷;母亲还在时叫作正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母亲往生时叫作太阳西下;母亲还在时叫作月光明亮的夜晚,母亲过世时叫作黑暗的夜晚。所以大家应该要精勤地努力学习孝养父母。”家里的老父母就像两尊活佛一样,“孝养父母的福德,与供佛的福德相等而没有差别;应当这样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优婆塞戒经》卷5佛开示说: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7

  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德,但他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克扣父母的供养,拿去外面布施,这种布施叫作假名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种假名的布施,是无义的布施,是没有怜愍的布施,也是不知恩、不报恩的布施。真正修布施的人,他会节省自己的用度来布施,绝对不会减少父母的供养。佛说让眷属生起烦恼的布施,未来世虽然会得到布施的果报—虽然会有钱财,但是得了之后常常会失去,无法在他需要用钱时就可以有一笔钱拿来使用,而且身体常常会病苦不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徵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8

  如果有人不孝顺父母,让父母心中埋怨,甚至让母亲发出恶言,这个不孝子就会下堕地狱、饿鬼、畜生道里。这种不孝的业风速度非常快,一切如来、金刚护法、天神以及五通仙人都无法救护。如果有人恭敬孝顺父母,诸天天神就会护念,他就能享受无穷尽的福报。

  所以大家应该要孝顺父母,那么诸天天神就会非常的护念。

  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

  1《杂宝藏经》卷1,《大正藏》册4,页449,上26-页450,上21。

  2《贤愚经》卷5〈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第26〉,《大正藏》册4,页383,下29-页384,中19。

  3《大正藏》册3,页297,上14-16。

  4【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品第2〉,《大正藏》册3,页297,上24-中6。

  5《大正藏》册3,页297,中13-15。

  6《大正藏》册3,页297,下2-8。

  7《大正藏》册24,页1059,中7-11。

  8《大正藏》册3,页297,中6-12。
下一篇:般若信箱
上一篇:三乘菩提概说 佛法八正道之正语、正业、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