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28)——大风无言作
2022-11-12 11:34:37  类别:第173期
 三、《成唯识论》依最胜第四禅印证《瑜伽师地论》
 
  由师父 平实导师所说,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七住位的证真如是不需要第四禅的定力,而有禅定证量(即初禅以上)影响的主要是证真如后所发起的智慧与转依的品质;佛地的最后见道才需要示现四禅。
 
  傲慢自大且世智聪辩的人,如琅琊阁、张志成者则本质上是学术界人士,不事修证,总以为自己的话才是“法界决定说”,即使是经典、论典也不可与他的诠释有所违背。他们已习惯自说这些大乘经典是后人之作,如是尚且不将 如来法语当作一回事,何况是一生补处 弥勒菩萨所说!这样的人还会以己例他,竟然以为圣 玄奘菩萨也会和他一样恣意修改一生补处 弥勒大菩萨的法语!这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当知,真正学佛人都不会抵触一生补处大菩萨所说。当年圣 玄奘菩萨举足西行,一心所系唯在《瑜伽师地论》;在九死一生之际,犹以往生兜率陀天内院恭听 弥勒菩萨阐释《瑜伽师地论》正义为归;如是恳切恭谨于当来下生佛 弥勒菩萨的法语,本无自创见解“必须第四禅静虑证量才能见道”来抵触圣教之事,今举《成唯识论》圣教于下为证。
 
  ① 大乘见道方便时通诸静虑—喻有静虑前的未到地定
 
  圣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9中开示“加行位”时说到“见道”—入圣谛现观:
 
  菩萨起此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胜故。[《大正藏》册31,页49,下10-13。]
 
  这段论文可依两种含义来解释,笔者分为“第一种说法解释”与“第二种说法解释”;先依“第一种说法解释”来疏解论文大意:
 
  菩萨由此生起煖、顶、忍、世第一法等善根时,虽然可以方便经由第一静虑乃至第四静虑等诸静虑来成就入见道,然而其中最好的是由第四静虑入见道,可以令见道的观慧最为成就圆满,这是因为以最殊胜的静虑定力来入见道的缘故。此处所说是只有依于欲界善趣的人、天人身可以成就,(这是因为)其他善趣身(指上二界:色界、无色界)或者恶趣身,有的是智慧不殊胜(慧劣,依无色界、诸恶趣说)、有的是于厌离诸有的心皆不殊胜(依往生到色界、无色界说)的缘故。
 
  上引论文说“方便时通诸静虑……入见道”,这意思是“方便时通诸静虑入见道(位)”—“若有诸静虑为方便时可以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作为入见道的定力”。之所以提到“静虑”是因为圣 玄奘菩萨非常熟稔《瑜伽师地论》,在此以“方便时通诸静虑”含摄了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69所开示:“诸静虑”和“初静虑近分未至定—初禅前的未到地定(未至初静虑之未到地定)”皆可以作为“入圣谛现观”—“入见道”所依凭的定力条件;这里的“入见道”是广义的,以有初静虑前的未到地定已经足够入真见道,而相对已有诸静虑为方便者就说是“方便”、“也可以”。然而“入见道”非专指入真见道位,一者见道位宽广,函盖真见道位、相见道位以及见道通达位,若是要入见道通达位,就必须至少有初禅的定力;再者,若是最后身菩萨的示现“入见道”则以所具足最殊胜的第四禅定力。而且《成唯识论》此段论文所说的“入见道”,此见道是函盖见道通达位,非专指真见道;例如《成唯识论》卷9:“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大正藏》册31,页48,中13。] 明说见道位是函盖见道通达位的。又如《成唯识论》卷9:“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大正藏》册31,页48,中15-18。]
 
  而在见道通达位之前,是在真见道之后的相见道修行中,如《成唯识论》卷9说:“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软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大正藏》册31,页50,上5-15。] 不可如张志成等人误以为真见道时即入见道通达位,而且要求入此通达位的见道必须有第四禅的修证;纵使一见道即入见道通达位,圣教中也说只需要初禅的证量即可,非必要有第四禅的证量。
 
  《成唯识论》说最初入见道时有“成满”,即亦有“不是成满、非成满”,当然都是“入见道”,所证实相心本无不同,只是般若智慧有深浅广狭的差别;故师父 平实导师说“真见道不须禅定或四禅”。若是没有禅定(静虑),“只会影响见道的品质”,一样还是“入见道”,此皆符合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69所说和圣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所说。
 
  至于圣 玄奘菩萨为何特别在此举说“静虑”?因为有“静虑”证量时,性障已伏,故能于悟后快速转依真如,道业迅速前进;若更有“第四静虑”,则可更快舍离色界所摄的诸多性障,令大乘宽广的异生性(烦恼障异生性种子随眠)得以减少到极致;而且第四禅等持位中观慧最为殊胜,故说以“第四禅”为方便乃入见道之最胜依—以“第四静虑”功德作为“成满”见道之所依,也因此成佛时必示现以第四禅入见道;这就是师父 平实导师所说的有禅定与否“只会影响见道的品质”—有静虑证量则不受粗重系缚,容易与大善知识之教导相应,而且所发起之般若智慧深妙,以是能迅速安住七住不退。
 
  证悟见道后,快速入地的关键在于培植福德及消除性障。这智慧度的“七真如”和“百法明门”无生法忍,知见上可依善知识教诲而得知,然性障的消除、智慧度的观行,除了本身的福德辅助以外,如果有静虑的证量为辅,性障的伏除及观行的深广自可事半功倍。圣 玄奘菩萨长年在译经院中,座下弟子皆是出家菩萨,以世间法的染污少,圣 玄奘菩萨深知修学“静虑”对弟子有大利益,便借此“入见道”之因缘提起,勉励弟子精进具备静虑证量,故在《成唯识论》特别提示说“方便时通诸静虑”,又说成佛时要“依第四方得成满”,作为勉励弟子悟后继续进修诸学处时,亦不忘修学“静虑”。
 
  且,当时已有三禅证量的圣 玄奘菩萨很清楚自己过往的证量,并曾上表谈及自己四禅九定尚未成就,希望迁徙译场至少林寺;由此可知,圣 玄奘菩萨不仅恢复了往世的智慧证量,也希望能恢复定力与神通的证量;所以超越四禅八定、特别以第九次第定—灭尽定为念,而灭尽定的修学是大乘六地菩萨事,念念入灭尽定是七地菩萨事,此即表示圣 玄奘菩萨宿世证量难可思议。
 
  又,上述关于圣 玄奘菩萨摄受座下弟子的陈述,若换成下文的“第二种说法解释”时,亦是可通。
 
  ② 菩萨唯依欲界善趣身入真见道圣谛现观
 
  在说明“第二种说法解释”前,先注意到圣 玄奘菩萨的后半句“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胜故”,其实这是在说明 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卷69〈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三〉的开示:
 
  复次,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所以者何?
 
  无色定中,奢摩他道胜,毘钵舍那道劣;非毘钵舍那劣道能入圣谛现观。
 
  非生上地—或色界或无色界—能初入圣谛现观,何以故?彼处难生厌故。若厌少者,尚不能入圣谛现观,况于彼处一切厌心少分亦无。[《大正藏》册30,页682,中27-下4。]
 
  疏解论文大意:
 
  再者,只有凭借著诸禅定静虑以及初静虑前的未到地定,能够入圣谛现观;不是依无色定可以入圣谛现观,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无色定中,奢摩他道(止)殊胜,毘钵舍那道(观)比较低劣逊色;非这毘钵舍那道—观行的智慧及能力—低劣逊色时,可入圣谛现观。
 
  也非生于上二地(色界、无色界)时,能最初入圣谛现观,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生在上二界地中很难生起厌离心的缘故。如果学人的厌离心少的话,即使在欲界也尚且不能入圣谛现观,何况是在这上二界地时,一切的厌离心连少分都没有,如何能入圣谛现观?
 
  弥勒菩萨上述开示有三:一、如前说“诸静虑”及“未至初静虑之近分定”皆能“入见道”,都可以作为“入见道”之定力条件,非唯第四禅;二、说明“无色界定”虽“奢摩他”(止)殊胜,然“毘钵舍那”(观)劣,即“劣慧”不能入圣谛现观(不能入见道);三、并非往生到色界、无色界者能最初入圣谛现观(即有人以为往生到上二界时就可以入见道,故他于欲界时不勤于修习以入见道;然而所想皆非),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天界天人对这天界环境乃至存有,都难以生起厌离的缘故;如果厌离心少的话,尚且不能入圣谛现观,何况这些地方连少分生起厌离心都无(止定殊胜安住故),如何能入圣谛现观?(即要入见道者,应该于欲界人间就努力修习,不当奢望到色界、无色界而可轻易得入见道。)
 
  其中第三处征验了圣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的这后半句“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胜故”—“唯有依欲界的善趣人身、天人身来发起入圣谛现观,其余上二界地以及欲界恶趣者,或是观行的慧力不殊胜(无色界及恶趣),或是厌离心不殊胜的缘故(色界及无色界)”;即知圣 玄奘菩萨此句是秉承 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卷69的开示。
 
  由此可知,圣 玄奘菩萨是特别以此一句话总结《瑜伽师地论》卷69这一段论文—始于“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到这后面解说“上二界厌离心不殊胜”—“若厌少者,尚不能入圣谛现观,况于彼处一切厌心少分亦无”为止;因此,圣 玄奘菩萨非常清楚真见道“入圣谛现观”的条件为“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如何可能违背 弥勒菩萨所说,变成只剩下“静虑”呢?故当信受圣 玄奘菩萨所说《成唯识论》皆不违背 弥勒菩萨所开示之宗旨。
 
  圣 玄奘菩萨之特别举出“静虑”处,已如前说,在于勉励学人当以圆满见道位为期。至于圣 玄奘菩萨于“静虑”后,再举说“第四静虑”与“成满”的真正意思为何呢?以初禅证量所除性障的功德,即可作为入菩萨正性离生的定力依凭,本无须至于第四禅方说依此入地;因此得依下文的“第二种说法解释”,可更清楚论主圣 玄奘菩萨的意思。
 
  ③ 最后身菩萨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示现亲会真如、见性成佛
 
  此处依“第二种说法解释”来解说上述《成唯识论》的这一句子︰“菩萨起此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圣 玄奘菩萨熟稔《瑜伽师地论》所说“初禅前的未到地定”也是入见道的定力依凭—至少须有此定力,以为入见道之定力条件的最低标准;上引《成唯识论》论文则特别将重点放在“静虑”,是在说“而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是特别为了见道的“成满”这件事,所以在此以“静虑”为开头,即是“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佛道,以托最殊胜的禅定为依凭,最后身菩萨示现入见道正性离生故”。成佛前的最后身菩萨位入见道时—示现证悟明心时,唯依这第四静虑,以第四禅中的定慧力较诸静虑来说更为殊胜的缘故,因此最后身菩萨仗托这最殊胜的定慧等持力作为所依,以第四静虑示现入菩萨正性离生,不依其他的下地静虑禅定来证悟明心、圆成佛道。否则如前所说,众生必然生疑而质问:一者,如来当初为何不以第四禅证入?二者,是否 如来当初证入时,尚无第四禅证量?或疑或轻,总损及其正信,故最后身菩萨应世间因缘,以三界中最殊胜的根本禅定第四禅静虑证量“成满”最后身菩萨位之示现入菩萨正性离生,亲会真如、舍异生性,接著眼见佛性、成满究竟佛果。
 
  “第二种说法解释”可由窥基菩萨在《成唯识论述记》卷9记录圣 玄奘菩萨解说《成唯识论》之“成满”意旨来作证明:
 
  《瑜伽》文言依诸静虑及初未至,不言中间入见谛故。此中复言“前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即“最后”入时唯依第四,第四禅望余禅最胜,要托最胜依入见道故,不依下地入。有菩萨功德,(《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说,虽诸静虑皆能引发,多依第四静虑;不同二乘。其欲界无修惠,无四善根、无漏故,不说依入。[《大正藏》册43,页568,中10-18。]
 
  疏解疏文大意如下:
 
  《瑜伽师地论》卷69所说“依诸静虑以及初静虑前的未到地定”可以入见谛—入见道、入圣谛现观,并没有说其余的“中间静虑”可以入见谛。《成唯识论》这段论文中又说明:“虽然前方便时通诸静虑,而要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这意思是说,在成佛前的最后身菩萨位示现最后之入见道时,只有依此第四禅静虑作为方便而证入,以第四禅静虑相对于其他的诸禅静虑(初禅到三禅)来说是最为殊胜的缘故,因为最后身菩萨必须要仗托、假依这三界中最殊胜所依的第四静虑来入最后见道—圣谛现观—的缘故,最后身菩萨所示现的证悟不依其他的下地静虑禅定(初静虑乃至第三静虑禅定地)来入见道。有菩萨功德,如《瑜伽师地论》卷69所说,最后身菩萨引发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皆依第四静虑以为依止;而其余神通诸功德等,一切静虑以为依止皆能引发;这不同于二乘声闻缘觉(此谓二乘声闻缘觉无有如同菩萨道有“最后见道”之事,亦谓二乘圣者的无诤定及愿智功德,必须依边际第四静虑方能引发而入)。又因为于欲界地中无修惠(古同“慧”),无四善根、无无漏的缘故,不说依之能引发而入(此又回头说明“依诸静虑及初未至能入见谛”:因为欲界境界中无修慧等,所以不能依欲界定入见道,亦即至少要有“初未至”— 已离欲界地而未到初禅地的近分定—方能依之而入见道)。
 
  窥基菩萨记录圣 玄奘菩萨所说,以及他自己对于论文所作的阐述,令此“成满”的意旨更加清楚。当知《成唯识论》此“托最胜依入见道故”所指,并非是在说明《瑜伽师地论》卷69所说“入见道”是依诸静虑或未到初静虑的未到地定为条件;此处所说的“成满”之所以与第四静虑有关,是因为“最后身菩萨”在菩提树下时的“入见道”是“最后见道”—依第四静虑而明心开悟、见性成佛,亦即必须成满一切功德而入此圣谛现观(最后身菩萨入见道),所以必须要依第四静虑。
 
  窥基菩萨记录圣 玄奘菩萨所说的“最后”,是指“最后身菩萨”于菩萨道上之“最后一次明心见道—最后入见道”之意思,此必依第四静虑而入,方说“最后”的“成满”;这就是圣 玄奘菩萨所说“成满”—菩萨道上的最后一次明心证悟必须“成就圆满”的意思。
 
  由于琅琊阁、张志成不知此“最后”之意涵,又自创“见道即是入地”的说法,于是将此“最后”所指之“最后身菩萨、最后示现证悟”误解成见道位的“最后时候”入地之时,导致了严重的错会,成了“真见道必须第四禅”的谬说,显见他们是有文字障的人。且依琅琊阁之恶说主张“真见道必须第四禅”来说,既是三贤位之初次证悟,应说为“最初”,如何窥基菩萨于此特别说明这是“最后”?此即“最后”就是上述所说“最后身菩萨位”、“最后证悟”之意;至于“最初”入圣谛现观之三种情况与所函盖的真义,则如前说,更不赘述。
 
  窥基菩萨之所以特别补上这“最后”来作说明,有可能当年窥基菩萨知道未来会有人误会圣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所说文句(可能当时已有人发问),误会真见道必须有“第四静虑”;故窥基菩萨举说“最后”,表示这是在说明最后身菩萨在成佛前,是依“第四静虑”开悟见道方得“成满”一切功德。当然,此亦可能是圣 玄奘菩萨怕弟子们误会而作的阐释,再由窥基菩萨记录完成。
 
  ④ 最后身菩萨依第四静虑引发如来不共佛法妙智功德
 
  然琅琊阁、张志成因为没有好好端详 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卷69的开示,所以就造成了他们错将“(最后身菩萨)引发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以及“(俱分解脱利根阿罗汉)引发无诤及与愿智”的定力条件—“边际第四静虑”,与“能入圣谛现观(通三乘说)”的定力条件—“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混淆不清,以致错解《成唯识论述记》卷9的阐释而断句错误—将“……不依下地入。有菩萨功德,……”变成了“……不依下地入,有菩萨功德。……”,如是全然误会而导致断句错误,使得“有菩萨功德”在他断句后变得语焉不详。
 
  上引《成唯识论述记》卷9论文中,此“菩萨功德”的真正意思,即窥基菩萨文中所提及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69对于菩萨乘功德的开示:
 
  复次,如熏修边际第四静虑以为依止引发无诤及与愿智,当知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亦尔;余神通等,一切静虑以为依止皆能引发。[《大正藏》册30,页682,中23-26。]
 
  这意思是:
 
  又,犹如前面所说声闻、缘觉乘圣者熏修边际第四静虑(指已穷究四禅的一切边际而圆满具足四禅的一切功德,亦谓四禅乃色界之边际,故称“边际第四静虑”)以为依止,来引发无诤定(无诤三昧)及与愿智,当知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之佛法妙智也是如此依第四静虑而引发;至于其他神通等功德,则以一切静虑—从初静虑至于第四静虑—以为依止,皆能引发。
 
  《成唯识论述记》所说“菩萨功德”引自《瑜伽师地论》卷69所说关于“熏修边际第四静虑以为依止”的开示,卷69此段论文有四处谈论诸功德:“(俱分解脱利根阿罗汉之)无诤(三昧、定)、愿智,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余神通”,前三处功德皆须由“第四静虑”所引发,其中这“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即摄于此处说明的“菩萨(乘)功德”—最后身菩萨即将成就的功德,此即一切最后身菩萨成就“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时,皆依第四静虑而引发证入此不可思议智慧,非指见道或入地之贤圣菩萨。《成唯识论述记》阐释《成唯识论》所说的依“第四静虑”而“成满”之“入见道”,皆是依《瑜伽师地论》卷69的“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来指此“菩萨功德”是“最后身菩萨位”将成就的功德,须依“第四静虑”来开悟明心;此非指入真见道时,自非真见道之所必修。即此“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就是摄于《成唯识论述记》说的“菩萨功德”—“最后身菩萨即将成就的功德”,这甚深功德不是指三贤位菩萨最初见道的“菩萨功德”。当知 弥勒菩萨说明这引发诸佛如来所有一切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种智妙智,皆依此第四静虑,此依(佛位前的)最后身菩萨说,即此“成满”真正之意(当然“菩萨功德”也包括“余神通等”,然由《瑜伽师地论》卷69已说此等功德亦可由任一静虑引发,故不特别为说;以《述记》此处所论,主要在于须以第四静虑引发的“菩萨功德”,且是“成满最后见道”之意)。
 
  《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及《瑜伽师地论》的开示中,都未曾说真见道时的入圣谛现观必须有第四静虑证量,亦未曾说见道通达位入地时必须具第四静虑的证量,而上引论文则是在说这“最后”之意是彰显“最后身菩萨位”,令此“成满”之意契合《瑜伽师地论》卷69所开示关于成就“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功德“成满”,此亦全然符合 世尊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所开示“最后身菩萨依第四静虑示现证会真如、正性离生”,以至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此即“成满”之意;如是证明圣 玄奘菩萨造《成唯识论》时是多所引用、阐释诸经教及《瑜伽师地论》。
 
  ⑤  琅琊阁、张志成解释错谬,诬谤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与诸圣者
 
  琅琊阁、张志成在解说经论时,大多只能原文照录,加点白话;等到他忍不住冒出话来解释时,却往往又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正好颠倒说的谬误,如他说:
 
  《成唯识论述记》卷9:【述曰:(《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中,通三乘说,唯依诸静虑及初近分、未至,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无色定中奢摩他胜,毘钵舍那劣,毘钵舍那劣道,不能入现观故。……此中复言,前“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即最后入时唯依第四,第四禅望余禅最胜,要托最胜依入见道故,不依下地入,有菩萨功德。(《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说:“虽诸静虑皆能引发”;(但大乘)多依第四静虑(入见道),不同二乘(可依未至定及诸静虑入见道)。其欲界无修惠,无四善根、无漏故,不说依入。】[  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
 
  辨正:琅琊阁、张志成真的通篇不知所云!且一一解说如下:
 
  一者,既然琅琊阁、张志成自己举 弥勒菩萨说“通三乘说”而有“未到初禅地的未到地定”可入见道,如何之前一直坚持一定要“第四静虑”才能入见道(入圣谛现观)?岂然本来是暗指 弥勒菩萨说错了、不符 世尊的说法?
 
  二者,由琅琊阁、张志成的断句,证明他读不懂这论文:“即最后入时唯依第四,第四禅望余禅最胜,要托最胜依入见道故,不依下地入,有菩萨功德。(《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说……。”他于这段论文完全不能解释,还断句错误而将后面《瑜伽师地论》卷69所说要如何引发菩萨(乘)功德之内容,拉到前面变成前一个句子的内容;他并不了解“有菩萨功德”已是另起下一句,是下一句的开头,是在说明《瑜伽师地论》卷69的另一段开示了。[  编按:《大正藏》作“不依下地入 有菩萨功德……”(册43,页568,中15),即“入”与“有”中间空了一格;《中华大藏经》则是作“不依下地入又菩萨功德……”(册99,页353,下2)。由上引这二部藏经的资料亦可推断此处是另起一句。] 琅琊阁、张志成对论文经常如是断句、标点符号错误,连这论文的正确断句都不清楚的人,却来主张他能理解论文的真实义?真的令人无言,他一定要这样对大众公开自己如是浅薄又错谬的“能力”吗?
 
  三者,揆诸琅琊阁、张志成所说:“《成论》的说法是必须第四禅才能见道。并非萧导师所说,禅定只影响转依的品质。”[  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
 
  〈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2)〉:【从见道位禅定的要求来说:大乘见道位所证的“无分别智”,需要从四禅入,正觉的亲证不需禅定,按萧导师所说,未到地定只是决定“转依”如来藏的品质。】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073
 
  〈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成唯识论》此段论文,很明显的是在说从加行位入见道的过程—“菩萨起此暖等善根(即加行位),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并不是指在“修道位”的十地菩萨成佛时的见道。萧导师很明显的是扭曲论意,为自己的说法强加辩护。】] 然如前说,窥基菩萨在《述记》已说《成唯识论》此段论文是依《瑜伽师地论》卷69而开示,引文也很清楚说明这是最后身菩萨成佛时所示现的见道。又,最后身菩萨之所以要以最殊胜的第四禅入见道—“要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就是因为第四禅中定慧等持而观慧最为殊胜,同时也是要杜绝众生对最后身菩萨的轻慢与怀疑,以免坏其善根。
 
  四者,琅琊阁、张志成又不肯仔细恭读《瑜伽师地论》,不明白 弥勒菩萨说“当知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是依第四静虑来引发,此谓以边际第四静虑为所依者,是如同声闻缘觉二乘修学“无诤、愿智”之所依,故称“亦尔”— 也是如此。弥勒菩萨再说“余神通等,一切静虑以为依止皆能引发”,即“其他神通等等,则随以任一静虑作为依止,皆能引发”。但琅琊阁、张志成只抄录了窥基菩萨所说“虽诸静虑皆能引发”,却不知这句本有二义:
 
  【一义】:圣 玄奘菩萨于前说,无始来于加行位成满后第一次悟入的大乘菩萨,可以“诸静虑”入见道(也可以初静虑前的未到地定入见道)。
 
  【二义】:此处是依《瑜伽师地论》卷69来说,虽依诸静虑皆能引发“余神通等”诸“菩萨功德”;而主要在说引发“如来不共佛法妙智”的最后身菩萨功德,是依止第四静虑。
 
  然,自作聪明的琅琊阁、张志成却又将《瑜伽师地论》卷69此处所开示,误解为初始见道而说“(但大乘)多依第四静虑(入见道)”;他虽然抄录了窥基大师在《成唯识论述记》中的一段释论文字,却不能经由阅读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69中该处前后文的开示如实获得论意,进而胜解窥基大师所说“即‘最后’入时唯依第四”之“最后”是指最后身菩萨,导致全然不解论文这时所说的“依第四静虑”是在说“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为“菩萨(乘)功德”,而非是在说菩萨道上的第一次“入见道”;当知此处是说“最后身菩萨入如来地”所发起的“菩萨(乘)功德”,然而琅琊阁、张志成却错会而将此处自作主张转变成为“入见道”时的禅定证量,完全不领经论所说、不知经论之意。
 
  五者,琅琊阁、张志成在此更凸显自己完全不解论典所说“菩萨(乘)功德”之意,不仅妄称“(但大乘)多依第四静虑(入见道)”而且还补上一句“不同二乘(可依未至定及诸静虑入见道)”,他完全不明白这地方是在说:二乘圣人亦可以有愿智等相似菩萨功德之发起,但必须以“边际第四静虑”来引发;这是因为二乘人没有如同高地菩萨有成就大乘法无生法忍的深妙道种智,因此须加行入第四静虑来引发,全然不同于高地菩萨,乃至如来的愿智更是随念即知、全然无须入定加行;而其余神通等功德,虽三乘圣者皆同样可由任一静虑引发,然其功德力随禅定力及智慧力而有差别,如三明六通大阿罗汉之宿命明只能看到八万大劫前的事,远不及高地菩萨,遑论能与如来的宿住随念智力相提并论。由于琅琊阁、张志成不解此处《成唯识论述记》所说,因此关于这二乘差别的部分,他不解其义,最后只能原文照录;如此者竟然还敢大剌剌地将其不知如何解释才好的“窘境”曝光在大众面前?
 
  六者,对于《瑜伽师地论》卷69此段论文,这琅琊阁、张志成却可得到两种全然不同的解读:一是“通三乘”,一是“(大乘)不同二乘”的见道,还能将这互相抵触的结论“毫无害臊”地写出来,实在令人对末法时代如是崇尚学术而轻贱实证的恶业愚痴凡夫之自满、自慢“叹为观止”!且,这莫非是在暗示当来下生佛 弥勒菩萨自语相违?岂非毁谤 弥勒菩萨和《瑜伽师地论》吗?
 
  综上可知,这样连断句都错误的人来解说《成唯识论》等诸圣教,于几句话中,又几乎都是引用论文加点白话,却还是能一下子就产生多处错误,就如同他公开承认自己是不懂无生忍及无生法忍的凡夫,却又自认有能力评论亲证无生忍及无生法忍的圣者所说谬误,实在令人无言。他这样大力抨击胜义菩萨时所自诩的逻辑安在?只能靠大量颠倒黑白的恶说法在网络上充量,夫复何言!
 
  ⑥ 三乘见道入圣谛现观之所须定力无别
 
  揆诸琅琊阁、张志成所说:“二乘的见道,可以依未至定、初至四禅入见道(入圣谛现观);但是大乘见道,要依禅定中最殊胜的第四禅而入。”[ 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 此即显示他是将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69所说“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大正藏》册30,页682,中27-28。],只当作是二乘的见道入圣谛现观。然此卷69已是〈摄决择分〉,而前〈本地分〉已分说十七地—瑜伽师的十七种境界(“地”即“境界”意),这〈摄决择分〉在论述时即多有含摄诸地而说,所以虽此卷69为〈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三〉,然内容一样广摄至于菩萨地,如《瑜伽师地论》卷69有“诸解脱门建立相,如〈本地分〉已说;不共佛法及无碍解等,如〈菩萨地〉已说”[《大正藏》册30,页681,中26-27。],这即代表此卷并非只有论及“声闻乘”,而且也有依菩萨乘来作说明;如以“如来”为例,《瑜伽师地论》卷69有“若诸如来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智无障碍”[《大正藏》册30,页682,中18-19。]、“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亦尔”[《大正藏》册30,页682,中24-25。],又有直接引“菩萨”者,如“诸菩萨初中后际世俗智者”[《大正藏》册30,页683,中2。],甚且还有比较“菩萨”与“声闻缘觉”之差别者,如“由诸菩萨所有功德皆依十力种性而转,声闻独觉则不如是”[《大正藏》册30,页683,中11-12。],明眼人自可端详得见。由此可知,《瑜伽师地论》卷69本无局限于“声闻二乘”而谈,如何将此卷之“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当作仅为二乘见道之说?既然大乘菩萨也有“入圣谛现观”,如何说此开示非为大乘“入圣谛现观”之定力标准?当知此处既无更加说明三乘有别,即是通于三乘;否则 弥勒菩萨必当依“菩萨”与“声闻缘觉”之差别详细解说。故琅琊阁、张志成的“大乘见道,要依禅定中最殊胜的第四禅而入”即成刻意曲解论意的恶说,当知“大乘见道,还当依《瑜伽师地论》所说,以初禅前的未到地定即可作为真见道之定力依凭”。至于若所入圣谛现观是要分证“离异生性”者,则经论必然在说明时会有所阐释,如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28说“然依静虑能最初入圣谛现观、正性离生”[《大正藏》册30,页436,上3-4。],此即在说明大乘菩萨最初入圣位、证法空真如,显然是不同于真见道唯证生空真如—虽真见道与入初地都是入圣谛现观,然所证智慧深浅有别,而亦无碍所依心体是一。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40〈第二分 魔事品 第44〉说“菩萨未入正性离生,不应授彼大菩提记”[《大正藏》册7,页216,上25-26。],此亦吻合入地菩萨已断异生性、得受佛记。至于二乘人之“入圣谛现观、正性离生”,则各有别异,以果证非必相同故,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33〈初分 校量功德品 第30之31〉说:“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修学此法,速入声闻正性离生,得预流果、得一来果、得不还果、得阿罗汉果。”[《大正藏》册5,页724,中16-18。]
 
  又,琅琊阁、张志成攻讦师父 平实导师说:
 
  《成唯识论》此段论文,很明显的是在说从加行位入见道的过程—“菩萨起此暖等善根(即加行位),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并不是指在“修道位”的十地菩萨成佛时的见道。萧导师很明显的是扭曲论意,为自己的说法强加辩护。[ 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
 
  然真义已如上辨正,琅琊阁、张志成才是真正“扭曲论意,为自己的说法强加辩护”之人。当知由《成唯识论述记》引征《瑜伽师地论》卷69可知:“最后身菩萨”依第四静虑证悟“入见道”,这才是圣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所楷定圣教的意思—“言简意赅”说“而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成唯识论》紧接著再根据《瑜伽师地论》卷69之开示而以十六字精彩总结为:“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胜故。”可见《成唯识论》卷9这一段论文皆在彰显《瑜伽师地论》卷69该段论文的真义。窥基菩萨在诠释《成唯识论》的“成满”时是说“最后入时”,即说明这是“最后身菩萨入见道时”之“成满”(这也可能是圣 玄奘菩萨讲授时直接说明的);窥基大师又依《成唯识论》的本意,强调这后半句直接连结《瑜伽师地论》卷69所显示最后身菩萨依“第四静虑”引发“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故窥基大师在《成唯识论述记》说“有菩萨功德,六十九说……”(即《瑜伽师地论》卷69说“若如来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唯依第四静虑引发”)等文句,即申明此《成唯识论》连结《瑜伽师地论》的本意。
 
  圣 玄奘菩萨弘护正法不遗余力,心系学子大众的道业修进,思及学人若有“静虑”证量,则修学品质可更好,故期勉弟子众能以静虑功德为助缘,令道业快速增上,乃至一生可跨越一大阿僧祇劫,步入初地圣位(若有殊胜因缘者,或可更上于初地亦未可知);故为说“诸静虑”、“第四静虑”等,无非期待学人皆有静虑证量,成就解脱心,得以快速圆满见道位所证而步入圣位;这就是师父 平实导师所说“禅定影响的只是证真如后的转依品质”之道理。又,“成满”的意旨,师父 平实导师在《正法眼藏—护法集》就已开示:“诸佛都在第四禅大悟成佛。”[  平实导师,《正法眼藏—护法集》,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1996年10月初版,页206。] 这就是“最后身菩萨”示现“最后”证悟“入见道”之“成满”,即师父 平实导师所开示“真见道不须禅定或四禅,四禅只是成佛前的最后见道所须”,此方为正说。(待续)
 
相关文章:
空谷跫音(连载01)----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2)----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3)----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4)----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5)----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6)----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7)----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8)----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9)----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0)----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1)----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2)----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3)----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4)----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5)----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6)----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7)----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8)----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9)----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0)----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1)----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2)----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3)----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4)----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5)----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6)----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7)----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28)----大风无言老师
下一篇:新蒙山·悲仰施食——兼略述佛法的施食原理及方法(连载5)
上一篇:大日经真义(连载20)——游正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