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大日经》重要观念(六)—把心作观想之意密当作实相法
上一节已经探讨《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将口诵真言之语密说是实相法,那是不正确的说法,因为口诵真言之语密是密教行者透过口的运作,并经过一段时间与空间运作过程而成就的,是为行阴等五阴所摄,是虚相法,不是实相法;接下来这一节将探讨三密当中的意密。意密,在密教修行方法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不仅真言密教将意密纳入身密与语密中,成为三密当中的一密,使得三密得以鼎足而立,称之为三平等1;而且也影响后来瑜伽密教金刚乘偏重于意密,乃至影响无上瑜伽密教,使之抛弃了持明密教的事部、真言密教的行部、瑜伽密教的瑜伽部种种繁杂的仪轨,完全著重于意密的修行,谓之“专显内瑜伽最胜三摩地,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法可以超过它”。不仅如此,密教还吸收了印度教的一些想法,如大我小我、拙火瑜伽、脉气明点、性力解脱等法,与意密相融合,以此来成就无上瑜伽密教,所谓于男女二根交合性高潮当中所产生的快乐觉受,观之无形无相,因而成就密教所谓乐空双运、乐空不二的“报身佛”境界。因此,本节将详细探讨密教意密的种类及其内涵,以及密教行者将观想当作实相法,到底正不正确?把它一一剖析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了知《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说心作观想的意密是实相法,到底如不如法。
《大日经》密教的“毘卢遮那佛”在意密观想当中,曾提到二个重点,那就是月轮观、本尊瑜伽,而本尊瑜伽是心月轮观想当中的一种,只是它比较复杂,在很单纯的心月轮观想中,再加莲花、种子字的观想,或者观想佛菩萨本尊;密教行者以最简单的月轮观为基础,衍生出更复杂的观想,包括本尊瑜伽、种子字观想、五字严身观、布字观等观想。由于观想所占的篇幅很大,因此将分节加以说明,本节先针对月轮观、本尊瑜伽说明,于后二节再对种子字观想、五字严身观、布字观等一一分节来加以说明。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大日经》真的有提到月轮观这个法吗?”说明如下:在《大日经》已经多处提到月轮观这个法出现,譬如在《大日经》卷3,“毘卢遮那佛”曾提到:
行者观住彼,极圆净月轮,于中谛诚想,诸字如次第,中置字句等,而想净其命。2
如上所引,密教的“毘卢遮那佛”在《大日经》卷3不仅谈到月轮观的内容,而且也提到种子字的观想内容。又譬如密教的“毘卢遮那佛”在《大日经》卷3亦提到月轮,只不过变成半月轮:
住漫茶罗位,智者观眉间,深青半月轮,吹动幢幡相,而于彼中想,最胜诃字门。3
又譬如在《大日经》卷5,“毘卢遮那佛”也提到月轮观:
观自在真言,纯素随事迁,四方相重普,轮圆如次第,三隅半月轮,而说形亦然。4
又譬如在《大日经》卷6,“毘卢遮那佛”也提到月轮观:
有缘观菩提,常所不能见,彼能有知此,内心之大我,随其自心位,导师所住处,八叶从意生,莲华极严丽,圆满月轮中,无垢犹净镜。5
不仅如此,连《大日经》翻译者善无畏在卷7也如是说:
若作真言念诵时,今当次说彼方便,智者如先所开示,现前而观本所尊。于其心月圆明中,悉皆照见真言字,即应次第而受持,乃至令心净无垢。6
如同前面所说一样,《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不仅多次谈到月轮观的内容,而且也提到种子字的观想内容。然而月轮观,乃是密教所有观行当中最基础的观行,作为密教行者未来进行较复杂的本尊瑜伽、种子字观想、五字严身观、布字观等之用,乃至作为无上瑜伽密教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之前的生起次第之用。
又密教行者的观念里,月轮代表一切有情的菩提心,所以主张“透过月轮观的观想成就,可以证得一切有情的菩提心”,如“毘卢遮那佛”在《大日经》卷6所说:
尔时薄伽梵,法自在牟尼,圆满普周遍,悉遍诸世界,一切智慧者,大日尊告言:“善哉摩诃萨,大德金刚手,吾当一切说,微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外道不能知。若悲生漫荼,得大乘灌顶,调柔具善行,常悲利他者,有缘观菩提,常所不能见。彼能有知此,内心之大我,随其自心位,导师所住处,八叶从意生,莲华极严丽,圆满月轮中,无垢犹净镜,于彼常安住,真言救世尊。”7
《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所说的“内心之大我”,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行者只要观想自心犹如清净圆满之月轮,如是透过意密之观想成就月轮,就能证得一切有情的菩提心。不仅《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如是说,在其他密续的“佛”也提到,透过月轮观的观想成就,可以证得一切有情的菩提心:
菩萨心欢喜,复白诸佛言:“我已见心相,清净如月轮,离诸烦恼垢,能执所执等。”诸佛咸告言:“汝心本如是,为客尘所翳,不悟菩提心;汝观净月轮,念念而观照,能令智明显,得悟菩提心。”8
又譬如另一本密续中的“如来”也说,心月就是一切有情本性清净的菩提心:
一切如来复告言:“善男子!此心本性清净,随彼所用,随意堪任,譬如素衣易受染色;本性清净心,增长智故,以本性成就密语,应发菩提心,即说密语‘唵菩提质儋欝波陀耶弭’。诵此语时,应结金刚缚契,以此密语,即想彼月轮极清净坚牢,大福德所成,于佛性菩提从所生,形状如月轮,澄静清净、无诸垢秽,诸佛及佛子,称名菩提心。”9
又譬如另一本密续也说,月轮者就代表法界、一切有情本性清净的菩提心:
释曰:“谓普贤菩萨住佛心中得佛加持,佛加持故从心出现,住月轮中。月轮者,菩提心相也,表以菩提心即为法界故,即一切有情普贤菩提心之所摄持,为诸有情请佛教示也。”10
密教行者,包括密教所谓的“佛”、“菩萨”在内,认为心月就是一切有情的菩提心、法界,因此主张透过心月轮的观想成就,可以证得一切有情本性清净的菩提心、法界。由此可知:心月轮的观想对密教行者真的很重要,它是密教所有观想的基础—于此观想成就后,可以证得一切有情本性清净的菩提心;然后以此为基础下,再来进行较复杂的本尊瑜伽、种子字观想、五字严身观、布字观等观行,乃至无上瑜伽密教舍弃了最基本的月轮观,直接进行本尊瑜伽,修脉气明点等观行,以此来成就无上瑜伽所谓的乐空双运、乐空不二的“报身佛”境界。
然而密教以觉知心作观想之意密时,就是要观想到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状态,能够这样,就是《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在卷3所说不分别的状态:
于园苑僧坊,若在岩窟中,或意所乐处,观彼菩提心;乃至初安住,不生疑虑意,随取彼一心,以心置于心;证于极净句,无垢安不动,不分别如镜,现前甚微细。11
亦如《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在卷5所说无分别想:
真言如意珠,出生意语身,随念雨众物,而无分别想。犹十方虚空,离诸有为行,真言者不染,一切分别行,解了唯有想,如是遍观察,尔时真语者,诸佛同随喜。12
《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已经很清楚开示:将能观的意识心处于一念不生“唯有想”而了了常知的状态,就是证得不分别的状态,也就是密教所谓的明心见性,乃至成佛。然而这样不分别的状态,仍然有知,不是不知,“想”就是“知”故,否则《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怎么知道自己处于不分别的状态呢?由此可知:《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自己很清楚在分别种种境,都已经落入识阴、想阴当中而不知,却说自己处在不分别而唯有想的“无分别想”中,分明是睁眼说瞎话,以此来自欺欺人。既然是自欺欺人,心已迂曲,这样的心性与实相心不相应,还能成就明心见性,乃至成佛吗?不用想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又月轮的观法可分为二种,一是简单的月轮观,仅观想心月犹如明月而已,不仅简单而且单纯,很容易成就。二是比较复杂的月轮观,也就是前一种简单的月轮观,再加上莲花、种子字阿字合并在一起的观想,是比前者稍微复杂,也就是密教行者先进行最简单的月轮观成就后,再观想莲华出现(它代表了佛菩萨的菩提心),于此成就后,再进行种子字阿字(或佛菩萨之本尊)的观想。又密教行者认为,阿字是菩提心的种子,更是密教行者所要观想的佛菩萨之本尊,代表佛菩萨本有的菩提心,如果观想成就,代表已证得一切有情的真心、已证得佛菩萨本有的菩提心。所以不论是简单的月轮观,或者是比较复杂的月轮观,都代表密教行者妄想要将无形无相的空性心转化成有形有相的月轮,妄想“当月轮观想成就时,就是已证得菩提心”;这时候密教行者还要入我、我入,生起佛慢,才能成佛。所谓入我,就是观想月轮或佛菩萨本尊入我身;我入,就是月轮或佛菩萨本尊入我身以后,密教行者也要观想自己进入月轮或佛菩萨本尊中,然后在明空不二的状态中安住不动,而且还要观想得非常清楚、明显;如果不观想很清楚、明显,未来无法成就密教所谓的佛身。又如果密教行者能够清楚地、明显地观想而安住,应该坚决地、明显地生起佛慢,不再生起自己是凡夫众生的下劣心想,要认为自己就是佛,而以佛自居。能够这样,就是《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所说,密教行者不仅已证得一切有情的真心,而且也成佛了。又譬如密教行者将一个阿字观想加以复杂化,观想成五个字(阿、鍐、囕、唅、欠,或阿、缚、罗、贺、佉),成为密教行者所说五字严身观,或者将诸种子字分布于全身而作观想,因而成就《大日经》在卷5〈布字品第17〉所说的布字观,《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说密教行者如是成就密法后,不仅已证得一切有情的菩提心,而且也成佛了。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有密教行者说观想月轮就是菩提心,又有人说观想莲花就是菩提心,也有人说观想阿字种子字就是菩提心等等,笔者免不了要问:“到底哪一个才是密教行者所说真正的‘菩提心’呢?”当笔者提出这样的质问时,密教行者必然统统都要闭嘴。为什么?因为如果主张以上三个当中的某一个才是菩提心,其他二个不是菩提心,这不就是自打嘴巴吗?因为这三个“菩提心”的观想都是从月轮观想这个法再分别演变出来的,如果说其中某一个才是“菩提心”,分明证明月轮观是有演变的,本身就不如法,根本不是从本以来都不会演变的真心。又如果密教行者强辩三个都是“菩提心”,都是从月轮观由简单变成复杂而演变出来的,然而笔者要说:一者,真心无形无相,菩提心岂会是密教行者所说的有形有相的呢?二者,观想出来的法岂可当真?如果把它当真,岂不是将虚幻法当作真实法?然后妄想借此修行可以成就密教所谓的明心见性,乃至成佛,岂不是在虚妄法中虚妄明心见性,乃至虚妄成佛吗?像这样虚妄明心见性,乃至虚妄成佛真的会让有智者哂笑不已,直说密教行者一点智慧也没有!试问:“密教的行者,你们愿意被有智者哂笑不已吗?”想必不愿意!既然不愿意,当然不应该再相信密教的假佛假菩萨所说的假法,乃至应该从而改信释迦世尊开示的真实佛法而如实闻思修,以此来修正自己偏斜不正的说法,未来才有机会证得真正的佛菩提、一切有情的真心。
由以上略论可知心月轮观想的说法纯粹是意识的境界,可以知道:月轮观是密教所有观想的基础,了解月轮观的内涵后,就会知道月轮观在密教修行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因为它能由此衍生出很多不同的观想法出现。然而对真言密教而言,成就这些观想之后,那已经是“佛”了,密教行者接著应该明显且坚决地生起佛慢想,幻想自己就是三身圆满的“大日如来”—其中所观想出来的“如来”就是化身佛,能观想自己成为如来的心就是法身佛,父母所生的生身、色身就是报身佛。然而对无上瑜伽密教而言,则不如是,他们认为前面所作的种种观想,那只是无上瑜伽密法当中的生起次第而已,并未究竟圆满,那还不是究竟佛,虽然心里已经自行认证是佛,已成就法身佛、化身佛二种佛身,但是父母所生的生身仍然不是报身佛,尚未圆满佛地三身的境界,还有圆满次第要进行,才能成就报身佛的境界。所以无上瑜伽密教行者才会用观想的生起次第为基础,把它复杂化,透过拙火瑜伽之脉、气、明点、宝瓶气、九节佛风等法之修练,以及最后进行男女双身邪淫法的圆满次第—二灌之密灌、三灌之慧灌而成就“报身佛”境界;到那时候里里外外都是“佛”了,才能真正成为无上瑜伽密教所说三身圆满的“佛”。由此可知:以观想修定为主的月轮观等法,在密教行者心里,不论是真言密教的真言乘,或者是瑜伽密教的金刚乘,或者是无上瑜伽密教的无上瑜伽乘,那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法,不能离开此观想而有,也难怪密教行者统统落入以观想来修定、以定境为禅悟的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落入邪淫外道而不知,还自以为自己很有修证呢!
知道月轮观在密教法中修行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必须让读者知道月轮观的进行步骤,于月轮观的进行步骤了知以后,不仅知道密教行者如何进行月轮的观想,而且也会知道月轮观到底正不正确。由于各派所说的方法各不相同,乃至同一派各个上师说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就最基础、最普遍的说法来加以说明,至于当中有小部分的差异,那已经不重要,可以略而不谈。由于观想月轮、莲花、阿字观之观想,是比较复杂的月轮观,与后来的五字严身观很相像,所以并在本章第八节的五字严身观来说明,本节先对简单的月轮观、本尊瑜伽加以说明。月轮观其步骤如下:
第一个步骤:采跏趺坐,一般采七支坐法来调身、息、心。调身的部分:1.双足跏趺(双盘)或单足跏趺(单盘)或散坐,可依据自己需要来选择。2.双手结法界定印,置于脐下。3.脊直、胸稍挺、肩膀舒张,头微俯、颔压喉结、舌轻抵上腭。4.双眼微闭,眼见三尺前距离。调息的部分:口吐浊气及吸入新鲜空气,使气息平顺而不急促。调心的部分:前面身与息调柔后,心能够安住一境而不会到处攀缘。于身、息、心调柔以后,开始观鼻头一片白,来引生月轮的出现。
第二步骤:观想月轮,如善无畏在他的《无畏三藏禅要》所说:
次应修三摩地,所言三摩地者,更无别法,直是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名为大圆镜智,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悉皆同等无有增减,但为无明妄想客尘所覆,是故流转生死不得作佛。行者应当安心静住,莫缘一切诸境,假想一圆明犹如净月,去身四尺,当前对面,不高不下,量同一肘、圆满具足,其色明朗、内外光洁,世无方比。13
观想月的轮廓大约为一尺(一肘)大,距离行者不远四尺处出现,内外光洁、明亮、圆满,如中秋月一样在空中显露非常光明、清澈。如果所观的月轮有薄雾等出现,密教行者认为心中有烦恼等出现,应该要将此障碍排除;待排除后,月轮的观想就会光明、清澈。这样的观想,可分为对生及自生的观想。对生的观想,是指观摩真正明月的状况,然后在坐中观想明月;自生的观想,是指不需去观摩真正的明月,心中自然生起明月的观想。如果刚开始修观想明月不纯熟时,可先用对生观想;如果对生观想练习纯熟了,不需要用对生观想,直接提起一念,心中自然而然就会用自生观想来进行。
第三步骤:观想明月湛然。所观想的明月越来越光明、清澈并安住于此境界中,此时心是如、月是如,心月一如,心外无月轮,月轮之外无别心念。
第四步骤:于观想明月湛然后,开始进行月轮观的广观,如善无畏在他的《无畏三藏禅要》所说:
初虽不见,久久精研,寻当彻见已,即更观察渐引令广,或四尺,如是倍增,乃至满三千大千世界,极令分明。将欲出观,如是渐略,还同本相。14
所谓的广观,就是密教行者将所观想的月轮加以扩大,月轮从一尺、二尺、四尺、一丈到充满一个房间、一栋大楼、一个城市、一大洲、一地球、一太阳系、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充满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观想心月周遍法界,而且观想得清楚、明白,不仅会有寂静、清凉的感觉出现,而且还会证得《大日经》卷1所说的“除一切盖障三昧”15,成为初地菩萨,如下善无畏在《无畏三藏禅要》所说:
初观之时如似于月,遍周之后无复方圆。作是观已,即便证得解脱一切盖障三昧,得此三昧者,名为地前三贤。依此渐进遍周法界者,如经所说名为初地。所以名初地者,为以证此法昔所未得,而今始得生大喜悦,是故初地,名曰欢喜。16
也就是说,密教行者在打坐修观想中,如果月轮观之广观能够观想到充满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而且很清楚明白,善无畏说这样就会证得《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所说的“除一切盖障三昧”,也就是“月轮三昧”,成为初地菩萨了;所以有密教行者附和善无畏的说法如下:
在此境界中,一切障碍自然消失,住于解脱一切盖障三摩地中,得此三昧者,名为“地前三贤”——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十心菩萨。……证得解脱一切盖障三昧,能自在周转心月轮,使月轮遍于法界,超出一切时空与心的障,此时便证得初地。因为证此法者,昔所来得,而今始得生大喜悦,所以名为初地,现前欢喜圆证初地。17
第五步骤:进行月轮观的收敛观,就是密教行者修广观成就以后,再观想将此月轮从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开始缩小,分别次第缩小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太阳系、一地球、一大洲、一城市、一大楼、一房间、一丈、四尺、二尺、一尺的月轮,乃至更有甚者,于缩小成一尺的月轮后,再继续观想月轮缩小成八寸、四寸、二寸、一寸,乃至变成极小的明点。像这样观想将月轮加以收敛成极小的明点,就是无上瑜伽密教行者未来观想红菩提从脐轮出现以及顶轮有白菩提出现所作的前方便施设,未来就可以进行密教所谓的生起次第—脉、气、明点的修练,而于此生起次第成就后,就可以进行二灌密灌、三灌慧灌之男女二根交合的圆满次第。
第六步骤:让自心处于明空当中。行者于上广观及收敛观成就后,让自心处于明朗而空无一物境界中,也就是明空不二境界中,并于一切行住坐卧当中都保持如此的境界,宣称这样在不久的未来就可以成佛,如善无畏在《无畏三藏禅要》所说:
行者久久作此观,观习成就,不须延促,唯见明朗更无一物,亦不见身之与心,万法不可得,犹如虚空,亦莫作空解。以无念等故,说如虚空非谓空想。久久能熟,行住坐卧一切时处,作意与不作意,任运相应,无所罣碍。一切妄想、贪瞋痴等一切烦恼,不假断除,自然不起,性常清净。依此修习,乃至成佛,唯是一道,更无别理。此是诸佛菩萨内证之道,非诸二乘外道境界。18
善无畏已经很清楚告知:密教行者要将心处于明空之境中,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可以成就密教所谓的佛道。然而密教行者修月轮观,不论是广观或收敛观,乃是修定法门,不是修慧法门,而且与三乘菩提无涉,与证初地、成佛无关。为什么?一者,因为修月轮观,乃是将心缘于一境,而这一境,就是行者所观想的月轮,而且觉知心还要非常清楚明白,表示密教行者将意识心专心一意于所观想的月轮上非常湛然,这样的法门,终究只是粗浅的修定法门,而不是修慧法门,既无法成就解脱慧也无法发起般若慧,与证初地、成佛根本没有关系。所以有二位学者对此说得非常好、非常正确,直认为密教所谓的观想法门就是修定法门,如第一位学者所说:
身、口、意三密的修持,特别观想的修持,是为了入定,梵语称为三摩地,又称三昧、三昧地。入定是密法修持的最高法门和最高境界。密宗一切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入定。19
第二位学者更直接表明如下:
藏密一切法的目的就在于入定。20
在佛世,有很多外道自称是阿罗汉,而且还具有四禅八定,佛说这些外道仅是具有世间禅定的人,根本不是阿罗汉。为什么?因为这些外道虽然具有四禅八定,其所修的禅定法门只与修定、伏烦恼的世间法有关,并不是与修出世间慧、断烦恼有关,一切无明俱在,所以不是阿罗汉,仅是具有世间禅定的凡夫而已,还在三界轮回生死中。释迦世尊所认可的阿罗汉,不管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或者是俱解脱的阿罗汉,或者是慧解脱阿罗汉,他们不仅断尽烦恼障的现行,而且于寿终后能够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于三界现身意;这表示阿罗汉是以解脱智慧入无余涅槃,而不是以定来得解脱、来入涅槃。如果是以定来得解脱、来入涅槃,慧解脱的阿罗汉根本不能入无余涅槃;可是现见慧解脱的阿罗汉可以入涅槃,表示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以智慧断除烦恼障现行而入无余涅槃,并不是以定来伏烦恼能入无余涅槃,因为修定仅是伏烦恼而没有永远断除烦恼障现行的功德,舍寿时必往生相应的色界或无色界,根本无法入无余涅槃。所以说,密教行者所谓修月轮观之意密者,乃是修定法门,不是修慧法门;既然纯粹是修定法门,尚且不能断烦恼,我见、我执俱在,当然比不上已断烦恼障现行的阿罗汉,更比不上可以断除烦恼障现行而不断,故意生起最后一分思惑润未来生而继续修学道种智的初地菩萨,何况能与已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二障的诸佛相提并论。所以说,修月轮观,乃至月轮观所衍生的种种法门,譬如本尊瑜伽、种子字观、五字严身观、布字观,乃至后来的那洛六法等法,都只是将意识心制心一处的修定法门,不是佛门的修慧法门,也与明心见性、证初地乃至成佛无关。
二者,密教行者要将心处于明朗而空无一物、明空不二的境界中,殊不知这终究只是住于意识心相应的境界,乃是以定为禅,尚未不能得证实相真心,与证初地,乃至成佛更是无关。为什么?因为修定而入明朗空无一物、明空不二的境界,那不是本来不生的法,而是意识心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及制心一处纯熟后,才出现的一种湛然清明的状态,如一位学者所说:
要入定先要能入静,入静是入定之门。入静的境界就是杂念减少,思想变成了一,对一切内外的复杂因子减少至最低,甚至没有了,也就是恬淡虚无,绵绵密密,心息合一,若有若无,虚无飘渺,恍惚杳冥之时。…静极,即虚极静笃就是入定。入定的境界原来是不可说的境界,因为实在无法形容。这是深入智慧,深入光明,深入宇宙意识的境界。这时思想意念更进一步净化,自我与宇宙合成一体,世界全部化为光明一片,转识成智。…入定经过凝神、心空、常寂而自自然然达到。即将所有杂念收拾成一念,然后再将一念归于零,入我我入,人天合一,等程序而成就,而且并非一次就可以成就,往往经历一年、数年、数十年。有的人很快,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境界。21
将心处于明朗空无一物、明空不二的境界中,它不是本来不生的本住法,是修行后才出现的法,显然是有生的法,未来一定会坏灭,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假饶密教行者真的能够将意识心制心一处,锻炼出明朗空无一物、明空不二的状态,终究还是抵不过被人于后脑勺敲一棒闷绝过去,也抵不过被人施以重度麻醉而昏迷过去,这时明朗空无一物、明空不二的意识心也就不见了,处于暗无觉知的状态中,如是在在证明:这明朗空无一物、明空不二仅是意识心的心所法所呈现的,还谈不上意识的自住境界,而意识祂是有生有灭之法,不是从本以来就在、本性清净的菩提心。
三者,要证得初地,须从菩萨七住明心真见道开始内门修学六度万行,完成三贤位之所应修、所应断及所应证,斯有可能成就;在佛菩提道中,终究没有不明心、见性而有初地菩萨之果位可得。为什么?佛在菩萨五十二阶位当中,已经很清楚开示:菩萨于七住位明心以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如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开示:
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22
经中已经很清楚开示:菩萨必须先修十信圆满方得入初住位,于初住乃至第五住中外门修集福德资粮,而后于第六住中熏修般若波罗蜜,圆满四加行后,经由参禅而于因缘成熟时般若正观现在前,如是明心真见道证悟无生的实相心且如实转依以后,才能成为第七住位不退菩萨;这时,明心的菩萨才刚刚成就位不退功德,才刚刚发起根本无分别智而已,尚未发起真心所含摄种种中道法相的智慧,所以菩萨应该以明心所获得般若总相智为基础,继续进修菩萨悟后所应修的后得无分别智,也就是禅门所说的别相智,让它具足圆满;相见道圆满才能成为第十回向位满心菩萨,复于佛前勇发十个无尽的大愿,至增上意乐清净因而转入初地中。也就是说,菩萨于悟得一切有情皆有的真心以后,在所发起的总相智慧为基础下,进修悟后起修的别相智,分别圆满内遣有情假缘智而成就第十住位满心之如幻观、圆满内遣诸法假缘智而成就第十行位满心之阳焰观、圆满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而成就第十回向位满心之如梦观。于这三品心智慧圆满以后,再对大乘四圣谛四行观进行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的加行,才有初分道种智而能现观所证的真如智慧与所证的真如本身其实不一不异而无分别;成就如是平等智观而远离能取相与所取相的现行,这时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获得初地入地心的真如智了,才能成就初地入地心的无生法忍果。反观密教行者既不用明心,也不用证得第十住位满心菩萨眼见佛性之如幻观、第十行位满心菩萨之阳焰观、第十回向位满心菩萨之如梦观,以及大乘四圣谛四行观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的加行,既没有实相般若的智慧也没有大乘解脱的功德,妄想仅作简单的月轮观,就可以成为初地菩萨,乃至可以成佛,这真的很荒唐,而且也很离谱,然而密教行者竟然都如此信受,也难怪密教行者会主张,成佛不需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因为他们仅作月轮的观想,就可以成就密教的“大日如来”所说的初地菩萨,乃至成佛了。
四者,密教行者观想月轮观修定所得的功夫,不如正觉同修会所教授的无相忆佛拜佛功夫来得细腻。为什么?因为月轮观是密教行者在打坐观想修定中所得的静中定,纵使于静中能够观想月轮非常清楚,终究是在静中修定,偏在定境中安住,定力不如在动中修定者,所以往往下座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定力就渐渐消失,甚而完全没有任何定力可言。纵使密教行者很精进修行,能够在一切行住坐卧当中都保有动中定力,仍然还是不如正觉同修会无相忆佛拜佛所锻炼出来的定力来得细腻及持久。为什么?一者,如果按照同修会的规定,同修们如实且积极地去作功夫,不到三个月时间,可以日夜六时当中都有无相忆佛的功夫,唯除睡著以外。也就是说,同修们随时随地,不论在静中,或者在动中,都有定力持身,不像密教行者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经由心一境性的观想,才有静中的定力产生;并于此静中功夫成就后,还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动中的锻炼,才有动中的定力出现,代表密教行者要花很长时间锻炼,才会有静中定及动中定的功夫出现,远不及正觉同修会无相忆佛拜佛所培植的动静一如的功夫来得迅速成就而且不易散失。二者,无相忆佛拜佛功夫缘忆念佛菩萨无相故(其实仍然有相,但依无文字、语言、形相而说无相),心比较细腻,密教行者缘月轮有相故,心比较粗糙,所以说,密教行者就算能锻炼出动静一如的定中功夫,其定心的细腻程度、持久程度,也远不及正觉同修会所修无相忆佛拜佛功夫来得细腻及持久。
又观想法本来就虚妄,因为它不是真实法,如果将观想法当作真实法,岂不是证明密教行者很没有智慧,不是吗?为了证明观想本来就是虚妄法,今以一个譬喻来说明。大家都知道,透过现在的科学,人们可以到达火星去作科学研究,并且透过卫星传播回来的影像可以知道,火星有些地方的土壤是红色的,也充满了石砾。假设当一位密教行者在地球进行火星的种种观想,而且观想也成就了,这表示密教行者所观想的火星,有红色的土壤及石砾,而且观想非常清楚明白;这时,后学不免要问:“当你观想火星成就了,你本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火星上?”只要是正常的人都知道,观想者仍然在地球上,不在火星上,可是密教行者恐怕都会认为,他已经在火星上,而不在地球上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被《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错误教导,于观想法门成就时,自己就已经成佛了,已变成具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的佛陀了;这就如同“观想火星成就,表示人已经在火星上,而不是在地球上”一样荒唐可笑。由此可以证明:密教行者真的没有智慧,无法简择《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满口的荒唐言,乃至盲信到极点,以致于这一错,一生努力精进修行全部唐捐其功,有时还免不了大妄语,未来要受无量苦。(待续)
--------------
1三平等,亦名三密、三三昧,如《大日经》的“毘卢遮那佛”所说:“所谓越三时如来之日加持故,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1〈入真言门住心品第1〉,《大正藏》册18,页1,上23-24。
2《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3〈世间成就品第5〉,《大正藏》册18,页17,中25-28。
3《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3〈世间成就品第5〉,《大正藏》册18,页21,上5-8。
4《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5〈秘密漫荼罗品第11〉,页33,上3-6。
5《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6〈百字位成品第21〉,页40,下19-24。
6《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7〈持诵法则品第4〉,《大正藏》册18,页51,中7-11。
7《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6〈百字位成品第21〉,《大正藏》册18,页40,下11-24。
8《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中〈金刚界大道场品之余〉,《大正藏》册18,页274,中7-13。
9《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2,《大正藏》册18,页237,中4-13。
10《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卷上,《大正藏》册39,页817,中1-5。
11《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3〈悉地出现品第6〉,《大正藏》册18,页18,下1-7。
12《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5〈秘密漫荼罗品第11〉,《大正藏》册18,页33,中28-下5。
13《无畏三藏禅要》,《大正藏》册18,页945,中1-8。
14《无畏三藏禅要》,《大正藏》册18,页945,中8-11。
15《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1〈入真言门住心品第1〉:“秘密主!此菩萨净菩提心门,名初法明道。菩萨住此修学,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盖障三昧。若得此者,则与诸佛菩萨同等住,当发五神通,获无量语言音陀罗尼,知众生心行,诸佛护持。”《大正藏》册18,页1,下26-页2,上1。
16《无畏三藏禅要》,《大正藏》册18,页945,中11-16。
17洪启嵩著,《月轮观·阿字观》,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市),2009.3初版,页151-152。
18《无畏三藏禅要》,《大正藏》册18,页945,中21-29。
19邱陵编撰,《密宗秘法》,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北京市),1992.1/5初版4刷,页13。
20尕藏加著,《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市),2007.1初版1刷,页133。
21邱陵编撰,《密宗秘法》,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北京市),1992.1/5初版4刷,页13-14。
22《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第3〉,《大正藏》册24,页1014,中29-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