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元老师—
(连载十三)
多识喇嘛又说:如“有”和“无”是相对缘起,如果没有“有”,也就没有“无”。如果唯识论只讲缘起,只承认识有,不承认识空,就不是佛法。因此,《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都阐明生空、法空的道理。“法空”就是“法性空”,并非“法相空”。
唯识的识属于五类法中的“心法”,既然讲“法空”,怎么会主张“识”不空呢?难道“识”不是法吗?因此,弥勒在《大乘经庄严.真如章》中说:
初证心外诸法空,次第证悟心亦空,明见心境俱空者,住于无二法性中。
《大乘经庄严论》是唯识“十一论”之一,不能说这些话违背唯识主张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唯识的证道分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证悟到“唯识无境”义,即五重唯识的第一重“遣虚从实”识;高级阶段证悟到不但外境空,而且心识亦空,即五重唯识的第五重“遣相证性”。“遣相”就是遮遣“识相”,“证性”就是依他起的事相为空而舍去,证得圆成实性。什么叫“圆成实性”呢?
据《解深密经》所说:依他起心、心所法、色法等的实性被我法二空所遣(否定)之境界为圆成实性。因此,圆成实性就是我法二空的“空性”境界。如《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云:“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因此,唯识家从“识有境空”,逐步进入“识境俱空”的法性境界,从心识生成诸法的心识缘起观,到根本心识被我法二空所遣而归于圆成实性。这难道不符合缘起性空的法则吗?怎么能睁著眼睛说瞎话,臆造出“缘起性空与第三法轮相违”的荒唐言论呢?难道当今世界上没有懂佛学、阅读过唯识经典和理论的人,就可以散布弥天大谎吗?难道世人都是不识字,是任人欺骗的傻瓜吗?(《破论》p.072~074)
其实对于多识喇嘛此一邪见邪说,平实导师早于《宗通与说通》一书中即有详细破斥及说明,多识喇嘛若非寡闻鲁莽而造作此《破论》,即是读不懂或者故意视而不见,故而于他这本《破论》中扭曲栽赃诬陷 平实导师。今举《宗通与说通》书中开示:
复次,三论宗徒修习唯识学者极多,密宗应成派中观师少有不修习唯识学者;然此宗人既
先预设立场否定藏识,即不能证解真实唯识门,唯能稍解虚妄唯识门,则不能实证中观真
义,亦于唯识种智生诸误解,不名宗通。如此宗人常引唯识种智所说三无性语,误会三无
性义故,诽谤种智所说三自性为不了义法、为实无三自性,妄谓三自性乃是名言施设。当
知三无性者,乃为诸已证三自性者,欲令其实证有余涅槃,故云三无性,乃依藏识自住境
界而说,非无三自性也。
若无三自性,则无依他起性;无依他起性,则无蕴处界,其谁修证三无性?若无遍计执性
,尚无无明业爱种子,则亦必无此世身心,其谁修证三无性?若无圆成实性,则无依他起
性与遍计执性,尚无此世蕴处界,谁于依他起性上修除遍计执性而成就解脱果?若无真心
本际之圆成实性,尚不能有三界有情身心,其谁修学般若中观唯识种智成就佛菩提果?是
故《成唯识论》卷9云:“三颂总显诸契经中,说无性言非极了义,诸有智者不应依之总拨
诸法都无自性。”唯有为诸已经如实亲证三自性者,方为咐嘱“三性三无性”;未实证三自
性者,当自戮力实证三自性,证已方能真知三无性义。欲证三自性者,不得否定自心藏识
,自心藏识即是三自性中之圆成实性故。1
───────────────────────
1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正智出版社(台北),2000年12月初版,页297~298。
从 平实导师早于此书中举出三性三无性的修证次第与修证的资格,就可以知道菩萨在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后,为满足相见道位之功德,为实证进入初地应有的解脱果德。这位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的菩萨,除了能够如实亲证现观三自性外,还要由三自性的基础去现观实证八识心王及一切诸法的三无自性性,这才是《解深密经》中所开示的修行次第。此分法要,平实导师除了在《宗通与说通》开示过之外,在《楞伽经详解》中亦已从另一方面来开示,也就是从大乘解脱果的实证来开示;亦即菩萨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后,不单单只有远离对自我之执著,亦必须远离对于阿赖耶识心体实相之执著;也就是证悟的菩萨应当远离自我本身对因地第八识的能藏所藏体性──阿赖耶识性的执著,如此方能满足此分解脱果的功德。这些经中所说的真实义,多识喇嘛完全读不懂而误会了,而 平实导师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书中如实演述过了。多识喇嘛等藏传佛教上师活佛,连断我见的基本解脱果都没有实证,更不用说佛菩提道的实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乃至进修相见道位的大乘解脱实证,因为多识喇嘛等藏传佛教的喇嘛们都是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的;因此而错将三转法轮经论中,佛菩萨对于证悟菩萨们开示的修行内涵,以六识论的邪见想要套上第八识如来藏的种种自性中,而错解了经典义理内涵,竟敢大胆地以自己的错解内涵来诬责正确解释经典义理内涵的实证者,只有因此而更加曝露自己的无明罢了。今借此因缘,恭录《楞伽经详解》书中的开示,以利现前、当来诸证悟实相的菩萨快速进入初地,平实导师开示如下:
佛子证得阿赖耶识之后,依于圣教量,知悉未来成佛时即是此第八识能生大圆镜智,是一
切法之根源。但在初悟时,它仍含藏许多染污种子,不能立即圆证解脱果,尚须经由修道
而断尽欲爱、色爱、有爱烦恼,方能具足解脱果而出三界(悟前已具证四禅八定者除外)。是故
悟后必须远离阿赖耶识之能藏所藏体性,否则不能圆满解脱果。
此外,佛子悟后若不舍离对于阿赖耶之执著,则与异生凡夫之恒内执阿赖耶为我无异,虽
有智慧,形同干慧,不能迈入修道位,终究只能停留于习种性之解行位中,难可出离,解
脱果尚不能圆证,遑论修证佛地大菩提果。是故悟后不唯须离自我之执著,尚须远离对于
阿赖耶实相之执著。若皆能远离,方能圆证解脱果而出三界。然而以上所说皆是前七识之
修道观,与阿赖耶本体非有关、非无关——前七识之执著消除,能使阿赖耶含藏之七识种
5《大方广宝箧经》卷3(CBETA,T14,no.462,p.477,c20-21)
多识喇嘛又说:【如果唯识论只讲缘起,只承认识有,不承认识空,就不是佛法。】这个说法本身就有大问题,因为“唯识论‘不是’只讲缘起”的,唯识乃是依多识等人所否定的第八识如来藏来讲一切种智而函盖缘起的,这又证明多识喇嘛不知实性而随意说法,随意诬蔑他人。佛于第三转法轮唯识系列经典中,不唯开示蕴处界等法的依他起性等缘起法的道理,亦开示第八识圆成实性的实相法界及第七识的遍计执性,同时开示菩萨悟后如何实证第八识所藏一切种子的智慧,阐明说一切菩萨都必须因实证一切种智才能够成就究竟的佛道;而一切种智的内容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的智慧,却正是多识喇嘛藏传佛教等人共同否定的第八识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这已证明:藏传佛教非佛教,藏传佛教是喇嘛教。
多识喇嘛及藏传佛教诸大小喇嘛、仁波切都无法实证第八识,只能在错误的六识论邪见下错解唯识系列经典,才会说出“如果唯识论只讲缘起”这个错误的假设;连假设都会错误,更不用谈后面提到承认或不承认空有的问题了。以藏传佛教六识论来解说“唯识论只讲缘起”,不管说空说有都是错误,因为已经具足断见与常见等外道见而无法脱离。如同宗喀巴、达赖喇嘛,乃至主动继承六识论应成派中观的释印顺,全都是以六识论主张一切法空、缘起性空,成为断灭空的断见外道,也成为无因唯缘就能生起蕴处界生灭法的无因论者,公然违背世尊所说“有因有缘世间集”的正理。由于所主张的六识论缘起性空观,在灭尽蕴处界而取无余涅槃以后,已经落入断灭空中,于是又再建立细意识、极细意识作为轮回三世的主体,重新落入意识及识阴中,又回头成为常见外道,多识喇嘛正是其中一员。
佛教的三乘经典圣教俱在,可供查询,岂能让藏传佛教这些喇嘛外道乱说错说佛法而欺瞒众生?按照多识喇嘛所说:【难道世人都是不识字,是任人欺骗的傻瓜吗?】确实,只有迷信无智者才会信受这些藏传佛教的喇嘛们装神弄鬼、曲解经文中的圣教;藏传佛教中的喇嘛们甚至心中高举邪慢,诳言说藏传佛教的男女淫乐的双身法才能教人即身成佛,却还不知道自己的即身成佛理论及实修的结果,都与佛法中的三乘菩提的实证全然无关,都只是低级的原始宗教中才有的极原始的生殖能力崇拜。多识喇嘛等活佛们,连声闻解脱道最基础的我见都无法断除,连佛菩提道中最基础修证的法界实相心都无法实证,天底下那有这样的“佛”?这从证悟菩萨的法界实相智慧来看,只觉悲悯而欲救拔;但是多识喇嘛等人无明笼罩,反诬指欲救拔者为邪魔外道,真是愚痴至极!
无法实证法界实相,故误会正理,此乃正常的现象;因为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本来就难闻、难信、难知、难解、难证,因此多识喇嘛等藏传佛教诸师会错解经论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同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如虫食木有成字者,此虫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见之终不唱言:“是虫解字。”亦不惊怪。】6今借多识喇嘛造作《破论》邪说而加以辨正之因缘,笔者效法世尊及 平实导师悲心,举示其邪说加以辨正,以此辨正多识喇嘛邪说而彰显真义,建立正理。而且藏传佛教所宗的无上瑜伽(谭崔瑜伽)的男女双身合体追求淫乐之法,根本就是欲界最低下的淫欲之法,是原始宗教中才会有生殖崇拜;稍具有一点基本佛法知见者,都可以了知喇嘛与明妃们轮座杂交的双身法,或是常常淫人妻女的双身法,事实上与畜生杂交、违背人伦无异,是故有智者悉皆避之唯恐不及,怎能相信并去修学呢?而多识喇嘛等人竟还敢出来维护及弘传!因此,在藏传佛教欲以外道法来取代佛法,想要借曲解经教义理而诬蔑善知识的方式来笼罩一切人的事实中,如今要请求多识喇嘛及藏传佛教诸大小喇嘛们问问自己:【难道当今世界上没有懂佛学、阅读过唯识经典和理论的人吗?假“藏传佛教”的名义就可以瞒天过海撒天下之大谎吗?】还请具信具慧者比照三乘经律,检查藏传佛教喇嘛们的说法;理性有智者以道理检验,就不会被藏传佛教的邪说所蒙骗笼罩了。(待续)
──────────────────────
6《大般涅槃经》卷2〈1寿命品〉(CBETA,T12,no.374,p.378,b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