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菩萨修止观的相貌 正钧老师
116、菩萨修止观的相貌 正钧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
 
由 正钧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从《大乘起信论》之中所说到的:

然修行止者,对治凡夫乐着生死,亦治二乘执著生死而生怖畏;修行观者,对治凡夫不修善根,亦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是故止观互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必不能得无上菩提。(《大乘起信论》卷2)

而在前面的单元中已经讲述过了 “然修行止者,对治凡夫乐着生死,亦治二乘执著生死而生怖畏”,叙述了一部分关于为什么要修止观的原因。今天要和大家接下来谈一谈,菩萨修止观的相貌。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之中用了很多篇幅来谈止观,但主要讲的不是在通于世间禅定的止观,而是在讲智慧的止观,所以在《起信论》之前的内容中,就已经提到了:

谓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大乘起信论》卷2)

这是因为智慧的止观,范围更大,更加深广。这就好像说一般人所知道的三昧,是偏于世间禅定相应的部分,但佛法中所说的三昧,最多的部分往往是在说智慧的三昧,所以常常会看到经文中记载着:当世尊演说了一场胜妙的法之后,法会中的菩萨就得到了,乃至是无量无边的三昧。这个三昧就是智慧的三昧,是于佛菩提道中无量无边的法,心得决定而安住下来。同时,马鸣菩萨用了很多篇幅来谈止观,其目的是在引导学人,如何修证真如三昧;所以其所述说的,是偏在智慧的止观。了解了这个前提之后,再回头过来看马鸣菩萨的开示,一般众生是如何乐着生死,而又不修善根呢?

修学佛法都有一个知见,或者是说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说佛法是可以使人离苦得乐的,因为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不管是对一般众生,或者是对佛门中的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然而现见一般凡夫,之所以会乐着生死,是因为没有警觉到生死是无常的,再加上,现前又没有办法舍离见闻觉知心所产生的种种胜妙功德,所以沉浸在快乐气氛之中的时候,当然就是“快乐得不得了”,然而受用痛苦的境界的时候,依然是“自在”得不得了。虽说如此,然而当你听到某一些人一直在抱怨说:“哎啊!又不喜欢这个啦!又不喜欢那一个啦!”甚至于还可能说:“哎啊!生活假如还是这样一直持续的话,那还不如就……”后半段的意思大家可想而知,就不需要再说了。那么在这一种情况之下,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思维:众生是乐着生死中的哪一个部分呢?对啊!正是贪着五欲乐嘛!但是众生能够知道,今世所以可以在世间受用短暂五欲乐的原因吗?不知道啊!也许只是想说:“别人可以生活得那么自在,我想我应该也可以啊!”更何况还能够知道可以受用五欲乐的时间,其长短如何呢?乃至是受用五欲乐的层次,以及内涵呢?内心之中只是一昧地想要受用五欲乐;根本就不管为什么可以受用五欲乐、是不是可以继续受用;假如下一世,也想要享用五欲之乐,那现在应该要作什么呢?

然而现见一个人在一世之中,所以能够受用五欲之乐,一定是有他的前因后果的,不能够说前因是什么,都不去管它,只想要受用后果的五欲之乐。这真的是叫作“乐着生死”,而又“不修善根”啊!更何况说,是不是能够进一步思维五欲的境界是真、是假呢?这其实是因为过去无始劫以来,辗转贪着五欲境界所造成的势力,所以若是真的要问众生:“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话,所可能得到的答案恐怕多半是:“欸!难道不是这样子的吗?那要不然,应该是要什么样子?”因为这一些五欲的境界的戏论相,无法逐步息灭的话,众生只能够就其所见而理解,对于一件事情真正发生的原因,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当然就根本谈不上能够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所以 世尊才说:众生是被无明所笼罩着。然而由于在世间一世又一世的生死轮回,终于在某一个因缘之下,引发了想要出离生死的作意。有了这个作意的种种原因,就不多说了,单单来谈一谈,对这个出离生死的作意,是心得决定的情况。如同前面所说的,绝大部分的众生所希望离开的,只是不可爱的五欲,其本质仍然是贪着五欲之乐,而不愿意出离的;但其实也有很多众生,是有着想要出离生死的心念,尤其是修学佛法的学人,只是因为因缘不具足,或者是被人误导,无法听闻、了知真正能够出离生死的法。而一些人有缘听闻,进而了知如何才能出离生死,所以就一心一意地想要离开生死,在其深心之中,其实是对生死之法,有着极大的怖畏的;这一类的众生就被称为偏修学二乘法的学人了。为什么要说他们对生死之法,是有着极大的怖畏呢?因为即使有着想要出离生死的心念,也有缘听闻、了知出离生死之法,但因为过去世所造的身口意业的牵引,或者其实还无法放下五欲之乐,所以免不了会有一世一世的生死轮回;再加上又想到:在隔阴之迷的情况之下,一者、有可能造作种种业因,再者、是否来世也能够有缘听闻、了知出离生死之法,都没有办法确定。所以才对生死之法,生起了极大的怖畏。

另外一种情况是都没有因缘听闻,到底生死之法是不是真实的,所以在执著有生死的情况之下,而想要赶快离开生死;这一层的戏论境界之相,也是不容易突破的。既然如此要如何对治,这另一种的戏论境界之相所产生的种种过失呢?马鸣菩萨说要兼修观。换句话说,虽然二乘人已有一分的止,而离开了蕴处界诸法真实的戏论境界相,所以心相是与一分的沉寂相应。也就是说,逐渐不想要继续有着蕴处界诸法,这就是二乘人断我见之时,所得到的一种三昧叫作无愿;因为见到蕴处界诸法的空、无相,然而此时此刻,又落到另外一种戏论境界之相,或者是不再乐行众善,乃至是远离大众独处,不能够进一步地利乐有情,所以要进一步修观,亲证真如三昧,才能够真正地明见因果生灭之相;在这个过程之中,以大悲心为辅,逐渐除去,只想要自己出离三界的狭劣心量,这样子的止观双运,才是真正的佛法。而不是像宗喀巴,为了要修淫乐遍身的双身法所说的止观双运,那都是假借佛法的名相,而以外道法的内涵,取而代之的错误之法。

所以《优婆塞戒经》之中开示:“菩萨于大悲中生。”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20之中也提到:

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大智度论》,卷20)

这是因为菩萨在第一大阿僧祇劫之中,若不以大悲心作为依持,就有可能单单只是趣向解脱,而无法得证般若波罗蜜,或者是得入初地的;那么一般众生的“乐着生死,不修善根”,二乘人的“怖畏生死,不起大悲”,其大略的相貌就是这样。

而菩萨是如何具足止观,乃至是能得无上菩提呢?在这里就只能作一个概略性的演述。在佛菩提道的修学过程中,常常会看到或者是听到“安隐”这个名相,而比较不说安稳;现在就以安隐这一部分的意涵,来述说佛菩提道的止观双运。安是安乐,刚开始修学佛菩提道的时候,也必须要有五欲的安乐,随后在菩萨道渐次的增广之中,五欲的安乐已经是不需要刻意去追求,而自然能够得到安乐。然而菩萨的安乐是从何而来的?是从过去世如理作意的布施而得,因为如理作意而行于布施的缘故,所以今世得到五欲的受用,少为五家所侵扰;能得安乐之余,就可以继续如理布施。世间法就说那成为了一种习惯,所以能够感得一世又一世的五欲受用,都能自在安乐;那都是因为菩萨能够如理作意的布施之中,其实就已经逐渐地止于悭贪,并且观于布施所得的因果之相。那么菩萨为什么需要隐呢?单就世俗的层面而说,隐就是隐蔽于种种的侵扰,因为菩萨虽得五欲的安乐,而能够有多余的精力,进一步修学佛法。

假如今天又有一个人相约要泡茶啦!论法啦!明天又有媒体要来采访啊!乃至是突然生了一场病,这一些的种种事务的演变与牵扯,会使得菩萨能够专心弘法利生吗?这当然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菩萨还要能够持戒,且不说菩萨戒中的“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单单说“摄律仪戒”,最基本的部分,不就是要我们摄心,而不要过分地攀缘五欲,不要无端地去侵扰伤害众生吗?若是于因地不能够这样作,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还得自己承受;所以也感受到众生的攀缘与侵扰,或者是生了一场病而没有办法继续办道,因此菩萨也应该就持戒的因缘,而止于侵扰伤害众生的“论境界”。关于持戒所得的因果之相,而知道自己的来世会如何领受持戒的利益,使得持戒在菩萨佛菩提道长远的时劫之中,能够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菩萨于因地之中,能够有了第一分,因为布施、持戒而得到的安隐之后,还要有方便增广其功德,因为菩萨是永远不会嫌福德太多。相反地,有时候还会常常觉得自己的福德是不具足的,所以就要进一步受持这个方便善巧,那就是六度万行中的忍辱、精进。现前观察在布施的过程之中,众生可能会对菩萨的布施之物是不满意的,或者也嫌弃菩萨的布施是不足够的,也有可能反过来,会对菩萨有所责难。有时候因为持戒的缘故,明明众生根本是无理取闹,虽然自己受到了某一种程度的伤害,也不对众生加以报复,此时就以忍辱,而止于自己的气忿与瞋恚的戏论相,当然就更照见了五浊恶世的众生,本然如是的因果之相。

而在上述所说的过程之中,依然难施能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其实本身就有着精进的相貌,也是依然具足止观的。那么禅定与智慧二度,其止观又有着什么关联呢?修学禅定的初步,无非是为了要想要止息对欲界法的贪着,所以才说离开五盖之后,就能够发起初禅。当学人依于善知识的教授,如理修学禅定之后,辗转能够止息欲界法的过程中,当然也能够增益自己离悭贪的功德,同时又因为观见欲界之法,也是可离、可以除的,也就知道欲界之法不是真实的。再者,缘于般若的熏习,也现前得到了一分三轮体空的智慧,所以仍然继续行于布施,而利乐有情;行于持戒而摄护众生;行于忍辱、精进而自利利他;就能够有一分止于戏论境界的功德,这使得本来的善法更加增广,同时也出生了一分自受用的清净功德了。

因此菩萨依于六度万行,配合止观的修学,就能够一世一世地离开恶法,而修学善法;再接着增益善法,而转变成清净之法。所以虽然生生世世不离三界,而在世间之中示现,其实是已经逐渐离开生死轮回的。因此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之前的内容中,就已经提到:

谓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大乘起信论》卷2)

这主要是从智慧上的心得决定来说。菩萨从住于初发心,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开始,都是要依于六度万行,来增广佛菩提道的,而这六度之中就显示出菩萨所应当修学的止观之相貌,其中止,是要对治凡夫“乐着生死”,抑制二乘“执著生死而生怖畏”;观是要对治凡夫不修善根,抑制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这样子就可以逐渐地转变凡夫、二乘的心性,而发起成就菩萨的根性,从六度的相互配合与增益,而有进一步的止观;若是希望能够真正地明了,那就得要菩萨们亲身去实践了。

今天就说到这里,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