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来讲《优婆塞戒经》的种种的深奥的道理,这是属于大乘第一义谛法,今天子题是“更有四事来求菩提”。
我们来看看经文:
“一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二者常乐称赞他人功德,三者常乐修集六念处法,四者勤说生死所有过咎。”(《优婆塞戒经》卷1)
那我们先来解释一下。首先第一件事情就看到世间人,有得到他的利益好处的时候,不管菩萨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已经可以心生远离,已经不再缠缚于这世间法的利益,都应该为众生感到欢喜、为他庆贺;而不是心里面生起种种轻蔑,乃至于嫉妒怀恨或是种种不随喜的这种心情。第二个是常乐称赞他人的功德;就是说对于他人如果有在世间的功德处,乃至于出世间的功德法财,能够做出一些事情来,菩萨应当当他的面以及当着所有人来为他赞扬、来为他称赞。这和前面的事情有所不同的是,因为功德处跟众生的利益,有时候并不完全相同;在许多的地方,功德是自己有所修行,乃至于说有所利益他人,并不是只有个人得到自己的好处,自己在眷属或是在名利上得到了好处。然而菩萨却不介意,我为众生感到欢喜,应当想说,这生死中有很多的难过的地方,生死中有很多艰困的地方,所以众生能够得到好处,愿意能跟你分享,这样的话你就应该为他来欢喜;乃至于听到有人得到这样好处,你都应该能够产生随喜的心。第三者就是菩萨在这过程中,要常常自己修集,修集什么呢?要对于六念处这样来做观行,就是除了端念三宝的功德以外,还要念戒、念施、念天,从持戒、布施以及生天之法,然后来自己领略佛法的妙处,这个就是属于菩萨应当常乐于修集的事情。第四者菩萨应当为众生来说生死的所有的过咎,自己也要从这生死的这些痛苦中能够出离,所以要勤说;你能够勤说的话呢,就可以将来可以不断地乐说,不会有所疲倦。
所以这四者就是菩萨如何产生世间的利益,以及菩萨可以安住,因为一般人觉得修行就是一个苦行,尤其前面的四法在说:你要亲近善友,接近善知识,然后要能够心志坚定;对于难以修行的法自己要心志坚定,继续地往前修持,乃至于对于一切众生要心怀慈愍。这样的法有时候你作久了,但是心并没有办法安住,许多的时候你见到他人得到了比自己更好的好处的时候、更多的利益的时候,你心里面反而会起了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想法,想:我自己是修行人,我也受过菩萨戒,为什么这样好处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反而是这样的人?他前辈子有种种等等。如是在这些过去的业报在猜想,乃至于自身的业报在猜想,乃至于起人我见,对于他人和自己,还有自身的这些事情起了些烦恼。因此这样就没有办法安住在第一义谛法中,将来就容易退转自己的佛菩提道,不容易持守自己的本来的初自的一念──希望能够成就佛果,这就是因为心里面对一切诸法并没有随生欢喜。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得到一些好处,只要他并不是很过分,很过分就是说他不是透过贪赃枉法,或是种种这些不利益他人的事情而得到的好处,我们应当心里面转变,替他感到欢喜;而不要一口气就马上说:你这些都是生死法,你喜欢这个将来会如何如何。这样泼人家的冷水,这样是不好的。所以要安住于这世间不管是哪一个法,你都要从中去作这样的简择,简择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可以安忍众生能够得到利益。
再来就对他人虽然做了一些微薄的功德,你心里面要真正能够称赞他人,能够在许许多人面前来称赞他,乃至于想办法去说这样的好处等等。让这个人以及他人能够听闻这样的功德法财,将来可以一直继续地做,乃至于模仿这个人的功德,然后做出更有利益于世间的、出世间的种种功德。所以菩萨应当为之欢喜、常乐于称赞;不要吝于赞叹别人,而心里面反而起一种想法,说: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做我也会啊!只不过我没有时间去做。然后心里面甚至还想:他这样做的话他是别有居心的,他可能是为了些特殊的目的,并不是他真心的想要做这些事情。也就是说菩萨如果在这过程中,都是怀抱这样没有办法去随喜他人的心情,没有办法对于他人的鲜薄的、鲜少的、少有的这样的一点点功德,都没有办法随喜,这样菩萨是没有办法安住在任何一个世界的。
第三个就是说菩萨对于六念处,包括三宝这样的尊崇,都应当要甚深地努力,要在许多的法门上能够专注,乃至于作为众生的楷模,让众生知道是怎样的行止。所以人家会看说:这位是三宝弟子,他是精进于前面的三念;就是他不断地会在念佛,他在家里面念佛,然后出门的时候他会来说阿弥陀佛,然后跟众生来结缘;然后时间一到了一个修学的时间点的时候,他会就固定的每个礼拜或是什么时候,他会去一个修学道场去修学。这样人家看了就说:他真的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那他修行人的举止就可以从下一个地方看出来。就是这样的人,会因为他不断地想念以及思维,以及简择如何布施、如何持戒、如何具备天众的以及乃至于弥勒菩萨所现在居住的这个天界,应当具备的天人的功德,这样来修集。所以他所显露出来的威德以及功德处,就会更加的不可思议,因此能够让其他的众生感觉到欢喜,认为他不只是世间的善人,可以从中得到甚深的利益,也可以愿意和这样的人来交往。因此菩萨于这过程中,可以种种地调伏自心,也可以藉此来调伏众生所难以调伏的众生性。因为如果只是一个道理,但是自己却没办法做到,这样是没有办法来让众生心服口服。所以这前三件事情都是菩萨乐于安住之法,所以菩萨于世间虽然非常的辛苦,可是因为他这边的法和他自己的意识心的欢喜处可以相应,所以他的意识就不会感觉到那么苦。虽然他所追求的是第一义谛这个真如之法,以及真如所含藏的所有的无量的功德,可是他对于意识心相应的种种生死以及烦恼之法,可以透过这三件事情来加以或多或少的降伏。
再来第四者就是菩萨在这过程中,他会不断地来演说这个生死中的不好的地方,能够让众生了解到生死里面也有诸多的痛苦,不至于缠缚在这生死之中。因此菩萨会利用机会,然后看到众生失去利益的时候,就会婉转来说明,请他不要担忧。当发现众生心里面可以接受一些启发的时候,就在这时候就可以为他来解说若干人天的善法,让他知道布施持戒以及修天之法,让他知道往生如何到天界去,这些都对于摄受众生有很大帮助。而且菩萨如是说,可以将自己的理念变得更为通澈,不至于只有在自己思维的境界法中,并不知道如何来摄受众生。而且从这样的说法里面不断地建立功德,以后将来就可以向乐说菩提之法来前进;因为生死并没有离开我们涅槃之法,一切的涅槃之法的实际,实际上就是涅槃的实相,这完全是这个真如心所显示的。所以菩萨透过这些过程中,让这个心以及行以及口业,都可以跟佛菩提道相应,可以安住在这样的过程中,就是透过这四种事情,来让自己身口意业,可以在佛菩提道安住。
那我们再根据经本,有一部经叫作《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里面就有提到:
“见他得利,心不欢喜;障他得利,为作留难;见他行施,无随喜心。”(《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
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的资生受用,以及威势就会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佛告诉我们,这个法界完全是相应的。如果你看到别人得到好处,可是你心里面总是摆了一个不随喜的心,心里面偷偷摆起一张臭脸,甚至看到他想要得到好处的时候,想办法去阻挠他、想办法作梗,让他处处都没有办法得到这利益,或是得到利益会予以减损。而自己反而:说这样的话,我是在让他经历一些苦处,让他不要在生死中那么样的缠缚。可是佛说这样是错的,因为这样做的话,众生他的资财、他的资生势力,就会因为这样而减少。甚至有的人他布施的时候,如果说有人还不愿意看到他布施而生起随喜的心,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让自己的未来生就会障道。障道的因缘所产生的就是因为当初心不随喜,而在后世所成就的果报,就是资生会非常困难,生活上会种种的障碍。如果菩萨在生活上产生这样障碍,就不容易可以持续这三大阿僧祇劫的佛菩提道。
而且在这部经里面又有提到:
“于诸众生,起嫉妒心;见他得利,心生恼热;见他失利,其心欢喜。”(《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
所以这样的话,果报在势力上你就会减损,你的威德就会减损等等。因为一切的众生,他所作的就是过去的因以及结今世的果。那菩萨在于世间一样是如此,如果我们心和众生并没有共同心,并没有想要同事、利行,而反而是人家得到好处,心里面生起很大的恼热,心里面产生很大的痛苦、产生嫉妒;然后看到别人没有得到好处的时候,反而心里面高兴。不管这些心行是多么微细,对于自己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乃至于看到别人名誉遭受到迫害,然后心里面非常的高兴,产生欢愉的心情。如是者就是对于佛法并不了解,因为佛法告诉我们不应当见执取利益,不应当见到利益就在那边作缠缚;可是并没有要我们看到一切众生,缠缚在这些名利之中的时候,要作各种的损害想。如此的菩萨,这样不会和众生心来相应,即使是你想为他说生死的一切痛苦,与生死的一切的责难;但他发现实际上,你对他许许多多的都是不赞成的,对他所得到的好处都是不赞成的,乃至于对他所得到的名誉是痛恨的、或是嫉妒的、或是厌恶的,所以这样他就不会来跟你亲近。
所以菩萨第一波罗蜜在前首先说布施,你要透过这样的布施的情怀来悯念众生的难处,因为众生对于一切的所有法,他并不是很明了。可他只知道说他这一生生活上很困难,即使是不困难的,他一样有种种的烦恼。因此菩萨要能够随喜大众的一切利益、一切的功德,不至于自己产生了种种的烦恼。当别人得到好处的时候,我们就替他鼓鼓掌、替他欢喜,也想说将来他如果有因缘的话,我就来说一些佛法,让他不至于感觉到困扰。那如果看到一些没有威势的人、贫贱的人,心里面不应当来轻贱他,不应该想说:他就是没有做什么好事,他就是过去生不努力修集福德,所以今生才会这样如此如此如此如此。而在想的过程中,并不是来悯念众生,而是比较刻薄的心理,透过这样的心理的积聚,菩萨就会有种种的口业的产生,这口业的语言并不是一定要透过嘴巴来说出来,而是在这过程中产生了种种你难以思议的一些法。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应当来跟众生作留难,因为众生对于一切诸法他难以领略,所以他不会想要远离这一切诸法,他根本不可能知道诸法的体性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菩萨应当自身自修自己应当作的功德处。虽然众生的功德处,他是有为的功德,他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应当如何来修学佛法、亲近三宝,但是菩萨应当作为众生的模范,不应当在这个地方跟众生来斤斤计较,应当想自己可以脱离生死苦海这是必然的。《法华经》上面有说:乃至于一合掌,就是说只要你对三宝道场,在三宝道场里面能够对佛世尊来合掌,不管是真像——真像就是说你亲身遇到佛,乃至于铜雕,乃至于木刻的这个佛像都算。只要你合掌,即使是说你的心没有非常的虔诚,以散漫心来合掌,这样都能建立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菩萨不应当来执着自己到底有没有在世间得到所有的名利,甚至在想说我应该是不是要广求多求;而应当想: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切都有佛菩萨替我们安排。然后只要在这个地方能够安住,安住在这些种种利益他人的法中、种种随顺他人法中、种种随众生同事利行的法中,这样就已经是很难得了。
这个世界就叫娑婆世界,就是因为有菩萨安住于此处,所以我们应当作为众生的真正的楷模,让众生了解到说应当亲近于三宝,应当念佛、念法、念僧。所以菩萨不应该远离第一义谛法,遇到第一义谛的时候,不明白不了解,应当来想说:我应当再去找哪一位善友?哪一位善知识?他可以为我来开晓这个道理。而不应该是自己蒙着头,自己硬要思维,可是却没有办法了解;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在第一义谛法而有所入门。然后对自己也应当去作简择,自己在这生死法中,是不是有许许多多的缠缚自己的心性的烦恼?这些烦恼是因为是业障所产生?还是报障所产生?为什么自己要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来产生这烦恼呢?如是烦恼连结到自己的自身障碍,这样就变成三障具足。所以菩萨在这过程中应当来想:我应当在受了这个如来藏所生起的种种业报、果报之后,应当也是随顺;乃至一切众生他们也是由自己的如来藏,所出生的一切诸法,所以我应当也是随顺。菩萨不逆世间的因果,而能随顺世间的因果;不至于想要恼害众生,而能够慢慢伺机能够调伏,善调伏众生的心念,也善调伏自己的心念;不至于当一切众生,得到欢喜的时候,自己反而作逆害想,乃至于作不如理作意之想,乃至于产生种种世间所说的嫉妒种种之行。所以菩萨应当于这地方,深自地反省自己的心行,如是可以避免生死中种种的痛苦,不至于在一个世界里面无法长住、久住、安住,应当于世间一切法,都能够作种种的调伏。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