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菩萨从信位入住位的必修课 正德老师
1、菩萨从信位入住位的必修课 正德老师
上一集:没有了  下一集 >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
 
由 正德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议题是:〈菩萨从信位入住位的必修课〉。

菩萨道的修学,依据 佛在律部的经典《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所说,有六种性是一切菩萨的功德璎珞;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历经这六种性的次第熏习修练与改变,不能具足菩萨心性应具备的功德庄严,也不能成为真实义菩萨、乃至成就佛道。经中并且说到,六种性的次第修学,必定涉及佛法的决定了义实相法门,同时也必须对实相要有所实证,以破除对实相的无明,发起中道般若智慧之明,才得以现观实相的决定了义法相。经由六种性次第的如实现观、转依所现观了义实相的真如法相,如此才能破除所知障、烦恼障之我见,所知障所含摄的法执、烦恼障所含摄的我执、以及烦恼障的习气随眠,圆满菩萨道,最后成就佛道。

如今有匿名声称为琅琊阁的某些从正觉退转的人,他们崇拜学术研究的文献学,作为他们修学佛学的理想跟思想,自称他们也是菩萨,也自称他们还在信位,但是却以其从文献学的文字收获,高傲骄慢地批判正觉依据佛法真修实证的如来藏法门:毁谤正觉所传的开悟证真如现观阿赖耶识是想像的产物;他们毁谤禅宗开悟明心没有触证第八识真如心体,并且毁谤菩萨在七住位没有开悟证真如,不能现观般若;还大妄语的说不需要实证与现观阿赖耶识,就能够除法执、证真如。就像这样,仅在信位没有实证佛法的凡夫,倚恃着说他们懂梵文、巴利文、英文,认为能够阅读那些语文的文献,就能够判定佛法的真义以及修学的对错;他们完全轻忽佛法所说次第修证的善根功德与心性转变的清净解脱实质内涵,这些都必须真修实证的过程与获得的智慧。如果说纯粹在世间博学多闻作学问研究,几乎是难以揣测衡量的,也是望尘莫及的。

如今圣教犹在,彼等随意地断句取义,以自己的凡夫思想曲解 佛陀的圣言量,不能全部的信受 佛陀为娑婆刚强众生的谆谆教诲。如果说还在信位,那必定属于信根不具足、缺乏菩萨种性种子的世间凡夫众生,相对于菩萨所应趣入的六种性,都还距离非常非常遥远。如今为了救护这些退转者此世能够在舍寿前懂得忏悔灭罪,以下我就分为:菩萨从信位入住位的必修课、菩萨入地前必须历经胜解行位的修证、如何是菩萨七住不退转位、阿赖耶识即是法身如来藏、禅宗开悟明心即是触证真如心这样的五个单元,举示相关经教进行论述辨正,护念善根不具的名字菩萨免于长劫三涂之苦,同时护持正法久住、利乐人天。

首先,我们要谈到菩萨从信位入住位的必修课:六种性的认识以及实质的了知。《菩萨璎珞本业经》中 佛陀这样开示:【佛子!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佛子!一切菩萨及佛,无不入此六种明观、决定了义实相法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佛陀说:“佛子啊!菩萨六种性,就是所说的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六种心性转变,以成就菩萨的功德与菩萨所应修的第一义谛善法。……佛子!一切的菩萨与十方诸佛,没有不入这六种因于破除所知障无明次第获得的智慧明观,现前观察决定了义实相的六入菩萨功德法门。”佛陀所说的这六入法门可以成就菩萨无量功德而成就佛道,这些功德都是立基于决定了义实相智慧所修集成就的;换句话说,如果所修学的法是局限在现象上生死的解脱,或者无常苦空的缘起性空观,那就不能成就菩萨六入明观法门的无量功德了。

现在就从最初的习种性来说吧!进入习种性的菩萨,必须是对三宝已经修集了具足的信,也就是已经在十信位跟随善知识熏习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等对三宝的十信明门;也就是说,对三宝的正确认知,并且通过十种身口意行的亲近与熏习而信受,使得心性仁贤,愿意在善知识的带领下长养善根、修集相应的善法。菩萨从信位入于住位——也就是入于习种性中——要修行无量功德,成就佛法戒定慧的思择力,使得菩萨自身还没有对治的烦恼能有所制约,对身口意行不犯十重罪大过失方面能有所防护。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向善知识求受菩萨戒,依止于菩萨戒而有所制约、有所防护。

依据《梵网经》佛陀的开示,传授菩萨戒者的能力,他必须是能讲解大乘经,能够讲解菩萨戒何者是重戒,何者是轻垢戒,以及有犯、无犯重戒或者轻戒的是非相貌;有这种能力的前提,是这位善知识能讲解真正的第一义谛,能讲解菩萨在习种性等六种性中,修学转进次第有多少决定了义实相的明观修行;并且要能讲解禅定各种身证境界出入与修行方法。这些能力必定是来自于实证佛法第一义谛,也一定是自己已经完成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这三种次第所含摄的决定了义实相明观,已经有最少初禅乃至二禅的实证了,已经通达大乘见道进入圣种性的修道位了,才有可能讲解圣种性的明观法门。也就是说,依据《梵网经》所说的具有这些能力,能够传授菩萨戒的菩萨善知识,就是要让受戒的菩萨戒子能从信位进入住位,依止于传戒菩萨善知识修学戒、定、慧三学,完成习种性十住位中应成就的决定了义实相明观法门。依据 佛的开示,从信位进入住位的菩萨,是没有能力仅凭自修就可以进入决定了义实相明观法门的,这明观法门一定要依止经中所说具备入地戒、定、慧证量的菩萨善知识,而向这位菩萨善知识求受菩萨戒;并且要追随这位善知识修学六度波罗蜜,熏闻修学包含住位在内的三贤位决定了义实相法门,让自己的善根能够更加仁厚而入于实相明观法门,成就习种性具有思择力的贤达心性。

然后进入住位中的菩萨,修学什么样的法、断了什么样的遮障,可以入于实相明观法门而不退呢?佛陀在《菩萨璎珞本业经》中说,如果不能入于七住位的不退住,那七住以前的菩萨都称为不能住于不退住的退分菩萨。七住位的不退住,对发心要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佛菩提的最初见道证实相般若,能得无生忍而不退,就是在七住位。得要破除无始无明获得决定了义实相般若的明观,才能够避免邪见、乃至相似佛法对法身慧命的损坏;修集了习种性的功德,才能往前修学十行位性种性、十回向位道种性,圆满了三贤位大乘真见道与相见道的修证,圆满大乘见道的通达,才能进入初地,成为圣种性的菩萨。因此,习种性七住位于了义实相般若的不退住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入于住位的菩萨应当修学哪些法、断除什么遮障,佛陀这样开示:【佛子!住是住中发大愿已,过外一切凡夫行十信者。令复修行无量功德,所谓十波罗蜜、三空——无相、无作、有无空;空观成就,即除我、人、主者、众生,渐舍诸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佛说:“满足十信而发心入住于习种性的住位中,发了二十四大愿以后,已经超过并且外于一切凡夫修行十信的假名菩萨了。善知识又教导入于住位的菩萨修行无量功德,也就是十波罗蜜以及无相空、无作空与有无空三种实相般若空性的内涵;逮得般若空性的观行成就以后,就能够灭除我相、人相、寿者相、众生相,依止决定了义实相空性的般若智慧,能够渐渐地舍掉邪见、我见、断见、常见等错误的见解。”佛陀告诉我们,从信位入于住位中,要发广大愿、要修学布施舍掉贪欲的意念,才能入于空道位中;修学菩萨戒摄行轨范不破重戒,才能得佛道的正解脱;乃至修学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觉悟自心如来藏以绍继菩萨位,如是修学六度波罗蜜乃至十度波罗蜜。那发了愿就是要依愿而修行,这些内涵都要跟随能够传授菩萨戒的地上菩萨修学,然后证实相般若,灭四相,断我见、邪见、断见、常见等,就是住位习种性菩萨的果证与所断。

那现在要说到重点了,要如何能够从十信进入住位呢?佛陀在《菩萨璎珞本业经》说:十信位尚未圆满,是属于退分善根的假名菩萨,想要圆满十信位,就得要值遇能够具格传授菩萨戒的善知识,在这位善知识的座下求受菩萨戒,并且听闻熏习决定了义实相明观六入法门的佛法。请注意哦!不是小乘解脱道或者学术研究的佛学常识;并且要对这位善知识所讲解的了义佛法,以及菩萨戒轨范的教诫、羯磨与忏悔灭罪,遵循六和敬、共同布萨等教诫教授,如实地依教奉行,增长善根与十信,心性仁贤不违犯十重戒,如此才能够发二十四大愿进入住位,安住而乐意跟随善知识修学空道位的法,获得习种性菩萨的果证与所断。

讲到这里,要先与所有还在信位的琅琊阁退分菩萨聊一聊,请你们检查一下,现在你们所推举出来要带领你们重新学习的人,有没有超过十信位?有没有超过三贤位?有没有入地?显然都没有。如果你们要的是学术研究的佛学常识,那当然与佛法无关,当然可以不要以佛菩萨在经中的教导为尊、为上;但是请你们要谨慎地思考未来长劫的可能性,如果都不打算入于佛法的六入明观法门,那也不要随便地断取经文某句某段,以自己单纯的佛学常识认知解读而说“那是佛或者菩萨的意思”,乃至于评论毁谤真正依止佛菩萨所教导的六入明观法门修证的正法团体——正觉同修会,以及具格传授菩萨戒、传授决定了义实相法门的菩萨善知识——平实导师,这是非常严重的毁谤三宝恶业行为,具足了根本与方便而违犯菩萨十重戒,那想要在信位安住也很困难的。

现在所有琅琊阁的退分菩萨都不乐意遵守菩萨戒了,认为对他们说菩萨戒的十重戒因果,是在威胁他们,他们说不接受威胁。很明显的,这就是已经对佛陀所制定的菩萨戒失去善根了,所以才说住位以前的菩萨属于退分善根。大家可以理性的思考一下,为何 佛陀说得要能够一一讲解六入明观法门内涵的菩萨,得要能够讲解禅定身证出入法门的菩萨,才能传授菩萨戒呢?因为在菩萨十重戒中,对于发心要修学大乘了义实相佛法者而言,最容易违犯的大过失,莫过于大妄语以及谤三宝,学人自己在无明中,没有正法眼目,所以没有择法眼可以分辨;因此要知道如何是未证解脱果、未开悟证般若而说有证解脱果、已开悟证般若,如何是未证得禅定而说已证得禅定,能够判定有大妄语或者没有大妄语的传戒菩萨善知识,他肯定自己要如经中 佛说的已证解脱果、已开悟证般若、已经证得禅定,有如同经中所说的圣言量的亲证现量,能够通达佛法,能够通达 佛陀在阿含、般若、方广唯识等三转法轮中,隐说或者显说的决定了义实相法门,完全没有任何不信而所产生的疑惑了。在这个前提下,这位菩萨善知识才能够如实传授其所知与所证,并且勘验座下菩萨学人,何者有悟、何者未悟,同见同行、同戒无诤而共和合。

在这里回头说一下,崇拜学术研究学者的琅琊阁,不能接受、不能回应正觉所一贯遵循的唯识经典《楞伽经》,经中 佛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离能取、所取的法性就是真如;正觉所弘传的开悟证得阿赖耶识心体所在,就是般若现观真见道、就是证真如,与禅宗真悟祖师见地相同。还在信位的琅琊阁退分菩萨,没有谁、没有哪位是属于住位不退转住的习种性菩萨,面对着正觉遵循 佛陀所开示的《楞伽经》,乃至 马鸣菩萨所写的《大乘起信论》,他们唯一的手段就是毁谤经论,他们说:“《楞伽经》《起信论》都是后期糅杂如来藏与唯识两个体系的经典。”[〈正觉法义辨正:十住菩萨能够“眼见佛性”?(中篇)〉,琅琊阁。]他们会有这样的主张与行为,需要去否认排除哪一部经、哪一部论以迎合自己所立的宗旨,很明显的完全是学术研究的立场,而不是十信具足从信位入于住位的实证佛法者;为了否定菩萨藏阿赖耶识,轻易地把 佛陀说的法诽谤说不是 佛说,这就是违犯谤三宝的重戒了。他们不知道:就算是研究佛学一辈子,堆积了多少文献学的经验,仍然属于信位不能具足的假名菩萨;不想真正的归依三宝,缺乏以发心求佛菩提道的仁贤心性,向真善知识求受菩萨戒,距离佛菩提决定了义实相明观六入法门最初的习种性,还非常非常遥远。

所以,今天的琅琊阁会毁谤于他们有恩的菩萨善知识,不愿意信受传授菩萨戒的善知识,为了救护戒子好好地学习受持佛戒,设立戒律院救护戒子如法能够羯磨忏悔可以灭罪。如今比对 佛陀所说的从信位入于住位的条件,可以了解信位不具足的琅琊阁成员,还缺乏许多恭敬尊重供养三宝的十信必修课,对 佛陀不够恭敬,才会不尊重 佛陀所说的法,所以不信受《楞伽经》《楞严经》,也不能如说修行对 佛陀作法供养了。特别是受学菩萨戒,发广大愿、修布施除贪欲意念等等事项,更别说了义实相明观法门了,那是他们作梦都梦不到的。同时,要从信位进入住位,也必须以具足的十信善根,如实地了解入于住位所要修学的大乘空道法,是要经历实证真实法才能够胜解的,对佛法要通达,必须经历实证以后发起胜解的三贤位;也要认知到:只有已经实证具备正法眼目的善知识,才能教导信位菩萨入于住位,进一步的教导住位菩萨完成三贤位的胜解行住修证。

下面的单元,会继续引用经中 佛陀的教导,说明为什么习种性的住位菩萨,必须跟随真善知识学习,亲证法界实相如来藏阿赖耶识,开悟证真如心体发起般若实相智慧,才能住于不退转于空性的真实义菩萨位阶。同时也奉劝不乐意被佛菩萨、善知识摄受的琅琊阁退分菩萨们,《菩萨璎珞本业经》您要从头读到尾,读不懂的千万要想到是自己有愚痴无明,不要以世间学术研究作学问的方式,断取经文、曲解经句去满足自己假设的命题,这样的作法会把自己的善根败坏掉的。尤其读取《菩萨璎珞本业经》的时候,一定要接受 佛陀针对属于退分善根信位假名菩萨的教诫,谨记在心、念念不忘,特别是菩萨戒十重戒中,一旦根本、方便、成已都具足的违犯了其中一项,就失去了菩萨戒的戒体。琅琊阁们都具足的违犯了谤三宝的重戒,是失去戒体的退分善根者,要尽快停止无根毁谤、说四众过等继续毁破菩萨戒的行为,否则难以长养信根,要待何时何日才有因缘入于菩萨璎珞功德法门呢?佛陀说在十信位要能受持菩萨戒不违犯重戒,不毁破戒体才能入于住位中安住修学六入明观法门,这个道理说得如实又如理,琅琊阁诸退分善根菩萨们应当要信受才是。

我们今天这个单元就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79次】
上一集:没有了  下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