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概说

2、声闻菩提简介与四圣谛总说(上) 正文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文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这个单元要进入的是声闻菩提的概说。我们前面已经对佛法的整个概论,去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那何谓佛法呢?佛法必须要函盖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解脱道就函盖了二乘菩提,也就是缘觉菩提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的部分,我们后面会作详细说明;我们今天要进入的是声闻菩提,要对声闻菩提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何谓声闻呢?何谓菩提?什么又是声闻菩提?所谓声闻,就是闻佛音声说法,或闻已证解脱圣弟子的音声说法。说什么法呢?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意涵。也就是,透过对闻佛的音声,或是闻已证解脱圣弟子的音声,说色、受、想、行、识五蕴诸法,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十八界诸法,乃至于说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入处的声闻解脱道的法,这个就是声闻之义。那什么叫作菩提呢?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觉悟有三种的觉悟:一个是佛菩提的觉悟,一个是对于缘觉菩提的觉悟,第三个就是声闻菩提的觉悟。我们这里说的是声闻菩提,所以这个觉悟是声闻菩提所悟的内容。声闻菩提所悟的内容,就是一切有情的蕴、处、界没有真实我。也就是说,声闻菩提透过对于蕴处界的思维观行,而实证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没有一个真实的蕴处界我存在,这样子而证悟声闻菩提。所以,所谓声闻菩提,就是经由听闻佛或是圣弟子的音声来说法,而觉悟一切有情的蕴处界没有真实我,而进而断我见、我执,成须陀洹乃至于阿罗汉果,称为声闻菩提。所以,所谓声闻就是,透过佛或是已证解脱圣弟子的音声说法,来觉悟二乘的人无我,来证悟没有蕴处界诸我的这个我,这个就是声闻菩提。

那声闻菩提的修证,与行者的利钝或五盖的深浅它是有关系的,那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声闻菩提的修证,与行者的利钝跟他的五盖的深浅会有关系呢?这个关系又分为哪几种状况呢?

第一种是,如果是属于钝根的人,他必须闻佛或圣弟子说法以后,但是他不能如实解义;但必须在听闻佛或圣弟子说法完以后,必须要在静处思维,而且必须进而分析辨正,如是理解以及确认佛所说的蕴处界空,进而断我见或是我执,乃至于证声闻菩提。这个是钝根人,必须要经过佛或是圣弟子说法完以后,因为没有办法如实了解佛或是圣弟子所说的这样子的义理,所以必须要在听闻佛或圣弟子所说的法以后,在静处思维,乃至于详细地思维,详细地分析辨正;这样子的理解,这样子的确认佛所说的蕴处界空,才有办法断除我见跟我执,来证声闻菩提。

另外一种是五盖深重的人。什么是五盖呢?五盖是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还有疑盖。五盖深重的人,不但必须要闻法思维以后,而且必须在闻法思维以后,在历缘对境当中,藉着闻、思所得慧作种种的观行,以至于断我所执,乃至于断我执而证声闻菩提,这个是五盖深重的人。所以,五盖深重的人,除了闻法思维,而且必须在闻法思维以后,必须要在历缘对境当中,也就是说在行住坐卧各种境界当中,藉着闻、思所得的这个智慧,来作种种的观行;透过这样子闻、思所得的智慧作种种的观行,才有办法进断我所执还有对我执的执著,这样子才有办法证声闻菩提。

另外一种是慧强而无盖者,也就是说慧力比较强,而且他是没有五盖的,他的五盖是比较薄的。这种人的话,必须要闻佛或圣弟子大略的说明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的道理,马上就可以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不必经过详细的思维。闻说法音而证解脱果,并不是由自己自觉自悟,所以说名“声闻”菩提;因为他是听佛音声或听闻解脱的圣弟子的音声而获得的解脱,这个跟缘觉他因为观察十二因缘、观察因缘法而自觉自悟,这个是不一样的。

那还有另外一种状况,如果这个慧强而无盖的人,他原来已修成四禅八定的话,修成四禅八定,三界有爱已经完全降伏,五盖已经灭除了,只剩下什么东西呢?只剩下因为我见还没有断除的缘故,所以就没有办法证解脱。这种人,只要闻佛或圣弟子大略的对他说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的道理,他不用经过深度的思维,马上就能够成为定解脱的阿罗汉;兼具慧解脱及灭尽定的缘故,所以又称名为俱解脱阿罗汉。

另外一种情形是慧劣盖轻的人,也就是说慧力比较羸劣,但是五盖比较微薄的人。这种人的修行状况是怎么样的一个修行状况呢?这种人,他不但需要闻佛大概说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的道理,而且必须要圣弟子为其详细地分析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然后才能够通达,通达之后才能够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所以,慧劣盖轻的人,他不但需要闻佛之略说蕴处界空的诸法,而且必须要经过圣弟子为其详细分析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诸法。这个在《阿含部》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慧比较羸劣的人,经过佛略说蕴处界诸法以后,尚须经过像舍利弗、目犍连,像诸大阿罗汉,为他们再详细地分析四圣谛还有十二因缘、八正道的这样子的正理;然后必须要再独处一个静处——在阿兰若处,在阿兰若处静处思维,经过长时间,经过时日月年一一通达以后,才能够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

另外一种情形是慧强而盖重者。什么是慧强而盖重者呢?就是慧力比较强而且這個五盖比较深重的人。五盖深重的人其实就是性障比较深重的人,这样子的人他在闻法以后,虽然马上证了声闻菩提,我见马上就跟着断了;这个是因为他慧力强的缘故,所以他能够闻蕴处界诸法以后,马上证声闻菩提,我见马上断掉。但是,因为性障还有习气深重的缘故,所以我执不断,所以只能够证声闻的初果;因为性障习气深重的缘故,所以有可能停留在声闻初果很长的一段时间。那如何转进呢?必须要在觉证后,也就是说证悟了声闻初果以后,必须要历缘对境,修除我所执还有我执,必须要历缘对境当中去修除对我所的执著,还有对于五蕴我的执著,这样子慢慢熏习增长,清净种种的无漏法种,慢慢让贪瞋渐渐的淡薄乃至于断除;然后发起初禅,渐次断除五下分结、五上分结。

五下分结所断除的内涵,就是我见、戒禁取见还有疑见,还有欲贪,还有瞋恚,这个就称为五下分结;五下分结断尽就证三果。五上分结所含摄的内涵有哪几个呢?五上分结是,对于色界的爱还有无色界的爱,乃至于对掉还有慢、无明——静虑的上慢,还有掉、无明的贪著。如果连这个也断除掉的话,这个就是断尽了五上分结。断了五下分结乃至于断了五上分结以后,就能够成就慧解脱的阿罗汉果;如果证了四果以后,能够再加修四禅八定还有八背舍,就能够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

如我们前面这样子大概的跟各位说明,声闻菩提的觉证,必须要闻善知识之音声的说法,而后悟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空相,这样子才能够算证得解脱果,这样子证得解脱果就叫作声闻菩提。因为他是闻佛音声,或是说闻解脱的圣弟子的说法的音声,而觉悟了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空,而断了十八界的我,断了十八界没有真实我的这样子的一个对于我的执著,所以证了声闻菩提,这个就是声闻菩提的内涵。

声闻菩提里面我们所要说的,其实佛是对于四圣谛还有八正道,对于声闻菩提这个部分的修行详述的说明了,从这边去阐述了声闻菩提如何修证的一个内涵;所以,我们现在要正式的来为各位说明四圣谛的道理。

在进入到四圣谛的道理之前,我们有几个问题要跟各位来探讨的。就是说,释迦世尊是在什么时候说四圣谛呢?祂是对谁说四圣谛呢?什么是四圣谛?为何四圣谛称为谛呢?四圣谛有什么重要呢?为何阿含中说世间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摄?最后我们要探讨的是,二乘菩提当中的四圣谛,跟大乘菩提当中的四圣谛有怎么样的差异呢?我们就一个一个问题来说明,来探讨。

释迦世尊在什么时候说四圣谛?是对谁说呢?释迦世尊在证道以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时候,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在那个时候,世尊就为五比丘说四圣谛——苦、集、灭、道,这样子的四圣谛的法;所以,佛世尊在证道以后,初转法轮就是说四圣谛,说四圣谛的对象就是对五比丘所说,四圣谛的内涵就是苦、集、灭、道。不但如此,释迦世尊在化缘将圆满的时候,也就是即将入大般涅槃的时候,在《遗教经》当中,三度的对大众唱、对大众说:若对于苦、集、灭、道等四圣谛还有疑问的人,可以赶快发问。所以,佛从初证道以后说四圣谛,从初证道对憍陈如五比丘等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一直到佛化缘将圆的时候,都谆谆的教诲,三度的对大众,对四众弟子三度地问,对于苦、集、灭、道四圣谛如果有疑问的人,可以赶快的发问。从这边就可以看出来,四圣谛在佛法中它的重要性了。

那什么是四圣谛呢?那为什么又称为谛呢?所谓的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还有道谛,所以苦、集、灭、道,这个就是称为四圣谛。那为什么这个四圣谛称为谛呢?四圣谛这个谛的道理是在什么地方呢?谛,它就是真义,是实义,是如义,是不颠倒义、绝虚妄义;谛,它是真实的义理,它是如法的义理,它是不颠倒的义理。所以从《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里面它这么说:【苦谛苦义,乃至道谛道义;是如是实,非不如实;是无颠倒,非是颠倒,故名为谛。又彼自相,无有虚诳;及见彼故,无倒觉转,是故名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这个是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如是开示。这样子的开示是在说什么样的道理呢?这个就是在说:所谓的四圣谛,就是圣者所见的真理的意思。

所以,《瑜伽师地论》里面又说:【唯诸圣者于是诸谛,同谓为谛,如实了知,如实观见。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谛唯名圣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所以弥勒菩萨在这边说,只有这个四圣谛诸圣者能够见这个诸圣谛。“同谓为谛”,也就是说,诸圣者如实的了知苦,还有苦集谛,还有苦集灭谛,还有苦集灭道谛的这样子的一个真理,已经如实了知、如实观见;如果不是如实了知、不是如实观见的这些凡夫、这些愚夫,他并不如实知,并不如实见,所以就不能称为圣谛。所以,所谓“圣谛”的意思就是,圣者如实的了知这个苦、集、灭、道真正的义理。

四圣谛有什么重要呢?四圣谛是圣者所见的、所见的真理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从前面弥勒菩萨的开示,就是在说明四圣谛就是圣者所见的真理的义理;谛者,是真义、实义、如义、不颠倒义、绝虚妄义。所以佛一再的开示诸比丘,要他们不断的修习四圣谛,如果能够真正的理解四圣谛,而且能够实践八正道,就能够经由四圣谛还有八正道,可以建立阿罗汉的解脱的知见还有一切的圣行,因此而证得了圣果;所以佛世尊在《杂阿含经》中,说及四圣谛的部分一共有一百五十经之多。

为何《阿含经》中说,世间一切善法都是四圣谛所含摄呢?我们这里来看一下《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里面如是说:【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摄受一切众善法故。诸贤!犹如诸畜之迹,象迹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迹者最广大故。如是,诸贤!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云何为四?谓苦圣谛,苦习、苦灭、苦灭道圣谛。”】(《中阿含经》卷七)

所以从这一段经文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为何《阿含经》中说世间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摄;因为我们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摄入四圣谛之中,一切法都不离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诸法;如果离开蕴、处、界就无一切法可说,由蕴、处、界的具足而辗转出生一切法。所以,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是摄入四圣谛当中,一切法都离不开色、受、想、行、识,一切法都离不开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十二处,乃至于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识,这样子加上总共十八界的法;如果离开蕴、处、界诸法来谈这样子的一切法,就没有四圣谛可言,所以这个是具足一切善法所说。

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暂时先跟大家分享到这边。下一集再继续跟各位分享四圣谛。

阿弥陀佛!

【浏览量 779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