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概说

79、宗门与教门的关联(下)+三乘菩提的异同(上) 正钧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钧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次说到二乘的人无我,都是在修学过程中如实地去观察思维蕴处界我,最后虽然断了我见,进入深细的观察我与我所执,然后把欲、色、无色界爱去断除,这个时候“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已经亲证了解脱果,可以出三界,可是在生命的实相的部分,却仍无所证。

今天“三乘菩提概说”的内涵接下来说,菩萨不但依于二乘法宣说四圣谛、十二因缘,同时也依于大乘的密意来宣说四圣谛、十二因缘。因为二乘人只能依于蕴处界法去证解四圣谛、十二因缘,却不知道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法的背后,其实都是如来藏;所以其实说,二乘人是没有真正的知道四圣谛、十二因缘法的。所以你才看二乘定性的无学,不知不证法界实相,畏惧隔阴之迷而不愿意再受生死。反观菩萨,证了这个实相的缘故,虽然不离隔阴之迷,却能够发受生愿,虽受生死而心无畏惧。那么这样看来,定性的二乘无学还有没有苦?有没有苦圣谛?那是还有苦,没有苦圣谛。而菩萨是不畏生死苦,虽然是有苦,但是也有苦圣谛。所以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对菩萨而言,他是可以从亲证大乘的人无我,来宣说二乘的人无我;宣说之时却是以大乘的人无我为基础,方便来摄受众生,来转易这一类众生的根性,而说二乘的人无我是含摄于大乘的人无我之中的。

接下来说法无我智。

三法印叫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而二乘人的法无我智,就在其中的诸法无我。声闻乘人因为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中,去验证了人无我之后,接着又在蕴处界的人无我智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现观说,蕴处界辗转所生的诸法之中,无有不坏之我,所以可以断尽我执而成为阿罗汉。而缘觉乘人依于十二因缘的缘起正观,深细证知诸法之中无有恒常自在之我,都同样是在蕴处界的缘起缘灭上去作观察;因为先能够以十因缘来观察有名色缘识的本际,而再以十二因缘来观察无明之依于本际而住,所以所得的智慧深细,并不是声闻的罗汉所能够知道的。可是,这两种的诸法无我,全部都是在蕴处界上去观行,其实都是没有跟实相般若相应的,不能够证知诸法无我的实相,也不能够证知诸法法性的无我性,所以其实而言,并不是真正的法无我。

是只有菩萨的所证,是依于自心藏识亲证,及领受祂的体性,而证知藏识法性的无我性,这就是人无我;也证知藏识所生的十八界、五蕴、十二处的无我性,也证知自心藏识跟蕴处界所共辗转而生的一切法,都是没有常恒不坏之我,那这个部分叫作法无我,这样才是菩萨的法无我智。而菩萨要从初地开始,一直到究竟成佛之前,都要一步一步地修学大乘的无我智。而如前面所说的道理,大乘法的无我智所说,仍然函盖二乘的诸法无我的法无我智。

接下来说,宗门与教门不可相离的关系。

现在先说,可以藉教悟宗。这也就是说:一者、是在听佛开示之后,或者是在佛示现灭度之后,自行阅读经典;二者、或者是听闻真正善知识的开示,或者是阅读真正善知识的著作,也许是听闻阅读的同时,也许是之后又加上了思维、观察、体究,就在一念相应之下,见得自心藏识,那这叫作藉教典而证悟自心如来。

可以藉教悟宗的例子,从佛世以来加上古德的记载,就多得不胜枚举。譬如说《楞严经》里面就这么记载: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楞严经》卷六)

各位大德、大众听了佛的开示之后,或得本心、或成阿罗汉,乃至无生法忍的例子,到处都可以看到。

又譬如说《六祖坛经》里面,也有这么记载:【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之后他见了六祖以后,受了六祖的印证。那永嘉玄觉禅师这个“一宿觉”,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这个意思是说,教门是可以让人家悟入的;但是这个前提是说,宣演教门的人,是真正已经亲证或通达自心藏识的善知识,那再加上学人的福德因缘成熟的条件之下,这才可以成办。所以,必须是真正亲证乃至通达自心藏识的人,他才可以正确地开演教门,乃至也可以使得听闻者也能够现前触证领受自心藏识。而这一位真正亲证自心藏识的人,自己一定也是透过比对三乘诸经,都能够一一符契的。

所以,宗门证悟者必须得要不违教门,其后的进一步修证,也不可以稍离教门,因为都必须依于最初传下教门的始祖所说的内容。而在我们这个世间的这个时期,最初传下教门的始祖,当然就是指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可是一些依附于佛门中的外道,往往自称也是在弘扬佛法,可是却往往说他的上师的证量是高于释迦牟尼佛的。那么我们就请问说,上师的证量是高于释迦牟尼佛,那却反过来弘扬佛法,这道理是说不通的。这正是宗门与教门互相违背的例证啊!而这其实只是假借佛门中的资粮,用来弘扬其外道本质的上师教罢了。

有一些善知识,也常常告诉他的徒众们说,宗门的证悟是与教门不相干的,甚至于还会说:“证悟的境界是说不出来的。假如说自己是证悟的人,那就是还没有证悟的人。所以,证悟的人也不可以让人家知道他自己已经证悟了。”也许又常常挂在嘴边说:“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啊!”

因为经教乃是世尊究竟证悟宗门之后,为了要显示宗门证悟的内涵而说的,宗门证悟不得违教,教门的弘扬不能够违宗,这个道理已经是非常清楚而明白的,怎么还可以说宗门证悟跟教门教下是无关,说这样的外行话呢?而这位善知识所说的“若是说自己已经悟,那就是还没有开悟的人”,那么这样一来,岂不是在指责说,佛与诸菩萨跟诸祖师,他们的说禅说悟,难道都是没有悟的人吗?那么就未免有谤佛、谤贤圣僧的嫌疑了。

而经论中所谓的不可说的意涵,其实说的是不可以明说;要不然,大家以为说世尊这四十九年都在说什么?当然都是在说法啊!那么何来不可说的误会啊!应当知道的是说,假如宗门的证悟不能够与三乘经典一一经完全去印证,而有所出入的状况,那恐怕就是错悟;而没有真正证悟的人,也不应当为了名闻利养的关系而公然示悟,或者方便示悟,那这样就有破坏正法的可能性存在了。

好!也许又有人会说:即便他们真的破坏了正法,可是他们在接引初机的学人进入佛门这个部分,还是大有功德的呢,还是应当加以赞叹的。可是问题是,因为破坏了正法,那么接引了初机学人进入佛门以后,能够教导他们什么呢?然后,学了他们的法以后,将来一个一个都陷于佛法是唯名无实的邪说之中,乃至于说是不是都会教导他们也去破坏正法呢?那么,假如那个被接引入佛门的人是你,请问:你会作何感想啊?

古来祖师常常说“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宗门的证悟是否与教门有关联的这一件事情,真的应当要好好的思维啊!因此,宗门的证悟,假如是违反教下圣言量,而反而说能够通达于宗门的,那都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先从真善知识,或其著作中熏闻正知正见,也就是说,要依于正确的教门这样去依教奉行之后,才能够进一步知道宗门证悟的内涵与方向,这样才有开悟明心的因缘。而往世真悟的菩萨乘愿再来,他也许能够自参自悟,那当然就不在话下。所以,不应该本末倒置地说开悟不重要,修行的过程才重要,因为悟后才能够知道要如何修行。

接下来说,三乘菩提的异同之处。

话说“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五明指的是: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而后四者是通于世间法,其中的内明则特别指的是,佛法中对自心如来的如实了知,所以,佛门之内常常说应当要觉悟自心,也就是说要证菩提。而证菩提的内涵,随着众生根器的差别,方便分为三类:叫作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跟佛菩提。为什么说方便分为三类?这个方便分为三类的三乘菩提,有时候称为大、中、小乘;有时候只分成两乘,叫作大、小乘,因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都只证解脱果,那把这两乘合为一类,其实都是汇归于佛菩提。所以,《金刚经》中才会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然而,三乘菩提所证的内涵异同错综复杂,所以并不是一般人,乃至未得三乘菩提见道的一般大小善知识,以及学人们所能够了知的。

刚才说,所以分成三乘,觉悟声闻菩提的人,就成为声闻乘人;觉悟缘觉菩提的人,就成为缘觉乘人;那觉悟佛菩提的,就成为贤圣菩萨,乃至成究竟佛。

先来说说声闻菩提。声闻菩提主要是依于声闻法而断除恶见,修除我执以及我所执,而出三界轮回,所以称为声闻;而所觉悟的自心内涵,简而言之,就是觉悟一切有情无我,因之而名为菩提。可是,因为是听闻佛或圣弟子的音声说法,而悟得一切有情无我,所包括的范围只在蕴处界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知道自己的蕴处界是虚妄的,因此而断了我见、我执,成须陀洹乃至阿罗汉。

可是钝根的人,还必须进一步去熏闻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的正理,而思维、观察付诸于修行,最后也证声闻菩提。思维什么呢?当听闻佛或圣弟子,乃至善知识说法之后,由于当下不能够如实了解法义,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疑盖、性障比较重的缘故,所以必须在听闻之后,也许在山洞、树下等安静之处加以思维,进一步去分析、辨正蕴处界的内涵,然后同时观察。观察什么?观察佛所说的蕴处界到底在哪里——在自己的身上。而是不是真的是虚妄不实的呢?疑盖、性障等遮障比较重的学人,在思维观察之后,虽然初步能够除去疑盖,确定蕴处界是虚妄不实的;但是,仍然必须去历缘对境之中,藉着先前所闻思所得的智慧,作更深入的观行,用来进一步断却我执。

当然,这个时候学人可以方便配合禅定这个善巧,来加速断除我执的功德。但这个部分,只在调柔其心上作为增益;因为要证解脱果,还是要在智慧上的观行来修断烦恼。

断我见乃至断我执之后证声闻菩提,有慧解脱与俱解脱的差别。慧解脱的阿罗汉,证悟声闻菩提之后,是没有办法随时取证无余涅槃的,他必须要待时解脱,也就是说,要取证无余涅槃,必须要等待寿尽之时。那么俱解脱又是怎么回事呢?俱解脱人是说,证了声闻菩提之后,再加修四禅八定,而在修四禅八定的同时,再加修八背舍,那么最后终于可以舍掉非想非非想定的时候,就证得灭受想定,那这个时候就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

所以,声闻乘人闻法而证解脱果,名为声闻菩提,由于听经闻法之后,了知蕴处界空,根器比较猛利的能够断三界爱,就能够成为阿罗汉;那假如是本来已经证四禅八定的人,因为已经伏三界爱的缘故,不经思维就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

好!今天暂时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19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