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

39、如来断习气与异熟生死 正益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益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这一集我们要讲的是“如来断习气与异熟生死”,我们来看到经文:

“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优婆塞戒经》卷1)

另外一段经文是:

“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优婆塞戒经》卷1)

我们先来说前面一段。声闻、缘觉二乘人,虽然能够断除烦恼的现行,可是他对于烦恼的习气种子,却是无法连根拔断,因为他一样会恐惧未来的生死;而对于习气种子,因为不能善于观察、不能了解有这个第一义谛的甚深之理,所以他对于习气种子是没办法断根的。如来则不同,能够拔一切烦恼现行,以及习气种子的究竟根源,所以称之为佛。也就是说烦恼障的部分,能够究竟一切清净而无有遗漏的只有如来。

然后我们来看到第二段经文。疑的两种,一个是关于烦恼,这样所产生的疑惑、疑虑,二乘之人他可以将这样的疑惑疑虑予以断除,因为他可以断除现行。他可以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在贪瞋痴上,起种种这样的烦恼行,原来我的过去生,对这样的真实义理知见并不清楚,所以我才会堕于这样的烦恼;因此我只要将这样的疑惑来斩断,我就可以离开这样的烦恼了。所以他以快速的方式斩断自己贪瞋痴的现行,让自己符合如来所规定的一些律仪,例如:比丘戒、比丘尼戒,以及种种施设的这些律仪戒,让他能够从身心里面,去相应于这些律仪背后所相应的功德法;所以他对于烦恼就不容易起现行,乃至于最后连这现行能够除断。可是对于这个习气的本源,到底还有无量无边的这些种子,道理是什么呢?他并不管。因为他并没有要继续过无量劫的修行,他只想解决这一生、这一世,在人中、在南阎浮提这个世界目前的这些事情,所以他不需要去管未来我是不是要跟众生来相处种种;然后相处的时候,是不是会把我的烦恼拉起来?是不是会让我心不清净?他都不用,他这时候只要专心用功就好了。可是如果是这样,他对于分段生死虽然能够断除,但是对于无记,他的疑惑是没有办法断的。

在经典里面提到:无记是包括身语意业,乃至于四大种、五根,以及许许多多的法,乃至于十八界,最后还有无记异熟之法。那我们今天要特别针对二乘人所不能够深入的无记异熟,来作为说明。这就说并不是无记只有异熟这件事情而已,这异熟也包括了一切的分段生死,所谓异熟生死它就是变异,变异最后会成熟。我们所栽下的业种往往都是如此,因为有异熟的缘故,所以不容易现起这些功德法,因为众生的异熟往往都是染污法,往往都是跟三毒——贪瞋痴来相应。这些种种你可以来断除,可是对于最后走向非是烦恼性的这些无记的异熟,这样甚深的这些异熟处,却没有办法来加以断除的。因为二乘人没有修学大乘法,所以对于无记——非有善恶之处的这些异熟,到底应当如何处理呢?并不知道。

然而如来对于这两种疑惑都已断除,所以称之为佛。那我们来看到这一点,可以了解说:如来对于习气的种子,要入地的这些菩萨们来进行断除,因为你透过境界法里面,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也在境界中。根据你在境界法中,实际上同样的道理,你心识、心地、心想,以及思维、思索,都是落在于境界之中;你是于六识相应的情况下,然后来现起这境界相。现起了境界相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因为菩萨是要在无量劫中广利于人天,所以对一切境界相会勾引出你许许多多的习气的种子,你过去生因为怎样的染着、因为怎样的情境而出现,你会造什么样身口意行。那你可以说我这一生,我就尽量不跟众生来见面,这样我就叫断除吗?当然不是。如果你说你忍辱的功夫很好,那一个人整天在你旁边吵闹,你想:那我就不要见到他就好,看到他就躲起来,这样我就叫断除吗?当然不是如此。而菩萨在这样的菩萨行的过程难行能行,就是可以面对许许多多的境界,而把他过去生所染着的这些习气来现起来,然后现起来的过程中又可以加以断除。因为他可以知道、如实地看见:确实我的真如并没有随着这个习气现起,而变成现行的过程中,而有任何一分的染着,而是维持平等性在安住;所以我应该转依我的真如,我应该将我所证悟的真如来作我现在意识心的调伏,因为意识心的调不调伏,只要透过这境界想我就可以知道,我确实在这个情况下是没办法克制自己的。

所以菩萨这过程中,他可以用更细微的心行来检验、来检查,他就不会一直堕于他没有办法在这种习性杂染下,他无法断除根源。因为菩萨在这过程,有时候你要示现为人天种种,不是一定是出家,往往许多时候你也是作在家人。在家人的话有更多的烦恼性缠缚,这烦恼都是来自于过去生,以及你要摄受的众生。众生他对于学佛,他不一定有兴趣,因此在这过程中,你会知道众生有各种体性上、个性上,以及他各种烦恼,还有他的业报的种种差别。虽然这本身,他的许许多多的烦恼及业报差别,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因为你可能是他的眷属,你可能是他的亲人,你可能是他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受到感染,你就会也变成你的境界相。他的境界本来是应当他自己去独受的,可是我们却在这个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就会进入到这境界里面。

在这境界中就要去想:这境界是真实的吗?是如何跟我们六识心相应的?那如何跟生死相应?如何怎样的知见这样可以转这境界?或是这境界应当怎么样地加以调伏?怎么样加以让它能够向着佛菩提道,而方便摄受一切的有情,以及自己的烦恼?这些都是属于菩萨在三大阿僧祇劫里面,应当一直修学,从最后入地以后有更细微的心行,可以来做习气种子的检查,可以反覆地一直一直在这心细的领略过程中,可以透过禅定的这样的殊胜,可以来检验自己有没有将这习气予以断除?自己是不是常乐于众生得到一切的利益?当众生做了一些些少的功德,是不是心里面可以替他称赞、替他随喜?而众生想要成就功德的时候,是不是愿意施与援手、愿意帮忙?诸如等类,这些都是菩萨摩诃萨在这过程中会继续不断地修学,因为他想要断这习气,而不是任由这习气滋长而不去理它,只勉强断现行。另外对于变易生死,最后佛地的时候方断,所以菩萨在这过程中,会去了解变异的过程,到底哪些是非善非恶?但是这细微的功德处,应当是如何发起?为什么法界有诸等等的这些相貌?为什么有诸等等菩萨的三昧?这些我是不是应当一一修学?因此菩萨最后于这过程中,具足所有的智慧一切无余,而发起所有的一切三昧力,而能够现起无量无边的功德。这就是因为断了这些所有的疑惑。

我们来看到《大宝积经》这么说:

“又舍利子!言非处者,若谓如来习气相续,无有是处,言是处者,一切如来习气永断,斯有是处。”(《大宝积经》卷38)

这意思在说明佛的是处非处智力。如果说如来还有习气的话,这样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处就是说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没有!然后哪一件事情?关于如来与习气这件事情,要说一切如来习气都已经断除了,才有这样的道理。因此有些外道他们说:“我们本来就都是佛,后来因为染着、因为贪爱、因为三毒——贪瞋痴,所以我们最后才下堕人间。”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叫作本来就是佛,然后还会再下堕的,没有这种可能。因为既然是佛,就一切烦恼的现行以及习气就会永远断除,这样才是真实智力。所以如是说本来就是佛这道理是不对的,因为一切众生虽然有佛性,一切众生虽然有真如,但是因为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不能亲证、不能得证。乃至于二乘人根本连这样菩提心都无法发起,又如何能够得证这真如心呢?

我们来看到下一段经文,《大宝积经》继续说:

“复次舍利子!言非处者无所摄受,乃至如来于现在世,有障有碍智见转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佛薄伽梵于现在世,无障无碍智见转者,斯有是处。舍利子!是名如来处非处智力,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大宝积经》卷38)

这意思在说如来处非处智力,就是如来是处非处智力,就是说什么样事情有可能发生,什么样事情不可能发生,什么样道理有可能存在,什么样道理不可能存在,这就是属于是处非处。如来在现在世,祂的智慧知见是没有办法有任何障碍的,祂的知见能够运作随意地转动,随着如来的一念而永远无有障碍,这样才是真实知见。所以如来祂所断除的一切习气,而能够现起一切无有障碍的智慧,以及洞彻众生的一切法的能力,乃至一切诸法、器世间的能力,这些就是属于无上了义的究竟觉悟,所以说是佛。我们透过这一段经文,这样可以了解:如来对于习气是完全能够断除的。并不是像世间人所以为的,然后不了解真正的习气;他们以为阿罗汉已经将习气断除,实际上阿罗汉并没有,只有佛才有办法将这些来作为断除。

我们再看另外一段经文,在《胜鬘经》有说到:

“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胜鬘经》对这个地方有作了重大的开演,就说明阿罗汉辟支佛这样的二乘人,他没有办法断除的烦恼有两种。然后这两种叫作住地烦恼还有起烦恼,阿罗汉在这过程中,他可以勉强降伏的有四种,哪四种呢?就是见一处住地,以及欲爱、色爱、有爱,这意思是说三界爱。这四种住地生起它一切相应的起烦恼,这起烦恼就是说它剎那的意识心不断地相应;当然不能说二乘人对于意根是完全没有领略的,只是说他领略的比较少,那我们就说是意识心来相应。可是除了这个四个住地之外,实际上,二乘者心没有相应到无始无明的住地,所以说他没有办法将这个住地烦恼来加以断除。他虽然勉强断除了前四种的现行,可是对于第五种无始无明住地,他是没有办法断的:乃至于说真正的起烦恼,看似它好像已经不跟他意识心相应了,但在无始无明处,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上烦恼作为所依,就是对于究竟佛地不能够明了,对于究竟佛地所知道的法界的一切诸法不能明了。

所以在追求佛果的菩萨有许许多多的上烦恼——就是超过这世间一切诸上的这些烦恼,它们是以无明住地,来作为所依的,这些二乘人并不明了。他们并不明了的情况下,所以他们会以为他们起烦恼断除了,实际上也是没有。所以二乘人说他们断除了烦恼障,或断除了烦恼障的现行,他们是没有办法断除烦恼障的;因为烦恼障的广阔,广义上来说,就是有这样多的五住的这个住地,然后一切烦恼,目前的起烦恼,以及上烦恼之所依也是没有断除。所以二乘人应当说,他只有断除了烦恼的现行;所以我们不能够说,二乘人断除了烦恼障,其实二乘人也不会这样来说。然后最后的起烦恼,它什么时候会相应呢?就当二乘人学习作菩萨的时候,他开始会去想:我如何证这个真如?找到这个真如?找到这个真如这样实相以后,如何知道这真如所含藏的一切功德法藏?这时候他要找真如、他要参究,就会起了很多烦恼,这时候才会跟起烦恼有少分相应。因为他要找破除无明住地的真如,所以这些究竟地能够全部的烦恼障断除,以及所知障断除唯有如来,所以不当于二乘法中,来去思维这样是究竟的。

那我们来看到下一段经文,《胜鬘经》又说:

“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恶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这段在说:无明住地是一切最大的,这个力量可以让就如同恶魔波旬他的恶魔天、他的魔宫,比起三界的他化自在天、欲界第六天还要来得殊胜一样;无明住地的力量,超过前面四个住地。所以阿罗汉他们没有办法断除这些上烦恼,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来接触、来破除这无明住地;因为对于无始无明的障碍,就是最大的根源,就是不了解真正法界的实相。法界的实相不能明了,没有办法亲证,即使是明了、亲证以后,还有许许多多的这个上烦恼,会变成起烦恼。所以二乘人智力所不及,只有如来佛菩提智慧可以断除,所以对于如来,经典中有如是来称说赞叹。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如来作意一念所缘,诸大菩萨,无量百千那由他劫,住不思议解脱三昧,不能知其功德边际。”《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因为如来可以在祂一念所缘之下,来示现种种不可思议,如同在法会中安住,可是众生所见各自不同:有的众生看见如来这时候才刚出家,有的看见如来这时候才刚向外道修学这样的法,然后有的看见如来才刚开始前面说的——作为王子出家以后来修法,乃至种种苦行最后成就佛果,乃至见如来身量各自不等。这就告诉我们如来不可思议,如来断除一切习气以及异熟生死。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90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