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

50、不觉的无明业相 正珍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珍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电视弘法节目《入门起信》系列,今天要略谈的题目是“不觉的无明业相”。马鸣菩萨开示:依于阿赖耶识有觉与不觉。由于众生对于自身本具清净无染的本觉心不了知、不相应,所以他虽然有七转识的种种觉知,也知道要制伏妄想杂念,但这都还是称为不觉;因为一直在这个境界上面打转,不识这个本心,所以称之为不觉心。而这个不觉心呢,马鸣菩萨开示,它有三种法相:一个是无明业相,另外两个是能见相以及境界相。也是因为有这三种法相的和合,所以障碍着众生无法相应到本觉心;因此只能一直在惑、业、苦当中流转,所以就称之为不觉。

有僧人问赵州禅师说:“不知道佛,是谁家的烦恼?”赵州和尚回答:“与一切人烦恼!”这个回答有事有理,因为禅师说话,不会只落在世间的名言相上,但是我们说有事有理,今天在理上我们就不谈它;就事上来说,佛真的就是给一切人烦恼,真是一针见血!因为众生本来在三界不断地把握自我;或者说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而欢喜快乐地轮回着,对于头出头没的因缘果报无觉无知;因为大家都活在意识心能知能觉的体性当中,认为这个意识觉知心是不生不灭的。而有的修行人则认为,当这个觉知心一念不生或者不动心的时候,就是常住心、就是实相心。结果 佛陀来到人间,祂说三界都是苦的、都是无常的,应当要求解脱,而且说有解脱道可以修学,又说大家所依的这个意识觉知心,祂是意法为缘所出生的法,是虚妄心;大家所依的这个五蕴,都是生灭变异的无常法,所以一定要断我见。因此有好多人因为不肯承认这个觉知心是虚妄的,但是又觉得 佛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一方面舍不下这个觉知心的虚妄性,无法了知祂的虚妄性;而一方面,又想要了解 佛所说的话——祂的道理我要如何能够去了知呢?所以产生了烦恼。

而 佛陀给的烦恼,又不是只有这一种。佛陀又开示说:另外还有佛道可以成、有佛道可以证的法;而这个法一定要先得证悟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才能开始正式修学成佛之道;于是好多人就开始生起了上求佛道的上烦恼,所以赵州和尚说,佛真的是给一切人烦恼。如果我们不跟一切大众说,你证得这个一念不觉的觉照心,其实都还是属于不觉,那么现在许多的修行人,他一定会依着这一些错误教导的宗教师所说的知见来修学;所以当他发现他已经能够无念、无觉、无知的时候,就认为自己能够成就佛道了;或者说认为意识心相应的种种境界相,而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觉得自己是殊胜于一切人的人,而成就了大妄语业。因此这一个不觉,一定是依于这一个意识心在现象界法的一个错误认知而成就;这个错误认知也就是属于无明相,这个无明的法相,马鸣菩萨说是无明的业用相。为什么叫业用相呢?因为这个无明在众生的身上,是能够起作用的,而这个起作用,就是让众生造下不可爱的身业、口业以及意业。当这个众生依于这个无明,造下身业、口业以及意业的时候,就会不断不断地在三界六道当中去轮转。

那我们来观察,什么叫作无明业相呢?当然它的最根本因,就是不能相应这个一真法界的本觉心,迷惑于三界万法的境界相,这就是无明业相。例如说:看到世间的众生,他为了贪图口腹之欲,所以不断地杀生,或者是捞捕海里面的鱼类的众生。这一阵子,我看到网路上有po出一个短片出来,就是说因为众生贪吃鱼翅,所以把海里面的鲨捕获以后,把牠的鱼翅给割除下来,然后这个鱼又丢回大海当中;丢回大海当中这个鱼当然就是活不了了,因此在海中只有载沉载浮着等死。或者是说,我们看到众生他为了贪图一时之间的味道的差异,他夺取牛胃当中的分泌物来增加食物的可爱美味,或者众生为了贪图这个色身的健康而来取胆汁;这我们看他有种种的作略,应该是属于觉,但是还是属于无明的业相——这是一般众生的无明业相。

那我们看到也有属于外道的无明业相,例如有一些外道主张他所奉持的教是最究竟的教,也因此如果其他的人不信受他的教,他就会把这些人给诛杀掉,甚至把其他跟他教派不同的这一些经典、这一些圣像全部都诋毁掉。或者是说有一些外道,他们虽然嘴巴讲着博爱、讲着慈悲,却鼓励信众去作自焚的这一些行为;告诉说:你不论是用自焚的或自杀的方式去作,这都是在护持我们这一个教派,这都能够得到这个教派的宗主最高的加持。因此虽然表面上说着慈悲、说着博爱、说着要利乐众生,但是内心的深细处不离贪与痴;而这个贪与痴就是属于无明的业相。

或者我们也看到有佛门外道行大妄语业;经营世间营利,主张佛门当中用钱赚钱,它是属于无限的力量;因此,已经忘记戒律里面众生的点点滴滴的资财都不能违背因果来使用。例如戒律中有说明:如果这一个木头它是要制造佛像的,你就不能拿这一个木头来造菩萨像;如果这个木头是造菩萨像的,你就不能把它拿来造梁柱,因为那都是违背因果。一个修行人,他对于违背因果的事,绝对不敢有分毫违犯;如果是解脱道的人,知道他违背因果,那他就没有办法解脱;那如果是修学佛菩提道的人,他知道他如果违背因果,就违背了他的菩萨行愿。因此当有人主张用钱赚钱,用众生护持的钱来营利、来增加更多的资财,其实这是完全违背因果的;因为佛门弟子,真的佛弟子他会依于 佛所说,不会违背众生的因果。众生他这个钱是要护持三宝的,就一定护持三宝。并且真佛弟子他所要赚的财,绝对不是世间的财,而是法财;他也要让众生能够得到的,也就是无限利益的法财能够增上于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修证,绝对不是在世间的资财!

因此只要落于世间相的人,他都是因为不知道这一个涅槃本际,他没有办法转依修行;他不知道这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心,会把你的所作所为一点一滴的都记存下来;他也不知道当你因缘果报结束以后,祂一定会如实地帮你呈现出来,因此这就是依于不觉而起的无明业相。或者有一些人,他已经开始愿意修行了,但是他在打坐,认为打坐就是学佛、打坐就是修行,因此心心念念都希望在打坐当中能够证得一念不生;能够入于一念不生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认为自己是有所修证。可是呢,往往会发现在突然间、不知不觉当中,又冒出了几个妄念出来;于是当妄念一冒出来,意识心又跟着这个妄念而生起了语言文字,妄想就开始运转了;这时候,可能会突然警心,奇怪!我在打坐,我怎么会生起种种的妄想呢?于是他又回到这个修定的念头上面,这样来来回回,纵然是修到完全都没有妄念了,但是还是依于这个不觉心在修,还是一样!

如果不是依于法界实相心,这都是依于这个不觉的心动了;这个心动了就有了妄念,而这个妄念你观察到它,跟着它转;或者你观察到它,你止息它,这个都是属于不觉心动。如果没有觉悟,总是落在这一个不觉心动上;这个当中又可以分成是末那识或者是意识心。如果是一直落在处处作主的意根上面,不断地见闻觉知的续相,都是落在六尘万法当中;这时候,如果非常强制着压制在这个一念不生的境界当中,还是如同以石头压草,没有办法真正地让这个心不动;而纵然是你以为你的这个心不动了,但是你的末那识却从来没有止息过对于六尘万法的攀缘。所以在这一个无明业相当中,最根本的就是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中的第七识末那识。

那也许我们说,这个心动没有不好啊!因为 马鸣菩萨为我们开示:有心动就会有苦。那会觉得说,我会觉得我完全没有苦啊!例如说我在打妄想,我妄想打得很高兴,没有苦啊!例如说,我刚刚想到了我在吃冰淇淋,而且冰淇淋的那个美味我一直回味着,回味得很高兴,也都没有苦;那个觉受都还蛮好的啊!但是我们来提醒您:你这个当中,其实您以为您没有心动,但是你这个过程当中,除了意识心的心动以外,还有苦苦、坏苦、行苦在追随着;而这苦苦、坏苦、行苦的一个追随,所以你的妄想心是生灭的,你的这个妄想心是变异的;而你的这个喜欢吃冰淇淋的这个觉受也会产生变异。所以今天只要是心动,一定就不离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苦,但是这个苦苦、坏苦、行苦是怎么出来的呢?那是因为我们对于世间万法本身就不断地在变异攀缘。

当有新的境界开始时,我们的心又立刻趣向新的境界去追求。这个部分我们看到:例如说有一些宗教师,他看到女性的行者以后,他会运用世间所学的心理学的法则,怎么样地来先作距离的这样的摄受,接着再用语言的摄受,慢慢地把她引进到自己的范围当中。当他引进到自己的范围当中,他又开始跟她说:妳看南传佛教都是不吃素的,那觉得这个人她能够接受他的说法了以后,他又开始引进说:妳看日本的僧人,他们都有结婚的,他发现这个人已经开始能够接受了以后,再渐渐地看因缘,是否能够带她进入双身法的一个修学。我们要说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看他好像没有苦啊!他的目标已经渐渐地在他的方便施设当中达成了。但是 马鸣菩萨说:“动则有苦。”一样是不离苦苦、坏苦以及行苦。为什么?因为当这个女众的满足点,对他来说已经不新鲜了,他看到又有别的女众,有更殊妙的身材或者音声的时候,他就会跟先前的这一个女众说:“我们修学佛法,我们就应该不要执著、不要罣碍;如果有执著、有罣碍,就是跟佛法不相应。”用这种方法来阻止这一个女众对他产生无明的瞋恼心。但是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的身中所现,一样是不离苦苦、坏苦、行苦,否则不应该会产生变异性,这都是因为无明业相。他不知道他这样的一个作法,不论是在自己的佛法的一个修证上,以及对于这一个女弟子的这个亏损上,都造下非常不可爱的业报,这就是无明的业相。

因此无明的业相背后,有深沉的贪瞋痴的三毒,这三毒一般来说,众生是很难相应的;因为他都只是在表相的境界相当中,看到一时所现起的利益性,符合习性的这样的行为,没有办法去看到他背后非常深沉的贪、瞋、爱染的这个习气牵动着他作出这样的行为来。无明业相其实是存在在每一个人的身中。今天要对治这个无明业相,一定要依于圣言量、圣教量来不断地、如实地观察,这时候才可能有少分的这个觉知——自己的行为是落在贪瞋痴的法相当中,而不是落在真正的能够解脱的法相当中。因此末那识的法相其实是相当的深细,也因为末那识见、爱、痴、慢的习气的一个深沉,所以牵动着人们不断地在世间万法当中造作种种的业;而这种种的业造作出来以后,又因为我爱、我慢、我痴,又让意识心会现起,来为自己的行为作合理化的说明;因此不论是在造作的过程,乃至于后来为自己的行为作合理化的说明,都是在无明妄念的相续当中,没有一剎那离开无明的妄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宗喀巴,他的那一本《密宗道次第广论》本质上就是属于无明业相的相续相,没有一剎那离开妄想分别。他藉由种种佛法的名相,来合理化他自己在贪欲上的行为,乃至于让后面追随的弟子,都追随着他来合理化自己贪染的行为——认为双身修法是最高、最深密的法,双身修法是高于南传佛法,也高于汉传佛法。所以这个部分我们就知道,这整本书就是属于无明业相的结集书。但是世人因为对佛法不明白,再加上他们用了许多包装的一个手法,所以先会迷惑于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说法当中——不断地说要发起菩提心啊、要修集六度万行啊,就以为它真的是佛法!但是等到读到《密宗道次第广论》以后,才知道它根本就是属于外道法!因此我们说像这样的法,它的本质是不清净的;因为它一开始所依的戒律,不是 佛陀所开示的戒律,而是他们的十四根本堕;不是归依三宝,而是以上师为第一归依,这就是根本不净。而它的结果,是要趣向于外道的双身法,那这个就是属于结果不净。这个外道双身法,是欲界最下贱的法;而依于外道双身法的修学,不但不能证得菩提果,反而会下堕到三恶道当中,比畜生道还不如,因为畜生也只是满足一时生理上的功能,不会找借口,这就是无明业相最具足的表现。

今天就为大家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浏览量 570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