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集 波斯匿王女善光缘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同修会所推出的电视弘法节目,这个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里面所谈的都是佛在经中开示的真实故事,以此来作为我们修行的借镜,来修正我们不好的行为。
今天所要谈的是“波斯匿王女善光缘”,这个佛典故事来自于 佛在《杂宝藏经》卷2开示有关依自己的善业力自活的部分。内容大致如下: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一位公主,名叫善光,人非常聪明,长得又非常端正,父母极为怜爱,宫里的人对她敬爱有加。有一天,波斯匿王对善光公主说:“由于是我的缘故,所以你才会得到宫里的人敬爱。”善光公主回答波斯匿王说:“我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力,而得到大家的敬爱,而不是依靠父王而有。”波斯匿王连续问了三次,公主都是这样回答;波斯匿王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我今天就要试试你,到底你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力而有?还是依靠我的善业力?”波斯匿王便命令左右,在城中寻找一位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使者奉了波斯匿王的命令便去寻找,找到了一位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并把他带到宫里晋见波斯匿王;波斯匿王见了以后,便认同这位乞丐是城中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便把善光公主交付给这位乞丐为妻,并对善光公主说:“如果你真的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力而活,而不是依靠父王的善业力,从今以后,你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便可以得到验证!”善光公主还是回答说:“我还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力而有。”随即和这位乞丐夫婿,一起离开王宫。
善光公主在路上,问她的乞丐夫婿说:“你的父母还健在吗?”夫婿回答说:“我的父亲原先是城中第一豪富长者,由于父母及眷属都已经死了,我便无所依靠,所以才会落魄到如此穷困的地步。”善光公主又问:“你还记得自己的旧宅在哪里吗?”夫婿回答说 :“知道,但是房舍都已经毁坏了,现在只剩下空地而已。”善光公主便与夫婿一起前往夫婿的故居,并于四周走了一遍,随著所走过的地方,土地自然陷落,地下所埋藏的宝藏自然显露出来;他们就用这些财宝,雇人重新整建房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房舍全部都盖了起来,并且聘请了许多宫人和歌舞伎女,其中奴仆等人多到不可计数。
有一天,波斯匿王想念善光公主,而对左右说:“不知道我的女儿善光公主现在过得如何?”属下回答说:“公主现在的钱财与房舍不比大王少。”波斯匿王听了很惊讶!也很感慨地说:“佛陀所说的话真实不虚啊!自己所造的善恶业,到头来还是自己要承受!”有一天,善光公主要她的夫婿前往宫中,邀请父王波斯匿王来到家中。波斯匿王欣然地接受邀请,而来到善光公主的家里,看到她的宅院里,到处铺设及挂满著非常华丽的毛毯,气派非常华丽,远远超过自己的王宫,波斯匿王见了,叹未曾有:“我这个女儿善光,自己很清楚知道自己所要受的果报,其所说的都是真实语,一点也不假,因此她很笃定地说:‘我自己所造的善业,要由自己来承受善的果报。’”
后来波斯匿王为了此事,而前往 世尊处所,并向 世尊禀白:“我的女儿善光,过去不知造了什么善业,今世得以出生在国王家里,而且身上还会放著光明?”世尊答复国王说:“在过去九十一劫以前,有佛出世,名毘婆尸佛,那时有一位国王叫作盘头;毘婆尸佛入涅槃后,盘头国王兴建了七宝塔来供养 佛的舍利。盘头国王的第一夫人以天冠的宝饰,放在毘婆尸佛的佛像顶上,以此来庄严佛像;又以天冠的如意宝珠,安置在佛门前两旁的高柱上,让如意宝珠的光明普照世间,并发愿说:‘愿以此如意宝珠的光明,普照世间所得的种种功德,能够使我未来世身上有紫磨金光,而且尊荣豪贵,不堕入三恶道及八难之处。’当时的盘头国王第一夫人,就是今天的善光公主。又善光公主前身在迦叶佛时,以佳肴美食供养迦叶佛如来及四大声闻弟子;那时她的夫婿不让她供养,因此前来阻止,善光公主前身便劝请夫婿说:‘不要阻止我对迦叶如来及四大声闻弟子所作的供养,既然我已经邀请迦叶如来等人来受供,请让我圆满此次的功德。’夫婿听了再也没有阻拦妻子对迦叶佛等人所作的供养。那时的夫婿,就是今日善光公主的夫婿;那时的妻子,就是今日的善光公主。由于那时的夫婿想遮止妻子对迦叶如来等人所作的供养,所以多世以来贫穷下贱;后来这位夫婿听从妻子的劝告,没有拦阻对迦叶如来等人的供养,所以今世还得依靠他的妻子,才能享受大富大贵的果报。如果这位夫婿没有妻子的帮忙的话,来世还是要受贫穷下贱的果报。所以说,善恶业种追随所造作的人,从来没有错乱过。”波斯匿王听完 佛陀开示以后,深深了解身口意行所造的善恶业非常可畏;从此以后,不敢再骄矜待人而自我夸大,由衷地深信 佛对因缘果报的开示,因此很欢喜地离开。
从上面佛典故事说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自己所造的业,自己要承受。第二个结论,自己亲手布施,未来受果报时,不需要经过他人的同意,就能享受美好的果报。
首先谈第一个结论,自己所造的业自己要承受,而不是由他人代受。因为自己所造的种种行,不论是善行的种子,或是恶行的种子,都是由自己的真心如来藏执持著,不会消失,于未来因缘成熟时,就要受善业或者恶业的果报。如 佛在《大宝积经》卷57开示:【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也就是说,自己所造的善恶业种,都是由自己的如来藏执持著,纵使经过一百劫这么久远的时间以后,只要因缘成熟了,还是要受果报。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们都会注意自己的身口意行,避免造下不好的因,未来要受不好的果报。又菩萨于戒律有所违犯,一定要忏悔,赶快将恶业的种子忏除掉,不让它继续留存著,就算未来真的要受果报,也是自己心甘情愿而默默承受。而一般众生不知道因果恐怖的道理,因而妄造种种善恶业,于受果报时怨天尤人。这也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道理。
又 佛在《贤愚经》卷2也开示,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各自所造的业力,还是由各自来承担。譬如波斯匿王的大夫人,曾经生下一个女儿,名为波阇罗,翻译为金刚;这位金刚公主长得非常丑陋,肌肤粗糙犹如骆驼皮,头发坚硬犹如马尾;波斯匿王一见此女,都无欢喜心,因此嘱咐左右秘密养护之,不让别人知道。当此女长大时,波斯匿王便嘱咐左右去寻觅贫穷豪族的男子把她嫁了;并嘱咐这位男子说:“平常要将金刚公主的门锁起来,不要让她出去,房间的钥匙要自己保管好,不要掉了。”后来金刚公主在房中,很自责自己长得很丑陋,便至心遥礼 世尊;世尊知道金刚公主很诚恳、很恭敬礼拜著,于是从地中踊出。金刚公主一一观看 世尊发髻、面相及身相时,使得金刚公主头发变得细软、面貌变得端正、皮肤变得细腻,犹如天女一样。而且 佛还特别为金刚公主说法,使得金刚公主断了三缚结,成为初果的须陀洹。波斯匿王为此特别来到佛前禀白:“金刚公主到底造了什么业,会有如此果报?”世尊便叙说前因:在过去久远劫以前,有一长者家中供养一位辟支佛,当时长者的小女儿,曾经轻心、慢心、诃骂辟支佛面貌丑陋、身皮粗恶。这位辟支佛为了挽救这位小女儿所造的重罪,便示现种种神变。小女儿看了以后,知道自己错了,便向辟支佛忏悔。当时候的小女儿,就是现在的金刚公主;由于曾诃骂辟支佛,从是以来,身体常受种种丑陋的形状,后来忏悔及供养辟支佛,得以世世豪贵。
从 世尊开示可知,一者,自己所造的善恶业,都是自己在承受,不可能由他人承受。如果自己所造的业,可以由他人代为承受,完全违背 佛陀所开示的因果律。二者,不可随便诃骂毁谤贤圣,不论是有根毁谤或者无根毁谤,因为诃骂毁谤的业,会跟随造业者不会消失,而且未来的果报非常严重。从波斯匿王两个女儿所受的果报,可以很清楚知道两件事,一者,在世间上真的有因果存在,而不是如佛门有一些法师及居士们主张,没有真心第八识执持业种,所以没有因果可言。想想看,波斯匿王有两个女儿,一为善光公主,一为金刚公主,同样是波斯匿王的女儿,为什么会有端庄及丑陋的差别出现呢?这告诉大众,真的有因果可言,而不是没有因果。如果他们说法可以成立,世尊在经中所开示的种种法语,岂不是被他们改写了吗?然而这些法师及居士们,他们有能力改写 世尊的开示吗?显然没有嘛!分明表示这些法师及居士们说法错了,而且错得非常离谱,不仅谤佛,而且还误导众生。在经中都开示,凡是谤佛及误导众生的人,其果报是地狱,未来多生多劫要受无量苦,不能不慎啊!
第二个结论,自己亲手布施,未来受果报时,才不会需要经过他人的同意,就能享受美好的果报;这种布施,就是佛法所说的自手施,也就是亲手去布施。譬如在布施的时候,需要透过别人才能完成这件事,虽然你有布施的功德,可是别人同样也有功德,因此未来世要享受果报时,则需要透过别人同意,才能享受美好的果报。如同善光公主与乞丐夫婿一样,善光公主布施供养时,她的夫婿曾阻扰她,后来经过善光公主的劝导,没有阻拦她的布施供养,使得善光公主得以圆满布施供养的功德,当然她的乞丐夫婿也成就了一分功德;可是这样的功德,却是要经过善光公主同意才能享受。也就是说,当乞丐夫婿贫穷下贱时,则需要善光公主的帮忙,才能免除他继续贫穷下贱的果报,才能享受富贵的果报。所以 佛才会说:“善光公主的乞丐夫婿,得需要善光公主的帮忙,才能享受美好的果报。”否则他的来世,还是要继续受贫穷下贱的果报。这告诉大众,自己亲手布施的结果,未来自己才可以享用,而不需要他人同意的道理。因此菩萨布施的时候,一定是自己亲手去布施,而不是假借他人之手而行布施;因为这样的亲手布施,不是透过别人共同完成,因此当要享受美好果报时,当然不需要别人同意就能享受,否则还是需要透过别人同意,才能享受。然而有一件事特别要叮咛,凡是所作的种种善行,最后都要将此功德,全部回向于求无上正等正觉,而不是求来世的有为福德。因为在无有边际的生死轮回当中,有为的福德最后还是会享用完毕,而没有剩下。到那时候,不仅没有福德来庄严,而且还要受种种贫穷下贱的果报,导致自己一直在三界中轮回生死无法得到解脱,倒不如将自己所作的种种善行,全部回向于无上正等正觉,不仅自己可以了脱生死,而且未来还可以成为佛陀,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佛在《增壹阿含经》卷13曾开示,求有为福业与解脱生死的差别,有如天壤之别:【我于尔时,七万岁中,以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供养彼佛,令不减少。般涅槃后,复于七万岁中供养形像、舍利,烧香、然灯,悬缯幡盖,无所渴乏。我于尔时,以此功德,求在生死获此福佑,不求解脱。大王当知,尔时所有福德,今有遗余耶?莫作是观!如我今日观彼富有,无有毫厘如毛发许。所以然者,生死长远,不可称记,于中悉食福尽,无有毫厘许在。是故,大王!莫作是说言:“我所作福佑,今日已办。”大王!当作是说:“我今身、口、意所作众行,尽求解脱,不求在生死福业,便于长夜安隐无量。”】
佛对波斯匿王开示:“我 释迦牟尼佛前身,在灯光如来时七万岁中,四事供养灯光如来没有缺少,于灯光如来涅槃后七万岁中,供养灯光如来形像、舍利,并且燃香、燃灯、悬缯幡盖,没有减少。当时我以此供养所得的种种功德,求世间有为福德,而不是求无上正等正觉。波斯匿王!我当时所作的种种福德,到现在还有剩下吗?早已经没有毛发许的福德留下来,都已经使用殆尽了!为什么?因为生死流转无有边际,于中早已全部消耗殆尽,没有毫厘许的福德存在。因为这样缘故,波斯匿王!不要说自己所作的福德,到今天为止都已经究竟了。波斯匿王!应该要这么想:‘我所造的种种身、口、意善行,全部都要回向于求无上正等正觉,而不是在求来世有为福业的享受;如此才能在漫漫长夜当中,得以安隐无量。’”
佛已经很清楚开示:自己所作的种种善行,全部都要回向于求无上正等正觉,而不是求世间有为福德的享受,因为世间有为福德的享受,于未来无量世,一定会享受完毕而没有剩下,到那时候,还是在生死当中轮回不已,而无法得到解脱。
以此缘故,凡是佛弟子们,都应该遵守 世尊的教诲,将自己所作的种种善行,全部回向于求无上正等正觉,以此来利乐有情;如此才是有智慧的菩萨,未来才有可能穷尽三大无量数劫修行以后,成为无上正等正觉,才能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说到这里,时间刚好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敬请各位菩萨下次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布施(121)
本文关键字:布施
- 上一篇:第19集 旃阇摩暴志谤佛
- 下一篇:第17集 童子持戒守信获宝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
- 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
- 活在当下,并非心性无见
- 佛藏经卷第一
- 佛藏经卷第二
- 佛藏经卷第三
- 佛藏经卷第四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佛说解节经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三
-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五
- 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
- 解深密经卷第一
- 解深密经卷第二
- 解深密经卷第三
- 解深密经卷第四
- 解深密经卷第五
- 无明罗刹集
- 供佛是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 在家菩萨对待欲望的正确态度
- 供佛的细节
- 《心经》解读
- 《心经》所说的心是什么?
- 五戒的五施与五善
- 《心经》概说
- 三福净业之“深信因果”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什么?
- 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
- 关于搭衣
- 戒法常有开缘及遮止
- 八关斋戒资料整理
- 三界六道与业及解脱果的关系
- 戒能遮除烦恼
- 戒有几种?
- 僧伽有几种?云何为坏僧?
- 持咒有用吗?
- 从凡夫到成佛的52个步骤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
- 修学佛道“信”很重要!--三资粮之“信”资
- 菩萨转依如来藏的功德--平实导师法语
- 亲见自住弥陀
- 「一句佛号概括事理」的真正意涵
- 声闻、缘觉圣人和 佛的十八种差别
- 什么是佛
- 如来行一切行、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
- 正说无余涅槃
- 十信位修学的基础是什么?
- 《成佛之道》简介
- 仰望佛陀
- 菩萨---当满足信位,入初住位修学,快速增
-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 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
- 心解脱与慧解脱
-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的正法——开悟须
-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定慧知见
- 定的正受
-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乃方便说法,非真
- 学佛最大的盲点就是想要了生脱死
- 什么是真正的法师
- 佛法中的智慧有几种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大乘法中的善根
- 何谓“五浊”?
- 八种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
- 八解脱(九证法)
- 见惑与思惑
- 戒有几种?
-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当须先求见道
- 证初果的观行
- “空”有两个含意
- 菩萨之四果
- 欝头蓝弗——以定为禅无法解脱生死
-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 何谓自利利他?
- 度众的善巧方便
- 真正的菩萨行
- 菩萨初果——须陀洹
- 菩萨二果——斯陀含
- 菩萨三果——阿那含
- 菩萨四果——阿罗汉
- 具足发起菩萨性的有情会显现出怎样的性相以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菩萨种性何其尊贵
- 皈依后的正行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持守菩萨戒的三个基本原则
- 如何修证四果
- 如何修证三果及初禅的发起
- 如何修证初果
- 菩萨种性的义涵?如何发起、乃至圆满菩萨种
- 如何修证声闻菩提
- 修苦圣谛断我见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在佛法上面的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
- 你能管住自己吗?
- 烦恼的真正原因
- 何谓一心不乱?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
-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
- 财产交税或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
- 钱财交税或给子孙,算不算布施?
- 四宏誓愿就是自利利他!
- 三资粮之“愿”
- 定的正受
- 略说『功德』与『福德』之义涵
-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
- 亲情、友情、爱情,乃至菩萨的悲心,都只是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五种有智慧的布施
- 释迦牟尼佛因大悲心而发菩提心---“疾得成
- “自觉觉他”时“得无违拒”,才是真正的无
- 如何修学真正的禅定?
- 菩萨修学忍辱的三项主要内容
- “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 妄想因何而生?使定力提升的关键是什么?
- 如来藏本来具足,世间第一位众生为什么有无
- 犯五逆罪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
- 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
-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声闻、缘觉为什么不能称为佛?
- 何谓天魔 阴魔 烦恼魔?
-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意涵
-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 十四种误会的学佛方向
-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 十回向位的修行
- 三贤位之十回向位
- 灵魂是不灭的吗?
- 佛教的五净肉或三净肉是什么?
- 《楞严经》中「情」、「想」什么是意思?
- 三贤位的修行,应当如何圆成进入初地的功德
- 目录 引言:缘起与五个题目
- 第一章 永嘉大师《证道歌》第一节 永嘉大师
- 第一章 第二节《证道歌》与般若中观之关系
- 第一章 第三节 离念灵知是妄心
- 第二章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第一节 现代“禅
- 第二章 第二节 天童宏智正觉禅师之默照禅
- 第二章 第三节 关于大慧宗杲与天童宏智间的
- 第三章 佛法必须具足三德 第一节 解脱道不
- 第三章 第二节 佛法只有二主要道.
- 第三章 第三节 具足三德方能成佛.
- 第四章 释印顺人间佛教与佛菩提道之差异 第
- 第四章 第二节 当今台湾佛教之人间佛教弘法
- 第四章 第三节 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与佛菩提
- 第四章 第四节 真正的人间佛教
- 第五章 人间佛教的正修行,必须注意之事项
- 现场即时问答
- 跋:藉无门慧开禅师语,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
- 第001集 共相怨害喻--陀罗尼
- 第002集 五百陀罗尼
- 第003集 菩萨妙陀罗尼
- 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中兴之主
- 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
- 如来有所说法耶?
- 大慧宗杲禅师略传
-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如来藏
- 大慧禅师之心性
- 离念灵知之非
- 似即似,是则不是
-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
- 悟的六种表象
-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
- 眼见佛性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心
- 禅宗历代传法偈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禅宗公案是灭六见之法
- 藉无门慧开禅师语,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
- 永嘉大师《证道歌》真义
-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 念佛现世所得十大利益
- 何谓一心不乱?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
- 《地藏菩萨本愿经》如何讲助念的法
- 无相拜佛心得
- 无相拜佛、念佛,真好!
- 【般若信箱】关于往生的系列问答
-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通过无相念佛,具足静中思虑的能力!
- 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
- 行六事法,可以往生兜率陀天值遇弥勒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修学念佛法门三资粮--信愿行
- 念佛就能往生,何需受五戒、修十善?
-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 勿入极乐边地胎生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孝养父母、奉事师
- 三资粮之信、愿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受持三归”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具足众戒,不犯威
- 关于种福田
- 你帮家人所选的最好保险就是学佛
- 时间的故事
- 周利盘特依教奉行,成就阿罗汉果
- 鬼神干扰母子,诵念《正觉总持咒》安宅得救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
- 怎么改善自己未来世的福报?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年轻人,二十四孝,你知道几孝?
-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容易陷入痛苦中出不来?
- 为什么我们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
- 我看到的对面那个人,其实是我自己
- 如何感召智慧福德之男或端正有相之女?
- 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
- 不生不灭法是宇宙的起源
- 佛法实相与物理学一致吗?
- 制约与习气
- 娑婆世界人类起源
- 将来万一有复制人类,请问此复制人有无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