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 陀罗尼:咒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叶正纬老师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仍然继续跟大家讲《佛典故事》。我们因为有牵涉到陀罗尼的这件事情,有一些话不得不跟大家交代清楚,所以我们在陀罗尼方面得花一些时间,然后我们最后再来收敛到故事的本身。
我们前面讲陀罗尼它就是总持,就是帮助众生学习佛法的一个善巧方便,所以它有各式各样的陀罗尼,那到了《瑜伽师地论》之后,也有菩萨的法陀罗尼、菩萨义陀罗尼、菩萨忍陀罗尼,跟菩萨的咒陀罗尼。我们前面也跟大家讲陀罗尼在最原初的意义,就是要帮助大家学习佛法的善巧方便;可是后期你可以看在 弥勒菩萨讲的菩萨咒陀罗尼里面,已经加入了一个元素,就是为了要度众的方便,难免就是会有菩萨自己的力量,透过自己的神通力量,来宣说一些章句,让持诵这些章句的有情众生能够消灾解厄,这是免不了的事情,这是菩萨道里面恐怕必须有的一个状况。
正因为这个菩萨咒陀罗尼的状况,再加上历史上演进的一些因素,所以就演变成后代的众生,往往对于陀罗尼这个字,往往迷信于有一些神奇的声音,与一些神奇的字的写法;甚至把这个字刻在一个可以旋转的轮上面,说这个叫转法轮,企图用转法轮的方式来清净身口意。其实这已经偏离了陀罗尼原来的意思,所以我们在这里要给大家说的是,如果您真的志在修行的话,请您务必要注意到陀罗尼是一个总持;这个总持它的对象最终都要回归到佛教的教义,也就是法义的部分,佛教的义理的部分。
所以,比方说在《大智度论》里面的字入门陀罗尼那个“阿”那个字,代表了一切法不生,那你要学习这个“阿”字门的字入门陀罗尼的话,你就一定要先寻找善知识,先闻听善知识的开示,了解什么是一切法不生的义理,然后并且也要能够知道,如何在你的行住坐卧之间,如何去观行一切法不生的状况。这些全部都要透过善知识的开导,然后你本身好好地学习,等到你把这些义理跟观行的方式都学起来之后,然后你再来找一个你最容易用到的字,然后把这个字,跟相应的佛法义理跟行门全部连结在一起,以至于你每一次听到这个字之后,就能够适当地提醒你、彰显你所应该修学的义理跟行门,这个才是字入门陀罗尼的意思。所以,你对于这个志在修行,对于字入门陀罗尼,应该要掌握住先学好所有的佛法的义理,然后想办法把它总结;按照自己的方式总结之后,形成一个有效的陀罗尼,这个才是菩萨道修学的有效的方法。
当然如果您志在修行的话,同样也要介绍您〈正觉总持咒〉,这个〈正觉总持咒〉因为这个咒太好了,所以我们仍然要不厌其烦再念一次给大家听:
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
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
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
为什么特别要推荐这个〈总持咒〉给大家呢?因为这个咒同时符合了 弥勒菩萨所讲的菩萨法陀罗尼、菩萨义陀罗尼跟菩萨忍陀罗尼;因为这里面具足了一切佛法、具足了一切佛法的义理,并且也具足了我们所应该要学习的实相法,所以这个部分特别推荐给大家。
换句话说,如果您志在修行的话,请您一定要掌握住陀罗尼原来的意思;你要学习陀罗尼的时候,一定要从法义入手,再把它收敛精炼。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有许多的学佛人确实需要佛菩萨帮他消灾解厄的;甚至我们也不能否认说,也有许多人希望藉此求通、求得;所以对于您有这种需求的话,难免您就会对于一些所谓的世间人一般所认知的咒语真言,比较讲求它有没有应验。
那如果是这样子,我们先给大家讲几个希望大家注意的地方:首先,任何会伤害有情众生的咒语,绝对不可以持诵!是不是真的会有这样的咒语呢?当然会有。我们说咒语的本身,如果它谈到神验的特质,一定是因为当时说出这个咒语的那个有情众生他本身的力量;但这个有情众生,如果是佛菩萨来宣说,必定都是有益于众生;可是这个咒语,我们也不能排除说,有一些的咒语往往都是有一些个鬼神所诵出来的。而那些鬼神是不是真的能够像佛菩萨这么清净呢?很难说。所以有些咒语,我们总是很难排除会有一些对有情众生有伤害的状况。所以如果您已经知道某一类型的咒语会伤害有情众生,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持诵。
接下来,就是勉励大家,哪怕您希望持诵咒语,佛菩萨能够保您平安,可是仍然希望您不要一味地追求世间的五欲境界。有一些人往往舍本逐末,反而是说希望透过咒语,让佛菩萨加持他,然后让他在世间的五欲能够更加地享受,这个就是背道而驰了!如果您用这种方式去持诵佛菩萨所宣说的咒语,而要来求世间五欲的话,那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大家,那样持诵的咒语绝对没有效用。在这个基础之下,我们还要勉励大家,因为讲求消灾解厄,讲求求通、求得,通常是说您还没有了解到佛法是如何的掌握了您所有秘密的关键;所以我们才说,如果您还是这样子的话,那我要勉励您好好地、精进地学佛,从根本的层次,依照您个人的修行,彻底掌握您的命运。如果您能够这样作,那么消灾解厄、求通、求得,本来就是一个自然会有的果报。
另外,我们也要跟大家讲,回到故事的本身,因为这个人他求的是叫毘陀罗尼咒,这个咒语是可以害彼的,但未及害彼反自害己。所以依照我们刚才所给各位讲的,会害人的必定是属于邪咒,所以这个跟我们在佛教里面,所有在佛教里面,正统的佛教、正信的佛教里面的陀罗尼绝对不会害人,所以这里面的毘陀罗尼咒不是佛教里面的咒语。不过我们却要叮咛大家,假使一个咒语,假使是不害人,它仅是为己求达、求通,那是不是表示这个就一定不是邪咒呢?这个很难说,因为大家要有一个观念:宣说咒语,只在于宣说的那一个有情众生他是不是有神通的力量在,如果他有神通的力量在,他就可以透过某一些的章句宣说了跟他相应的咒语;然后当有人来持诵这样的章句的时候,他就可以感应到,然后进而帮这个人去做一些事情。
现在我们想象一个状况,当你在持诵一个咒语的时候,假设这个咒语帮助你解决了一些事情;如果这个咒语真的是佛菩萨所宣说的,那你可以想象得到,佛菩萨之所以会帮助你解决事情,祂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你能够安心的学佛。所以佛菩萨绝对不会因为帮助你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还对你有所求,唯一的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佛而已;可是如果宣说这个咒语的并不是真正的佛菩萨,而是其他的鬼神,那我们就要多考虑考虑了。因为如果是鬼神宣说的咒语,只要宣说的有情他本身有所神通的话,那么即便他只是鬼神,也有它的应验的地方;换句话说,这些鬼神所宣说的咒语,只要你持诵得当,它一样会有所神验。
可是各位要想想看,当你持诵这个咒语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个咒语有神奇的力量,或是神奇的书写方式,而得到神验,它的力量其实是在于宣说这个咒语的有情;所以当你持诵这个咒语的时候,你就相当于请当时宣说这个章句的有情,去帮你解决事情;那么这一位背后的这个有情,如果他本身心并不清净的话,当他在帮你解决事端的时候,想当然他的相应对你会有所求。就如同世间人请人家帮忙之后,那帮忙你的人少不了也会对你有所要求,至少至少心里一定会惦记着,当时我是怎么帮你的,以后我有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也同样要助我一臂之力。从这个世间人都有的心态,你就可以推知,鬼神他的心意如果不清净,那么你去诵他所宣说的这个咒语,而得到应验之后,那想必在未来你也需要去还他一些事情;那么这个部分你就很难想象,到底是要用什么样方式去偿还了。
所以我们要跟大家讲的就是,邪咒即便不是佛菩萨宣说的,是一般鬼神所宣说的咒语,它也有它应验的时候;可是如果这个鬼神不清净的话,那么你持诵这个咒语,代价是目前很难想象到的。所以还是要奉劝大家小心为上。
至于这个故事的本身,我们针对陀罗尼给大家讲了这么多,其实这个部分——这个故事说,跟他人索求一个毘陀罗尼咒,要能够害他,也能够害己。那这个毘陀罗尼咒,在这个故事里面,其实就是我们的瞋恨啊!因为我们只要瞋恨心起来的时候,因为我们的习气使然,所以只要瞋恨心之所在,我们都想要向对方来索求相应的回报,也就是报复的意思。所以瞋的生起的顺序,必然是我们先在情绪上面起来,先生气之后,这个生气起来的状况如果没有适当地消解,剩下来的心行就是思索报复。而所有的瞋,我们想想看,比方说以故事的这个人来说,他被对方毁谤之后,这已经是先前的事情;先前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他因为先前的这个毁谤,把这个瞋恨的心行留住,然后在里面再翻搅、翻搅、翻搅,到最后形成了报复的心态,并且久久不能放下。所以请大家想想看,这个人他的瞋是不是害己在先呢?因为他根本就还没有对对方展开实质报复的时候,他的瞋行就已经在自己的心里面千回百转了;我们知道所有一切的瞋行,所有一切的生气,到最后对于你的身体摆明了就是一个很大的伤害。甚至之前我还读到有一篇统计,说在台湾的许多人,甚至每周一定生气一次;当然统计数据,我们不知道到底准确性如何,但是可想而知的就是,众生这个瞋行几乎是很普遍的。而所有的瞋行,您想想看——以这个故事为例子,所有的瞋行是不是都是会先伤害自己的身体呢?因为你根本就还没谈到了什么报复的事情,当你还在酝酿,还在筹措的时候,这个瞋就已经在你的身体上面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伤害。
那这个瞋从这个方面来看,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不妨想想看,所有的众生不是都是自私自利吗?众生不是都是想办法要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吗?可是众生却一天到晚生气,一天到晚对周围的有情生气,而你每次有瞋心起来的时候,就是先害自己,就如同故事里面所说的毘陀罗尼咒啊!因为你根本就还没有对对方有所应验报复,所以你就是先伤到自己,众生都是这样自私自利,可是却老是伤害自己,而自己不知道。
所以这个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真正对自己好的话,那岂不是应该永远都别生气才是对自己好吗?所以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就晓得这个瞋行的对治,显然是修行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个瞋之所以这么厉害,就是因为它反复地伤害自己;而且瞋的伤害不仅在当下,更会祸延后世,怎么说呢?我们说在经文里面,佛菩萨屡次地告诫我们,就是说瞋,比方说有一些形容词说,瞋好像火一样,会烧功德林;那为什么会烧功德林?就是瞋会让你对于众生来讲,相当于你要把众生驱离,甚至要危害众生;那这样作的结果,你在当世如果跟众生犯了瞋的心,或是甚至有瞋行,实际去作了之后,后世大家再相遇的时候,这个当时受你瞋行的这个众生,很显然后世再看到你的时候,都自然会选择离你远一点,甚至就是老看你不顺眼。像这样的状况,如果从菩萨的角度来看,你对众生犯瞋行之后,以至于使得众生后世要远离你,乃至于说看你不顺眼,那么你又如何去教化众生?如何去度众生呢?
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就是说所有一切的这个福德,中间有包含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如果你跟众生之间,有所谓瞋行的这个行为在过去世发生的话,那么未来世大家相见的时候,也必然都会兴起了跟当时的瞋行相应的果报出来。所以,这个果报显然不会是一个可爱的果报啊!因为瞋的本身就是让人生气,是一个不可爱的东西;所以按照因果相应的道理,它的果报也必然是一个不可爱,你所讨厌的果报。所以这个不可爱的果报,在你的未来世对现的时候,无形中就是会减损你当世的福德。所以佛菩萨才会反复地告诫,有志于菩萨道修行的菩萨们,千万千万要戒瞋,因为瞋的危害太大了!瞋是一个大大的性障!所以就是说,修行的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大家要对治瞋。这个对治瞋,恰巧就是菩萨六度修行里面的其中一个叫作忍辱度的内容。
那前面几个讲次里面,我们曾经跟大家说忍辱度的内涵:第一个内涵,就是所谓的世间忍的层次。而世间忍有绝大部分,都是在对治瞋,对治瞋并不容易;因为你想想看,众生都是这么自私自利,可是却不断地犯了瞋的心行,来伤害自己而不肯改过,也很难改过。这个就是告诉你要对治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样的它得要有一些方法;这个方法,佛菩萨在忍辱度里面,有教给我们一些方法,告诉你碰到逆境的时候,你应该要怎么去观行。
比方说,我们之前曾经讲过音声陀罗尼里面就有谈到,佛有教导大家,碰到这些不顺耳,甚至是毁谤的,人家对你毁谤的言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样去观行;透过这样子的一个教导,如果你自己在作的时候,你就应该实际去作作看,那实际去作作看的时候,你就有了一些体验;这个体验如果再加上佛菩萨的教导之后,你就可以想办法自己来设置一些陀罗尼——音声陀罗尼,自己设计自己的音声陀罗尼,然后让自己能够妥善地运用佛菩萨的教导,帮助你对治瞋。这是一种的方式,当然对治瞋的方式,还有其他的方式;比方说观行五蕴的部分,也是一种对治瞋的方式,有种种的方式。
但是我们要跟大家讲的是这个故事里面,众生会想要去求那样的陀罗尼,这个陀罗尼还没害到对方,就先害自己;这个其实就显示了正是众生所常犯的瞋行。那要对治这个瞋,就需要回归到原始陀罗尼的义理,请大家从忍辱度里面——忍辱度里面有好些个善巧方便,当大家在学习忍辱度这个部分的时候,不要都是在心平气和的状况之下听听忍辱度,觉得言之成理就好了;实际上你要把它变成一个总持,变成一个陀罗尼的话,你除了要懂之外,更要实际的把它用用看。这个就是我们之前告诉大家的,除了对义理的了解之外,也要有观行的方法。当你把义理跟观行的方法都掌握了之后,你就可以把它结合成陀罗尼;一旦你把它结合成陀罗尼之后,对于你对治瞋才会发挥很有效的效果。
我们今天关于这个故事,我们就讲到这里为止。
阿弥陀佛!
- 上一篇:第6集 恒伽达--心欣慕圣贤
- 下一篇:第4集 咒陀罗尼--众生欲求 历史演进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
- 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
- 活在当下,并非心性无见
- 佛藏经卷第一
- 佛藏经卷第二
- 佛藏经卷第三
- 佛藏经卷第四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佛说解节经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三
-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五
- 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
- 解深密经卷第一
- 解深密经卷第二
- 解深密经卷第三
- 解深密经卷第四
- 解深密经卷第五
- 无明罗刹集
- 供佛是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 在家菩萨对待欲望的正确态度
- 供佛的细节
- 《心经》解读
- 《心经》所说的心是什么?
- 五戒的五施与五善
- 《心经》概说
- 三福净业之“深信因果”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什么?
- 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
- 关于搭衣
- 戒法常有开缘及遮止
- 八关斋戒资料整理
- 三界六道与业及解脱果的关系
- 戒能遮除烦恼
- 戒有几种?
- 僧伽有几种?云何为坏僧?
- 持咒有用吗?
- 从凡夫到成佛的52个步骤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
- 修学佛道“信”很重要!--三资粮之“信”资
- 菩萨转依如来藏的功德--平实导师法语
- 亲见自住弥陀
- 「一句佛号概括事理」的真正意涵
- 声闻、缘觉圣人和 佛的十八种差别
- 什么是佛
- 如来行一切行、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
- 正说无余涅槃
- 十信位修学的基础是什么?
- 《成佛之道》简介
- 仰望佛陀
- 菩萨---当满足信位,入初住位修学,快速增
-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 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
- 心解脱与慧解脱
-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的正法——开悟须
-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定慧知见
- 定的正受
-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乃方便说法,非真
- 学佛最大的盲点就是想要了生脱死
- 什么是真正的法师
- 佛法中的智慧有几种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大乘法中的善根
- 何谓“五浊”?
- 八种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
- 八解脱(九证法)
- 见惑与思惑
- 戒有几种?
-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当须先求见道
- 证初果的观行
- “空”有两个含意
- 菩萨之四果
- 欝头蓝弗——以定为禅无法解脱生死
-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 何谓自利利他?
- 度众的善巧方便
- 真正的菩萨行
- 菩萨初果——须陀洹
- 菩萨二果——斯陀含
- 菩萨三果——阿那含
- 菩萨四果——阿罗汉
- 具足发起菩萨性的有情会显现出怎样的性相以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菩萨种性何其尊贵
- 皈依后的正行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持守菩萨戒的三个基本原则
- 如何修证四果
- 如何修证三果及初禅的发起
- 如何修证初果
- 菩萨种性的义涵?如何发起、乃至圆满菩萨种
- 如何修证声闻菩提
- 修苦圣谛断我见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在佛法上面的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
- 你能管住自己吗?
- 烦恼的真正原因
- 何谓一心不乱?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
-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
- 财产交税或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
- 钱财交税或给子孙,算不算布施?
- 四宏誓愿就是自利利他!
- 三资粮之“愿”
- 定的正受
- 略说『功德』与『福德』之义涵
-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
- 亲情、友情、爱情,乃至菩萨的悲心,都只是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五种有智慧的布施
- 释迦牟尼佛因大悲心而发菩提心---“疾得成
- “自觉觉他”时“得无违拒”,才是真正的无
- 如何修学真正的禅定?
- 菩萨修学忍辱的三项主要内容
- “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 妄想因何而生?使定力提升的关键是什么?
- 如来藏本来具足,世间第一位众生为什么有无
- 犯五逆罪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
- 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
-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声闻、缘觉为什么不能称为佛?
- 何谓天魔 阴魔 烦恼魔?
-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意涵
-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
- 十四种误会的学佛方向
-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 十回向位的修行
- 三贤位之十回向位
- 灵魂是不灭的吗?
- 佛教的五净肉或三净肉是什么?
- 《楞严经》中「情」、「想」什么是意思?
- 三贤位的修行,应当如何圆成进入初地的功德
- 目录 引言:缘起与五个题目
- 第一章 永嘉大师《证道歌》第一节 永嘉大师
- 第一章 第二节《证道歌》与般若中观之关系
- 第一章 第三节 离念灵知是妄心
- 第二章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第一节 现代“禅
- 第二章 第二节 天童宏智正觉禅师之默照禅
- 第二章 第三节 关于大慧宗杲与天童宏智间的
- 第三章 佛法必须具足三德 第一节 解脱道不
- 第三章 第二节 佛法只有二主要道.
- 第三章 第三节 具足三德方能成佛.
- 第四章 释印顺人间佛教与佛菩提道之差异 第
- 第四章 第二节 当今台湾佛教之人间佛教弘法
- 第四章 第三节 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与佛菩提
- 第四章 第四节 真正的人间佛教
- 第五章 人间佛教的正修行,必须注意之事项
- 现场即时问答
- 跋:藉无门慧开禅师语,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
- 第001集 共相怨害喻--陀罗尼
- 第002集 五百陀罗尼
- 第003集 菩萨妙陀罗尼
- 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中兴之主
- 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
- 如来有所说法耶?
- 大慧宗杲禅师略传
-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如来藏
- 大慧禅师之心性
- 离念灵知之非
- 似即似,是则不是
-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
- 悟的六种表象
-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
- 眼见佛性
-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真心
- 禅宗历代传法偈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禅宗公案是灭六见之法
- 藉无门慧开禅师语,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
- 永嘉大师《证道歌》真义
-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
- 念佛现世所得十大利益
- 何谓一心不乱?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
- 《地藏菩萨本愿经》如何讲助念的法
- 无相拜佛心得
- 无相拜佛、念佛,真好!
- 【般若信箱】关于往生的系列问答
-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通过无相念佛,具足静中思虑的能力!
- 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
- 行六事法,可以往生兜率陀天值遇弥勒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修学念佛法门三资粮--信愿行
- 念佛就能往生,何需受五戒、修十善?
-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 勿入极乐边地胎生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孝养父母、奉事师
- 三资粮之信、愿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受持三归”
- 三资粮之行:三福净业之“具足众戒,不犯威
- 关于种福田
- 你帮家人所选的最好保险就是学佛
- 时间的故事
- 周利盘特依教奉行,成就阿罗汉果
- 鬼神干扰母子,诵念《正觉总持咒》安宅得救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
- 怎么改善自己未来世的福报?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年轻人,二十四孝,你知道几孝?
-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容易陷入痛苦中出不来?
- 为什么我们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
- 我看到的对面那个人,其实是我自己
- 如何感召智慧福德之男或端正有相之女?
- 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
- 不生不灭法是宇宙的起源
- 佛法实相与物理学一致吗?
- 制约与习气
- 娑婆世界人类起源
- 将来万一有复制人类,请问此复制人有无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