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17、七方便、九种心住、六种力(一) 正洁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洁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

我们这一次的范围大概有四个单元,主要的内容是在于以“七方便”来断除我见。“七方便”包括:五停心观,四念处的别相念处,四念处的总相念处,还有后面四善根(新的翻译叫作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法。不过,因为在正觉讲堂的话,相关五停心观这一个修定入门,我们主要是以无相念佛为法门,所以我们还是会偏向以无相念佛为主,然后配合《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说的“六种力”、“九种心住”,如何依于练习无相念佛、净念相继之后,有未到地定。那依于这样子的定慧等持,同样依于六种力、九种心住,而来依于 佛所说的,在祂示现涅槃之后,一切三乘弟子都应该住于四念处或是四念住而来证得三乘菩提的解脱果。

在进入“七方便”之前,我们先要就所谓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来作一个简单的提醒。所谓的“法与次法”,我们有时候可以把它讲成“菩提与助菩提”。在《六十华严经》(佛驮跋陀罗所翻译的六十卷本的《华严经》在卷25)有这么一段的经文:【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但七地具足助菩提法,一切诸地亦能具足?”金刚藏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于诸地中皆悉具足助菩提法,远行胜故,于此地说。”】

由此可以看到,其实在一一法,乃至一一的菩提法,我们都必须要记得一点,在十地乃至在地前的每一个阶位,它都有它需要相应的六度万行,所谓的戒、定、慧。可是在这样子的位阶当中,就好像一栋大楼,您要到八楼,您先要到七楼,这就是刚刚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说的,其实在包括七地以前(我们所谓的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六地)对应于六度,(可是在七地之前)虽然七地是主修方便波罗蜜,可是七地之前的一一地照样都是有助菩提法(助菩提分),因为在小乘当中三十七道品(有时候也翻译成三十七助菩提分),这样的意思就是:每一个上位的所证都必须要以下位为次法。换句话说,如果以七地来说,他必须以六地为次法或是为助菩提分,而对于上地的八地来讲的话,七地所主修的、要圆满的,其实就要成就八地的助菩提分,或是助菩提法。

我们还可以引用另外一部经,就是《悲华经》,它在卷5跟卷9,佛都有相同的开示。我们来看一下经文,《悲华经》卷5:【“……云何菩提?云何助菩提法?云何菩萨修行菩提?云何系念得于菩提?”尔时,其师报言:“摩纳!如汝所问,菩提者即是菩萨之所修集四无尽藏。何等为四?所谓无尽福德藏、无尽智藏、无尽慧藏、无尽佛法和合藏。善男子!是名菩提。摩纳!如佛所说助菩提法,所谓摄取‘助清净、度生死’法门。善男子!舍财即是助菩提法,以调伏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随其所愿得成就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具足故;精进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一切诸事故;禅定即是助菩提法,其心当得善调伏故;智慧即是助菩提法,以知一切诸烦恼故;多闻即是助菩提法,得无阂(碍)辩故;福德即是助菩提法,一切众生之所须故;智即是助菩提法,成就无阂(碍)智故;寂灭即是助菩提法……。”】后面经文很长,我们就不念了。

基本上从《悲华经》卷5乃至卷9,约略相同的经文,我们都可以认识到这一点。在整个佛法当中,只有究竟无上正等正觉所证所依的这个法身、这个如来藏,是唯一的主法;唯一的不可能——既是主法,又是次法——既是菩提(所应证的菩提),又是助菩提分。除此之外,任何一个阶位所证,乃至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说是菩提,也可以说是助菩提。所谓的法(主法),就是“菩提”;所谓的“次法”,就是助菩提或是助菩提分。那依于这样子的理解,菩萨们应该要体会,我们现在所说的、所根据的,讲堂所发行的这一部《法与次法》,严格讲它只是要来帮助菩萨们在进入大乘修学、要来求得明心见性之前,先要具足这个断我见,乃至断我见之前所应该要具足的初分的戒、定、慧,而把这样子称为次法而已。而不要只是单单地把(好像说)我现在的次法,或是说整个佛法的次法,好像就只是根据于这一个六度的前五度,甚至是把一般的福德,当成做义工或是布施,就以为说这就是次法,这一点观念有必要跟菩萨们厘清。

在那之后的话我们就来看看,我们这四个单元的主题,所谓的“七方便”。这一般来讲“七方便”是小乘要断我见的一个法门,这里刚好又有一个方便,我们刚刚讲到了“助菩提分”或是“次法”,就是方便。而这里的七方便,我们先来看看哪七个?第一个,五停心观;第二个,四念处的别相念处或是别相观;第三个,四念处的总相观;第四个,煖;第五个,顶;第六个,忍;第七个,世第一法。后面这四个以前的翻译叫作四善根,新的翻译叫作四加行。那回到“七方便”,我们说方便、方便,当然现代人有时候把方便就当成随便了,严格讲就当初的定义来讲,这个方便其实指的“方”,可能是方向,可能是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引申好像一个药方。有一个方向以便于您达到某一个目的地,有一个方法以便于您解决某一个难题,有一种药方以便于能够治疗、解除、消除某一种疾病;这个方便、方便,必定是有它的因果,有它的顺序。

这里所谓的小乘要来断我见的“七方便”,实际上就是依于这样子一个助菩提分,在三归、五戒之后,先修五停心观,有初分的定;乃至定成就之后,再依于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一个对治众生凡夫的四颠倒“常乐我净”:以无常为常;非乐,就是明明是苦而有乐颠倒;明明是诸法无我,而错误的认知诸法有我;……这样子一个种种的只有到佛地的时候(《大般涅槃经》所说的必须要如来地),必须要成就了无住涅槃,才能圆满实证的涅槃四德——真正的“常乐我净”。严格讲,这个四念处的话,它就已经专门来对治这一个所谓的凡夫四倒(这个四颠倒)

那这样子的一个四念处,它是有一定的顺序的,这后面我们会先说到。换句话说,您不可能是先四念处……身念处还没作好就作后面的受念处,乃至您不可能心念处没有作好,您说您能够观诸法无我。再顺便提到一点,小乘几乎所有修学的法门,大概在大乘当中都能够找到对应的、同样的名相;譬如说在《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里面,清楚地就有说到所谓的小乘的四念处跟大乘的四念处的不同,乃至小乘有所谓的我们刚刚才说过的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菩提分这样的三十七觉支,小乘有这样子的三十七菩提分,大乘也有三十七菩提分。回到这个四念处来说,虽然我们这个单元所说的,只是小乘所谓的“七方便”。严格来讲,大乘菩萨要来求明心(大乘的这一个真见道之前),我们也必须要依于三乘菩提各自相应的断我见的方法,乃至先以四念处,用小乘的依于这样子的观身不净、三十六相不净的入门的方法,清楚地先断除自己对于遍计执性——所谓的人、我、众生、寿者相,取相为真、执梦为实——这样子的一个引致于三界轮转生死的习性。

先在这个地方,先从对于这个色身的执著贪爱,依于四念处的身念处来下手。那记得小乘的四念处,看起来好像是三十七菩提分的入门,然而大乘的四念处(所谓的大乘的三念处),严格来讲函盖了三乘菩提全部的修证。这句话怎么说呢?以大乘的观点来说: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能够全部究竟圆满实观诸法无我,证得法无我智圆满具足,完全断除法我执,所谓的断除一切的烦恼障(碍),这当然是一定只有诸佛如来才能够作得到,才能够究竟圆满实证诸法无我。换句话说,若从大乘的观点来讲四念处,最后的一个诸法无我,也只有佛——诸佛如来——才有资格说祂已经圆满大乘四念处的这样子的法念处。

而这样子大乘的身念处无妨也可以对应于小乘的四念处的入门,是要来断除众生对于五蕴当中这个色身(这个不净色身),这个生处不净、种子不净,种种不净的三十六相,所谓的发毛爪齿、眵泪耵聍……,这样子的一个肉身的贪爱为入门,来为解脱三界当中、欲界当中,依这个色身而取执(意识取它为我所拥有),而来造作更多的于外奔驰攀缘,而在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这种外我所上来继续于身外的(执著身外有众生),建立人、我、众生、寿者相之后,根、尘触而起贪,而起瞋,而起乐受,而起苦受,而造作所谓的触、受、爱、取、有,种种相应于流转三界生死的有漏善恶业。

我们再回到“七方便”的第一个五停心观,我们先引用一下经文。在《大般若经》(玄奘大师所翻译的、新译的《大般若经》)卷536有这么一段经文,我们来念念看:【若见有情贪欲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不净观。若见有情瞋恚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慈悲观。若见有情愚痴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缘起观。若见有情憍慢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诸界观。若见有情寻伺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持息念。】

因为我们这次的重点,时间所限,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一般菩萨应该都很熟悉的五停心观,在这里我们只点出来一般菩萨们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我们说“七方便”是以五停心观入门,换句话说,凡夫在认知了轮回是苦,而想要来解脱轮回之苦,当然一定要先三归、要五戒。因为只有佛法三自性——不生不灭法(圆成实性法);生灭法(五蕴十八界),这个纯粹的功能性法;众生在生灭法上面,不知生灭法是不生不灭法所出生,而在生灭法运作当下,马上就堕入人、我、众生、寿者相的遍计执性,著于生灭相;所谓的著相,卡到“阴”(五阴)。这样子的 佛所说的三自性,可以圆满地解释众生如何轮回于三界六道,众生又如何才能够依于三乘菩提,而来解除这样子的一个轮回的烦恼;因为佛法三自性讲对,把轮回与还灭的解脱道理讲对,我们当然归依于 佛,而不归依外道所说的错误的邪见,而增长轮回的苦因。

三归依之后,您当然就要开始来修学断除轮回的法。轮回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烦恼都要断除,才能够脱离三界,远离三界分段生死的烦恼。三界的烦恼既然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由下而上,由粗而细,由浅而深,这样子的一个顺序;您就好像一栋楼有三层楼,您要爬到三层楼,要超越最后的无色界的烦恼系缚,您当然必须要先从一楼爬起,所谓欲界开始入门。那当然在找到能够解脱轮回的法之后,您信受了 佛所说的三乘菩提,您第一个三归依了。然后您就要在欲界的烦恼上面,先在著相还很重,还很贪爱这些五尘、五欲,还不舍于人、我、众生、寿者相的分别、取著的时候,您第一个要依于这个戒定慧——所谓的三无漏学戒开始。虽然著相,无妨著相——著人、我、众生、寿者相,著苦、著乐相——可是无妨在著相的时候,因为信受轮回,因为想要寻求解脱(当然我们是大乘人,所以要求解脱),绝对不是只有自身的解脱,应该要远及无量的过去世,乃至远及无量无边的未来世,更不用说是今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一切亲友。

那依于这样子的发心,我们在三归之后就行五戒。五戒之后最主要的要知道:五戒要对治的烦恼,就是欲界的最浊重的烦恼。哪五个?就是我们之前说过了:财、色、名、食、睡。这个财色名食睡五个最浊重的欲界烦恼,刚好就是对应于 佛所制定的五戒,详细的情形我们就不说了。好!那三归五戒之后的四种修,在正觉讲堂每一本书的后面都有印制了 平实导师所拟订的四种修,就是所谓的修学知见、修习定力、修集福德、修除性障。

其实我们这一次基于方便的讲说来断除我见,除了它的主体,除了是好像要来证得小乘初果之外,其实要请菩萨们要注意的,在“七方便”之前,它也有它所谓的次法。因为我们现在是以断我见、以“七方便”为法,那“七方便”之前,您当然就已经要先具足三归、五戒了,有要初分的在修学戒之后的一个定,乃至之后的一个慧。“定”,以正觉讲堂来讲,主要指的就是无相念佛,或是这边“七方便”所说的各种依众生的贪爱这个根性不同,而来相对应的五种方法,这五种法门——五停心观。

这里要顺便提一下的,五停心观其实就是它分别对治的,所谓的刚刚我们经文有说过的贪欲多、瞋恚多、愚痴多、憍慢多、寻伺多。要请菩萨们注意一点的是,这个其实就是当您断了我见之后(所谓的见惑断了之后),您在修惑的层次,如果是以这一个五钝使、五利使来讲的话,这里所谓的五停心观分别对应的,其实就是五钝使,所谓的贪、瞋、痴、慢、疑。换句话说,贪欲多的修不净观、瞋恚多的修慈悲观、(贪瞋痴)愚痴多的修缘起观、(贪瞋痴慢)憍慢多的修诸界观。这里的诸界观,指的是地、水、火、风、空、识,不相应于所谓的界善巧、蕴善巧里面的,主要以十八界乃至说世界悉檀“三界”为善巧,而来了知佛法当中的入门的蕴处界缘起善巧、种种善巧。当然这两者之间也不可能互相有隔阂,纯粹只是从不同的层次来对治不同的烦恼和障碍而已。

那这里《大般若经》刚刚引用的卷536所说的“若见有情寻伺多者”,这里其实对应的,就是五钝使里面的贪瞋痴慢疑的疑。疑多的人,当然在佛法当中我们讲疑,经常是指疑三件事情:疑实、疑德、疑业。实就是法界的实相毕竟是如何?解脱的道理究竟是如何?简单讲就是小乘的四圣谛。当然也有大乘的四圣谛(谛就是真实)。疑实这是一种疑。疑德,德就是说真实有德行,真实有证量、有果德;譬如说,于佛、于法、于实相有实证的善知识,这都是属于疑实、德、业中的德。疑业就是对于自己要修行哪一些身口意业?作哪一些万行的修行,才能够达到也成为一个有真正果量的有德之人?乃至能够完全实证第一谛实,这个真实、这个胜义谛,基本上来讲,佛法当中讲疑主要就是基于这三项。

那这样子疑心多的人,他必定必须依于意识有所寻、有所伺。当然这里的寻伺觉观不是在禅定当中,初禅所谓的那个有寻有伺、无寻无伺,不是那样子对于定境法尘,那一些法门上面的一个减舍。主要还是在讲说于这个欲界的凡夫,因为根、尘触就起烦恼,因为心乐于奔逸,流放奔逸于前五尘而有五俱意识,不乐于因为修定而成为定中独头意识,而乐于每一次的根、尘触,就取外境为真、为实。我们经常说,不是只有您睡觉才作梦,您清醒的时候,您其实就已经是(这个根尘触)您活在自己的内相分的影像世界里面。而众生不了解这样子的诸法,这些当中显现的生灭相相应的人、我、众生、寿者相,实际上是自己依于法我执、人我执而产生的一些虚妄想;而把这一个电视萤幕这个影像当真,把这一个广播电台的这些声音把它当真,而取色尘、取声尘为真、为实。而每一次只要睁开眼睛、张开耳朵,就落入了这样子一个剧情,而不只是当起了演员,甚至还当起了编剧,当起了导演。像这样子地取相为真、执梦为实,这样子的心猿意马、乐于奔逐,于流逸奔尘的习气,当然就必须要依于“七方便”当中的五停心观。那各自依不同的习气的偏向,而来依于佛、依诸大菩萨所施设的这样子的五停心观,而来停止自己的心猿意马,至少能够进一步的在有戒之后,又能够进一步的修定。

而在正觉讲堂的话,五停心观当中,我们是以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的〈念佛圆通章〉里面,所引申出来的这个无相忆佛、无相念佛、无相拜佛,来作为一个入门的修定的法门。

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先演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浏览量 905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