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

71、二乘菩提与如来藏(上) 正圜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圜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平实导师所写的成佛之道《宗通与说通》。在上一集中,我们对大家讲述了轮回与解脱之三种缘起,也就是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和真如缘起。并且说明如果想要真正了解轮回与解脱之三种缘起,第一步必须先求大乘之宗通,也就是要开悟明心,能够亲自领受如来藏之自性,并且能够一一体验之;然后依照真善知识之教导,按部就班就能渐次地通达佛菩提道。所以说,佛菩提之宗通不离第八识如来藏;往后佛菩提道之进修,更是以亲证如来藏为基础。今天我们则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也就是要来介绍“第五章第三节、二乘菩提与如来藏”。

各位菩萨,您是否听人说过,“现在是末法时期,要开悟明心,证悟佛菩提非常地困难”这样的话呢?然而现在真的是末法吗?什么叫作末法呢?是不是人间已经没有正法了呢?其实所谓“末法”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根器普遍越来越陋劣、福德浅薄、性障深重,多半不讲求实证,唯贪着于外境的攀缘。往往在法相的枝末上产生种种虚妄想,然后对这些虚妄想产生爱乐和执着,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称现在是“末法”。然而在末法时期,并非已经没有了义正法的存在、绵延与赓续;但是因为亲证的人非常地少,设使有因缘亲近真正的善知识听闻正法,也都因善根微少、福德浅薄而无法信受,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现在就是末法时期。

譬如台湾宝岛近年来多有法师、居士,因为大乘禅之见道极为困难,所以退而求其次,改学南传小乘佛法之内观禅,然而如法者少,不如法者多。所谓“不如法”的意思是说,修学者多半落入定境之中,追求定境之有境界法,将定境之修证误认为即是内观禅之修行;因此教人时时保持警觉清醒,不能昏沉睡眠,要让这种觉醒性不能中断,以为这觉醒性就是不坏的涅槃本际;而事实上,都是堕入了我见之中而不自知。因为这觉醒性正是意识之作用,并非不坏的第八识心体,而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所以说这不是声闻内观禅的正确修法。

真正“如法”的内观禅,乃是在一切举止运为之中,体会色蕴之机械性,从而确认色身非我、非我所,这时候就可以断除身见,成就身念处观。然后必须继续转入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观,依序进修才能真正断除我见,于佛无疑。身见断了之后,疑见及禁取见也同时可以断除,就名为断三缚结,可以预入圣流,成为初果圣人。这样的声闻初果虽然可以断除我见,但却是无法断除我执,那是由于他们对了知心及明觉心之我执未断的缘故,所以仍然执着此心为我。然而大乘菩萨却不是这样,菩萨修大乘禅,在四禅见道的时候断除我见,也同时可以断除我执;这是因为大乘菩萨已经完全了知这个能知的明觉心是虚妄法的缘故,当然对于自我也就没有任何可以执着了,因此而得以断除我执。所以说,大乘法和二乘法在修、断上有许多层次浅深的差别,不可一概而论。

然而真正如法的南传佛法之内观禅,设使可以使人修成法念处观,断尽有爱住地,从此不再以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为我、为我所,我见完全断尽而得慧解脱,成为阿罗汉,舍报以后能够取证无余涅槃;却仍然无法了知菩萨修祖师禅,于见道时身见、我见俱断,所证得涅槃本际、中道实相的境界。由此来看,南传佛法如法修学者尚且无法了知涅槃本际如来藏,何况不如法修学者之落在意识定境之中,连二乘菩提之见道初果尚且无法证得,遑论能够取证四果解脱的无学果位呢!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南传佛法的情形。而北传佛法的大乘比丘们,也如同南传佛法一样,口中常说无常、苦、空、无我,虽然他们也在教导众生修学四圣谛、八正道等无常、无我之法,也有教授十二因缘之缘起性空者;但是我们观察他们的所说、所修以及所证,却都仍然落在意识我见之中。像这样的人,自身尚且无法断除我见,都是以意识细心作为涅槃本际,都是属于错悟之人,却反过来指责大乘真见道的菩萨亲证如来藏是外道神我,实在是没有这样的道理啊!这是由于意识不论如何的微细,终究不是涅槃本际,不是生死轮回之主体,因为意识必须依意根触法尘为缘然后生起现行啊!

各位菩萨,我们来想想看,为什么南北传大师如此认真地修证佛法,却始终无法证得二乘之见道呢?其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个:第一、是因为不了解基本佛法十八界之内涵。第二、是因为不了解涅槃本际的缘故。前者使得南北传大师无法证得二乘菩提之见道;后者使得南北传大师于二乘菩提生起种种的邪见,乃至以此邪见而误导众生。为了使大家能够远离这种种错误的见解,我们将针对前面所说的两个原因,来略述一下十八界和涅槃本际的意涵,以帮助菩萨们建立起未来能得二乘见道,乃至大乘见道之基础。如果能够确实了解十八界与涅槃本际的内涵,就能够信受世尊在《阿含经》中所说的都是如实语,确实是有第七识及第八识的存在,一切有情都是八识心王具足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什么叫作十八界。所谓十八界,就是指六根、六尘和六识,这是一般学佛人都知道的道理。人间的六根即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意根;六尘则是指内、外相分的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乃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如是六根、六尘、六识合称为十八界。所谓“界”,就是界限、局限的意思,也是“功能差别”的意思。也就是说,根、尘、识各有各的功能差别。譬如眼根能触色尘,而不能触声尘,耳根能触声尘而不能触香尘;又譬如眼识能了别色尘,而不能了别声尘,耳识能了别声尘,而不能了别香尘;乃至如色尘与声尘作用不相混杂,声尘与香尘作用不相混杂。如是根、尘、识各有各不同之功能差别,不能也不会相滥。譬如色尘不能自知,而眼根虽能触色尘却不了知,唯有眼识能依眼根与色尘相触而现起了别色尘之功能;因此说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其界限,总称之为十八界。

六根中的前五根都属于色法所摄,即是名色中的色。眼根有扶尘根与胜义根之差别,眼之扶尘根就是指眼窝中之眼球及其所属的视觉神经,眼的胜义根则是指脑部掌管视觉的头脑之局部。其余四种有色根,也都有这两种根的差别,都各有胜义根与扶尘根。这五根都是随有色根立名,譬如眼根因为属于眼,而且是接收色尘的受器,所以立名为眼根;此根随眼立名,而为眼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所以说为眼识的根,名为眼根;耳、鼻、舌、身根,乃至心法的随“意”立名,而为意识生起及运作时的所依根,说为意根。

五色根都各有扶尘根与胜义根,胜义根又叫作净色根。五色根的扶尘根就是指眼球、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它的所行境界是外相分五尘,属于外五入所摄;五色根的净色根就是指掌管视觉乃至触觉的各部分头脑,所行境界是内相分五尘,属于内五入所摄。这五根都是各自运行于自己的一尘境界,都不涉及到其它四根所运行的四尘境界;也就是说,眼根只能触取色尘,耳根只能触取声尘,乃至身根只能触取触觉上的触尘,这就是五根各自行于自己所行境界,所以说五根是异行异境界。换句话说,五根所行的是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界,而五识则在五胜义根所在的处所,领纳五尘中各自应该领受的境界。

然而由于五根各自领受五尘中的一尘境界,无法统合领纳全部五尘境界而作应对,必须得要有另外一个心来统合五根对这五尘的领受,否则就会变成五个有情各自领受不同的境界了。那个统摄五尘境界相的心就是意识,祂是有情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有情的思考、判断、记忆、逻辑、推理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作用,都是意识的功能。前五识各有其所依之根,第六识也是依根而起。前五识是依于清净四大所组成的净色根,是色法之根;第六识则是依于第七末那识,是心法之根。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色法;第六识则是缘于法尘境,所以是心法。前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而第六识则是前五识任何一识发生作用,第六识即与之同时俱起,共同了别五尘境界,所以又有“五俱意识”的称呼。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是前六识的概略状况。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说明第七识,也就是意根,意根在大乘法中称为末那识。眼等五根中之扶尘根都属于外五入,是粗色根,譬如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偃月、身如肉桶等,都可以看得见;但五根之胜义根则都是内入处,虽然也都是有色根,却是不可见、有对。而意根也是属于内入处,意根是心非色,不可见、无对;意思是说,意根是心体,不是属于有色根,无法以肉眼看得见,祂也不能像意识一样可以让凡夫们感觉到,所以不可面对。凡夫们都无法了知意根的存在,所以无法面对意根,乃至诸大师也多半无法了解意根;譬如有人竟然说大脑就是意根,也因此而产生种种的邪见。

各位菩萨,为什么大脑不是意根呢?因为世尊曾经开示说,意根可以去到下一世的缘故,所以说大脑不是意根。譬如《杂阿含经》卷十四中,世尊开示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含经》卷十四)前面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如果有思量性不灭、如果有虚妄想不灭的话,则有结使攀缘之第八识存在;因为这个具有结使攀缘之第八识存在的缘故,所以进入母胎名色之中;进入母胎名色之中的缘故,便有未来世之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

为什么我们说有攀缘识住的识是第八识呢?那是因为佛说“此识入胎,住于名色中故”。意思是说,刚入胎的时候有此识入于名色之中,而这个名还没有前六识,所以名唯是意根;而色则是指受精卵还没有分裂之单细胞而言。名摄在心,不是有色根,所以说意根是心。由于上一世死亡时,前六识俱灭,不能去到未来世,因此说,识所入住的名色之名,唯是意根;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名既然是指第七识意根,则能持名者必定是第八识,因为前六识还没有出生的缘故。所以,如果这时候意根之名是指大脑的话,则是违背了事实现象。

如果有人说“刚入胎时唯有色而无名”,也同样违背世尊在四阿含中的开示,世尊说“此际名色具足故”。因此说意根是心,不是大脑,因为大脑不能去到未来世。一切为人母亲者,都不曾见到自己的小孩是带着上一世的大脑来入胎的,这是任何世间人都可以现前观察和了知的道理。

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就知道,《阿含经》中佛语正真,已经证实有第七识意根以及第八识持名色之识,如此一来即已具足了八个识;不需像应成派中观师一样,在十八界外另行建立意识细心,以之作为前后生死轮回因果之连系者,以及建立这一个意识细心作为涅槃之本际。因为佛说意识需依意根才能出生,不是本来自有之心;佛说意识若在,即不能入无余涅槃;佛说意识之最细者,莫过于非想非非想定中之意识;此心若不永灭,则不能令第八识舍寿入胎故。

各位菩萨,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下次再会。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67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