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三乘菩提  涅槃  悟道  公案  十信  菩提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净土>须知及实修>念佛实修>

无相念佛资料汇编(十方论坛忆佛拜佛问答集锦)(4)

[念佛实修]  发表时间: 2016-10-12 23:02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20、一二三菩萨:
正念观想的能力,众生皆有。大德有如是这么多的时间,实在是很令人惊奇;按照解缚方便,以个人所了知的部分,为兄解释念佛的转进:如果音声代表实相,便不会说五蕴虚幻无常,因此虽有圣号,则从第一义谛而言,都是度众方便,都是施设法,由于净土行者,深信有阿弥陀佛,因此可以称号不辍,如是声音传了行者之往生极乐世界的切愿,所以藉此而摄心,虽然本非定以称念而摄心,然经由不断地念诵,心便开始于念佛的方便正念上安住,所谓的安住,是说在六根门头,开始不一直随逐诸法,只是将六根摄入到修学的所观照的境界上,所以深缘所生相故,渐渐将这观想不熟悉的境界相收摄于心,于念佛心安住,心因为平时又不断熏染道种,对于应该往生、如何往生、乃至生死之助念方便,如是事理,都已经了达其中少分,在中间并无邪见困惑,对于往生事理如是笃定,即使今曰丧命,不求托诸讯息转告家人,惟求大悲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舍本愿接引,如是清楚明白事理,没有疑惑;所以藉由净土书籍的熏染成就善根,又透过不断地念佛实践,六根的意根于触心所上,常常令心不断地根据习惯、习气种子而现起念佛而安住,意根本无所谓好与不好,以了别慧不如意识之伶俐的缘故,所以只要理上信受生死有弥陀大愿,可作舟航,度此大海,因此念头便可以渐渐随顺安止。
所以念佛随个人状况不同,但在其中应该自问,什么样的情境,应继续念佛,应自知业报现前,应安住念佛,应无畏惧地念佛,这些情境都可以透过个人的观想和施设,先去思惟一番,如行者回向给众生的时候,观想如是;然因为此中意念纷飞,一个简易的方法,是将自己的如是心愿愿力写在纸张,变成文字,这样开始写不了几个字,自己对于生死轮回、念佛往生都是听善知识的教化开导,这时,便可以施设人生最坏的情境,比如生大病等等,自己的正念在哪里,自己思惟,自己对弥陀的信心有何多么坚定,这样一字一字地写下来。
所以并不是修学净土法门的行者,就没有修行曰志可写,事上也并非决然如此,因为众生心随时与过往的五尘相之上的法尘相应,所以浮现的种种都是五尘,透过自己对于法上的认知,这样的思惟,是可以建立不坏的信法,当知念佛法门于此信根、信力所需要的部分,超越他法门甚多,所以经典首说:「难信之法。」既然需要信力成就,所以应当思惟整理,理上透彻,经由撰写最坏情境的思惟,还能够信受弥陀,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字正理自我熏习,便可以经心相又转进一层,由信而起更深的正念,由此正念又可回熏成就信根、信力,所以皆由了达净土而自思惟而胜解其义而来;因此于诸般情境,尚且不如此诸思惟的恶劣情境那么糟糕,透过这样的思惟整理,都是自家珍,即使他人毁谤如来胜妙之净土法门,心也可以安住,以少分信根成就的缘故,将来便可以于恶劣情境中,生起最后一分仰信:惟念圣号而往生净土!
所以实践的方便甚多,总在信根,因此念佛摄心,渐渐地可以在人来人往之时,还可以出现佛号,但因为意根信受过往意识、多生来的习气,所以诸法尘境界会随着当前境界而不断地引发生起,这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而行者在这当头有时会无所适从,以意识心好像要念佛,或是提起一念要念佛,但是意根却决定要缘取外界一切诸相,并引发过往落谢法尘种子,纷然现起,而意识心最后觉得如何,尚且不清楚的时候,都顺于过往习气,因此自心散乱,念佛心不再,等到再由其于之境界相而引发的时候,这个时候又生起懊悔的念头,以为不念佛处又如何,自责自己,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我们的习气种子像是须弥山,像是高广巨海,一切不可思量,不必生以悔心而应对境界相,我们是凡夫,不是圣人,不必在自心落谢更多的懊悔,我们本来流转于六道之中,随逐于诸法,因此即使我们今曰如何用功,要将故往的一切种子一刀斩断,这是让自己更加地沮丧,对于佛法更丧失信心,因此攀上高峰,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而来,这境界人人皆有,不必懊悔。
因此忆佛念佛的方便是很适合于这时候来作的,这时候,随顺一丝轻微、模糊的忆佛念头,如同您挂念您父亲,但是不生起一个特别的形象、声音、符号,就可以忆持这「父亲」,在您工作的时候,这「父亲」还是可以忆持,因此行者当信受这「佛号」当然也可以如是忆持,以非语言的方式、以非文字的方式来忆持,既然「佛号」成为非语言、非文字,又不会生起阿弥陀佛的庄严相貌,这声音和色相都不需要生起的时候,便可以随顺这样很轻微的念头,好像不是念佛的念佛,可是这样就是,当然这世间有许多和您很亲近的人,这样便想要身心俱起,五根俱作来回应,当下这细微的忆佛念也不见了,这是很自然的,摄心在正念中,为人处世仍要遵守法理,因此如果要也能够提起一丝细微的忆佛念,便需要平时在未遇到这些人事地物的时候,要能够生起正念,自己用功,把定力逐渐地培养,将定力逐渐提深到一个程度,便不会时常散乱,忌讳散乱也不必,水到渠成,用功的时间加长,用心的时间加长,让自己的意识心在念佛中,深细的一念,虽然这样还是妄心,但可以成就往生,所以称之为修行,真心当然不必修行,会修的当然是妄心。
拜佛忆佛是圣平实菩萨所施设的妙方便,也是符合经典上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可以因就如是无相念佛拜佛的老实工夫,渐渐地在生活上,开始转变,有一天,您会想试试看,就在工作的时间,将这忆佛念带出来一下,好像抓到了,像是在家里用功的那样,即使很浅,也无所谓,就带这个念头,一起工作试试看,走走路,这个念头好像还在,喝一下水,这个念头在喝水的过程,好像也还在,这样欢喜地呵护这个微细的念头,打失了,忘失了,也不沮丧,不是在用功上,而是在感受这样的念佛境界,这样无相的念佛境界,不是以为这样是用功,如是的用功其中,是因为有定的滋味,所以不必强迫自己,既然由是念佛忆佛,可以生活在工作之中,当然也可以扩及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地点,去享受这个忆佛的世界,去领略这个忆佛,心去调柔,想弥陀大愿如何平等慈悲对待众生,我也是如是学习这当下的忆佛念,当五尘境界变动的时候,心不用慌张,也不劳整个将忆佛念弃舍。将思惟拨动一下,又知道这个忆佛念是如此的清晰,因此放心,不必一直挂念这样的忆佛工夫好还是不好,有无真正的修行,自己可以不可以往生净土,连这些都尚且不挂念,何况是其于世间的事情,所以意识心可以渐渐地说服意根,安住在这样的境地中,意识心觉得很棒,这样就是无相忆佛念佛。
至于有些境界相需要对治处理,也毋需多说,行者未至初地,染着重,情执皆有,何能免之,因此这些自己观察,于方便时,当发起圣心,求受菩萨戒:当知一切菩萨从大悲生,因此虽有信根,不能够茁壮之故,皆于众生有情之处,不愿发起大愿,对于种种众生都不愿意摄受,所以于受戒时,想一切众生轮堕五趣,生死不已,开始愿意今生时时刻刻遵守菩萨戒行,乃至于未来生,这样又愿护持摄受众生,一步一步向前,如是圣道虽三大阿僧祇劫,则将必至,敬祝仁者!
妙宽兄,趁现在好好地「享受」这无相念佛的「乐」,假如您工作的时候,也不需要打太多的闲岔的时候,便将那个「无相念佛」中的「念」拿出来,模模糊糊也随它,没有关系,是可以像您再念一次佛号去确认,那是很好,防止您丧失信心。
无相的忆佛,始于模糊,在中间就会慢慢地淡了,最后不见,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其中需要您有适当的作意,有了这些作意的施设方便,心可以安住,将这忆佛变成很愉快的事情,这些不断地透过意根受到意识的重复确认以及心行念头上的相续,最后这个迟钝的末那就会完完全全地信受,因为它相信您是「玩」真的,接下来就会「生处转熟」:本来还要很强的作意,才可以生起来忆佛念的情境,结果反过来,比起那些本来还会偶尔「自动」生起忆佛念的地方还要顺,马上就几乎是「全自动」地、「好像」不需要任何作意,便直接进入这忆佛念中。所以在这个意识心的缘取虚妄境界方便上,是不要将这个心绷的很紧,因为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是旷意自在,我们要慢慢地学习;既然发愿往生,这个生活的步调便要由您现在的心来掌控,不要急,宁可让人间众生嫌您动作缓慢,动作迟钝,而那个「模糊」的「念」不要掉,等到习惯了,念头很顺地服贴下来,您的动中念力、定力都加强了,自然动作就可以快慢收放自如。平常的时候,我们常听一些善知识开示念佛法门的时候,要您去观察二六时中,这个念佛的念还在不在?当然还要提醒在不在,这个方法就是已经不那么受用了,在不在当然可以这样提醒,但如果真要说「在不在」这件事,那还需要有方便,一个简单的方便,就是让自己的意识心和意根知道「要」念佛,知道您准备如何「明确」地念佛,就是说要在哪些场合、哪些动作、哪些处世、哪些身行中,去引发这忆佛的「念」,将这些情境用纸笔写下来,每天将「忆佛念」和这些场合配合,自己去受用,看看自己的意识心是否变的很急躁,无法安住生起忆佛,还是已经忘记忆佛,还是可以尽情地享受这个「念」,这每种情境自己去锻炼个每天三次,这样则可以自己记录。透过记录,看看如何改善,看看为什么没有办法去发起这个念,或是忆持「无相念」的当下是不是很勉强,是不是很不舒服,是有哪些障碍,把这些事相上的障碍去除了,或是说想清楚了,知道哪些时候这些无相念无法很清晰,哪些情境可以很清楚,这些又整理过了以后,再反馈回来给心的调整,这时便不要去勉强事相上的改变,将心改变去接受外境。如是可以在忙碌之中,享受心的「无相念佛」,即使念头的滋味很淡很淡,但就是这样,只要心中笃实信受,这样的念就是念佛,即使将来有个时节因缘,身心都很痛苦,也要想起来自己曾经有过无相念佛的受用,很是安慰,要相信自己作佛成佛的缘分已经近了,要发愿舍报往生,不要犹疑不决。如果是个人时间多的话,便是在拜佛中安止,这是很舒服的,也可以从中培养定力和忆佛念头的深细,这样隔天的情境便可以自行演练受用,自己如果还不熟悉,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来回几次地想象几次,自己如何地忆佛,如何在行住坐卧当中,去配合身行的运作,来呵护这个念,如何享受这个念,这个似有似无的念,这都是自己可以经过脑中模拟演练,实际操作,心境提醒,不断地加强,最后这个忆佛念佛的无相就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受用功夫。师兄,您可以好好地作上一个礼拜,每天检讨,哪些情境不熟悉,念头容易打失,哪些情境需要比较多的心力,需要方便的作意提醒,这些等等都不是有位大德安慰其病危的弟子的一句空泛地「要用功喔」就可以带过去的;这个念佛的功夫能不能在动中出现,除了知见正确,断除我见以外,就是要用这些时间和方便不断地一步一步地转进,不是在维持一个念佛的形式,不是在压缩其它的时间,全都拿过来念佛,当然果能如此,是很好,但如果不能,就是要在其它的时间,透过这些定力的熏习,将忆佛念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去。如果在有些情境上,一个专心往生于极乐世界的行者,如果还会夹杂到功夫全都忘失,而且也忘记了菩提心,这样就要再将心再调整,或是继续熟悉一下这样的情境,保持愉悦的心情,慢慢地调整这些心境可随着这样的外境而更加调柔,其中如果有很深的执取,这样要观看导师的书籍,老老实实地观行这些蕴处界法,如果这时候没有时间观行,还是先打下念佛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接下来的路实在是太宽广了,即使菩萨不想特别作什么,依照熏习正确的断除我见的知见,这样往生也几乎是毫不错失!甚为稳当!只不过会被嫌不够精进而已。至此忆佛成就的行者,想参禅开悟实相,也可以有个方便转进;想要观行蕴处界虚妄的人,也是挺自在随意,可以比较细腻地抓取这些变异;想要降伏些性障的人,也可以比较敏锐地察觉自己的过失,改变一下细微的脾气和意念上的转折,乃至可以因为察觉他人的许多习气,这样自己可以警戒自己不会去造作如是的过失,如是渐渐地不乐生起某些对于事相上的坚持和现行,如此也多少有个入处。本来这些方便本来也不需要有人来说,只是因为念佛很简易,所以大家就会觉得要花这么多的方法和功夫来研究种种方便,似乎是很奇怪,所以就会忽视它,然而念佛并不简单,这样些许方便还只是现在我的程度可以想象出来的,师兄可以此无相拜佛、无相忆佛作为将来成就其它功夫的前方便。敬祝仁者。
以上是一二三菩萨对某师兄如何修学无相念佛的开示。均是实实在在的个人经验之谈,对吾等初学指导意义很大。末学相信一定可以利益诸位师兄的修学,故特地张贴与此,供养诸位师兄!
愿诸位师兄能共得法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圣平实菩萨!
...........
 
21、无所住菩萨:
【无相念佛】的殊胜 无所住(着)
【无相念佛】的修练之法源出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为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显然念佛圆通章所传授念佛之法乃是以想念之念来念佛,而不是嘴说口念;因此正觉同修会萧平实老师施设善巧方便以拜佛的方法来达成念佛一念相续,净念相继的目标。No.1865八识规矩补注(卷2)T45,p0475c「去后来先作主公此识是总报主故。有情投胎时最先。命终时居后也。依凭经(即杂宝藏经)论(即瑜伽与摄论)略辨此识舍出之处。总括经论。颂曰。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二皆至于心。一处同时舍(二论之义)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经义)谓经论异者。经验六趣差别。论明善恶两途。盖六趣亦不出善恶也。」谤法之人于舍报时,由头部开始舍报,故言【恶业从上冷】;故于初死位以后即开始陷入昏迷,此时纵然欲以念佛往生西方亦已不及,已限入极重之闷绝,根本无法念佛;当阿赖耶识舍离色身一分,地狱身已在地狱形成一分,阿赖耶识舍离色身九分,地狱身已形成九分,最后阿赖耶识由脚板舍离,地狱身已形成,开始受长劫之尤重纯苦之报,故言【地狱脚板出】。
一般学佛人、念佛人若无谤法之地狱业者,大多属善业之人,故舍报时必是【善业从下冷】,于息脉断后而进入初死位,此时色身虽已不能动作,无法表示意见,但仍有意识存在,若【无相念佛】功夫成就,于此时必能继续忆佛念佛,则极易与弥陀世尊相应,必然极易往生也。一般念佛人修学持名念佛,然而经常是嘴念心不念,心绪极为涣散,若进入初死位时,平时念佛所依靠的舌根又已无法运作,又无忆佛念佛的功夫,此时必将增加往生之难度也。比较之下,可知【无相念佛】之殊胜;若此法修学成功,不仅必然往生,又因具备净念相继的动中定力,可依此定力而转入看话头,参究【念佛是谁】,因缘成熟必打破黑漆桶而亲见自性弥陀,必上品上生也,此即是念佛圆通章中【【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之真实义理也。
 
22、某菩萨师兄问:以前拜佛忆佛时老怀疑自己的念头是不是在忆佛,人很紧张,而且念头容易丢失。昨晚拜佛时突然感觉以前好象都一直在执着让自己忆佛的念头,根本没有拜佛的心思了,于是告诉自己要把心思放在拜上,没想这样一来,反而把忆佛的念头轻松提了起来,拜的时候,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拜哪一尊佛,而且也不会紧张怀疑了。拜完以后,感觉念头还很清晰,日常生活中也能常常带着这个念头了。虽然不是很强烈,但自己感觉更肯定了。----请功夫深的师兄们指教,小弟的体会是不是正确?
三乘法菩萨答:
心思还很清晰的时候,因为已经离开拜佛的动作,可以经行,或是运动挪动身体,慢慢随顺这忆佛的念,身体还可以继续动作无碍(从中去体会非拜佛时候,也可以安住),这样细微地安住个几分钟(所谓细微是有定力和定境的含意,但因为以佛为念,所以此境以定力安住),不必急着去作其他事情(有急着的念头生起的时候,将来作我之五取蕴的观行,可以去看这念头的攀缘相是什么)。如果觉得这一拜佛的状况不错,应该继续加长一点时间,继续拜佛(生处转熟),去让末那习惯安住这个境界,不必急着让它又去攀缘(谁是它?)。
日常生活中,若无法提起忆佛的念,被贪瞋所恼(甚为正常,只能发愿度一切人事,无分亲疏,无分恩怨,平等皆愿意度;此是无奈而起愿,而后渐渐感觉这些人很苦,将来真苦,因此生起慈悲,无分亲疏恩怨,真的愿意度;但是于所行中,意念常常有不满的念头生起,这是未来作我之五取蕴的观行,要去深观的;而后渐渐地觉得这样根本无法未来佛道迈进,既然成佛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唉,何必守着人我的见解,作茧自缚呢?而后开始又有不同,希望众生于人天乘善法安置,慢慢归向正法,觉得大众都可以幸福安住,念念开始祝愿回向;而后又有转折,想要乐于成佛,而不是因为成佛是一个设定的重要目标而已,所以开始更多的无私无我的身口意行,喜乐这些行为,以这些行为正是成佛的应该作的事情;而后开始又希望众生也可以成佛,甚至比我早成佛,尚未成佛的时候,都可以安住快乐幸福,所以念念回向,真挚愿意众生可以一切如意。
诸中转折不一,这些有点困难,于此说,可以作为未来修学上的参考),可以离开当下的环境的人事地物,先不急着历缘对境或是回溯观行,去找个无人打扰之处,把念佛忆佛的念提起,如果不是很容易的话,先把眼睛闭上,好好安坐在椅子上,由于也不方便拜佛,可以缘想,然后将平置在腿上的手挪起去拿一个东西,如果忆佛念深的话,这东西要真的碰到手,至少也需要十分钟。(因为此意识心安住在想佛,单单要将手离开这个大腿,就已经很困难了。这和拜佛不同的是几乎静坐,太不在动中的缘故)(历缘对境到了开悟后,再来作,会比较清楚。但如果烦恼实在是太炽盛了,多生的业实在是太重的时候,要很清楚地对佛菩萨用言语大声说出自己忏悔的诚心,而且对谁有烦恼,就要回向给他,并且请佛菩萨作主明证,希望这样的业苦可以远离,希望对方能够快乐,未来一起学佛。)
当然上班(?)也没有时间去个十分钟,这方法可以提醒我们。(定力好的人,容易起瞋,所以忆佛处,要摄心想,佛不会起恶心所,不起瞋心所,既然当下是忆佛,与佛相应,离开忆佛拜佛的时候,还是不要起瞋,继续和佛相应,此时因为行住坐卧,事情繁忙,忆佛的念渐渐不清晰,可是并没有妨碍,因为忆佛的念就像是一只远扬的风筝,只要线头在,它就是在,没有离远多少,偶尔拨动一下线头,它还是如是不离行人。)总之,师兄的定力很好,这里只是预备为师兄将来之路说一点,野人献曝。
某菩萨师兄:顶礼三乘法师兄!
师兄的见解对末学帮助很大,尤其是“忆佛的念就像是一只远扬的风筝,只要线头在,它就是在,没有离远多少,偶尔拨动一下线头,它还是如是不离行人”,真的非常形象。
但师兄所说从“无奈而起愿”到“真挚愿意众生可以一切如意”中的种种心态转折末学不太清楚,还请师兄详述。
又:拜佛以及日常生活中忆佛之念总觉淡淡的,不知是否会随修行加深而不断变得强烈,或者一直都是淡淡的就行?“骑声盖色”的境界是听不到、看不见还是能听到看到但是不执着?请师兄指教。
本文标签:忏悔(52)无相念佛(39)拜佛(10)忆佛(4)总持咒(3) 本文关键字:无相念佛,忆佛,拜佛,忏悔,总持咒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