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悟道  菩提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二)

44、《广论》止观非佛说(一) 正元老师

视频播放: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播放: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由 正元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这个单元跟大家介绍“《广论》止观非佛说”。很多人,包括密宗的弟子跟修学广论的人,之所以会误认为西藏密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最主要是不清楚印度晚期佛教的发展情况。印度传统佛教自从 玄奘法师、义净法师游学印度后,因为佛门缺乏有实证的善知识住持佛法,佛教徒于教理无法通达三乘菩提微妙甚深之法,就逐渐变成了玄学思想,而且在教内教徒们争执义理优劣高下的时候,对于民间的生活及通俗佛法的弘扬,却也日渐疏远,佛教开始衰颓。反观婆罗门教,自从阿育王以来,由于佛教的广大弘扬,婆罗门教传统的信仰便潜入了社会的底层,到这个时候,又进一步吸收了佛教之中观、唯识及其他教派的思想,结合了民间通俗的信仰湿婆、毘湿奴的崇拜,成为新的婆罗门教而开始复兴,他们企图恢复旧有的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

在戒日王以后,婆罗门教出了两位杰出的学者,一位是弭曼差派的鸠摩利婆多,另一位是吠檀多派的商羯罗阿阇梨,这两人在公元650到750年的一个世纪内,恢复了《吠陀》经典原先的崇高地位,并且对佛教作了无情的攻击。鸠摩利婆多有名的著作是《吠陀真义评论》,婆罗门教的哲学因此有了大成,当时佛教的特色便因此而消失了。他云游全印度,藉着无碍的辩才,弘扬婆罗门教的学说,攻破了佛教。他是北印度的人,据说当他在南印度复兴印度教的时候,佛教弟子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胜过他们的议论。那烂陀寺的讲学方式一向是公开的,到了这个时候,因为无力降伏外道,只好改在室内讲授。

另外一位商羯罗,他是南印度人,他在宗教哲学上的贡献,被印度史学家称誉为是一种人类思想的结晶。宗教改革家商羯罗,见婆罗门淫欲、骄慢、专断,便以传统的婆罗门哲学综合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成为新的印度教。他以吠檀多派的知识宗教立场,注释了许多古代的哲学书籍,他为弘扬印度教,于印度的东南西北四方建立四个传道中心,等于在精神上,他已经统治了印度全国。他又亲自游历四方,教化人民,高唱破邪显正;当他到了藩伽罗的地方,找向佛教徒辩论时,佛教的法将之中,竟然没有一人能够取胜于他,于是即有二十五所道场被毁,五百位比丘被逼改信印度教。向东到欧提毘舍的地方,情形也是如此,他用哲学思想来摄受上层社会人士,又用宗教的实际经验来教化广大民众。因为他熟悉佛教文字表义,并且吸收了中观及唯识的长处,直到今天,仍有人以“伪装的佛教”来称呼吠坛多派;原因是,他们已将佛教中最上乘的利器—重视方法论的中观及唯识—变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当时佛教人才凋零,教徒们不仅不懂商羯罗的印度教的思想内容及其宗教体验,由于欠缺实证,连佛教自己的教理方法也不甚了然。

经过了那次严重的打击之后,越来越多印度教的性力派(坦特罗)教徒渗入佛教,一面重视义学论理,这些论理都是外道化的中观唯识等假名佛法,同时鼓吹坦特罗事修的实践,学习印度教中能引人入胜的部分,比如咒语、观想、气脉、男女性力等,以图改变转化佛教成为坦特罗密教。这是晚期印度教渗入佛教后,佛教逐渐转变为金刚乘密教的一大原因。密教化的佛教,日后藉由寂护、莲花生等人传入西藏,成为西藏密宗,这也正是藏传佛教之所以既重视外道化之中观唯识,同时也广修金刚乘双身法的主要原因。而印度晚期佛教人才凋零、佛法衰颓,导致印度密教渗入佛教,以外道法假冒佛法,是伪装的佛教。此外道教法名坦特罗,梵语tantra,故印度晚期佛教寺院的经论是有两类,修多罗与坦特罗两者并存。修多罗的经论,是 世尊与三乘贤圣所说教法;坦特罗的经论——密续,是密教渗入者以印度教性力派坦特罗行门教法,混合修多罗之佛教教理思想而成,教徒以坦特罗外道法为主修,冠以佛教修多罗之名相。随着时间的递延,三乘菩提之修多罗教法名存实亡,教徒已经无从认识正统佛教的本来面目。

密教化的佛教后来传到了西藏,所以西藏佛教的藏经甘珠尔中,正统佛教十二部经论教法,仍然名为修多罗契经,密续教法但名坦特罗而不名修多罗,两者是不同名的,容易令读者分辨何者是三乘教法,何者是密乘教法。反倒是中土藏经的编译者混淆不清,修多罗与坦特罗都冠上修多罗契经之名,导致后世佛弟子无从了知,何者是 释迦佛所传,何者是 释迦佛灭度后外道所说。观察晚期的印度佛教之所以密教化、外道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佛教徒忽略了佛法实证的重要性,也因为不能断我见,无法破斥外道所说常见论或断见论;又没有亲证本心如来藏,无法真实了知中观及唯识,以致于无法辨正婆罗门商羯罗的假中观假唯识。

要了解藏传佛教发展和变化的历程,必须先介绍藏传佛教的前身——印度密教化的佛教。因为不管是印度坦特罗佛教徒把法传到西藏,或西藏派人去印度学法,这时候的佛教,已经不是正统三乘菩提的佛法,而是李代桃僵的印度教性力派坦特罗外道佛法,徒有表面佛法名相,已无佛法实质内涵。举一段圣严法师于《印度佛教史》所言,便可明了:

所谓左道密教,是对以《大日经》为主的纯密或右道密教而言。大日如来既现天人(在家)相,受大日如来之教令现忿怒身以降伏恶魔的诸尊明王,当然也是在家相。天人有天后天女,密教的明王即有明妃,或称明王为勇父,明妃为佛母(Bhagavti),又有译作空行母。根据密教的解释:“明者光明义;即象智慧,所谓忿怒身,以智慧力摧破烦恼业障之主,故云明王。”(《真伪杂记》卷一三)又说:“明是大慧光明义”; “妃是三昧义,所谓大悲胎藏三昧也。”(《大日经疏》卷九)可见,明王明妃,本为悲智和合的表征,与所谓“以方便(悲)为父,以般若(智)为母”之理正合。但在修法之时的曼荼罗中,遂将各部部主给以配偶之女尊,称为明妃,并且比照欲界天人的欲事而行:事部则彼此相视而悦,行部相握手,瑜伽部相拥抱,无上瑜伽部则两身相交。此在《诸部要目》中说:“佛部,无能胜菩萨以为明妃;莲华部,多罗菩萨以为明妃;金刚部,孙那利菩萨以为明妃。”为了表征悲智相应,部主均有女尊为偶,修法者付之实际,便是行的男女双身的大乐。后来,遂以金刚上师为父,以上师之偶及一切修密法的女性为空行母,竟至将上师修双身法而遗的男精女血为甘露、为菩提心。佛教本以淫欲为障道法,密教的最上乘却以淫行为修道法。由中国而传到日本的密教,仅及于金刚界及胎藏界的纯密,未见到最后的无上瑜伽之行法,所以日本学者称它为左道密教。(《印度佛教史》,法鼓文化,页293-294)

圣严法师又说:由于两身相交的行法之开演,接着就出现了多种象征名词。以男子生殖器称为金刚杵,以女子生殖器称为莲华;以性交称为入定,以所出之男精女血称为赤白二菩提心;以将要出精而又使之持久不出时所生之乐为大乐、妙乐。对于男性的修持者而言,女性的生殖器实在就是一个修持无上瑜伽法门的道场;藉此道场的修持,可得悉地;因此,便称女子的阴道为“婆伽曼陀罗”(Bhagavti-Mandala)。“婆伽婆”是“有德”或“总摄众德”之义,密教则以“婆伽婆底”秘称女性。所以,婆伽曼陀罗,可以解作修佛母观的密坛。(《印度佛教史》,法鼓文化,页295)

这便是圣严法师对西藏密宗的前身,也就是印度密教教法内容的论述。这些男女淫欲的双身法,后来传到西藏,便成为密宗四大教派的主要修法。

印度佛教密教化开始于第七世纪,到了第八世纪以后,性质逐渐同于印度教性力派相接近,更加离开了佛教的面貌,一般称之为左道;以后的发展更加不纯,特别是主张性欲的瑜伽,一般也称为左道瑜伽。由于他们也讲四圣谛、八正道、因缘、般若、中观、唯识等佛教教理,主张空性,并说这种空性犹如金刚,是不坏的。坦特罗佛教为了与佛教之大乘小乘相区别,又为显示其高胜于三乘菩提之修证,故自称为金刚乘。到了公元第十世纪时,印度正统佛教的三乘菩提已经十分衰颓了,但是密教化的坦特罗佛教,在印度继续兴盛了两百年的光景。在波罗王朝,于十一、十二世纪建立了超行寺,也就是超戒寺,以后金刚乘密教更有一番变化,它逐渐泛滥于民间,而不一定集中于寺院了;教理也更为通俗化,更加没有什么戒律规矩,简单易行,所以人们称之为“易行乘”。他们的所谓成佛,是指常人快乐的境地,这种快乐与一般佛教的所谓涅槃常乐我净的乐,是不同的;他们的“快乐”最后是归于男女的性欲,所以他们的瑜伽方法必须是同女人或配偶双身合修,称此为手印,其中有许多地方是属于男女的淫欲。也正因为他们的方法简易,提倡低级的东西,很能得到社会一部分愚昧群众的欢迎,流传很广、很快。在流传过程中,形式也有变化,如金刚乘有自己的经典,名坦特罗,里面有种种仪规,仍然很复杂。到了易行乘,则不尊经,而是尊师,尊重他们的上师,认为只要按照上师的指导作就行了,这就是十一、十二世纪时期坦特罗佛教流行的情况。

密教发展到最后,还有所谓“时轮乘”,他们特别崇拜的是本初佛,认为 释迦牟尼佛之上还有最初的佛,是那个最初佛出生一切的。同时他们还对人的生理作了很多研究,提倡用瑜伽的方法来控制身体内部,所谓“有生命的风”,就可以使人的生命不受时间流转的影响而得到长寿,以致于脱胎换骨,变人身为佛身,名为即身成佛。密教也谈教理,把密教的教理与显教的教理混合来谈;印度晚期佛教的大乘佛学,也还是存在的,但是寄生在密教的下边。因为寺院仍为知识阶层的活动领域,寺院密教对大乘教理不能不有所参考,因而大乘佛学就能在密教体系中取得了附庸的地位。密教把大乘佛法看成为初步的阶段,称为“波罗密乘”,密教自身则是高级的阶段,名“金刚乘”。

总之,密教发展起来的学说,对于大乘—不论是哪一派—只要对于密教有利,他们就随意剪裁、割裂。因此,大乘佛法不论是中观之般若空性、本识如来藏、菩提涅槃、菩萨十地、唯识种智、佛的三身四智、四种净土等法,全被外道化,完全失去了佛法圣教的原貌,成了坦特罗密教法的内容,这个名为李代桃僵,将外道法窜改为佛法。无怪乎今人密宗法王达赖喇嘛会说:

佛陀有三次重要的转法轮,传统上,佛陀对弟子主要的三次佛法教示,传统上称为三转法轮,严格地说,这三次转法轮所开示的法教,是互相矛盾的,某些内容不相符合,既然这些法教皆是佛亲口所说,却又互相矛盾,我们如何判断何者为真?何者不真?

这是说,密宗已经错了一千多年,故历代法王活佛喇嘛都不懂 世尊阿含、般若、唯识三转法轮的体系,都是依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为中心而开演的;三转法轮的体系只有深浅广狭的差别,而彼此间相互连贯,绝无矛盾之处。假若佛弟子对所领悟的内涵,无法以三转法轮的圣教而同时印证无误,即是领悟有错,应当检讨自身所修学的方向,重新检查,绝不可在未悟自以为悟而轻谤 世尊圣教。密宗的密法是外道法假冒佛法,承袭了印度密教化的佛教,在它的发展弘传过程中,出现了密教思想,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个单元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阿弥陀佛!

【浏览量 660次】
栏目分类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