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是修止观门呢?(17)
“或令证得外道诸定”,外道除了四禅八定的修证与佛法共通以外,另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定,都是与佛法般若智慧无关的,也都是与解脱无关的;鬼神或天魔往往会使某些外道证得奇奇怪的定境,让他们可以入定一天、二天乃至七天,让他们可以炫异惑众。又在定中获得特别的饮食,譬如得到欲界天的甘露,服用以后觉得身体抖擞、都不疲累。因为不饥不渴也不疲累,所以一坐就是七天;也就是说,在那位外道转入等持位时,就弄东西来使他食用,再进入等至位中,一住就是七天。众生不知那外道被魔所摄受,就赞叹说:“不得了!这一定是大师,所以一入定就是三天、七天!”大家好崇拜他。这就是要让他获取名闻利养。后来他出定了也会觉得:“我真的是厉害,入定以后天人还得来供养我呢!这表示我比天人的证量高!”却不晓得是被天魔或鬼神所陷溺。
“或复劝令受女等色”,“女等”就表示包括男色与畜生色在内。也就是说,连畜生男、畜生女都包括在这里面。请问大家:“劝令众生接受女色、男色……等,佛教中有没有这个法?有没有?”(大众回答不一)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也有人不敢大声讲,但我告诉诸位:“佛教”中确实有这种法!西藏密宗里面不是有无上瑜伽、大乐光明、吓鲁噶、时轮金刚……等“佛教禅定”吗?那就是双身修法啊!所以说有也对!说无也对!因为佛教中确实有西藏密宗的上师与喇嘛,不断劝人接受男色与女色,甚至是畜生色,这就是劝令行者接受“女等色”;这是有现成事实作根据的,他们的密续中也是这样教导的,连号称最清净的宗喀巴也是在 《密宗道次第广论》这样劝导徒众的。对于男众学密者,他们就劝令接受女色,对于女众就劝令接受男色;这样的事情,在西藏密宗里面太多了!凡是久学西密的人都是常常遇见的。有人说“佛教中没有这种事情”,这说法也对!因为西藏密宗的教义,从头到尾都不是佛教的正法,都是以外道邪淫法冠上佛教的法义名相,再由喇嘛们假冒是佛教的正法;他们其实是喇嘛教,不是佛教。所以从佛法的真实义上面来说,佛教根本就没有劝令行者接受男色、女色等事情。
密宗喇嘛常常说他们的祖师是在定中由文殊师利传授无上瑜伽,那都是骗人的!文殊师利还会传给他们外道邪淫的欲界贪爱法吗?还会传给他们常见外道法吗?譬如宗喀巴说他自己常常感召到黑色的文殊师利菩萨。但我跟你们讲:那个“黑文殊”绝对不可能是真的文殊师利,都是魔所化现的。真正的文殊师利菩萨来示现时,怎么可能传给他们常见外道法呢?更不可能示现为黑色的身相。又譬如莲花生那个人,他们说他是“阿弥陀佛”化生。但如果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化生来人间时,还会常常搞女人吗?“佛”化生的莲花生上师却还是把人家妇女的肚子搞大了!你想真的佛会有这种可能吗?一定不可能嘛!这是很粗浅的道理啊!用膝盖想就知道了啊!根本就不必用脑筋想!可是西藏密宗行者却有很多人相信。他们那些人都是着了天魔的道儿啦!所以也跟着劝他人接受女色与男色。
可是有人打电话去正智出版社抗议说:“你们萧老师书中说得活灵活现的,事实上密宗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密宗怎可以叫作佛法?我们学密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密畲佛教里面有这种修法的呢!你们萧老师书中写的双身法的事,有什么根据?”那我们还要找根据给他(编案:后来出版《狂密与真密》四辑,已全部举证清楚了)。可是他们又说:“我们学密法很多年了,密宗里面没有男女合修的双身法啊!”那就表示他们学密还很粗浅,还没有真的入门。因为他还没有修到密宗真正行者所应该修的阶段嘛!他可能是浅尝即止,不久就离开了!或者他对上师的供养不够,上师与喇嘛都不教他密宗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双身法;或者他(她)生得实在太丑了、太老了,让上师看不上眼,所以上师与喇嘛见了他(她)就倒胃口,根本不愿与他(她)上床教授双身法。
如果他们一直修下去,迟早都得要修双身法;因为西密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双身法而广作文章的,离了双身法,西藏密宗就再也不是西藏密宗了!所以他们在因地灌顶的时候,都是以这个法做为中心思想来为信徒灌顶的,上师是观想“佛父”与“佛母”交合受乐流下淫液,再以那淫液观想灌入徒弟的顶门,这就是密宗因灌时上师要作的功课(编案:详见宗喀巴着((密宗道次第广论》所载,及平实老师《狂密与真密》的举证说明)。上师在因灌时给信徒所吃的五甘露(五甘露是什么东西做的?你们还不晓得;将来《甘露法语》出版时,你们再去读吧!我现在先不讲他,讲了我也不好意思)(编案:已出版),因灌时吃了上师赐的五甘露,也都是和双身法有紧密关连的东西,可是密宗行者吃下五甘露,却还不晓得是什么东西做的,还吃得满心欢喜呢!真是愚痴啊!但事实上真的有这种事情啊!不是没有啊!可是他们大部分人还是不知道,还是继续在护持破法的西藏密宗啊!还继续在供养破坏佛教正法的密宗喇嘛。那些喇嘛们其实都是依照天魔所化现的假佛、假菩萨传给他们的双身法在修的,都不是真正的佛法。
西藏密教的四种灌顶,其实都是在“劝令受女等色”,从因灌到第四灌都一样;只是他们在台湾很小心的传,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密宗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双身法的理论而修行的,所以他们在台湾,并不像在欧美那样公开的传。所以我们台湾有好多学佛人很有智慧,去学了一段时间就知道那个法不对,赶快就溜了!不再回去了!可是我们会里走掉的某些人却不知道,还要再投入密宗的外道法里面去,这就是“更修杂业,舍本胜行”。
“或令其饮食乍少乍多”,在台湾有没有现成的例子呢?也有啊!以前美国的卡普乐“禅师”(他也称作禅师,其实都还没有明心啊!)他来台湾寻根时,放着真悟的土城广老不去参访,却是去参访南怀瑾,南怀瑾就跟他夸口:“我可以一餐吃几天的量,接下来可以五天、十天、半个月不吃饭。”以此事相来炫异惑众,南老师就是以这种事相笼罩卡普乐“禅师”:以饮食乍少乍多,惑乱众生。众生不晓得内情,就盲目的崇拜,这其实都与佛法不相干。
“或使其形容或好或丑”,使修行者的面貌、身形,有时变好或者变丑。经由这些事相上的变化,使学人对魔所说的法产生信乐;或者以使人形容变丑的手段,来阻碍学人修学正道。如果有人因此产生了烦恼,被烦恼所扰乱,就会渐渐的退失往昔种下的善根。
可是归根究柢,都是从自己的烦恼来。意思就是说,如果被各种障难所障,产生了错误的见解,以及被烦恼所恼乱,就会因为前面所说的这些状况,退失往昔所修集的种种的善根。所以应该很审慎而且详细的观察,以免因为自己错误的见解,以及还没有断除的见思惑烦恼产生的惑乱,退失了往昔所修集的种种善根。修学佛法本来是善法、是好事,但却往往学佛以后反而因为恶缘,而在实质上造作破法的大恶业,这是大家都应很谨慎小心观察应对的正事。譬如学西藏密法的人,学到最后一定要修双身法,谁也不能避免,除非是想永远停留在初学阶段;所以后来不管是跟女上师上床,或者跟男上师上床,都是严重毁破菩萨最重戒,结果变成舍寿后一定会堕落地狱而一一的次第受苦于三恶道中。这是很严肃的事情,以学善法的正因,本应获得善报,却因为遇到密宗的恶缘而变成获得恶报,真是非常可怜!可是密宗行者多数并不知道,知道密宗的法义是以双身法的异性交合乐空双运的久学弟子,虽知有这个法,也在修习中,但却不知这根本就与佛法的修证无关;当他们跟异性上师上床合修而证得乐空双运境界时,其实只是人间的欲界淫乐“技艺”的学习罢了,却还以为他们真的成就正遍知觉了:把淫乐触觉遍身领受的欲界贪乐知觉境界,当作是报身佛的正遍知觉。然而正遍知觉不是讲那个欲爱境界,而是对于如来藏中一切法正确而全部普遍的了知,才是正遍知觉,不是密宗讲的淫乐身触的遍身知觉啊!西藏密宗以自己的想法而发明“佛法”,以自己所想的意思、以外道所知的“佛法”来取代真正佛法修证上的名相,破法破到这个地步,非常的严重!因此说,所有的学法人都应该很详细的加以检查,审谛观察的“谛”字,就是非常用心的观察而确实了知,不可含糊笼统了事。
假使有种种障难的话,应该生起这样的心念来责备自己:“我会有这些暲碍阻难,都是因为我往士所修的善根仍很微薄,我自己业障厚重,所以会被天魔、鬼神……等所迷惑。”不必怪天魔、不须怪鬼神、也不可怪外道,都要怪自己善根微薄以及业障深厚沉重,福德太小而导致威德不足,所以才会被魔鬼、鬼神、外道所迷惑。他们会来恼乱我们,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把机会呈献给对方,让对方有机可乘。因此,只要自己有正知见,善根深厚,别人就无法遮障我们;天魔、鬼神以及外道,无妨继续存在,而我们不会受他们的影响,不被鬼、魔所惑。换句话说,要以意识觉知心很清楚地观察:自己心中所生起的觉想与烦恼是否相应?有没有问题?再用意识来观察意根的自己,有没有处处作主而导致无法远离我所的烦恼,让魔有机可乘?假使能努力的观察而断除掉,天魔再怎么来恼乱,也不会有作用的,也就不必再去责怪天魔了。
上周所讲本论第七分的障难已经说完,接下来要讲第八个部分“结论”:
论文:〖如是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剎那即灭,远离诸相入真三味。心相既离,真相亦尽,从于定起,诸见烦恼皆不现行;以三味力坏其种故,殊胜善品随顺相续,一切障难悉皆远离,起大精进恒无断绝。〗
讲解前面第七部分讲的是:由于有的人善根比较少,或是更少而称之为微,因此被诸魔、外道、鬼神所惑乱;惑乱的情形很多,上周已经讲完了。接下来这一段论文要做结论了,所以接着说:有这么多的状况出现,大家已经知道是诸魔、鬼神、外道所障碍与惑乱,还得要忆念这一切的扰乱境界也都唯是自心所现。“念”就是“于所曾经境,忆持不忘。”这是我们意识觉知心相应的心所有法之一,是五别境心所法中的一个,意思就是说:“你得要记住,这一切的诸魔鬼神外道的障难,其实也都是从自己心中所出现的。”换句话说,如果自己的心是正直的,就不会有这些问题的出现或存在;如果自己的心是坚定的、不动摇的、离贪的,诸魔、鬼神、外道想要怎样来影响你,其实都没有办法起作用的。正因为自己福德不够、心不坚定,有以往的我执、我见、私心的习气,所以才会被鬼神、诸魔、外道所利用。
既然知道这个道理,知是自己心不坚定所产生的问题,自己就会很清楚:只要我自己坚定不移,鬼神、诸魔、外道是没有办法奈何我的。这样去思惟清楚时,妄境在剎那间即灭,诸魔与鬼神就都会在剎那之间消灭了。换句话说,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自己的心;只要自己心坚不移,就不会被他们所迷惑、所扰乱。当这一切障难的境界都消灭了,从此就远离种种的有相法。远离了种种有相法以后,制心于真如境界一处之中而定下心来,“远离诸相、人真三昧”,渐渐的就可以进人真实的三昧里面去。
既然是讲真实的三昧,当然不是指一般未证道者所修的世间禅定的三三昧,而是自己能够安住于般若慧的“空、无相、无愿”三昧中,用这个般若慧来安住于意识如理作意的定境之中,这才叫作真三昧。菩萨、声闻、缘觉所修证的四禅八定,固然是通外道定,但菩萨于四禅八定的境界当中安住时,和外道的安住四禅八定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是转依第八识真如心,所以心境是绝对不同的,所以叫作入于“真三昧”中。由于这种“入真三昧”的缘故,就会有一些功德力用(功德力的作用)渐渐出现。正知见确定了,观察完成了,就离开世俗人所有的觉知心贪着种种境界的心相了。舍离时就是舍离虚妄相,接下来则是“真相亦尽”。
什么是“真相亦尽”?在道种智上面说:有真相识,有业相识,有分别事识。业相识、分别事识都属于妄心的法相,真相识就是我们大家都本有的第八识心体。第八识心体就是真相识,当你证悟之后,随即可以现前体验运作第八真相识。你在现前体验运作第八识的初期过程中,会觉得第八识真的很神奇,怎么以前自己都没注意到?真是日用而不知。刚悟时,一开始会一直在第八识心体本身上面做种种的体验,去领受祂本身的自体性;但是领受、体验完成之后,还得要懂得转依祂的清净涅槃体性;这样子转依成功,才算是真正的开悟者。没有转依成功的人,即使知道了答案,知道阿赖耶识心真如的所在,也仍然不是真悟的圣人。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怎么样,修止观,门呢,论文,何修止,息灭,一切,戏论,境界,
相关阅读
- 上一篇:善知识关于放生的问答
- 下一篇:骄慢与惭愧
阅读排行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
- 何时开始“转识成智”?
- 观一切妄念无相
- 为什么阿赖耶识能能生一切法?
- 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
- 活在当下,并非心性无见
- 佛藏经卷第一
- 佛藏经卷第二
- 佛藏经卷第三
- 佛藏经卷第四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 佛说解节经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三
-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五
- 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
- 解深密经卷第一
- 解深密经卷第二
- 解深密经卷第三
- 看看我们学的是不是相似佛法?
- 礼佛的规矩
- 八万四千法门与不二法门
- 不断烦恼而证菩提
- 欲界中的有情四生---卵胎湿化
- 佛教八部护法:天龙八部
- 释、儒、道所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吗?
- 何谓佛教?
- 两个关于“因果”的故事
- 早晚二课仪规
- 菩萨戒之八种殊胜
- 什么是佛法?
- 关于受戒、持戒、犯戒的问答
- 菩萨戒诵戒仪轨(佛教正觉同修会)
- 梵网经菩萨戒本(难字注音)
- 血肉带回的《楞严经》
- 大乘法中的僧,含括了在家和出家四众
- 什么是破和合僧?
-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
-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顿悟与渐修
-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 如何获得真正的初地
- 如何修百福
- 诸地菩萨所证之涅槃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佛陀如何度天魔
- 《佛说阿弥陀经》里的「出广长舌相」是什么
- 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
- 修学佛道“信”很重要!--三资粮之“信”资
- 菩萨转依如来藏的功德--平实导师法语
- 亲见自住弥陀
- 「一句佛号概括事理」的真正意涵
- 声闻、缘觉圣人和 佛的十八种差别
- 什么是佛
- 如来行一切行、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
- 正说无余涅槃
- 《心经》到底在说什么?
- 定慧知见
- 定的正受
-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乃方便说法,非真
- 学佛最大的盲点就是想要了生脱死
- 什么是真正的法师
- 佛法中的智慧有几种
- 定力、定境、定相的差別
-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
- 大乘法中的善根
- 何谓“五浊”?
- 八种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
- 八解脱(九证法)
- 见惑与思惑
- 戒有几种?
-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当须先求见道
- 证初果的观行
- “空”有两个含意
- 菩萨之四果
- 欝头蓝弗——以定为禅无法解脱生死
- 供养智波罗蜜应知四事
- 菩萨尊贵,不可思议!
- 菩萨戒诵戒仪轨(佛教正觉同修会)
-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
- 何谓自利利他?
- 度众的善巧方便
- 真正的菩萨行
- 菩萨初果——须陀洹
- 菩萨二果——斯陀含
- 菩萨三果——阿那含
- 菩萨四果——阿罗汉
- 怎样才是有菩萨性?
- 如何修证解脱道
- 菩萨种性何其尊贵
- 皈依后的正行
-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
- 持守菩萨戒的三个基本原则
- 如何修证四果
- 如何修证三果及初禅的发起
- 如何修证初果
- 每个人都有苦衷,需要慈悲心与同理心来善待
- 消除怨恨,和乐相处!
- 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易具足发起至诚心、深
- 修行一定要闭关吗?
-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哪里修行比较快
- 欲离众苦,当观无常!
-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为何成佛最迟?
- 供养智波罗蜜应知四事
- 禅定的实证
- 什么是忍辱波罗蜜?
- 如何修百福
- 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不是常住法
- 修禅定(静虑)不放逸的方法
- 菩萨的热情与不攀缘五欲
- 精进学佛也要深观眷属跟环境的因缘
- 发七种心可得灭罪
- 修福可以抵罪吗?
- 亲手布施,未来享用美好果报
- 断了“我见”会怎样?
- 听闻佛法的功德比赚几百亿还重要
- 出家人为何要受供托钵?
- “随缘”能不能帮我们减轻烦恼?
- 自杀与杀生
- 释、儒、道所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吗?
- 能烧出舍利子就是有证量?发疯与梦境的差别
- 五根不具足原因
- 如何使诵经的利益达到最大
- 关于“戒”的问答(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
-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 是一花一世界?或者是一叶一世界呢?
- “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 妄想因何而生?使定力提升的关键是什么?
- 如来藏本来具足,世间第一位众生为什么有无
- 犯五逆罪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
- 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
-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
- 如何看待《西藏生死书》里面的内容?
- 声闻、缘觉为什么不能称为佛?
- 何谓天魔 阴魔 烦恼魔?
- 佛陀为何制酒戒?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2)---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3)---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4)---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5)---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6)---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7)---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8)---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9)---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0)--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1)--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2)--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3)--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4)--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5)--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6)--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7)--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8)--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9)--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20)--
- 六祖慧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是开悟诗吗?
- 顿悟与渐修
- 禅宗实证有三关:明心、见性、破牢关
- 佛陀拈花一笑的故事---禅宗的起源
- 菩萨不引用公案、不耍机锋的原因
- 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克勤大
- 六祖度道明禅师的故事
- 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中兴之主
- 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
- 如来有所说法耶?
- 大慧宗杲禅师略传
-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如来藏
- 大慧禅师之心性
- 离念灵知之非
- 似即似,是则不是
-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
- 悟的六种表象
-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永嘉大师
- 眼见佛性
- 上品上生
- 上品中生
- 上品下生
- 中品上生
- 中品上生
- 中品中生
- 中品下生
- 下品上生
- 下品中生
- 下品下生
- “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哪里修行比较快
- 以清净的念佛念与众生结下善缘
- 九品往生表
-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 无相念佛资料汇编(十方论坛忆佛拜佛问答集
- 无相念佛、拜佛问答集锦(般若信箱)
- 弥陀法会仪轨
- 2008年5月17日四川大地震罹难者超荐法会
- 莲友往生助念开示文
- 正觉正法公奠文
- 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亲可信之人
- 色不迷人,人自迷----“七情六欲”的真相
- 人在做不只天在看!
- 人生就是,你必须接受很多人的离开
- 我们生下来就已经欠债累累了
- 佛教中的夫妻相处之道
- “随缘”能不能帮我们减轻烦恼?
- 学佛后能万事如意吗?
- 往生与灵魂说
-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
- 何谓“我”与“无我”
- 孝道最难做到的是什么?色难!
- 【相好庄严】女人,胖一点命好有福!
- 什么是真正的孝道
- 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
- 听闻佛法,功德难量!
- 安全感从哪里来?
- 不受生死系缚叫自在!
- 我们往世的眷属在哪里?
- 下一世我们会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