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电子报第2期 真假开悟(2) -真如、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间之关系(2)
第四节 经中明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经里面有明白的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比如说《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佛言:“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这就是明说了,说阿赖耶识者叫作如来藏。经文这么说,为什么还有人要把如来藏跟阿赖耶识建立为两个东西呢?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又说:【佛言:“是故大慧!诸菩萨摩诃萨欲证胜法如来藏阿梨耶识者,应当修行令清净故。大慧!若如来藏阿梨耶识名为无者,离阿梨耶识无生无灭;一切凡夫及诸圣人,依彼阿梨耶识无生无灭。一切凡夫及诸圣人,依彼阿梨耶识,故有生有灭;以依阿梨耶识故,诸修行者入自内身圣行所证,现法乐行而不休息。大慧!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何以故?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这一段经文里面很清楚的说:这个阿赖耶识不但叫作如来藏,而且也是如来心;所以 佛说“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将这三个名称合在一起宣说,这意思就已经表明了:如来心也就是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心体。对不对?这就很清楚了。所以阿梨耶识,既是如来藏,祂同时也是未来成佛时候的如来心,那些谤法的人,怎么可以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呢?
接下来《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十四〉又说:【“大慧!言刹尼迦者,名之为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你看:“阿梨耶识名如来藏”,经文写得这么明白,他们还要把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建立为三个法。就好像说,把萧平实这个名字、跟我这个色身、跟我这个觉知心,分割成三个独立的法:色身是色身,我的觉知心是觉知心,那萧平实这个名字再建立成另外一个,这样说起来是三个法。事实上不应这样割开,空性、不空性、如来藏、阿梨耶识,其实是同一个法体,都是指阿赖耶识。
真如即是如来藏,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是故真如即是阿赖耶识也!有经为证,《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十四云:【佛言:“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著诸法,刹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漏之法亦刹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
接下来,还有这一段经文说得更清楚,说“真如就是如来藏”;如前所说,如来藏既然就是阿赖耶识,所以“真如”当然就是阿赖耶识了。《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十四〉:【佛言:“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著诸法,刹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漏之法亦刹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你看,这一段经文中明说:真如就是如来藏!那些人为什么可以把“真如”从阿赖耶识割开、从如来藏割开呢?因为“真如”只是一个名称,代表如来藏真实存在、如如不动的体性,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的“心所显示的自性”。因为阿赖耶识有这种真而且如的体性,所以有时就以真如的名义来指称阿赖耶识。经中既然这样明言,那些破法的人,为什么偏偏要否定阿赖耶识?为什么偏要把阿赖耶识所显示的真如性,建立为能生阿赖耶识的法?真是颠倒!
就好像“美丽”是花体所显示的自性,你不应说这个美丽跟花是两个;美丽是花体的自性,是附属在花体身上的。同样的,“真如性”是附属在阿赖识心体上面的,而不是外于阿赖耶识的,所以不能把祂跟阿赖耶识割成两个。更不可以颠倒过来说:“花是从美丽出生的”,因为美丽只是花体所显示的一种体性而已,所以花体才是真实法,美丽是祂所显示的法;花体若永远不坏,美丽就跟著也是不可坏的。
为什么呢?因为花体既然是永远存在的,花体既然永远不坏,美丽当然也就永远不坏。美丽当然也是无垢无净的,难道美丽会脏吗?不会!花如果永远不会脏,美丽当然也就永远不会脏。黄金金体在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时候,有时是会有污垢的,但是黄金的金性会有污垢吗?不会。 同样的道理,阿赖耶识既然永远都不会贪厌六尘等法,当然就永远显示出祂的真如性;阿赖耶识心体这样显示出来的真如性,当然是永远不会肮脏的,永远不垢不染的;阿赖耶识心体既然永远不增不减,祂所显示的真如性当然也是永远不增不减的;同样的道理,当然真如性也是不来不去的。
真如性在哪里?真如性并没有一个东西,祂只是第八识显示出来的一个自性而已,真如是属于阿赖耶识所显示;就好像黄金的金色性,只是黄金所显示出来的黄金庄严自性,是依附在黄金的金体上而显示出来的。到了解脱道的无学位时,真如则是异熟识所显示的体性;到了佛地,真如则是无垢识所显示的体性。但是阿赖耶识就是无垢识,阿赖耶识也就是异熟识,是同一个心体,在不同的时段别立不同的名称而已,不是有三个心。
《入楞伽经》又说:【“大慧!如来藏识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余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这段经文也是明讲:如来藏就是阿梨耶识。既然经文都明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那些大胆妄为的人,为什么却要故意违背经中的圣教量呢?为什么故意要否定阿赖耶识是生灭法?为什么故意另外建立阿赖耶识以外的如来藏?妄说如来藏是阿赖耶识外的另一个心体?
在《契经》里面,金刚藏菩萨在 佛前说道:【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既然金刚藏菩萨说: 佛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果是邪恶的智慧(邪就是偏差了的,恶就是错误的、会害人的那种智慧),他就没办法知道,原来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他就会像法莲法师一样的乱说:“如来藏是如来藏;阿赖耶是阿赖耶。” 佛又说:“如来的清净藏,也就是世间人的阿赖耶识。”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嘛!如来的清净藏,如来的无垢识,祂就是世间人的阿赖耶识所转变来的,心体其实是同一个。
为什么呢? 祂说:就好像黄金跟戒指一样,黄金跟金戒指,你不能够说它不同,也不能够说它相同。为什么不能说不同呢?因为黄金虽然打造成金戒指,可是这个金戒指,它还是黄金啊!你怎么可以说它不同呢?那你也不可以说它完全同,因为它本来是一块金块,现在打造成了戒指,相上有所不同。但是本质是相同的黄金嘛!同样的,世间人的阿赖耶识,经由证悟、修行消除性障,经由消除无始无明之后,祂可以转变成佛地的真如。断了一念无明,就是断了见惑思惑以后,祂就成为异熟识,异熟识再断了无始无明的随眠,断了一念无明的全部种子随眠,至于完美时,这个阿赖耶识心体就成为佛地的无垢识心体,所以说:“展转无差别”。
展转的意思是说:你不能够说众生的阿赖耶识跟佛地的清净藏是完全一样的,但 佛与凡夫的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性是完全一样的。佛地第八识的真如性跟我们现在因地第八识的真如性完全相同,只是内含的种子流注出来时,会显现不同的差异性。因为种子有所不同,显现出来时有所不同,所以佛的第八识叫作无垢识,我们的就叫作阿赖耶识。因为有这里面的差别,所以才叫作展转。展转的意思就是说:里面终究还是有一些差异,所以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转变,这就是过程;这个悟后修行的过程,从证悟之后到成佛这一段时间的修行过程,所以叫作“展转”。
“无差别”就是讲因地的这个阿赖耶识真如性,佛地的阿赖耶识─无垢识─的真如性,完全没有差别,那这意思就很清楚了:阿赖耶识是不生灭法。如果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将来成为佛地的无垢识以后还要灭掉,那么成佛就变成断灭了,那就不对了。其实,从“展转”二字来看,就已经表示因地的阿赖耶识心体,与将来佛地的无垢识心体,是同一个心体,所以从展转二字的意思,也就可以了知必定会随即讲“无差别”三字;所以展转二字就是已经表明是无差别的了。那些人却敢大胆的否定阿赖耶识,诽谤成生灭法,颠倒建立另一个想象中的真如,来出生阿赖耶识心体,真是颠倒见。
接下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又说:【“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
你看这一句“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就已经明讲:阿赖耶识就是藏识,就是如来藏;因此如果有人遇到善友发起大心,经由身口意的炼磨而修妙行,永远把烦恼障断尽了,所知障也断尽了,就可以证得如来的常住身;像这样修行的话,菩提妙果其实并不难成就。可是菩提妙果虽然说不难成就,但是,难就难在真正的善知识确实很难遭遇。所以 佛就交代一切菩萨:如果来修这个胜妙的佛道,有四种法应当要知道:第一、要亲近善友;第二、要听闻正法;第三、要如理思量;第四、要如法修证。
接下来《契经》又怎么说?它说:【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之藏。】这就明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乃至未来成佛时的“如来清净藏”,也是现在我们的这个阿赖耶识来改一个名字而已。还是同一个心,只是祂里面的种子已经完全清净了,所以换个名字,改作“如来清净藏”。因此我们说:阿赖耶识是常住法,祂不是生灭法;否则的话,哪里还会有未来的如来清净藏呢?如果阿赖耶识不是常住法,而是像某些人无智慧的人所说的生灭法,那么如来藏就变成虚妄法;这样的话,就不可能有任何一法可以称为“如来藏”,也就没有未来佛地的无垢识、如来清净藏了。所以结论是: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
第五节 由如来藏出生十八界故说如来藏是阿赖耶识
《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佛说六根、六尘、六识皆由阿赖耶识出生,今此经中说十八界法皆从自性清净心如来藏而出生,由此可知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也!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上面所说的种种的法相,显示出一个事实,就是说,一切众生六根之聚,都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出现。六根之聚就是说“法法总合为一团为一聚”,这是唯识增上慧学中所讲的,一团一聚,譬如说眼根,由于有眼根,所以就会有祂来接触色尘;接触了色尘,在根尘相触的所在就出生了眼识。这样眼根、色尘、眼识三个合为一团,合为一聚,这叫作“眼根之聚”。那六根之聚,换句话说,总共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全部都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生起。既然这里说六根之聚的十八界法,都是从如来藏一实境界而生起;而第三转法轮诸经又说,十八界都是从阿赖耶识出生,所以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从如来藏出生十八界法的经文中,就已经证实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所以那些谤法的人,真的不应该把祂分成两个心。
第六节 由真如含藏诸不善法故说真如是阿赖耶识
经中有时以真如一名指称阿赖耶识,譬如《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中引述佛言:【贪欲是实际。法性无欲相故。瞋恚是实际。法性无瞋相故。愚痴是实际。法性无痴相故。】天亲菩萨如是辨正云:【贪欲是实际,法性无欲相故;乃至愚痴是实际,法性无痴。‘离于真如,贪等、实际等无故’示现法密意,此明何义?实际法性无痴相故,此示现法密意。此以何义?以离真如,贪等实际等无法可说故,此义应知是名如来法密意。】此段经文论文中说:真如含藏贪瞋等法。然而含藏贪瞋等法者,此性唯有阿赖耶识方有,是故此处“真如”一名,即是指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所以,不可将真如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别行建立,不可建立真如为能出生阿赖耶识之心体;否则不但是违背了天亲菩萨此论所说,也堕在八九识并存的过失中,也成为诽谤三乘根本法体阿赖耶识的谤法重罪。
在经论里面,常常会用“真如”这个名相来指称阿赖那识,譬如般若系的经论《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这是世亲菩萨解释《胜思惟梵天所问经》的一部论,他引述 佛的话,佛言:“贪欲是实际,法性无欲相故;乃至愚痴是实际,法性无痴。”辨正说:离于真如,则贪等、实际等皆无;由此缘故而示现佛法的密意,此中说明了何等正义?也就是说,实际法性的阿赖耶识─真如心体─没有愚痴相的缘故,以此密语而示现佛法的密意。这个说法,是以何种义理而说的呢?这是因为离开了真如心阿赖耶识的话,贪瞋痴等等,以及涅槃的实际、法界的实际等理,就都无法可说的缘故,这个道理,应知就是如来所说法的密意。这里就很清楚啦!说贪欲就是实际,然而实际法性却又没有欲相,然后又说这些贪欲…等等,以及所谓的实际,其实就是“真如”,所以“真如”一名,是常常被用来指称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的。
现在既然说贪等是从“真如”而生,“等”就是包括瞋、痴,这一些都是从“真如”而出生;请问:含藏贪瞋痴无明等种子的心是什么?(大众回答:是阿赖耶识。)正是阿赖耶识啊! 从这里也可以证明:真如就是阿赖耶识。真如既然含藏著贪瞋等法,而这个含藏贪瞋的法,经上说只有阿赖耶识这个心才有,所以真如显然就是阿赖耶识。所以,“真如”这个名词,如果是被借用来指称心体的话,那就是一定是指称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而不是指称心体的真如性;现在他们说真如能生阿赖耶识心体,那么真如当然是心体了!既然是心体,则应依此经所说的为准,也就是说因地众生的真如,仍然还有不净的法种含藏著,绝不是像那些人所说的从来或永远都没有染污性啊!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第十〉 佛云:【瞋性本寂静,但有于假名;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此段经文中,以真如一名指称第八识心体;真如既然含藏著瞋的种子,则其体性与阿赖耶识并无差异,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此处经文所说真如者即是阿赖耶识。
《大宝积经》也说:“瞋性本寂静”,说瞋的体性本来也是寂静。一般人说瞋:暴跳如雷了,哪里还有寂静可说? 这是说,祂的所依体是寂静法。瞋从哪里来?因为有瞋的种子流注,所以有瞋。可是种子是在哪里呢?是真如所含藏著啊!真如含藏著瞋的种子,流注出来所以称为瞋的现行,所以瞋的实际就是真如;可是第八识真如自身却是寂静的,所以说瞋本性寂静,瞋不是实有的法性,是缘起缘灭的法性,只是暂时而有的法性,所以说瞋只是个名字而已。因此说,瞋恚的本身就是实际,因为瞋恚是依真如而现起的。那如果有人能够了知,当你正在生气的时候,你这个瞋是从你的真如出生的;你知道你的真如在哪里,能够现行观察到瞋的种子确实是从真如心体中的种子流注而出生的,所以瞋与寂静非一亦非异,所以瞋是从真如种子中出现的;你能如此现观,那你就是证得瞋三昧的人。恭喜诸位!你们已经明心的人,听了这一席话以后,回去以后作一番现观,就已经算是证得瞋三昧了。同样的,贪三昧也就是这个道理。初地菩萨的百种三昧如何证?就是这么证!都是依这个真如心体─阿赖耶、异熟、无垢识─而证。既然说真如含藏著瞋的种子,可见祂的体性和阿赖耶识没有丝毫差异,由此就知道,这个经文所说的“真如”就是讲阿赖耶识。既然真如就是阿赖耶识,那些破法者怎么可以说阿赖耶识从真如出生呢?那不是要将佛法妄解妄说而变成支离破碎了吗?岂不是要将他所弘传的“佛法”违背 佛的旨意了吗?岂不是否定了 佛所说的真如阿赖耶识了吗?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第十二毘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四〉:【佛告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法身之相无生无死,坚固难坏犹如金刚,不可思议。………即此菩萨身,自能知了诸身相,随入自身真如法性。………又去来现在真如即蕴界处真如,又蕴界处真如即染污清净真如;又染污清净真如即流转寂灭真如,又流转寂灭真如即加行真如;又加行真如即一切行真如,而一切行即是真如,而此真如即一切行。”】真如既在因地的现在已经存在和示现,既有染净具足之现象,不是那些谤法者所说的绝对清净而不变易,则知真如心体即是明指阿赖耶识也,唯有阿赖耶识方能具足染净诸法种子故,唯有阿赖耶识心体方能使染净一切法种现行故。
上开《大宝积经》也说:“又蕴界处真如即染污清净真如”,又说:“又染污清净真如即流转寂灭真如,又流转寂灭真如即加行真如;又加行真如即一切行真如,而一切行即是真如,而此真如即一切行。”这一串经文,有点儿像在念绕口令,对不对?明心的人就知道这段经文的真实意思,还没有明心的人,也可以从经文的表面意思,了解真如其实就是阿赖耶识。既然真如在因地的现在就已经示现出来,然后呢,这个真如心体,祂同时有染污性示现出来,祂也有清净性示现出来,换句话说,真如同时具足了染性与净性。既然经中 佛说真如心体双具染净性,为什么他们那些谤法者还要“唯立真如不变”?为什么要去“唯立真如清净”?故意违背 佛的圣教?他们这样作就错了嘛!如果你说的真如是指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的真如性,那你才可以说祂是纯然的清净性,才可以说祂是纯净的。但是他们所说的真如是指能生阿赖耶识的心体,不是指阿赖耶识的真如性;同样的,在这部经中也是以真如来代表第八识心体,而经中所说的真如心体,却是既有染污性,也有清净性的;既然证悟之后的真如心体是以染净具足的现象,示现给我们看,明心的人都可以看得见这个现象,而经中也如是证明真如心体是染净双具的,那我们就知道:这里讲的真如当然都是指阿赖耶识;因为只有阿赖耶识才能够像这段经文所说的具有染污性,也有清净性。所以真如就是阿赖耶识的异名,不可以看见经中有说真如二字,就食古不化,就主张“另外有一个真如心体能出生阿赖耶识”,就以此邪见而诽谤真如心体阿赖耶识,想要另外再寻觅真如心体,就会成为心外求法的外道了。
第七节 由真如双具有为无为故说真如即是阿赖耶识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问言:“梵天!何故数名有为法耶?”梵天答言:“以其尽故名有为法。”问言:“梵天!有为诸法为住何所?”梵天答言:“有为法住无为性中。”问言:“梵天!若如是者,有为之法与无为法有何差别?”梵天答言:“有为之法与无为法,文字言说有差别耳。何以故?文字言说即是有为,是无为故。若求有为无为法相,则无差别,以彼法相无分别故。”问言:“梵天!何等法上有此言语?”梵天答言:“得无为法,则不分别法上言语。”问言:“梵天!何等言语名为义耶?”梵天答言:“所谓为他令心取相,说彼言语。何以故?一切文字名为戏论,而佛如来不住戏论,不依不说。文殊师利!一切言语本非言语,是故佛说一切诸法不可说也。何以故?诸佛如来非彼言语而得名故。”问言:“梵天!诸佛如来云何得名?”梵天答言:“诸佛如来非色非相非法得名。”问言:“梵天!诸佛如来可离色法而得名耶?”答言:“不也!文殊师利!何以故?以色身如,及法体如,彼二如法非一非异,诸佛如来如是得名,如来如实真如得名。若佛如来如实得名,彼则不失。”问言:“梵天!诸佛如来得何法故,号名为佛?”梵天答言:“文殊师利!诸佛如来皆以通达一切法性清净真如,如彼真如如是而证,诸佛如来如是得名,是故号为正遍知者。”】于此段经文中,显示一项事实:真如双具有为性与无为性。又说有为性与无为性非一非异,说如来色身与如来之真如心非一非异,双具有为与无为性。真如既是双具有为性与无为性,当知此经文所说真如即是阿赖耶识净除二障后所转变成的无垢识也,唯有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方能具有如是体性故。由此段般若经文中,可以证实真如心体即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也。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中,我们来作个简单的解释。有一位菩萨问道:“梵天!何故数名有为法?”什么缘故,把那一些可以用数量来计算的法,说它叫作有为法?梵天答言:“因为那个法,它是会过去的,所以是有为法。”譬如说生气,生气可以用数量来算:“你今天生气几次了?”既然可以用数量算,所以以数为名:“喔!你今天气了三次了,你退步了,你昨天只有气两次。”到了明天说:“你今天只有气一次。”就说你进步了。所以有为法都是可以计算的─算次数─这就是“以数为名”,凡是可以用数量为名的,一定通通是有为法,只有不能够以数为名的才是无为法。
文殊菩萨又问:“梵天!有为诸法为住何所?”有为法是住在什么地方呢?梵天答道:“有为法是住无为性中的。”这个梵天是个大修行人,他说:“有为法住在无为法里面啊!”(座中有些人微笑)你们看,明心的人听了就笑了。你们看我平实现在是在有为法里面,对不对?我有色身,我有六根、六识、六尘,都是有为法啊!但是我这个有为法是从我的无为法的法性里面生出来的。你们如果明心了的人,就知道我在讲什么,对不对?是啊! 那般若经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佛的密意。什么叫作般若?你证得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之后,你可以现前观察祂,就可以证实“有为法真的是住在无为法性里面”,无为法函盖了有为法。
“梵天!若如是者,有为之法与无为法有何差别?”菩萨又考他,考这个梵天说:“如果照你这样讲的话,有为法跟无为法有什么差别?既然有为法是住在无为法里面,那有为法应该就跟无为法完全一样喽?”问得也有道理啊! “有为之法与无为法,文字言说有差别耳。何以故?文字言说即是有为,是无为故。若求有为无为法相,则无差别,以彼法相无分别故。”梵天这样回答道:“有为之法跟无为法,其实也只是因为名字上的言说,才会有所差别的;因为有为法也是离文字的这个如来藏所产生的,无为法就是如来藏所显现的体性。当你讲无为法时,已经是有为啦!”
他就解释说:因为文字言说就是有为,文字言说也是无为,文字言说还是从你的如来藏出来的。你如果没有明心,你听不懂,对不对? 所以说,如果有人去求有为的法相,求无为的法相,等你真正去把祂求证出来的时候,发现它们并没有差别,因为有为法的法相,无为法的法相,都是如来藏所显现;乃至佛地的无漏有为法,跟佛地的无为法通通没有差别,一样是从佛地的无垢识心体出现的。
“梵天!何等法上有此言语?”接著,文殊菩萨又问:“梵天!你到底是证得什么法?在什么法上面有亲证?而说这样的言语出来呢?” “得无为法,则不分别法上言语。”梵天回答说:“得到了无为法的人,证得无为法的人,就不会去分别一切法上面的言说,不会落到言说上面,而是直接从言说里面去获取那个真实义。”
“梵天!何等言语名为义耶?”文殊菩萨又考问他说:“梵天!什么样的语言,怎么样的说法,才算是真正的实义呢?” “所谓为他令心取相,说彼言语。何以故?一切文字名为戏论,而佛如来不住戏论,不依不说。文殊师利!一切言语本非言语,是故佛说一切诸法不可说也。何以故?诸佛如来非彼言语而得名故。”梵天答道:“所谓为了使得别人去取证这个真实心的法相,而说这一些言语。”所以, 佛在晚年时说过:“我不曾讲过一个字”;可是,明明讲了那么多,讲了四十九年。为什么要讲这么多的经教?为令他于心取相,要让听他说法的人去证得那一个实相心,所以才要有那么多的语言文字来宣讲。因为一切的语言文字都叫作戏论,可是佛如来不住在戏论里面。“佛如来”就是讲他的法身,这个法身不依止一切法,一切法依止这个法身;这个法身也不说一切佛法,所说一切佛法言语文字,却都是从这个法身而出生的。
文殊师利菩萨一直逼问,梵天就一直的回答解说;两个人一唱一和的时候,就把实相法义显示出来。文殊师利实在很厉害,每一个人修证佛法的程度,他都知道;这个人的程度在哪里,他就问到那个层次,他不问超过那个人证量的部份;但是这样问答,可以利益很多的众生,所以说他的智慧很高超。
“何以故?一切文字名为戏论,而佛如来不住戏论,不依不说。文殊师利!一切言语本非言语,是故佛说一切诸法不可说也。何以故?诸佛如来非彼言语而得名故。”梵天又解释说:“因为一切的言语,其实本来不是言语,其实本来只是音声而已。那音声从哪里来?从如来藏来啊! 一切诸法既然都是从如来藏出生,而如来藏不可说,说出来表示如来藏的言语文字,都已经不是如来藏了,所以 佛说:一切诸法其实都不可说。一切诸法就是讲如来藏,如来藏不可说,所以叫作一切诸法不可言说。诸佛如来其实都不是因为那一些语言声音,而可以叫作诸佛如来;是因为祂有那个第八无垢识法身,所以才叫作诸佛如来。”
“梵天!诸佛如来云何得名?”文殊师利菩萨又问:“梵天啊!那么诸佛如来是因为什么缘故而叫作如来、而叫作佛呢?” “诸佛如来非色、非相、非法得名。”梵天答复说:“诸佛如来并不是以出现在人间的佛身而叫作如来,也不是从种种的有相法上面,说祂叫作如来;也不是从祂所说的种种法而叫作如来,更不是从他所证的种种法而叫如来,事实上是因为祂有那个第八无垢识法身,所以才叫作如来。”
“梵天!诸佛如来可离色法而得名耶?”文殊菩萨又问:“梵天啊!诸佛如来可以离开那个佛地的色身而叫作如来吗?”因为一般众生,如果你跟他说不是一,那他就想“一定是二”;如果不是有,那一定就是无。但是在般若的证量来说,是不可以这样的,不许落到两边去啊!所以,既然诸佛如来不是因为色身而叫如来,现在就为众生反过来问:“那么离开色身的时候也可以叫作如来吗?” “不也!文殊师利!何以故?以色身如,及法体如,彼二如法非一非异,诸佛如来如是得名,如来如实真如得名。若佛如来如实得名,彼则不失。”
梵天这样答复说:“不是这样的,文殊师利!为什么呢?因为诸佛的色身也是如,法体也是如”,法体就是讲 佛的无垢识。诸佛所显现的佛地色身,以及法体的无垢识─也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转成的无垢识─同样都是如;“这两个如,非一非异”,因为诸佛的具足真如性,都是从诸佛的无垢识而显示出来的,所以佛身的如,跟无垢识的如,祂是非一非异。因此,诸佛如来是具足什么呢?具足两个法,一个是诸佛如来所显现的佛身,以及祂的无垢识心体的真如─那个无垢识所显示出来的真如性,所以才叫作诸佛如来。“如来如实,真实的显示佛地第八识的所有真如性,所以叫作如来。如果佛如来是如实的以无垢识的具足的真如性而得名,那么这样的如来就永远不会有过失的。”
“梵天!诸佛如来得何法故,号名为佛?”文殊菩萨又问:“梵天啊!诸佛如来是证得什么法,因此叫作佛呢?” “文殊师利!诸佛如来皆以通达一切法性清净真如,如彼真如如是而证,诸佛如来如是得名,是故号为正遍知者。”梵天的回答是说:“文殊师利啊!诸佛如来都是因为通达一切法性的清净真如”,这是成佛所必须的条件:通达一切法性的清净真如。换句话说,你在禅宗里面开悟明心了,还不算是诸佛如来,因你没有究竟通达一切法性中的真如。所谓通达了一切法性的清净真如,就是在贪里面的清净真如、瞋里面的清净真如、痴里面的清净真如,一切有为法里面的清净真如,全部都通达了,才算是通达一切法性的清净真如。“如彼真如如是而证”,像这个样子的真如,这样亲证了,“并且转依第八识的真如性、清净体性而修行,净尽了思惑的习气种子随眠,也除尽了所知障的一切随眠,究竟圆满第八识的无漏功德,也圆满发起第八识心体的无漏有为法上的功德,诸佛如来就是因为这样而得名为诸佛如来,所以才叫作正遍知觉。”
在上一段的经文中曾说:有为法是从无为法里面出生的,说有为法是住在无为法里面的;换句话说:真如是双具有为性跟无为性的。因为有为性与无为性,都是阿赖耶识心体所具有的自性,而般若经中也说真如双具有为性与无为性,说有为住在无为中,所以由这段经文中,就可以证明:真如其实就是阿赖耶识。因为只有阿赖耶识才是“具备了无为性和有为性”的心体,所以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就是般若诸经中所说的真如。
第八节 真如与如来藏之关系
如来藏既然就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现在这里又说,真如就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而别的经论中又说:真如是由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配合有为法所显示出来的清净自性,那么我们当然就可以知道:真如不可能离开阿赖耶、异熟、无垢识而存在,不可能外于阿赖耶识而另外有别的真如心体。
现在要说明,阿赖耶、异熟、无垢这三个识,并不是三个心,而是同一个心。这个心在因地叫作阿赖耶识,如果已经把见思惑断尽了,成为解脱道上的无学圣人,或者成为八地以上的菩萨,他的阿赖耶识就改名为异熟识,有时候又方便叫作第九识─其实这个第九识仍然是原来的第八识啊!并没有多出一个识来。这个异熟识仍然还含藏著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也还含藏著所知障的微细随眠,所以还不是佛地的无垢识;如果能够再把这两种随眠都断尽了,就再一次改名,叫作无垢识,也就是佛地真如的心体。但是这个佛地真如的无垢识,其实仍然是原来的阿赖耶识心体,仍然具有原来阿赖耶识的真如性;只是因为经由开悟、修行,使得心体中所含藏的两种障的种子、随眠都究竟清净了,所以将阿赖耶识改名为异熟识,再改名为无垢识,虽然有三个名称,其实还是原来的阿赖耶识心体,只是因为种子清净了,所以改名而已;所以,阿赖耶、异熟,以及佛地的无垢识,其实都是同一个心。
那么我们现在来说明,如来藏既然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而般若经中佛的开示也说真如就是第八识非心心、无心相心,所以真如就是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心体。经论中又处处说,真如是由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所显示,那我们就可以知道:真如既是在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上面显示出来的体性,那些人怎么可以离开这阿赖耶识而另寻真如呢?怎么可以说在阿赖耶识心体以外另有一个真如呢? 那么他们离开这个第八识而主张另外有真如,这个已经就是妄想了;竟然还把这个阿赖耶识所显示的真如性,建立起来作为能出生阿赖耶、异熟、无垢识的法体,那更是颠倒妄想啊!所以说他们这个想法,显然与 佛的开示完全违背,严重违背了经教上的圣教;而且也违背了理证的事实与真理。
从理证上来说,如果真如是能够出生阿赖耶识的法体,或者说如来藏是能出生阿赖耶识的法体,那就必定会有很多的过失,成为严重的颠倒见。因为这样一来,就会变成实相心有两个。如果实相心有两个的话,将会有很大的过失。怎么说呢?依他们所说的道理,而有两个实相心的话,那就应该每一个人入了母胎以后,下一世出生时都会变成两个人;因为 佛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法本,出生一切法,所以入胎之后能出生十八界,所以阿赖耶识入了母胎以后,当然会出生一个完整的色身。同样的,真如既然能出生阿赖耶识,那么真如应该也同样有阿赖耶识的功德;因为“能出生阿赖耶识的真如”,显然更是一切法的根源,因为祂既然能出生一切法根本的阿赖耶识,就必定是更胜于阿赖耶识的心体;既是更胜于阿赖耶识的心体,当然法性必定更胜于阿赖耶识,则是更应具足阿赖耶识的所有功德,那就不应该是不能出生十八界等万法的心体。真如既然是能出生万法的心体,那么祂与阿赖耶识同时入胎时,下辈子出生时,就应该会变成两个胎儿出生。因为阿赖耶识与末那入胎的时候,真如也应该和阿赖耶识一样,同时各自由母体摄取四大而制造另一个色身,所以就必定会两个身体同时出生。
同时还会有另一个过失,就是说,他们这种说法已经变相的指责 佛所说法不真实;因为 佛说入胎时是两个识入胎:末那与阿赖耶识。但是依他们所说的说法,就成为三个识入胎:末那、阿赖耶识、真如心。那就变成 佛虚妄说法了。然而佛绝不虚妄说法,所以说他们的说法是颠倒见。
这样子,真如假使是另一个心体,祂跟著阿赖耶识入胎(因为他们说二者是非一非异,所以不能相离),那么真如也应该会制造色身然后执持祂自己所造的色身;那这一世死后入胎,下一世将会变成有两个人出生。也许你说:我有个难兄、难弟,或者难姊、难妹也很好;但是,这样的想法是严重违背法界实相的真理,因为法界的实相心体只有一个,实相是绝待的,是唯我独尊的,所以不可能有两个。所以他们的说法是虚妄无稽的,是既违教,又悖理的。
如果他们所说的道理是真实理的话,将来会变成怎么样呢?会引生很多的过失出来:这一辈子死后入胎成为两个人出生,下一辈子再入胎又变成四个,四个再变为八个,八个又变十六个,那就是说,唯识一切种智的佛法会变成这样:“阿赖耶识是可以分割的,真如也是可以分割的,不是不增亦不减的;众生界是可以增加的,不是佛所说的众生界永远不增不减”,而且还会衍生出很多的问题出来,将会使得三乘经典都必须全面改写,也就是说,世尊必须再来人间一趟,必须重说三乘菩提;这将会变成“世尊在两千五百年前时,其实尚未成佛,因为说法不正确。”这样一来,问题就很大了;所以,不应该把阿赖耶识所显示的真如性,从阿赖耶识心体上分割开来,不应该把祂分割成两个法。因此从理证上来说,不可以说真如出生阿赖耶识,应该依照经典来说:真如是阿赖耶识所显示的清净、涅槃、真实、如如的自性。
如果他们主张说真如就是如来藏,那也是有过失的啊!如果真如就是如来藏,那就应该说“真如就是阿赖耶识”,而不是经论上所说的:“真如是阿赖耶识的所显性”,对不对?而且也仍然会有八九识并存的过失,不能自救。在般若经中,常常会以真如一名来指称阿赖耶识,那是把真如当作心体来说,借名而用的;因为真如相或真如性,都是只有阿赖耶识才会有的,并无任何一识会有真如性;不论是在圣教量上面说,或者是在理证上面来说,都永远是这样的。因此应该说,真如是如来藏的所显性,真如是阿赖耶识的所显性;所以在般若系的经典中所说的真如,其实就是指如来藏心体;而《楞伽经》中 佛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还有别的经典也是这样说的,所以说,如来藏就是真如。至于“真如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的所显性”,这个所显性的部份,后面我们会有发挥。
如果他们听了我的话以后,改口说真如不是如来藏,说真如和如来藏是两个识,那又落到十个识并存的过失里面。八、九识并存,就已经有无量无边的过失了,那如果再加上一个第十识,成为八、九、十识并存,那个过失就会更多了,将会辗转出生无量无边的过失,将会导致三乘经典及所有论典都必须全面改写,将会成为指责“ 世尊说不如实语,诸大菩萨说不如实语”。因此,他们也不可以主张说真如与如来藏是两个心。
因此我们说,如果真如不是阿赖耶识所显示的自性,而是能出生阿赖耶识的话,那这个真如一定是一个心体,不可以说狡辩说“真如非心亦非识”,这种话是绝对讲不通的;因为,如果真如能出生阿赖耶识,祂的功德一定比阿赖耶识更多,阿赖耶识所具有的,祂一定都有,而阿赖耶识没有的祂也应该有,这样才叫实相啊!不然如何能叫实相呢? 而且,真如既是能出生阿赖耶识的法,那就表示祂一定是心体;因为在法界中,如果不是心体、不是识的话,就不可能会出生八识心王等心体,所以,依他们的说法,能出生阿赖耶识的真如,一定是心体。但是这样一来,就会有八九识并存的种种严重过失;所以,他们主张“阿赖耶识由真如出生,而真如不是心也不是识。”这个说法是绝对讲不通的。所以,真如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所显示的自性,是附属于第八识心体而显示出来的真实如如的自性,根本不可能出生阿赖耶识心体。如果他们不得不改口而坚决的主张:“真如是心体,所以能出生阿赖耶识。”这样一来,却又落入八九识并存的种种过失里面,必定无法自救,必定不能自圆其说。
本文标签:真假开悟(6)
本文关键字:真假开悟
相关阅读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立佛正法纛:心有八个识 ..........德光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最新收录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