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佛法基础>佛法初识>

如法住的菩萨应该具足的八种智慧

[佛法初识]  发表时间: 2020-03-07 16:30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要从第三辑第116页开始,继续来探讨:菩萨的自利利他。 
佛接着为我们开示说:【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上下智,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说,具十六事:一者时说、二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说、五随义说、六喜乐说、七随意说、八不轻众说、九不呵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十五说已不生憍慢、十六说已不求世报。】(《优婆塞戒经》卷2)
这段经文 佛为我们说明能如法住的菩萨应该要具足的八种智慧,凡有所说也都必须注意以下的十六件事。世尊的这些开示,也是菩萨在行道、摄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观念,希望您能仔细听闻我们接下来的说明。佛说:菩萨在问疑之后不仅能思维而且能解其义,解义之后又能如法而住的人又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具足八种智慧;第二种是无法具足八种智慧。
佛接着就为我们说明这八种智慧的内涵。
第一是法智(第一);法智有许多不同层次的意思,一般来说,法智是专门在四圣谛上面说的;也就是说明苦的事实,苦圣谛就是在讲三苦、八苦;对于苦能如实了知,就是苦圣谛中的法智。这个法智,如果听闻之后不能接受、不能如实了解,那就是没有法智忍;要先能忍于苦圣谛,才能说有苦圣谛的法智。
从法智再引生出来就会有类智忍和类智:菩萨由自身来观察发现众生同样有种种的苦,而种种苦的存在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对于众生和自己同样都有苦,生起了类智的忍;由于能忍于类智的关系,所以产生了类智。这就是苦圣谛中的法智忍和法智、类智忍和类智。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菩萨在如法住中,关于二乘解脱道的法智忍和法智、类智忍和类智。苦圣谛如是,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亦复如是,所以四圣谛总共有十六心,这都属于菩萨证悟之后应该要进修的现观部分。有关四圣谛中的法智等法,不论是大乘法或者二乘法都讲这十六智,不同的是大乘法是以如来藏为中心,以般若智慧来现观这四圣谛十六心,这和二乘法的现观有些不同,这就是法智的意涵。
接下来继续说明:什么叫作义智(第二)?所谓义智,是说对于四圣谛等四心,每一心又各有四心而成为十六心,菩萨在能够如实理解其中的义理以后,才能为他人解说;也就是说,想要为他人解说之前,必须先有义智。义智的意思类似于四无碍辩里面“义无碍”的道理。譬如:九地菩萨四无碍辩的“法无碍”,讲的就是于种种法的种类能够如实了知,这就是法智。有了法智以后,进一步理解一一法的真实义,就叫作义智。
有了义智,接着就有时智(第三)。如果只有法智而没有义智,就不能产生时智。菩萨如果有法智也有义智,在面对不同众生、不同场合时,应该讲些什么适合的法,自己就能够判断,这就叫作时智。也就是说,有了法智和义智以后,才能够有时智;但是时智却必须是在配合第七个根智和第八个上下智时才可以产生。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先来说明第七个根智(第七)。根智,是讲五根的智慧,五根就是指——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所谓信根,讲的是众生对佛法的信心是否已经具足?如果是具足了对佛法的初分信心,就是已经发起了信根。有了信根之后,你为他说法,他能不能忆持不忘?这就是说他有没有念根?能够忆持不忘,就表示他有了念根。忆持不忘以后能不能精进修行?就要看他有没有精进根。虽然有了信根、念根、精进根,但是他的心能不能决定不疑?就要看他有没有定根了。这里所谓的定根,不是讲禅定的定,而是讲心得决定的定;能够制心于一法,心得决定而不动摇,就是有了定根。有了信、进、念、定等四种善根以后,对于所闻受的法义在精进修行之后,能不能如实理解其中的义理?就得看他有没有慧根了。菩萨如果能够善观众生有没有这五根,就表示已经有了根智。
当你有了根智,才能产生上下智(第八)。所谓上下智,是说于法、于义都有智慧,法智、义智都有了,了知众生根性的根智也有了,那你就是有了上下智,能够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性。譬如说:某一个众生可以为他说很胜妙的法,另一个众生就只能为他说很初机的法,这就是“根上下智”。菩萨能够观察众生根性的种种差异:如果众生的五根具足,那他就是中根人;五根不具足就是下根人;五根具足而且发起了力量,有了五力,那他就是上根人了。菩萨如果对众生有这样的观察力,就是有上下智的菩萨。
当菩萨有了法智 、义智、根智、上下智时,那就表示已经有了时智:能够观察什么场合、什么因缘时节,该不该说些什么法,就能够判别。有了这些智慧之后,还得要有知足智(第四)。知足的智慧就是于世间法能得知足,于出世间法也能得知足。也许有人会怀疑说:“欸!奇怪了?对世间法知足这没有错,但是为什么对出世间法也要知足呢?”一般人会这么想,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真正的佛菩提道中,菩萨还是得要有知足智的。也就是说:你现在的状况适不适合学诸地的法,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譬如平实导师曾经说过,他有一些法的实证是由于佛的加持而使他得以了知,但是他也不敢停留在心中,马上就把它忘得一乾二净,因为恐怕自己在无意中讲出来时,就得下地狱,所以立即就把它给忘掉,这也叫作知足智。如果你没有知足智,而只是一心想要得法,得了法以后,其实你的层次还不到那个阶段,到时候因为人情或其它缘故,乃至有人是因为喜欢表现等因素,只要一时不察而泄漏了一部分,舍报时就知道厉害了。所以,某些法义证量的修证,每个人都应该先自我衡量一番:哪些法是我现在应该得的,哪些不是我现在应该得的,都应该要有了知的智慧才好。譬如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想要得到二年级的学问,那还可以,只要再努力一点就可以达到;但是突然想要得到国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问,那可就得要考虑了,不仅是不自量力,也会因为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而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说,不仅是在世间法中要有知足智,能够满足于一定的状况;在出世间法中亦复如是,超过太多的,最好不要事先知道比较好。乃至等觉菩萨想要了解 佛地的十种浅深不同的境界,也只敢想要了知前面的一、两种,后面的境界则完全不敢想,因为等觉菩萨知道那不是他应该知道的。同样的道理,菩萨在出世间法中也应该要有知足智;明知自己目前的层次只到一楼,想要了知二楼、三楼的境界,那是很好的;但是在一楼时就想要了知九楼、十楼的境界,那就超过太多了,将会严重危害自己的道业。所以,不管是世间法、或者是出世间法,都应该要有知足的智慧。
换句话说,所有学人都应该求证比自己目前境界更高的法,但是也应该要有分寸;超过太多而打妄想,迟早都会出问题。大妄语还是小事,譬如还没有入地而自称已经入地,那是大妄语业。但是如果胆敢把诸地的现观境界给讲出去,那可就不只是大妄语业而已了!所以诸地菩萨的现观境界,乃至诸佛、诸大菩萨能转变他人的内相分,这些内容都是不许说的。能转变别人的内相分,诸位可能以为说,那是用禅定功夫去完成的,其实不然!纯粹是智慧法门,这都是大家所无法想象的。所以说,菩萨固然应该努力精进,但也要有知足智,以免太过而产生严重的问题。就像是小婴儿才刚学会走路,就想要参加百米赛跑一样。所以不管是世间法或者出世间法,都应该要有知足的智慧。
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第五个自他智(第五)。所谓自他智,就是自共相智。而自共相是说:对于自己身上的五阴十八界等法,都得要仔细去观察,观察之后对自己所有的法相都能如实证知,这就是有了自相智。然后从自己再推及到众生,就会发觉自己和众生一样都是有如来藏等法,这就是总相智中的共相智。接着,再进一步推及到地狱、饿鬼、畜生,也推及欲界、色界、无色界,全部都推尽了,就知道三界众生原来都是这样的:都是由十八界法的多分、少分与如来藏共同运作。这就有了娑婆世界有情众生的自共相智慧了。然后再去推究:极乐世界的佛弟子们,有的还要经行、打坐、念诵经典,甚至于有人还得在莲苞中安住许多大劫,不断地听闻“苦、空、无常、无我”。菩萨从如来藏真实智的自共相智慧来推究,就知道众生去到极乐世界以后,大部分也是十八界具足的;十八界具足,当然是在三界内,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是“非出生死、非不出生死”。当你能够这样现观时,就表示你已经有了了知三界的智慧,这就是自他智了。
继续来说明最后一种“众智”(第六)。什么是众智呢?所谓众智,就是能够了知众生的智慧。菩萨们如果能够如实了知一切众生,就不会轻视众生,也不会诃责众生,因为你会观察到每个众生都具有成佛之性;乃至他的佛性也是时时现前,可以眼见,这叫作“一切众生皆得成佛”。譬如《法华经》中,不是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吗?他一天到晚礼拜、赞叹一切人,并且说:“我深深地恭敬您,不敢轻慢于您,因为您等都在行菩萨道,未来都当作佛。”常不轻菩萨就是要引导众人发起大心来:不要常常以下劣心来看待自己。另外,菩萨也不会诃责众生,因为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本来就是恶劣的,所以恶劣是正常,有这样的认知才能称为菩萨。如果不是因为众生恶劣,菩萨也就没有尊贵之处了。正因为众生恶劣,而你却不同于众生,不在众生数中,所以你才能叫作菩萨;如果能够继续不断地坚持行菩萨行而永不退转,这样的菩萨才是尊贵而令人赞叹的!我们既然知道众生本来就是恶劣的,那又何必去诃责他呢?只要能为他说法,引导他进入佛门,这样就好了,又何必去责骂他呢?如果你对众生有这样的认知,这就是众智。这样总共就有八种智慧了。意思是说,能如法住的人,有的人只能自己安住如法修行,不能利益众生;但是具有八智的菩萨,就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
各位菩萨!以上所介绍的是菩萨度众的八种智慧,希望能对您的道业有所增益。
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为您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75、76集 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九、十) 张正圜老师
本文标签:自利利他(52)法智(7)自他智(2)如法住(2)根智(4)知足智(4)时智(5)众智(5)义智(7)上下智(2) 本文关键字:如法住,法智,义智,时智,知足智,自他智,众智,根智,上下智
相关阅读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