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布施  二信  如来藏  佛事展  三乘菩提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口袋书系列>

32、广论之平议〈二〉—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2)

[口袋书系列]  发表时间: 2015-04-16 08:45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五、伏性障:贪、瞋、掉悔、睡眠及疑等五盖要降伏,并除慢心、见取见等障道恶习。

  六、要发大心:至诚恳切发菩萨大愿,不是为自己而发愿。

  具备此六条件,再透过善知识从中引导、使用机锋,学人一念相应而触证空性心如来藏。证得空性心如来藏的学人,从此就进住七住位实义菩萨的行列,然后能安忍在如来藏空性心当中而不退转,这就是不退转之心。也就是说:一定要证悟空性心如来藏,真正进入佛法实证位中,才有不退转之心可说;尚未进入实证阶段而说不退转,乃是不切实际。在此奉劝诸学子,学佛的目的在成佛,想要成佛第一个步骤就是先要求证空性心如来藏,因为只有实证了空性心如来藏时才会发起实相般若智慧;如按藏传佛教密宗的道次第修学,是绝无可能之事。

  此外藏传佛教密宗在归依三宝之上,还要加上归依上师,成为四归依:“归依上师、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为了显示藏传佛教密宗的证量高于显教大师的证量,所以归依三宝还不够,还要归依上师,并且把上师冠于诸佛之上,而说上师的证量高于 释迦佛。

  如《那洛六法》(道然巴罗布仓桑布著)中说:

  因师乃住世佛,与佛无异;上师所讲之法即是佛法。上师一人具足三宝,彼即是具胜过一切佛,无有高于上师者;唯有上师乃我之真佛,行者应如此想。

  又说:

  上师比任何佛高……,我只供养你,不供他佛。(道然巴罗布仓桑布著,《那洛六法》,三三、三五页)

  创古仁波切更说:

  上师有力加持佛弟子,而释迦佛无此能力。

  藏传佛教密宗为了笼罩学人,不断的灌输“上师比佛高”的观念,让学人对上师产生绝对的信心;以后纵然上师说法不符佛说,也要让学人对上师一言一行敬信不疑,如此才能在未来修习无上瑜伽男女双身共修时,绝对相信,无所畏惧。虽然在台湾的藏传佛教密宗团体,因为政府法令限制,以及民间风俗道德标准,加上自古以来中华文化重视五伦之伦常道德熏习,尚不至于公开鼓励学员修习无上瑜伽双身法,只是暗中教导之后师徒暗中合修;但是藏传佛教外道这种观念已慢慢深植于学员当中,在此五浊恶世之际,任谁也不敢保证如此违佛所说的邪淫之法,未来在台湾不会公开的盛行。

  第三目 菩提心

  阿底峡《菩提道灯论》说:

  次一切友情,以慈心为先,观恶趣生等,及死殁等苦。无余诸众生,为苦所苦恼,从苦及苦因,欲度脱众生,立誓永不退,当发菩提心。如是发愿心,所生诸功德,如《华严经》中,弥勒应宣说。或读彼经或师闻,了知正等菩提心,功德无边为因缘,如是数数发其心。《勇施请问经》,亦广说此福,彼略摄三颂,今此当摘录。菩提心福德,假使有色者,充满虚空界,其福犹有余。若人以宝珍,徧满恒沙数,一切佛世界,供献于诸佛。若有人合掌,心敬大菩提,此供最殊胜,其福无边际。既发菩提愿心已,应多励力徧增长,此为余生常忆念,如说学处当徧护。除行心体诸律仪,非能增长正愿心,由欲增长菩提愿,故当励力受此律。(《菩提道次第广论》附录)

  以上是《菩提道灯论》说的发菩提心,首先说为何发菩提心?《灯论》大意说:“如母有情,有的在三恶道,有的在三界生死流转,为苦所逼,所以要发菩提心。”但是《灯论》只是很笼统的说为何发心,不说如何发心。

  真正发菩提心是发实义菩提心,是要求证三乘菩提所依的根本心,也就是求证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自己证得此实义菩提心,就能现前观察自己菩提心的体性,也能现前观察一切如母有情菩提心的体性,如是才可以向一切如母有情宣说一定要发菩提心,并且要求一切有情证得实义菩提心,如此才能保证他们永远不堕三恶道;如此才能进一步求证解脱果,如此才能出离三界,不再流转生死。阿底峡因为否认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故,所以不知实义菩提心即是佛说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误会了空性,因此藏传佛教密宗所说发菩提心也只是戏论性的空谈而已。

  发菩提愿心所生诸功德,《菩提道灯论》有提到《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圣 弥勒菩萨指示善财童子所说的话。从中更可以验证圣弥勒菩萨所说的菩提心体性,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的体性。为了让学人能了解菩提心的功德等同如来藏的功德,《华严经》这段经文是: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因文长仅录首末两句)

  这是 圣弥勒菩萨所说的菩提心功德,正是如来藏的功德,也只有如来藏才具备如是功德;因为意识心不能出生一切诸佛法故,常与贪瞋相应而非一切世间所应供养故。阿底峡所依止的中观自续派、应成派,既然不承认有真实存在的如来藏,哪来诸菩提心的功德?

  阿底峡又说:

  或读彼经或师闻,了知正等菩提心,功德无边为因缘,如是数数发其心。(《菩提道次第广论》附录)

  圣 弥勒菩萨所说的菩提心内容,并不是光由读诵就能够了解,而藏传佛教密宗诸人(古代的觉囊派除外),又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来藏的体性,又如何能从彼闻呢?举首偈为例:“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的种子都含藏在如来藏心中,不是含藏在应成派、自续派执著的意识心中;如果不了解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心的体性,不了解一切佛法都含藏在如来藏心中,如何能解释“菩提心能生出一切佛法”?菩提心又怎么样来生出一切佛法?想要用应成派、自续派执著的意识离念灵知来解释,是无法通过理证与圣教检验的。

  要知道阿赖耶识心体本性清净,但是其内含藏无量无边的有漏无漏法种及业种,也含藏了一切成佛的清净法种。所含藏的种子不断的变异,种子不断的自心流注,不断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此才有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的生出,这样圆满成就了世间、出世间的清净法与流转法,才可名为圆成实性,这是空性心如来藏独有的功能,不是意识所能拥有丝毫的;以这个第八识心的功能德用来解释,才能符合《华严经》所说“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的圣教。了知阿赖耶识心的体性,就是了知正等菩提心;再进一步求证正等菩提心,最后证得正等菩提心,则功德受用无量无边,从此就知道大、小部的般若诸经所说“非心心、无心相心、菩萨心、金刚心、无住心、菩提心”,也了知四阿含说的“涅槃本际、实际、我、如”以及佛道各位阶的名称“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庵摩罗识、阿陀那识、无垢识、真如”,以及统称的“如来藏、持身识、有分识、穷生死蕴、种子识、净无漏界、法身、真心、法性、所知依”……等,都是同一个心,一切世出世间万法,都是由这个心所生出,才是真正的菩提心。而阿底峡、宗喀巴等密宗诸人否定阿赖耶识,认为一切法是诸缘和合而生,是缘起性空;既然蕴处界等一切法空,死后断灭、入涅槃后断灭,又哪里有菩提心可发?故阿底峡说:“如《华严经》中,弥勒广宣说。”只是假托圣名,让人误以为他所说的就是诸圣菩萨所说,其实是与诸圣菩萨所说相违背。圣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的开示菩提心功德偈颂说:“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佛法故。”乃至最后一颂“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这样实义的开示,对于信受阿底峡、宗喀巴的密宗学人来说,已经是全无关联而变成毫无意义了。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菩提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