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口袋书系列>迈向正觉>

26、迈向正觉〈三〉—追寻真理的动人故事(2)

[迈向正觉]  发表时间: 2015-04-16 08:50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而且后来从宗喀巴的另一本根本作品《密宗道次第广论》,以及藏密诸多“法王”的论续中也了解到,藏密的双身法,并不是只修一次即可,而是要天天修、时时修,性交过程不可中断的。这就好像某个吸毒的人,自说要以毒品来练定力,想要“以贪止贪”,但我们却看著他天天吸毒、时时吸毒,究竟他的定力在何处?他又止了什么贪?这也是不辨自明的。p.31
又有人辩解到,藏密的双身法,男女双方并不是真的交合,只是阴阳相抱在练气而已。假若真是如此,那藏密的双身法,比起道家的小周天、大周天,在层次上又低俗太多了。
再进一步想,《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中,记载了欲界人天众生等淫欲之相:“阎浮提人男女交会,身身相触以成阴阳。拘耶尼、弗于逮、郁单曰人亦身身相触以成阴阳。龙、金翅鸟亦身身相触以成阴阳。阿须伦身身相近,以气成阴阳。四天王、忉利天亦复如是。焰摩天相近以成阴阳。兜率天执手成阴阳。化自在天熟视成阴阳。他化自在天暂视成阴阳。‘自上诸天无复淫欲’。”人类与畜牲等众生,以交合射精为淫;阿修罗、第一四王天与第二忉利天以男女交形合气为淫,第三夜摩天以相抱为淫,第四兜率天以执手为淫,第五化自在天以相笑为淫,第六他化自在天以相视为淫。也就是说,层级愈高的欲界众生,他们相淫的行为便愈淡薄。反观藏密的双身法,是要与多名未成年的少女,日夜不停地杂交,再将交合过程中,二根所生之液体喝下,名之为灌顶。此种严重的淫贪,早已远离天人与人间的境界了。(注..平实导师于二○○二年出版了四辑《狂密与真密》,精湛地阐述藏密的错谬与佛法的正修要道。《狂密与真密》的内容已公开于网路上,供大众免费下载。想了解佛法正讹,或者想窥破西藏密宗种种西洋镜的学人,敬请把握值遇正法的良机。)
再论及喇嘛们吃肉的问题,总有不少人会说,西藏地区因为气候的关系,蔬菜不易取得,故不得已而食肉。但现在网路发达,资讯流通快速,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到,p.33原来在西藏地区的蔬果供应,其实是非常丰富的!而且也有证据显示,喇嘛们是在自助餐店里点“鸡腿饭”来吃,这就表示喇嘛们是在“自由意志的选择”之下吃肉,并非环境气候等因素逼迫而吃肉!事实上,喇嘛们吃肉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拥有长时间勃起的性能力,好用来修双身法!
也有人说,喇嘛吃肉,是在超度被吃的众生。但仔细一想,众生最宝爱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无论自己的美丑如何、高矮胖瘦、四肢健全或有缺陷,每日总会想要吃点什么好料的,或擦点什么保养的,来“多爱自己一点”。若是有人蓄意要杀伤自己,第一个反应也都是要抵抗或是逃离;而众生若是被杀害,其愤怒的心情,可想而知。如果说喇嘛吃肉是在超度众生,那么试问喇嘛自己是否愿意牺牲生命给别的喇嘛吃?如果自己都做不到了,怎能厚颜要求其他的众生牺牲生命来布施肉身?
综合以上所述,当时末学的心情是十分地沉重复杂,心想:难道这世上已无真正的善知识可以引领大众深入正确的佛法?难道自己就要抱著自小就有的疑问,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后来在某个因缘时节中,偶然发现正犀菩萨写的《真假活佛》一书。当时看到此书名,第一个印象——直觉此书应与卢胜彦有关,因为在很多的宗教书籍之中,只有卢胜彦常常在自己的书中以“莲生活佛”自居。拿起一看,果然如是。当时的阅读感想是,此书内容条理分明,说理清晰,对于真佛宗在法义上的错误,皆提出证据明确的评论。p.35而《真假活佛》的作者在一开始也提到,他对于三乘佛法的实证智慧,皆是受教于 平实导师。当时末学便认为,身为弟子的作者,就可以写出如此有智慧的内容,那当师父的 平实导师一定更是不得了!
接下来又因为在调查藏密双身法与五甘露的相关资料中,意外地在网路上阅读到《狂密与真密》的全文电子版。记得当时是要调查“大香小香”的细节,原先以为“大香小香”是宗喀巴用来修练双身法的“明妃”(好像后宫佳丽三千人的用法)之名,结果却发现,“大香小香”竟然是用来制作“藏密甘露丸”的大便与小便!(注:对此吃屎饮尿的行为,世尊在《楞严经》中已预先破斥。详情请见《狂密与真密》四辑。)
藉由《狂密舆真密》的网页电子版,末学才有幸拜读 平实导师的其他钜著:《无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学次第》、《邪见与佛法》、《大乘无我观》、《甘露法雨》……等。末学阅读后的感想,就如同会中某位曾在广论班待过数年的师兄一般。这位师兄在进入正觉前的数年间,曾详细比对过藏密的说法与 平实导师的说法。他发现 平实导师在书中,针对藏密的外道知见所破斥的言论,全部都是真的!而 平实导师所开演的如来藏正法,的确是 释迦世尊在三乘经典中所贯串的核心妙理,完全能够补足师兄在他学佛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与空洞!
当时虽然有幸能遇到 平实导师的著作,但由于过去所接触的因缘,以及眼见时下种种附佛外道的横行,p.37而且佛教界全球知名的各大山头,全都一致指责 平实导师为“邪魔外道”,网路上排山倒海而来的非难,都说“萧家班的都很会批评人”。一想到卢胜彦当初是靠著骂林云起家的,所以一开始末学的戒心非常地重,就连向台北讲堂请阅邮寄结缘书,也是不敢署名。在接触 平实导师著作的一开始,末学仍是在网路上很努力地蒐集“批萧文章”来研究。
当时的想法是:1、藏密就算是错误的,这也不代表正觉同修会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还是要小心地拣择。2、在这些反对正觉同修会的文章中,假如可以看到引经据典、说理清楚的言论,而正觉同修会又无力提出更令人信服的辩驳的话,那末学也许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去了解正觉同修会了。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就当时末学所见,几乎有九成以上的“批萧文章”,都是内容空洞的谩骂与挑衅,不但无力引用教证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甚至还有不少人只是单纯地想保护自己的喇嘛上师,在自己都不了解双身法的情况之下,凭著一股蛮勇,也跳下来发言加入论战。试举一个当时在网路上看到的典型例子,有个人这么说:“我想问问看?……现在的人除了试管婴儿外……哪一个人不是父母双运而来?”但如果真的有去深入了解双身法的人,就会知道,双身法并不是指夫妻之间的行房。要修练“无上瑜伽”的双身法,所需要的是“多位”“未成年少女”当作“耗材”,来供喇嘛们性交,而且不是做一次,是天天做、时时做、分分秒秒都要做。而已成年的女孩,无论是否已婚,也可以用来作为其他“秘法”的“耗材”。理智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法律,性侵未成年的幼童皆是重罪;p.39而和有夫之妇性交,也是一样要判刑的。
当时又在网路上看到一篇有不少人转贴,由索达吉喇嘛所撰写、针对 平实导师而来的《破除邪说论》。结果一看,却发现其中有不少自相矛盾之处(当时一看就发觉有许多错,而现在看来,错误更多)。略举二例:
1、索达吉喇嘛以:“……威音王前,无师自通尚可;威音王后,无师自通则名天然外道……”,来否定 平实导师。但问题是,释迦世尊当年舍弃外道六师,独自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是否索达吉也将世尊视为“天然外道”?
2、索达吉在文中又说:“……不过密宗祖师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真实证悟的密宗大德基本都有其不共的授记,并有有目共睹的弘法事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作以及圆寂时的种植瑞相等可供众人验明他们修证水平的‘证据’……”姑且先不谈其“授记”是否有效,其“著作”是否经得起考验?基本上,“有目共睹的弘法事业”与“圆寂时的种种瑞相”都是非常表相的东西;一个不造诸恶、广修福德的外道信徒,舍寿时若是生天,也可以有种种的瑞相。以“有目共睹的弘法事业”来评判正邪的说法,说穿了,就是“官大学问大”的心态。如果可以用这些很表相的东西来评判法义正不正确,那佛教与其他的宗教又有何不同?(编案:以上资料引用自http://www.bodhi-citta.org.tw/new_page_97.htm,下载时间: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原本预期能目睹精彩又富有深度的辩论,p.41但看起来似乎是不太可能了,只好由自己来判断。本来是打算先看完所有从正觉同修会请来的结缘书,由自己来决定是否要亲近同修会,但在阅读完《无相念佛》与《邪见与佛法》之后,只觉 平实导师用词恳切,内容也十分契合 世尊在经中所说,而且不知为何,当时一见到书中所写的“如来藏”三字,格外地感到亲切,实在是让人无法舍弃想更进一步探究的念头。于是先将请来的《无相念佛》一书,推荐给渴求佛道数十载的父亲阅读。父亲阅毕,即大哭一场,并且随即要末学查询近期内是否能够报名上课。现在想起来,末学十分感谢父亲的护持,由于父亲的信力与决心,现在全家人都在正觉同修会中上课,共沐正法雨,成为相互扶持的同修道友。而当时在等待新班上课的期间,末学仍是继续多方蒐集正反二方说辞,并且与三乘经典详细比对之后,才渐渐了解,原来 平实导师所说的法,才是真正完全符合 世尊的教法;也逐渐地明了,在世人对佛经断章取义、错解佛法的情况之下,若没有 平实导师与众菩萨们不惜身命地做法义上的辨正,整个佛教界就只能不断地堕落,也很难将佛法延续到月光菩萨出世的最后五十二年。而末学的家人,从一开始的疑虑,到现在全家皆进入正觉同修会修学,都要感谢诸佛菩萨的方便摄受,也很感激 平实导师与会中诸菩萨们的慈悲勇猛。由于诸菩萨们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而毅然扛起救护佛子的重任,今日末学全家才有幸能熏习正法。
又由于 平实导师的慈悲,在新班开课之前,导师特地南下高雄演讲《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第七、八识有可能是意识吗?父亲与末学也一同前往聆听。一开始,p.43末学与父亲走到了隔壁给老会员看演讲视讯的大楼,只见当时在场的老会员,各个相貌庄严,行止有序。有位菩萨看我们父子俩像是新来聆听演讲的,便好心地告诉我们,隔壁另一栋大楼是留给我们的,我们可以在那里亲见 平实导师演讲。于是我们父子俩便匆匆谢别菩萨,赶紧到隔壁的会场。
到达演讲的会场时,只见会场里人山人海,有不少人怀著满脸兴奋的表情在等待演讲的时刻到来。犹记得在开始前,末学先去洗手间上厕所,身旁一位不知名的师兄可能真的是太高兴了,正巧与末学四目相对时,那位师兄就突然对末学笑著说:“我等这个讲堂成立,已经等了五年了!”
正当演讲快要开始时,爸爸与末学便找了尽可能靠近讲台的位子坐下来。一开始末学还在猜测,平实导师会不会是讲台旁站立的那一位呢?还是靠近出入口的那一位呢?等到 平实导师在位子上坐定,才发现眼前这一位长得瘦小,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实的“欧吉桑”,就是能为大众开演 释迦世尊所传诸多胜妙法义的大善知识!
虽然末学在演讲的前几日,有恶补一点点 平实导师的著作,但发觉 平实导师所说的,有许多都是前所未闻的法,不但分析合理,而且也清楚有序,听得让人不觉得疲累,只感觉演讲的时间是过得如此地迅速!会后 平实导师还慈悲地开放听众发问,就像真金不怕火炼一般,完全无惧于任何稀奇古怪,或是来意不善的发问。末学当时也藉此难得的因缘,向 平实导师问了几个问题;p.45平实导师非常亲切而认真的回答末学的疑问,而末学也从 平实导师的回答中,解决了许多的困惑!末学当下就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地安住在正觉道场中,精进修学了义正法!
现在末学进入正觉修学,已经过了三年多了。每周一次的进阶班,与每周二晚上 平实导师亲自讲经,是末学平时忙碌生活的最大享受。平日有空闲恭读 平实导师的法宝,若是刚好读到能解答内心疑问之处,常常会有“应当如是!确实如是!”的喜悦。若要说“能进入正觉,是我此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愿所有有缘佛子,皆能安住在正觉宗门之下,一同亲近大善知识,闻熏正法,早证菩提,同圆佛道!
末学 正辰 合十敬上
---------------------------------------------------------------------------------------------------
入正觉二年记
—郑国—
一、本文缘起
随著现代化地球村的时代来临,自由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生活品质的提升与物质的享受是现今社会的主流思想,财富的追求是现代人终身不渝的生活目标,仁义道德只是古代的教条,宗教大多是来劝人为善的组织。在我国流传已久的佛教也随著现代化的脚步,普遍的被知识分子认为只是一种道德劝说甚至是一种迷信,佛法的道理与现代的知识风马牛不相及。而在民间称之为佛教活动的,又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p.47有人烧香有人拜拜,有人四处逛道场,到处捐香油钱,大多人云亦云。上焉者,还知道佛法义理深远;中焉者,还能众善奉行,或认为吃素就是佛教,或认为行善就是佛法;下焉者,就真的佛道不分,到处烧香拜拜求美眷、求儿女、求事业顺利、求财源广进、求健康长寿,问他:他也说是佛教徒。问题是这样的族群还为数不少,也难怪大多数经过现代化教育洗礼的知识分子,视佛教徒无异村夫愚妇,只求怪力乱神了。
末学亦是自诩为现代的知识分子,以往也认为佛教徒就是嘴巴念念佛经,有事没事求佛陀保佑,对佛教徒的种种作为总觉得迷信大过理性。有幸接触佛法以来,藉著良师指点迷津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的解释了一些佛法的道理,算是开了一点点智慧,才知道自己的浅昧无知,才知道佛经不是用眼睛看的;内涵的智慧犹如万仞宫墙,有如《论语》所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然而内中的道理言简意赅,若无善知识引导,真的“不得其门而入”;只见文字表相,不见内中生机盎然的生命智慧,那就令人扼腕——太可惜了。虽然末学接触佛法受学不久,自知智慧仍属粗浅,然而生活与生命的见解已然不同,非常受用。今日不敢敞帚自珍,且以自身修习佛法后的转变,做个告白;若能引起一些以知识分子自居,视佛法为迷信,“不得其门而入”的大众,有所共鸣而善自思惟,进而修学佛法,启发智慧,体悟生命的义理,那么或许就能赋予这篇浅见一点些微的价值了。p.49
二、人生转折
“二十年来蜗角争,项庄乱舞志沛公,一朝揽镜自返照,满身疮痍犹未知。”末学人生路上,自幼不知何去何从;见著芸芸众生汲汲营利,自不例外,也是跟著人家追逐著繁华人生,在酒色财气的大染缸中挥霍生命。二十年来于北中南、大陆上海工作经历还算丰富,仗著一点小聪明与人缘,总能占著主管的位子虚应故事,自以为长袖善舞,遇事总不留口德;自以为是,造就了不少的伤害,累积了无数的悔恨。在这段茫然无知的生命历程中,总认为事业名利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直到走到生命的低潮,一事无成的回到台南老家;大梦初醒,才发现这辈子的所作所为,对世界人类、对国家社会、对父母、对家庭乃至个人,多半是损人不利己,没有丝毫贡献,返观自照只有惭愧到用“满身疮痍”来形容。然而在末学回家乡重新接触父母的过程中,也渐渐接近善缘;从《了凡四训》、《余净意公遇灶神记》甚至最简单的《弟子规》,都给末学相当大的震撼,知道自己对生命中简单的是非善恶,居然都迷迷糊糊;尤其《了凡四训》末学几乎是用背诵的方式在读。这样渐渐的洗心革面了几年,或许善缘渐渐具足,经过了一点曲折,终于进到了正觉同修会的大一门。上了禅净班的第一堂课后就遇到 平实导师来台南演讲,兴冲冲邀请学佛多年的大姊一起参加;想不到演讲会隔天,大姊邀集亦是学佛多年的大哥大嫂,一起责难说什么白衣说法、外道评论僧宝。还好末学不懂佛法,对这种教条式的责难不以为意,演讲会上虽有许多不懂之处,只是依逻辑性而言,平实导师说法条理分明,尚无不符逻辑之处。p.51倒是大姊推荐的“正信的佛寺”,每有法会就是要消灾祈福、灌顶加持、斋僧超度;这些末学还不排斥,只是法会传单每个项目就像菜单一样,都分门别类列出清单、订出价目表,末学反倒深深不以为然。佛教不是教我们众生平等吗?为什么交多钱的就是功德主、忏主?佛教不是教我们无所求的吗?为什么交了钱法师就帮你消灾祈福?为何这么像世俗人在交易做买卖?所以虽然对大姊他们还是满怀敬意,却不太信受他们学佛多年的见解,就随顺自己的因缘安住在正觉讲堂,努力瞧瞧这位大姊口中的“白衣外道”在卖什么膏药。
三、修学历程
末学在参加正觉同修会前,少有接触佛学,佛法经论除了《心经》、《六祖坛经》之外,大略翻开的也没几本;大师的著作看过一些,立身处世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心中感动,习性却依然故我。正式报名参与同修会后,就在台南讲堂周四班余老师座下,学习了一年有余。正觉讲堂,不办任何收取功德款的法会,课程都是免费,不需缴交任何半强迫性的功德款。入门课程就需要两年半,没有光说不练的道理宣说,著重解行并进,真是一个特殊的学佛场所。正觉同修会有一个善巧方便的行门——无相拜佛,对治一般大众攀缘躁动的心念;清楚的佛法大纲与修学次第,让初学佛者就能提纲挈领;深入及浅出的说法,摄受理解能力不同的学子;由亲教师亲证的功德受用,传授学子经由听闻佛法熏习正知正见,反覆思惟,进而身体力行,亲证个中道理。p.53
余老师是末学的亲教师,除了正式课程的传道授业解惑外,余老师为了提升学子们的智慧,经常劝同修们每周二到讲堂,听听 平实导师讲解《金刚经》。平实导师讲经,真的不是一般大众的程度所能意会的;末学从《金刚经》第二十二分的〈无法可得〉开始听课,到第三十二分的〈应化非真〉听完,包括继续听闻《实相般若波罗蜜经》,听了一年多,慢慢的才听出一些心得。
平实导师讲解经文当然也得依文字表义解说一番,末学虽然才疏学浅,文学底子平平,依文解义还算可以理解。但平实导师短短的经文解释完,就耍起禅门大刀,又是事说,又是理说、宗说;本来七八分懂的,被 平实导师从事相、理相、宗门说一说,当场懂的剩不到一分,才知道不是完全听懂。下课回内完,只得摸著丈二金刚回家,心里面只能像 平实导师说的“且待下回分解”。禅门法要智慧如海,禅师也是手头很俭,公案的文字言说中,总是画龙不点睛,处处伏笔。还好禅师手眼千变万化,总是不离其宗;加上 平实导师在课程中,也扮演法师的角色,以法师身分说起法来就毫不吝啬;多多熏习,去芜存菁整理一下,是佛法非佛法,是方便说还是究竟说,渐渐也能厘清脉络。末学也算略有善缘而能安住听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熏习久了居然也闻出一点味道来;加上余老师课堂上的知见教导,终于可以稍稍看得懂 平实导师的书籍,由 平实导师的书籍再进入佛法大海,总算没有茫茫然不知所云。总算体会到原来众生智慧高低差别如此之大,原来阅读经文要如此闻、思、修,p.55原来人真的可以从理解现观中去改变心性提升智慧。末学虽然经文不熟也不透澈,宗门更是门外汉,但现在读起经文,虽未能深解义趣,总算学了点入处,在事理上也有少分心得,不敢吝惜,希望能藉此野人献曝,分享修学历程。
四、井蛙窥天
人类自称是万物之灵。其实以现有的科学知识而言,从空间来看,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也不过是这个宇宙星系中的银河系边缘之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而已。从时间来看,地球上人类的起源也不过约两百万年而已,如就文明的发展也不过这五千年或一万年,甚至以工业革命来说才两百年,相较于这地球的四十六亿年,这个宇宙的一百五十亿年,真的如沧海之一粟般微不足道,何况尚且未推论到是否还有宇宙之外的时空。所以如果由发展几十亿年的文明,来看现今地球的文明,当然就会觉得人类的幼稚无知与野蛮了。所以佛经中对此时期的地球与生存其间的众生说是五浊恶世,所谓劫浊、命浊、见浊、众生浊、烦恼浊,其实是相当容易由科学角度去理解的。
佛陀以其悲愿示现在五浊恶世的人间,依众生根器不同而有不同的方便说法。十方世界的菩萨摩诃萨,亦各依其因缘及愿力来此示现说法及向 世尊请法,是以卷帙浩繁的佛经,有种种因应众生而开示悟入的知见,亦有菩萨摩诃萨的甚深智慧。只是人类的寿命与智慧有限,所能体会的只不过如大海之一瓢。如同大学教授所开的一门课,小学生即使努力听取,即使不是鸭子听雷,p.57顶多也只能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去领会所能认知的一小部分。然而果真能领略出这一小部分,对这小学生而言,却是如同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未来就可以渐渐次第体会到大学教授所传授的智慧。
所以修学佛法首重不在皓首穷经、埋首典籍,而是在于如何开启那扇智慧之门;自忖若非大智上根之辈,当觅善知识摄受教导,才是会取佛法智慧的不二法门。问题是大善知识难遇,在这众生拙劣的世间,不见得表相庄严、徒众众多、声名远播就是善知识,有时善知识的见解还离经叛道凡俗不容。君不见哥白尼五百年前提出“地球绕日”说时,上至君王、教皇,下至一般平民,多是嗤之以鼻,只相信双眼所见,认“太阳绕著地球走”才是正理。所以人云亦云,肯定与善知识无缘,福德与智慧才是亲近善知识的因缘。
五、身心受用
末学原本是“贪瞋痴慢疑,样样皆不离”的凡夫个性,自私自利,行有不得,老是怨天尤人。在正觉同修会一年多的修学后,财色名食睡的贪著与烦恼居然渐渐转为淡薄了;一向美食主义,居然能淡薄贪味,持续吃素;工作事业上即使回报不多,也愿意辛苦承担不为所苦;为了年迈父母,也另外租屋接来同住,略尽孝道;遇有烦恼还能反求诸己思惟改进;这以末学以往的习性而言,几乎是不能想像的事。在种种做人处事世俗法的道理上,也渐渐能不被表相所左右,而稍稍能体会表相内的本质;在个人与社会,家庭与亲友,工作与事业中虽未能尽如人意,却也渐能知所进退,学著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很是受用。p.59
末学的人生历程与多年从事科技产业,以世俗智慧来说,还算有点小聪明,非属迷信之徒;然末学自知是到同修会修学了一年多,才稍有开窍的。看很多人进讲堂,听了三五个月甚至不到三次,就不愿再来,真觉得是入宝山空手还。何况有更多人士,听闻是居士说法,尚未一窥全貌,就已预设立场遽下定论,那就与善知识无缘一会了。
提出一点个人浅见与心得,这在久学佛法的大德们,当然不值一哂;只希冀如有新学同修及会外大众,在听闻 平实导师说法或研读 平实导师书籍及经文上,老觉得隔靴搔痒不得其门而入时,藉此而知有个他山之石,曾经也是如此这般;在同修会中安住听法久而久之,也渐能稍解义理,身心受用,而愿意相信末学所言不虚;进而来同修会安住学法,进德修业,那末学也就与有荣焉了。
六、择法智慧
“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同修会的教学内容非仅在道理宣说,亦重理解;理解道理后行持才不会偏差,智慧才容易生起;而由智慧的提升,才能渐次理解到佛经的甚深理趣,对事理上的本质也容易如理思惟,不惑于表相。记得前时陪家父看电视,正好转到宗教台,拍摄的是某寺院的住持在大雄宝殿中长跪诵经,佛号的背景声音衬托得甚为庄严。此时插入一段画面,这位住持说将举办一场法会,欢迎诸方大德多多护持。本也合乎情理,p.61只是萤幕上一直重复出现的跑马灯字幕——“己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颇为醒目。我想会内同修来看,肯定大大不以为然。怎么自己尚未得度,就想要先度他人?万一成了泥菩萨过江,一盲引众盲,相率入火坑,恐怕只能“披毛戴角还”了。一般大众知见不足智慧不够,无能判别,都是从表相判断事情。只要觉得师父庄严慈悲,就忙著发心护持,出钱出力。至于师父会不会度,要怎么度,要度人到哪里去,却都无法分辨检择。末法时代众生的确可悲又可怜悯。(作者案:后读 平实导师书籍,证实果然如此。《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岩经》有相似经文,但尚有三句“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经义是说菩萨尚未度到究竟的彼岸,自觉未圆而仍能发心度众;这句“自未得度”的意思是指尚末成佛,而非尚未开悟;意思是自己尚未成佛而愿意度化众生的人,即是菩萨发大悲心。少了后三句,就没有自觉未圆之意,成了“自己有悟没悟、会不会得度都没关系,要先去度人,这就是菩萨的发心。”这位住持如果是引用经文,当知经文义理,肢解取用就成了断章取义,不免误导众生。《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世尊有言:“犹如有人自己没溺,复欲度人者,终无此理;己未灭度,欲使他人灭度者,此事不然。”多读经文,此理甚明。)
真的若不能生起实证的智慧,如何能了解经中的佛法?不解佛法又谈如何受持?只有受持经义中的正理,如理思惟,生命才能有超然自在的见解。现代的电脑科技虽然让经文阅读变得容易,然而经文义理深奥之处,p.63若无善知识开示引导,时空背景不同的现代人,依著现代知识来依文解义以致断章取义,也就司空见惯了。是以不少学佛人士,早课晚课发心精进,学佛多年,依旧烦恼不断,习气依然。所以佛在《法句譬喻经》卷二说:
虽诵千章,句义不正,不如一要,闻可灭恶;
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行可度;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真是一针见血。修学佛法我们说要“信解行证”,从佛语不虚我信受,到亲证佛法,行门是重点所在;若无明确可行可证的行门,佛法只成戏论,只是一门学问。然而要有正确的行门,慧解就是一个关键;若无随文入观的能力,光从文字表相,依著今生所学的知识常识,如何能理解佛法的甚深微妙呢?所以依著善知识的引导诠解,才能增进我们慧解的能力。只是世尊早已开示,此是末法时期,若是末法时期而正法时时可闻、处处可学,世尊所言“末法时期”不就成了“不如实语”?在这末法时期,出家容易,信徒众多,个个山头动辄百万信众,表相佛法蓬勃兴盛;灌顶、拜忏、授戒、祈福、弘法、消灾、讲经法会,此起彼落好不热闹;人间佛法大行其道,放生、超度、赶经忏……等。然而 平实导师不愿现出家相、不受供养,除了依菩萨法道次第的修持,为了破除众生表相崇拜,也有一些不得不然的道理。
七、请入宝山
末学智慧浅薄,人生路不知所由、不知何止?p.65有缘来同修会修习一年佛法,即能心得安住,浅昧智慧略有所增。同班同学定力慧力优于末学者,大有人在。末学其实文笔不佳,会用心写此浅见,实因自己走过茫然无知的岁月,知道自己不知生命何去何从之苦。以自己的心性转折与浅薄见解来作野人献曝,无非是希望让尚未来听闻 平实导师说法的新学同修以及会外的教友们知道:能来同修会进修,即便尚未明心见性,只要能熏习正确佛法知见,亦能提升智慧,身心受用。虽然正觉同修会教的是菩萨法门,如果慧力不足、定力不够、不能配合行门——无相拜佛之功夫、无法累积福德资粮,那学起来可就备感辛苦,容易退转。但想末学一年多来,事业工作尚未熟稔,历经收了一家店,重新装修另一家店,重新开幕;找房子接父母同住,搬家安置;末学这样的情形还能随缘进修,您若非福薄慧浅之辈,肯定成就能数倍于末学。
一般开经偈上所言“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多少人有机缘能够得遇善知识,并体取经中微妙甚深的无上法,进而受持、读诵、正念、思惟,的确是难能可贵?《金刚经》言: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光是听闻佛言甚深了义之佛法,而能不惊不怖不畏,就已经是甚为稀有之人。佛经上世尊甚深了义的句义、实相般若的智慧,诸菩萨摩诃萨由恒河沙劫以来所修学的智慧,都不是以身为人类一、二十年,或三、四十年的学习或历练可以意会的。善知识的摄受教导,是增长佛法智慧修行增上的最大关键。p.67
最后普愿天下佛子,修学佛法能够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有善知识依止,亦能不惑于名气与僧衣,仍能如理思惟,依法依义依智依了义经,而能通达文字般若乃至实相般若,进而深解佛经义趣,由闻思修证上地地转进,安忍修学菩萨摩诃萨法,己利利人,己达达人,利乐有情。(注:依色身是否出家之表相选择所依的善知识,即是依其人身而不是依其法义,名为依人不依法。)
---------------------------------------------------------------------------------------------------------------
  迈向正觉
  —苏进国—
忆起约十七、十八年前,因身体不适,经由一位代书朋友介绍到一间精舍礼佛;一踏入佛堂,迎面一位比丘尼师父即告知我:“你肾脏不好,要注意。”当时心头一震,何其玄妙呀!还没开口就知道我的情况;当时由衷的佩服,也就在其精舍安住七、八年。期间,每逢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日,就起个大早,赶赴精舍做五点的早课;课诵完后吃早斋,中间休息聊天;十一点午供,午供完毕吃过午斋即各自回家。有时会想:难道佛法只是初一、十五诵诵经而已吗?p.69虽有疑,但因缘不具足,没能值遇善知识也无可奈何,只有消极的离开。
后来在一个机缘下,到住家附近的一个居士家里,是一对退休夫妻所创办。星期一晚上诵《地藏经》,星期日下午教基本佛法知见,虽比起之前初一、十五诵诵经而没佛法知见强多了,但总觉得似乎少些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有时,企图从电视佛教台里找答案,结果都无功而还。有大法师开示:“我们只要招集五百人,就有一千只手、一千个眼睛,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了,来做环保菩提、医疗菩提、人文菩提,救度众生就不成问题了。”乍听之下,似乎有道理,但观世音菩萨是等觉菩萨,用五百个凡夫就可以替代吗?就如同用五百颗石头来顶替一颗宝石,这样行得通吗?而且经典只说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三乘菩提,并没说环保菩提、医疗菩提、人文菩提,显然这位大法师说法与经典不符,差异很大!
又有法师开示:“阿罗汉就是佛,差别只是佛是自发者,阿罗汉是听闻佛法而证悟者,证量都一样。”可是我们在经典开头常读诵到:“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众所知识……。那那岂不是同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个阿罗汉佛,在佛座下听闻佛法吗?那岂不是违背佛的开示:一个三千世界只有一尊佛住世吗?而且证阿罗汉果,快者一生即可以成就,而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这样佛与阿罗汉的证量会一样吗?p.71如果说,阿罗汉就是佛,然而佛入灭后,为什么没有一个阿罗汉敢说自己就是佛?真的如法师所说,佛与阿罗汉证量都一样吗?
又有法师开示:“只要把一切事物放下、不要执著,心无杂念、一心不乱,心就清净,真如就显现了。”可是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就有杂念,心就乱了,不住在一念不生中,难道真如就不见了?就断灭了?那岂不是真如有时在?有时不在?跟《心经》讲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就颠倒了吗?
又有法师开示:“原始佛法四阿含才是佛亲口说,大乘佛法是后人为缅怀释尊而创造出来的,非佛亲口说。”昭这样的说法,不就是说,后人比佛证量还高吗?可是经典记载,世尊三转法轮:初转法轮说解脱道、二转法轮说般若诸经、三转法轮说唯识方广诸经,大小乘都函盖了。况且如果世尊若只说二乘解脱道,没说大乘成佛之道方广诸经,代表说法还没圆满,世尊是不可能入灭的,所以法师如是说法似乎和经典差很大。唉!本来是要从电视佛教台里找所欠缺的答案,却问题越来越多,疑惑也变得更多,只好等待因缘,值遇善知识再解决疑惑了。
在一个偶然机会,一位师兄送一本结缘书,当接过手,看到“无相念佛”这四个字,这下不得了,从没有过的震撼力,有如触电一般,心跳加快;“无相念佛”这四个字,不知所以然地一直在心里回荡不停。如获至宝般,小心翼翼捧著这稀有珍宝回家,怀著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迫不及待的阅读,p.73全神贯注的横扫一遍;似乎漏掉些什么,再读一遍;好像有些似懂非懂,再读一遍。如此殊胜的法,连读了三遍似乎还意犹未尽,不过总算理出了一点头绪来。其中读到一段:
一般念佛人大多执持佛号,散心念佛。虽然称为念佛,但大约是打妄想的时候居多。较精进者,发觉妄想时,便赶紧回到佛号。真正精进的人,是念佛时不但心中默念佛号,也同时忆念著佛。最后是念佛时,佛号不起,心中仍是念佛,进入无相的境地,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念佛念到无佛可念”,行住坐卧皆在无相念佛之境界中,这便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之初步入门。此时一心不乱、净念相继、无佛形、无佛号。仍念佛不舍;得尝法乐,无比轻安。念佛人到此地步经通于禅法,自然能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岂非禅净互通?
读到这里,沉思好一阵子,这不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吗?
书中所说的“一般念佛人大多执持佛号,散心念佛”,不就是在说我吗?如此有次第的铺陈,从无相念佛、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明心见性,地地增上,进而迈入成佛之道,这不就是我朝思暮想所要追求的吗?这不就是之前,一直说不上来,所欠缺的吗?等待许久,终于露出了曙光,仿佛从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如今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发自内心的呐喊,这才是我要的!终于找到善知识,可以解决多年的疑惑了,比中乐透还乐。当然机不可失,翻至书本背后,寻找电话地址,立即打电话,报名迈向“正觉之路”。p.75
末学 苏进国 合十
-------------------------------------------------------------------------------------------------------------------------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向正,追寻,真理,动人,故事,26.,向正,追寻,真理,人的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