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者、观察修学者是否依法不依人。对误导佛子的出家、在家人,是否存有乡愿心态?是否存有僧衣崇拜心态?若学人明知某大师所说法是误导众生(如藏密外道法、印顺法师的断见论、常见论、无因论等),自己无能力破斥,也不乐见善知识出面破斥。或有人不仅不愿护持正法,乃至出面加以劝阻抵制,不愿善知识救护佛子回向正道,当知此人是依人而不依法,当知此人对众生无慈悲,当知此人于如来藏法的修学上必会有遮障,必须先除其乡愿心态及崇拜声闻僧衣之心态,建立正确学法之知见,然后才可授与如来藏法。
九者,要教导修学者四加行之内涵与次第。加行位即是学人欲进入“唯识性”前,也就是在大乘真见道破参明心之前,熏习参禅重要知见的阶段,正是先令断除我见。为令学人悟入唯识性及唯识相故,应先开示五蕴身中有第八识真如,在破参之前,先使学人心中似有真如之法存在,宣示一切法、五蕴、十八界、七转识、五根皆是真如心所生、所显,万法唯识即是真如心阿赖耶识之体性。依四种寻思而定加行位之四位层次:暖、顶、忍、世第一法,故名四加行(密宗之四加行是邪见,不是佛法,详见 平实导师所著《狂密与真密》之开示)。大乘见道必须具备之四善根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修这四法就是加行道。此四加行总名顺决择分,是随顺大乘正法之熏习,于疑惑中,心得决定,力能拣择;顺此决择之能力,能决疑择法。决疑即是正见,由于此见而有随顺正法之决择能力,即是已起顺决择分。
于蕴处界空相上起四寻思——名、义、自性、差别(藉意识思惟与观行,以了解及实证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等四法之假有实无)而证得四如实智。暖、顶、忍、世第一法,分别是四加行的四种修学位次。前二位创观、重观于蕴处界法无所取,做寻思观行,因尚无忍无智,故心尚未得安住;后二位于蕴处界法无所取、无能取,二空双印,有忍有智,心得安住,从此无间,必入大乘见道。四加行圆满,能证知所取空及能取空,三缚结已断尽,亦知所取六尘皆自心如来藏所生,能取、所取俱空而且印定了,便具足大乘见道之资粮;如是修完四加行而后见道者,即是亲证如来藏而现观其真如法性,则不退转佛菩提之见道,纵有大名声之恶知识否定吾人所悟,亦不退转;故四加行之实证极为重要,乃大乘见道前应该具足之“次法”之一,亦是悟后进修相见道位可以圆满的重要之法,故不可躐等略过。
综观上述求证如来藏应有的因缘条件, 平实导师衡量现代人普遍具有急功近利、不耐久学、求快速开悟之心态;又顾及学人法身慧命能否顺利出生、增长而不会被邪见所转以致快速雕零;故施设两年半的禅净班共修课程,来熏习、净化、转变佛子们的凡夫、异生、二乘心性,转变其身口意行,使其具有实义菩萨之种性与堪任性,使其今世后世永不退转于佛菩提道,并且授与证悟如来藏应有之正确知见与方法。有人两年半缘熟、有人三年、五年乃至十年才缘熟,证悟如来藏成为证悟的实义菩萨,而非只是名义上的“证悟”菩萨。因此,若有人因度人心切,因眷属欲所致,因名闻利养、人情乡愿、种种事相、私心所遂,而不能善观学人因缘根器,不能了知学人种性差异,无善巧施设“法、次法”的修学次第与内涵,不能令其修戒、修定、修慧而转易学人凡愚心性,不能令其发起菩萨悲心、愿行,想要截头去尾、快速引导学人于短时间开悟,即名破坏正法者、亏损法事者、亏损如来者。
若因此而得开悟之人是缘未熟者,是次法尚未具足者,则会导致此人未来于如来藏无法生忍,必因我见、私心、贪心、瞋心之事相,退转而不信受,乃至产生诽谤如来藏及泄露密意等种种大过失,未来将会一再出现雷同正觉讲堂三次法难的故事。是人不知:菩萨证悟如来藏,不是在于了知、探知、猜得、寻得、觅得、思得如来藏是什么,如来藏在哪里;而在于能否决定转依如来藏,现前领受其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等无量无边无漏之功德体性。若未具足证悟时应有之种种次法,我见未断,能取所取未空、未印定不疑,纵使了知如来藏的所在,仍然无法如同已转依之菩萨发起清凉解脱正受,智能正受,具有三德正受而入菩萨位中永远不退。故知舍次法之修集,想要躐等而修,不待因缘成熟而快速引导学人开悟者,乃是愚痴无智之人,亦是破坏 世尊正法之人,名为亏损如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