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净土>净土经纶>庐山净土集>

庐山净土集 东林十八高贤传(2)

[庐山净土集]  发表时间: 2015-04-12 22:2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雷次宗
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博学明《诗》《礼》,入庐山预莲社,立馆东林之东。元嘉十五年,召至京师,立学馆鸡笼山,置生徒百员。除给事中,不拜。久之还南昌,公卿徂道以送。与子侄书曰:“吾童稚之年,已怀远略。弱冠托庐山,事释和尚,游道餐风,二十余载。渊匠既倾,复与汝曹归耕先垄,山居谷饮,忽复十年。及今未老,尚可励志,成西归之津梁。自今以往,家务大小,一勿见关。”二十五年,召拜散骑常侍,不就。复征诣京师,筑室钟山,谓之“招隐馆”。每自华林园,入延贤堂,为太子、诸王讲《礼经》。是年无疾而卒,春秋六十三。子肃之,颇传素业,官至豫章郡丞。
《十八贤传》,始不著作者名,疑自昔出于庐山耳。熙宁间,嘉禾贤良陈令举舜俞,粗加刊正。大观初,沙门怀悟,以事迹疏略,复为详补。今历考《庐山集》、《高僧传》,及晋、宋史,依悟本再为补治,一事不遗,自兹可为定本矣。
百二十三人传
(录其可见者三十七人)
昙翼法师(以下五人有传)、昙邕法师、僧济法师、惠恭法师、法安法师;法净法师(以下五人见“远公传”)、法领法师、慧宝法师、慧要法师、僧澈法师;慧然法师(以下二人见《庐山集》)、昙威法师;道泓法师(以下二人见“持师传”)、昙兰法师;法业法师(以下四人见“跋陀罗传”)、慧义法师、惠严法师、慧观法师;昙果法师(见“邕师传”)、元弼法师(见“济师传”);僧光法师(以下三人见“恭师传”)、慧堪法师、慧兰法师;阙公则(有传)、毕颖之(见“刘传”);孟怀玉(江州刺史,以下十一人见《庐山集》)、王乔之(临贺太守)、殷隐(晋安太守)、毛修之(黄门侍郎)、殷蔚(主簿)、王穆夜(参军)、何孝之(参军)、范悦之(孝廉)、张文逸(处士)、孟常侍(以下二人失名)、孟司马;陆修静(简寂先生,有传)。
昙翼,余杭人。初入庐山,依远公。后往关中见罗什。东还会稽,入秦望山,诵《法华经》十二年,感普贤大士化女子身,披彩服,携筠笼、一白豕、大蒜两根,至师前曰:“妾入山采薇,日已斜,豺狼纵横,归无生理,敢托一宿。”师却之力。女复哀鸣不已,遂令居草床上。夜半号呼腹疼,告师按摩。师辞以持戒,不应手触。女号呼愈甚,师乃以布裹锡杖,遥为按之。翌日,女以彩服化祥云,豕变白象,蒜化双莲,凌空而上,谓师曰:“我普贤菩萨,特来相试。”郡太守孟顗,闻于朝,敕建法华寺(今天衣寺)。初余杭山沙门法志,常诵《法华》。有雉巢于庵侧,翔集座隅,若听受状,如是七年。一日忽憔悴,志曰:“汝能听经,必生人道。”明旦雉殒,即为瘗之。夜梦童子拜曰:“因听经得脱羽类,今生山前王氏。”后其家设斋,志方踵门,儿曰:“我和尚来也。”志抚之曰:“汝我雉儿也。”解衣视掖下,有雉毳三茎。七岁令入山出家,十六落发。以掖有毳,因名以“翼”。
昙邕,杨氏,关中人,形长八尺,雄武过人。南来庐山,依师远公。内外典籍,无不综习。立茅屋于山西,以自居止。有弟子昙果,澄思禅门,一夕梦山神求受戒法。果曰:“家师在此,可往求之。”邕忽见一人着袷衣,风神端雅,从者三十人,乞授戒。师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五戒毕,神以外国二锄为嚫,礼谢而去。师后往荆州行化,卒于竹林寺。
僧济,入庐山问道,精悟深要。远公叹曰:“绍隆大法,其在汝乎。”及在疾,远公以烛遗之曰:“汝可凭此,建心安养。”师执烛停想,延僧诵净土经。至五更,以烛授弟子元弼,随僧行道。顷之,觉自秉一烛,浮空而行,见阿弥陀佛接至于掌,遍事诸佛。须臾而觉,喜曰:“吾以一夕观念,便蒙接引。”明日,复于空中,见佛菩萨。谓弼曰:“佛来也。”即举首西顾,一息而终。时方炎歊,体三日不变,异香郁然。
慧恭,豫章丰城人,与僧光、慧堪、慧兰,同志为学。光等学力不逮恭,而于净土系想则过之。兰谓恭曰:“君虽力学博闻,岂不知经云:‘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恭曰:“学不可已,孰能未死,昧昧如痴哉!”后七年,兰等先逝,去时并有奇应。又五年,恭病且笃,曰:“大道沿洄,何时可止。死生去来,吾何归哉!”于是叩头雨泣,誓心安养,念不少间。忽见无量寿佛,以金台前迎。恭乘其上,见兰等于台上光明中而告之曰:“长老受生,已居上品,吾等不胜尉喜,但恨五浊淹延,相依之晚耳。”恭于是日告众,欣然奋迅而灭,时义熙十一年也。(《庐山集》有恭道人临终感应事。)
法安,初依远公为弟子。妙善讲说,兼习禅业。律身持戒,为行尤精。义熙中,新阳邑社有暴虎,居神庙树下,前后害民以百数。安游其村,居民皆早闭门,乃之树下禅坐。须臾,虎负人至,见安惊喜跳伏。安乃为说法授戒,有顷而去。明旦,居民见安,谓是神人,相率礼敬。因改神庙,立寺宇,请安居之。左右田园,并舍为寺业。尝欲画像,须铜青,虑不可致。忽梦一人跪床前云:“此下有铜钟。”寤即掘之,果得二钟。取青成像,而以铜助远公铸佛。后不知所终。
阙公则,入庐山白莲社。既逝,有同社人至洛阳白马寺,夜中为公则修忌祭。忽一时林木殿宇,皆作金色。空中有声曰:“我是阙公则,祈生极乐国,今已得生矣。”言讫无所见。
〖校注〗据《法苑珠林》卷四十二,阙公则于晋武帝(265-290)时,往生西方安乐世界,为东土见于文献最早发愿生西者。东晋名僧支道林,曾为绘像制赞。据印光法师考证,远公结社为太元十五年(390),乃在此百年之后。飞锡《念佛宝王三昧论》误引为东林社中人,《佛祖统纪》中本传亦沿袭其误。彭际清《居士传.阙公则传》指出“他书误引公则为东林社中人”,而予改正。
陆修静,吴兴人。蚤为道士,置馆庐山。时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宋泰始三年,羽化于京师,赐谥“简寂”,以故居为观。(《云笈七籤》本传,云元徽五年化。)
不入社诸贤传
陶潜,字渊明(一字元亮),晋大司马侃之曾孙。少怀高尚,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以为实录。初为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为三径之资。”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及宋受禅,自以晋世宰辅之后,耻复屈身异代,居浔阳柴桑,与周续之、刘遗民并不应辟命,世号“浔阳三隐”。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尝往来庐山,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以行。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忽攒眉而去。宋元嘉四年卒,世号“靖节先生”。
谢灵运,祖玄有功晋室,灵运为康乐公主孙,袭封康乐公,文章为江左第一(应为“江右”,指金陵也)。尝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寻山陟岭,必造幽峻。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伏。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灵运尝求入社,远公以其心杂而止之。
范宁,字武子,笃学多所通览。时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非之。累迁中书侍郎,朝廷疑议,辄咨访之。出补豫章太守,大设庠序,起学台,功用弥广。刺史王凝之上言,抵罪免官归家。远公招之入社,而宁竟不能往。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庐山,净土,东林,十八,高贤传,东林,十八,高贤传,南宋,志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