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如来藏>入门起信二>

第041集 随顺修行禅那波罗蜜 杨正旭老师

[入门起信二]  发表时间: 2017-02-17 17:08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今天继续讲解《起信论》。前面已经讲了菩萨要怎么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度波罗蜜,今天所要讲的是菩萨要怎么修行禅那波罗蜜?我们现在来看 马鸣菩萨怎么说:“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随顺修行禅那波罗蜜。”(《大乘起信论》卷2)我们首先来看这一段菩萨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修学禅那的时候他要怎么转依如来藏来修行?禅那指的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叫作八次第定,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先证得初禅,才能证得二禅乃至证得四空定;那么初禅到底要怎么修?想要证得初禅先要修定,然而定要怎么修?定的意思就是说,制心一处而不动摇,为什么要制心一处呢?因为我们的心不断地攀缘六尘——想东想西,所以我们就要选择一个境界来让心安住在那个境界上面而不动摇;然而我们的心并不是说,你想要安住在那边祂就会乖乖地安住在那边!所以要用各种方法来让祂停在那个位置上面。譬如说有人就用数息,不断地观察自己的息进息出,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息进息出这个境界上面。当然制心一处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譬如说持名念佛,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自己念佛的声音上面;还有观想念佛,观想念佛是去观想佛的形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然后去观想佛的种种相貌,这样子叫作观想念佛;还有我们正觉教团所讲的忆佛──——也就是无相念佛。让自己的心安住在各种所选择的境界相来安住,这样子叫作修定。
当然不是只有前面所讲的这些方法,持咒也可以、诵经也可以,这样子不断地修学,修到最后心可以安止了,也就是有了未到地定,在进入初禅前就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然而要证得初禅,佛经里面讲一定要修除五盖,五盖就是贪、瞋、睡眠昏沉,还有掉悔、疑;那么修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他所能对治的是昏沉睡眠还有掉悔。昏眠的意思就是说,有些人一打坐他就开始昏沉然后开始打瞌睡,这就是昏眠盖,那么未到地定可以对治这样的昏眠盖。掉悔的意思就是说,他会不断地想东想西,所以他心住于一境的那个境界就不见了,就转到别的境界去了,那这样就叫作掉,或者想到过去有不该作的事情已经作了,或者该作没作的事情他感到后悔,这也算是去寻思,不应该去寻思的事情他去寻思了;未到地定就是把这种寻思已经对治了,还有把昏沉睡眠也已经对治了,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让它昏沉,疲倦了不想让它睡觉,那么你就可以不会进入昏沉睡眠的境界,这就是未到地定的功能。
然而刚刚讲到要证得初禅还需要修除其他三盖,也就是欲贪、还有瞋、还有疑。欲贪跟瞋跟疑呢,欲贪指的就是欲界贪、五欲贪,我们只要把欲界的贪爱修除了,那么对于别人侵犯你五欲的瞋也就同时断除了,那这时候发起了初禅;这时候还有其中的疑盖呢,就是到底有没有初禅可以证?还有修除五盖是不是可以发起初禅?这样的疑也就不见了,所以说这时候就发起了初禅。
那么我们现在来讲为什么要修禅定?禅定通外道,外道修禅定他是有了邪见,他认为说打坐打到一念不生那就是开悟了,所以他一天到晚在那边打坐。在禅宗里面禅宗的祖师看到有人一天到晚在那边打坐,他就说这个人“在鬼窟里作活计”;也就是说他的法身慧命想要在鬼窟里活过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禅宗的祖师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味打坐是不可能开悟的。然而外道不是只有把一念不生当成是开悟,有些人证得初禅乃至证得二禅、三禅、四禅,他认为那样的境界就叫作开悟,然而 佛说一念不生是外道的现见涅槃,加上刚刚讲的初禅到四禅总共加起来叫作外道的五现见涅槃。那么刚刚讲的是外道修禅定,但是解脱道也修禅定,为什么同样修禅定他是外道?然后解脱道的声闻人他修禅定却不说他是外道?解脱道修禅定讲的是戒、定、慧,他还是有持戒,因持戒而有定、因定而生慧,所以在解脱道当中他是定慧等持而不是只有定。所以,我们佛经里面经常讲啊,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也就是说我们要拔除的是烦恼,然而拔除烦恼是靠智慧,但是如果没有定来摇动这个烦恼,你单智慧想要拔也拔不动;譬如说我们要拔一棵大树,我们如果先把这个大树先摇动了以后,然后最后再把它拉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了。所以说,解脱道必须是要定慧等持而不是只有定;所以说,有慧无定也是没办法拔除烦恼,有定无慧就如同外道一样,他也是不可能断除烦恼的。
那么同样证得禅定,解脱道是定慧等持,外道有定无慧,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差别,我们就来看看说,同样证得禅定的外道跟证得禅定的三果人,他的结果会有什么差异?证得禅定的外道他死后生到初禅天去,但是他在初禅天的定失去了他就会再回到人间来;然而证得禅定的三果人,佛说他是不还果,也就是说他还有智慧的功德可以让他永远不会回到欲界来,所以叫作不还果。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知道说,修学禅定它只是一个工具,主要还需要配合智慧。
讲完解脱道跟外道修禅定,那我们现在来看看,菩萨什么时候需要证禅定?菩萨想要证禅定,在开悟以前他是不需要证禅定的,他只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夫,然后借由未到地定的功夫在第六住位的时候把我见断除了,然后到第七住位开悟,这时候他有了未到地定的功夫,还有他生起了般若慧,这样子就可以了。所以在开悟以前、开悟以后都还不急著证禅定,但是他必须有未到地定。那么菩萨什么时候需要证禅定?菩萨开悟以后再继续修行,在入地之前,如果说他不是回小向大的阿罗汉,他就必须证得禅定,那么入地之后证得禅定,他也不急著把四禅八定全部都证得,所以他就会继续修行,修行到三地满心以前,这时候他如果不去证得四禅八定,他就没有办法满足三地满心的无生法忍,所以菩萨在三地满心以前要证得四禅八定;还不止,还要证得四无量心、还要证得五神通,然后发起意生身。
讲完菩萨修禅定,那么菩萨在开悟以后修学禅定是要怎么修的?我们就回到 马鸣菩萨所说的:“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随顺修行禅那波罗蜜。”(《大乘起信论》卷2)我们来看看禅那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就是到彼岸,也就是说你要修行禅那波罗蜜一定要先有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必须先开悟明心,然后有了般若的智慧安住于彼岸的境界,这时候才能修行禅那波罗蜜。那我们来看看“知”, 知有两种:一种就是听闻而知道,但是也有一种,就是亲历其境而知道。那这里讲的知,一定是证得的知,有了般若波罗蜜的菩萨,他可以现前观察说,一切法的法性都是从如来藏来;那什么叫作法性呢?譬如说我们的眼识可以分别色尘的心,祂有分别色尘的性用,所以说这个就是法性,然而分别色尘的性,其实它是含藏在如来藏的种子,然后眼识的种子流注出来才有那样的分别性;所以已经证得如来藏的菩萨,他可以现前观察这样的法性是从如来藏来。那么我们来看看这里讲的“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也就是说,禅的法性是无动无乱的,必须知道这样的道理才能随顺修行禅那波罗蜜,然而我们来看看说“无动无乱”;四禅八定到底是不是真的无动无乱呢?也就是说如果四禅八定不依般若波罗蜜来看,它一定是有动有乱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什么叫作动?动就是变来变去,那么我们不管怎么修禅定,总有入定的时候,你还没入定之前,然后入定了,这就是有变动了;然后不管你在禅定当中你安住了多久总要出定,那从定中再出定,这样子也叫作动。然而修学禅那波罗蜜的菩萨,他知道说我禅定的法性是从如来藏来;什么叫作禅定的法性呢?也就是说我们禅定是依止于第六识的分别性,那第六识安住于定境法尘上面,能够安止于定境法尘的这个性,就叫作禅那的法性,然而这个性是从如来藏来,所以说这个禅那的法性归于如来藏来看,它是不动的。那么接下来说“无乱”,什么叫作乱?乱的意思就是说你打妄想,你心止于一境但是你不断地打妄想,这时候叫作乱,那么在未到地定当中,你虽然没有打妄想了,但是其实你还是有念在运作,要不然你是怎么出定的?好,那我们再来看初禅人,他到底有没有动?有没有乱?证得初禅有进有出,所以是有动的,但是证得初禅的人到底有没有乱呢?乱,除了不打妄想以外,其实只要你起念了就叫作乱了!在初禅等至位当中,五尘中还有三尘((色尘、声尘、触尘)),也就是说他除了味尘跟香尘以外还有其他四尘((色尘、声尘、触尘、法尘)),那这四尘他还是不断地在分别,所以说既然有分别,那就叫作乱了,而且他在初禅的等至位当中,其实他还是有念的,虽然不打妄想但是还是会突然间起了那么一念,所以说在初禅的境界当中其实是有动有乱的。再来看,你可能会认为说,那我进二禅等至位当中,这时候完全不会有念起来了,然而在二禅的等至位当中,其实他还是会偶尔突然间冒出一念,那冒出一念就是有乱啊!当你知道这一念是什么,或者不知道这一念是什么,只要知道起了一念,就已经退出了二禅等至位了,所以说在二禅的境界当中其实还是有动有乱的,那你或许会认为说,那我证得四禅总可以说叫无动无乱了。我们来看四禅的境界,在四禅的境界当中,其实是息也断了、脉也断了,你的念也清净了,你也把苦乐忧喜的觉受都舍了,也就是说四禅叫作舍念清净定;也就是说你舍了受,剩下舍受,你念也清净了,然而念清净了不代表说这样子就叫作无动无乱,其实只要你没办法永远住于四禅之中就叫作有动,所以说即使你证得四禅仍然是有动有乱的。
既然这样子,从证得初禅到四禅都是有动有乱,那菩萨要怎么来修学禅那呢?我们来看看“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那么菩萨在证得如来藏以后,他转依如来藏来看禅那,禅那的法性刚刚已经讲了,是无动无乱的,这样子才叫作清净禅度。如果你没有证得如来藏,你修的禅定都不叫清净禅度,因为它是有动有乱的,那为什么要跟你讲说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呢?因为如果菩萨虽然依于他所开悟的境界来修学禅定,但是如果他对于他所修行的境界他有所执著,也就是对于禅定的境界有所执著,他就是不清净的,所以说必须要以“知法性无动无乱”而知道说它是清净禅度,这样子才叫作“随顺修行禅那波罗蜜”。
各位菩萨,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讲到这里,在下一集当中我们将要讲解,怎么来修行般若波罗蜜。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禅那波罗蜜(2) 本文关键字:禅那波罗蜜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