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阿含正义(二)>

第105集 如何简择正确善知识?名师与名师的差别(三) 正村老师

[阿含正义(二)]  发表时间: 2019-02-07 12:5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觉同修会所为您制作的三乘菩提系列电视弘法节目。这个单元是探讨“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今天探讨题目子题是“如何简择真正善知识?名师与明师之间的差别”。
这是第三集的节目,我们要继续延续上一集的节目的第三个论点的第二个小项,探讨:“善知识所现法相,一定需要是现剃发、着染衣出家僧相,才算是真善知识吗?”在上一集节目中,我们谈到真善知识所应具足的条件,也引用经教来为大家说明:一定是需要一位真参实证第八识真实法如来藏的证悟圣者,而且他也能够教导大众亲证这真实法,才堪受为大众的教授师,也就是能成为大众依止的善知识。在上一集最后也谈到了末法年代,大众往往被错误教导:认为如果是一位证悟的圣者,一定是需现出家的僧相,才能够称他是个法师、是个善知识;而一位凡夫僧,他只要表相现出家僧相,不论他有否佛法实证内涵,就是大众可依止的善知识。
这样只重表相,不重佛法实质内涵,来界定出家、界定是不是善知识的论点,到底是不是正确?我们就这个题目作下面的探讨。以经教中对出家人有四种分位来说明,大家就可以知道什么叫做出家,谁才是可以依止的善知识。所谓出家,在经教中把它分成下面四种情形:第一种是出家有身出家、心也出家。这意思在说,他的身相已经现出家的剃发、着染衣僧相,而且他的心也解脱自在,也就是心出家了,有真正的佛法实证内涵,至少在二乘法的初见道上,有实证的实质,至少要断我见、断三缚结,具有分证的解脱功德,乃至更向上进求大乘的初见道,已经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真实法,具有实证的功德。
第二种出家说,是身出家、心却没有出家。这个在讲:身外相已经现出家的僧衣的相,但是心却没有出家。因为他没有任何佛法实证的内涵,不具有解脱自在的功德,也就是说仍然具有我见,没有断除我见的表相上的“凡夫僧”,这样的僧人在佛法中,其实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第三个大类说,有身不出家、心出家。这个在讲:这一世他的身相,现的是在家身相,但是他的心是出家了。因为他的心已经得佛法解脱自在功德,不但断我见,甚至已经向上进求明心证真—实证这法界实相心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进入大乘的七住位的贤圣僧位,也就是经教中所说的大乘实义菩萨僧。
第四种出家说,有身不出家、心也没有出家。这讲的就是一般的凡夫众生,身相并没有披僧衣出家,心也没有出家,没有任何佛法实证的功德。
所以,是不是出家人,要从这四个面向来界定。所以大乘佛法对于是否是佛法中出家人,特别注重他的实质内涵,主要是依“心到底有没有出家”,心有没有佛法的实证,得解脱自在功德来作简择,并不是依表相是不是现出家僧相来作分别的依据。
因为,我们学法大众在刚学法初受大乘三归依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法要归依大乘圆满佛菩提法,归依僧是指归依大乘贤圣菩萨僧。这个地方在三归依,就已经教导我们要依止的是大乘贤圣菩萨僧;那什么是大乘贤圣菩萨僧呢?讲的就是在大乘佛法的佛菩提道,有五十二个菩萨阶位,那这位善知识已经明心证真,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心,进入大乘五十二位当中的七住位贤圣的阶位,也就是他已经是一位大乘胜义菩萨僧。因为证入七住位以上的贤圣,不论他的身相、外相是现出家或还是在家居士身,都是心已经得解脱自在的一位大乘法中的出家人,是真正的大乘胜义菩萨僧。
正觉的教团法主平实导师,在二乘解脱法道上,是已经证到二乘的极果,是一位菩萨阿罗汉;在大乘法道上,更已经圆满三贤位的阶位,而且在往世就已经登入初地以上的阶位,是一位大乘的圣位菩萨。这一世因为世尊的付嘱,发愿再来娑婆人间,要把衰微的佛正法,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妙法,能够再次弘扬复兴于娑婆人间。
因为过去数百年来,导致整个佛正法会濒于坏灭的外道法教;这个地方谈的是在讲密宗喇嘛教法,他们所宣扬实修的男女邪淫双身法。这个双身法的内容,有很多淫秽不清净的地方,平实导师为了把这外道法讲的淫秽不清净处的过程内容说明清楚,所以这一世平实导师不得不以在家身来作方便,才能够说明清楚这双身法过程当中的种种过失。所以平实导师这一世虽然现的是在家身相,是因为有他上面法上论证的需要,可是这并不会妨碍平实导师在大乘法教上所具有的真实证量,是一位真正上面四种分位中所说:身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心已经得解脱自在,已经出家的大乘贤圣僧。
一般来说大乘贤圣菩萨,尤其如果已经位登初地以上阶位的圣位菩萨,常常有示现在家身相来作为教化的方便。这个情形就如同在世尊的年代(在两千五百年前世尊示现的年代),有很多妙觉菩萨示现在家身相,都是心已经出家的大乘菩萨;在当年譬如说有示现妙觉位的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乃至示现富可敌国的在家居士身的维摩诘妙觉菩萨。另外佛教界也有这么一说,认为佛法中要称为法师,一定是需要剃发、着染衣出家僧相,才是一位法师,才能为大众宣演三乘菩提佛法,成为教授师。这样的说法究竟是不是正确?我们来看平实导师对法师的定义。
在这一部书中,曾经举示阿含经教的经文,来说明世尊所说法师的定义。这段的经文,在我们整个电视弘法节目一开始的片头当中,也有为大众诵念,经文出自《杂阿含经》的卷1,世尊有开示法师的定义说:
“如世尊所说法师,云何名为法师?”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所以,世尊这一段阿含的经文,就在教导比丘弟子们,在佛法中我如来所说的“法师”,讲的是一位能为学法大众教导怎么样来断除我见,不会去落入常见外道或断见外道的思想之中,能够作这样的教导,才是我如来所说的法师。也就是说,要能教导学法大众,如何在蕴处界、现象法界上观行这五阴诸法,去观行所谓的色、受、想、行、识阴诸法。能够如实去观行,对这五阴诸法经过种种观行之后,能够如实了解,而且心得决定性,了解这五阴诸法,都是因缘和合生灭无住的无常法,也就是会终归坏灭之法,是无法常住不坏;也就是五阴诸法不可得,是苦法、是会坏灭之法、是空相之法,也是无我之法性。于这五阴诸法经过这样详实观行,心得解脱自在而心生起厌离想,于五阴诸法心中从此无所欲求,一心想要舍离乃至灭尽这五阴诸法,而心最后能得解脱自在,最后能圆满实证二乘的涅槃寂静。
所以,世尊这一段经文中说,要堪受为佛法中的“法师”,是自身要心能够先得解脱自在,也就是重点在要先能断除我见,而且也能够教导学人,作同样的观行来断我见、断尽三缚结,心真的得解脱自在。那么这段经文,世尊所说的“法师”,偏在解脱道中的法师来说。而大乘法中的法师,不但要教导学人断除我见、断三缚结,先证二乘解脱;更要教导大众实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乃至证悟之后,教导他们悟后起修,向上修学更胜妙的大乘佛菩提法,能作这样的教导才是大乘法中所说的出家法师。阿含这段经文,世尊定义所谓“法师”,当然也是依自身“心出家”----心得解脱自在;能教导这样的教法,才称为是“法师”,并不是以身相有没有现出家僧相来定义“法师”。
平实导师把阿含经典这样的解脱道正理跟实证方法,都在《阿含正义》这一部巨著中,很有次第的,而且圆满教授所有学法者。学人如果能够深入阅读,并且勤加观行,最后都有因缘能够实证解脱道的初果,乃至四果(也就是极果阿罗汉位),或者依缘觉法证辟支佛位。所以,平实导师当然堪受 世尊在这一段阿含经文所说,是一位佛法中的“法师”;而且更是一位在大乘法上具有道种智智慧,登入初地以上圣位阶位的大乘法师。学法大众应当依这一段阿含经文的开示来作依止,不应当再像过去一样崇尚僧衣的表相,也就是要依三乘菩提法,是否有实证的实质来作为是否是法师,是否是真善知识简择的依据。
下面这个小项要继续论述:真善知识示现人间,是否每一世都一定需要有传承的法脉?平实导师这一世是依世尊的付嘱示现在人间,是往世依证入地上菩萨道种智的智慧,而这一世遇缘,这样的法种自然现行流注,而能再次证入;乃至证悟之后,次第回复了往世地上菩萨的证量。因为这样的缘故,佛教界还是有一些人,执著于所谓的法脉传承,就认为说你主张你在佛法有实证,就说那你需要有传承的上师!来说平实导师并没有传承上师,来评论平实导师的自参自证,是违背 世尊经教的教导,不堪任为大众的善知识。这样的见解,当然是错会 世尊的教导。
我们来看 世尊在《法华经》有这一段开示,对于具有地上菩萨道种智智慧证量者,把这样的智慧立名为“自然智”。也就是说,这个智慧实证之后,来世再受生并不需要有师承;这样的道种智智慧,会依缘再度的现行,可以自己自参自证,自然流注这样的道种智智慧。这个经文在《法华经》的卷4: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
这意思在讲,地上菩萨都分分实证道种智,到了究竟佛地,道种智智慧圆满的时候,改名称为一切种智;也就是已经对众生各各本具的第八识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于这一切种子所具有的功能德用已经具足了知。
地上菩萨往世已证道种智的智慧,在他证入三地满心位之前,如果还没有实证三明六通,也就是说再受生的时候,还不能够离开隔阴之迷,仍然有胎昧;但是仍然会因为有往世的熏习,这一世会再遇缘,种子自然流注现行而自参自证,能够延续他往世道种智的智慧。这样的智慧,每一世都会遇缘现行自然流注,并不需要依当世教授师的教导,并不需要有师承,能够自参自证而证入,这就是经文中所说的“自然智”。尤其在末法年代,因为大众福德渐减,正法也将要入灭,地上菩萨大多数已经随 世尊示现弘化于他方世界,具有地上菩萨道种智证量的菩萨摩诃萨,要再来示现人间的因缘都非常稀有难得;除非真的有特殊因缘,在正法渐灭的年代,很难感招地上菩萨再次的受生人间。
但是平实导师因为宿世的悲愿,再加上世尊的付嘱,因此发起大愿世世要再受生在这末法的年代,以续佛慧命、复兴佛正法。所以末法年代,其实不容易得见有两位具有道种智证量的菩萨同时示现人间,而以师徒相续方式来传承正法。末法年代娑婆人间同一时期,通常只会有一位地上菩萨示现人间,而且会依他往世所证道种智,也就是“自然智”,再次的自参自证,再次的悟入,而渐次的回复往世证量。所以,如果强加当世没有师承,来界定一位往世就具有自然智的地上菩萨,说他不堪受为大众依止的真善知识,这当然是不如法之说。那如果要论议平实导师的传承,其实也可以上推到中土唐朝时期,所传续的就是玄奘大师的法脉,因为所弘扬的正法正是玄奘大师所弘扬的八识如来藏正义;所以,平实导师是当代住世的唯一的一位地上菩萨,是一位真实的大善知识,可以成为大众学法依止的真正“明师”。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怎么样来简择真正的善知识?名师与明师之间的差别”这个题目,我们先为大家解说到这里。在下一集的节目,也就是第四集节目中,我们要再引用经教来为大家论述,下一个主题说:何谓恶知识?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下一集的节目。
最后祝愿所有的菩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道业增上、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