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集 三乘经典的初结集 正伟老师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先问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众生易度否?
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也就是本会 平实导师的著作《阿含正义》的导读课程。
在上一集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了现在许多的佛弟子们由于不知道,或是故意曲解二乘与大乘佛法彼此同源相属的关系,不了解整个佛菩提道的次第与内容,所以就将三乘教法切割开来,彼此互相轻视对方、攻击对方的教法。修学大乘佛法的人看不起二乘佛法,说自己超胜于对方,但是这一些自称修学大乘道的“菩萨”们,却连声闻初果须陀洹的断我见、身见都无法证得;而修学解脱道的人则说大乘非佛说,可是自己却连身见、我见的内容都搞错了,将涅槃说为实质上的断灭论,或是将住入识阴的细相当作是涅槃,无法断除身见、我见,所以恒处于五取蕴之苦当中。连初果断三缚结的内容都无法实证,却大妄语地说自己已经证得了佛果,叫作看到佛陀在人间,这就是末法时代佛教界的常态;自称是大乘菩萨却无法开悟,自称是阿罗汉者却断不了身见,其实彼此都只是无闻无慧的凡夫罢了。只是正法的命脉,就这样子岌岌可危了!
在《阿含经》系列的诸经当中,记载著许多有关于大乘mahayana的记录,所以阿含的经典里面本来就有许多像是“大乘”、“一乘”的名词。在诸经论中,记录佛灭后经典结集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版本,最常见的是说世尊入灭两个月以后的结夏安居当中,以大迦叶为首的五百声闻阿罗汉进行结集,所以又称为五百结集。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口诵律藏,同时也结集了论藏。而由头陀第一的大迦叶来主持整个结集过程的进行,内容主要是二乘解脱道的三藏,也就是三乘佛法的共道。诵集的地点,是在王舍城郊七叶洞窟里面,供养的功德主则是阿阇世王。
各位曾经去过七叶窟朝圣的同修,不妨回想看看,七叶窟内空间不大,要坐下五百个人,可能会有点儿挤。在《五分律》与《大唐西域记》里面则记载著,在那个时候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楼那尊者因为正好在南方弘法,所以当他带领著数百弟子回到王舍城的时候,五百结集已经结束了。富楼那尊者发现五百结集的内容,与他所听闻过 佛陀说法的内容有许多的不同,所以富楼那就要求要重新结集,结果大迦叶不答应,所以富楼那尊者这一些人,他们就率领著徒众只好自己重新的结集。但是因为想要参加的人太多,有人说有数千人众,也有的说是上万人众,七叶窟内根本坐不下,再加上从远方前来的群众有僧、俗二众的分别,所以他们就去了离开七叶窟二十里的地方,进行了会诵结集。于是就这样子出现了七叶窟内一次结集,而在窟外又一次的结集,总共是两次的结集。后来就把窟内结集的僧众叫作“上座部”,而窟外结集的群众叫作“大众部”,这是上座、大众二部的名称,在典籍里面最早的出现。
我们来想想看,富楼那尊者被 佛称赞是“说法第一”,在《法华经》里面 世尊称扬富楼那尊者其实是九地的菩萨,那为什么富楼那尊者会要求要重新结集呢?那一定是因为五百结集里面有了极严重的缺失。可是参加五百结集的都是四果阿罗汉啊!显然由五百个不受后有的阿罗汉所结集出来的佛法,在解脱三界的法义上,以及在戒律上的结集内容,是不可能会有什么错误的。那么富楼那所要求要重新结集的内容,那就不会是解脱道的部分有所错误,而是在五百结集当中刻意没有诵出来的部分,那就是不共于二乘解脱道,而是富楼那亲从 世尊所闻的大乘法义。
在《部执异论》也就是《异部宗轮论》里面,提到了七叶窟外的结集是由婆师婆尊者所率领的。婆师婆是 世尊最初所度的五比丘之一,在僧团中可谓“戒高德深”,是 世尊门下最早一批的阿罗汉,但是婆师婆却主导了七叶窟外的结集,各位可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甚至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面则说七叶窟外结集的地方,也立有阿育王考证确立的阿育王石柱,说到:
大众部结集之处。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叶结集之众,而来至此,更相谓曰:“如来在世,同一师学,法王寂灭,简异我曹。欲报佛恩,当集法藏。”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毘柰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大唐西域记》卷9)
这是说在世尊灭后,在七叶窟外的大结集,不论是有学位或无学位的佛弟子,以及那一些没有参加七叶窟内五百结集的弟子们都来了。他们彼此诉说著:“如来在世的时候,我们都是随从如来一师所学的弟子,现在如来寂灭了,那些五百结集的人却不让我们参加结集。为了报答佛的大恩,我们应当要结集法藏。”所以凡、圣众等皆来参与了窟外的结集。各种圣贤人物,不但结集了经、律、论三藏,还有杂集藏、咒藏等等共五藏。这就是大众部最初的由来。
另外,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还提到了:[如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尸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大智度论》卷100)《大智度论》这边说到了与《金刚仙论》的内容相似,都提到了大迦叶在七叶窟内召集了五百阿罗汉结集四阿含经,而 文殊和弥勒菩萨等大菩萨们也召集了阿难在铁围山来结集大乘经典,所以这里面阿难尊者的角色就很有趣了,阿难尊者既是四阿含结集的主角,也同时是大乘经典结集的主角。那么为什么阿难在五百结集的时候只说解脱道四阿含经,而在铁围山结集的时候才诵出全部的大乘经典呢?龙树菩萨也解释了:[又阿难知筹量众生志业大小,是故不于声闻人中说摩诃衍。说则错乱,无所成办。](《大智度论》卷100)这是说阿难尊者善知不同种性的众生心志各有其大小,最初七叶窟结集的时候,主要的对象是声闻二乘种性,其中还有很多是不可能回小向大的定性声闻人,所以阿难尊者在初结集时,先诵出了解脱道内容的四部《阿含经》,而没有诵出 世尊所说的诸大乘摩诃衍经典。如果阿难尊者在最初结集时就说大乘经,那就会造成错乱,什么也作不成了。
这一点各位还记得在《法华经》中,由于世尊要演说唯一佛乘第一妙义,结果出现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总共五千人等,忽然从座席站起来,礼佛之后就离座而去的事情吗?世尊亲自说大乘摩诃衍妙法,这些定性声闻人的徒众们,因为未证言证而具有“增上慢”,所以总共有五千人当场退席。那么各位就可以推想一下,《法华经》是 世尊即将入灭前所说的最圆满的教法尚且是如此,结集经典则是在 世尊入灭以后,才在结集经典不久之前法华会上,就曾经有五千增上慢人因为听到了大乘第一义法,不能信受,而竟然于 世尊的面前当场退席。那么时隔不久之后,世尊已经入灭了,如果此时阿难在五百结集上诵出大乘摩诃衍,那会在僧团里面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各位可以想一想。所以 龙树菩萨才说:“说则错乱,无所成办。”也就是在初结集时,先结集了大乘共法的解脱道内容,这是声闻上座教团五百阿罗汉的结集,所应该最先完成的部分,至于大乘经典的结集,则接下来要由全体的大乘菩萨共同来完成。大乘的教法不适合也不能够单独地由声闻相的出家僧团来完成结集,这就是 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大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心中设定好的工作计划。
那么我们再来整理看看,阿育王所立下的石柱,考证了七叶窟外大结集的真实性,代表了一方面由大迦叶尊者带领了五百阿罗汉完成了七叶窟内解脱道《阿含经》的结集;另一方面则由僧团中富楼那尊者、婆师婆尊者出面,集合了千人,甚至是上万人的大结集。甚至 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这一些妙觉位的菩萨们,召集了大菩萨在铁围山内作了大乘妙法的结集。以当时 佛陀弘法49年的事业来看,能形成千、万人的大结集是非常合理的,这些佛弟子们,有出家人相、也有在家人相,有些是凡夫,有些是有学位的证果人,也有四果以上的无学人,各行各业人数庞大,所代表的层面也很广大,所以相对于五百上座阿罗汉而言,这一些来自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菩萨众,可称为普罗大众,而上座部与大众部也因此而得名了。
如果再用更深入的角度来看,以大迦叶尊者为首的五百位上座,都是四果阿罗汉,其实原本只找到四百九十九位阿罗汉,而最后一位----也就是第五百位,就是结集的前一晚才完成大阿罗汉果全部实证的阿难尊者。在此之前,他因为尚未完成俱解脱果全部的实证,所以不被允许参加结集,直到完成了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位才让他参加。像这样的五百位阿罗汉所共同结集出来的四部《阿含经》,在解脱道的法义上一定是圆满具足了;具足了有学位、无学位全部的法要。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引起同样也是大阿罗汉的富楼那尊者、婆师婆尊者如此的不满、不能安忍而要求必须要重新结集?甚至社会上只要是曾经听闻过佛法的广大佛弟子们,不论僧、俗都一个一个地勇敢地站出来参加了七叶窟外重新结集佛法的行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些人并没有质疑之前窟内结集,也就是五百阿罗汉在解脱果上面的实证,也不是因为五百结集的四部《阿含经》当中有著什么样的错误,导致他们要求要重新结集《阿含经》,显然四部《阿含经》的内容是正确的。那为什么僧、俗大众仍然组织了窟外的大结集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我们可以来推论一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就是七叶窟内五百结集的结果,显然引起了众怒与不平,所以使得各地僧、俗佛弟子们愿意出面来参加新的窟外结集,而且人数还远远的多过数百、数千,并且不论是有学位或是无学位,也不论是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弟子。前面窟内的五百结集结果让他们不满,佛弟子们觉得不得不出来,必须要来参加这第二次的结集才行,但是又不是因为五百结集当中的解脱道的法义上有错误,那么这种情形,它的原因是不是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五百结集中只诵出了修证解脱道佛法的四部阿含法义,但是内容远远超胜于解脱道的大乘佛菩提道法义,并没有在五百结集当中被诵出。所以成千上万的大众们,为了要报答 佛世尊的大恩,不能够让这些摩诃衍教法失坏、殒灭,所以即使是士农工商的在家弟子,也不能安忍于大乘佛菩提道教法的失坏。既然上座长老们已经结集了解脱道的法义,那么剩下来的大乘佛菩提的法义,当然是“舍我其谁,当仁不让”;在出家的上座,其实也是菩萨摩诃萨的富楼那尊者、婆师婆尊者的带头领导之下,还有多位在家相的大菩萨带领之下,一起来完成这个大乘结集的功德事业,以报佛恩。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一边。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