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影音>三乘菩提系列讲座>阿含正义(二)>

第058集 有为界与无为界(四) 正才老师

[阿含正义(二)]  发表时间: 2019-02-15 21:35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在上一集的最后我们曾经说到,本识如来藏有空与不空的两个层面。空的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蕴处界及烦恼等种种法,也就是初转法轮阿含道的所观、所修、所断的世俗法;而不空的是出生了蕴处界及种种烦恼的如来藏心体,祂是法界实相心,是本来自在、也从来没有生灭,而且是真实存在而可以验证的,所以说祂不空。这样的空以及不空的说法,是有阿含部的经文为证的,我们就举《央掘魔罗经》来为各位说明。
《央掘魔罗经》在四阿含经中,是蛮特别的一部经典,因为阿含部讲到“如来藏”这个名词的经典很少,而这一部经却是经常提到如来藏这三个字。但是不可以像某些主张六识论的法师或学者,由于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然后就因为这部经讲到如来藏,就以自己的偏见来否定、或者认为这部经有问题。
那么央掘魔罗是人名,它的意思是指鬘,也就是将所杀害的人的手指头砍下来串成环状的鬘。在经中说,央掘魔罗的本名叫做一切世间现,他从小聪明辩慧、微言善说,又色力具足;也就是英俊健壮、聪明过人,又能言善道。他跟随一位婆罗门老师受学,有一天这位婆罗门老师的夫人,趁着婆罗门受到国王的邀请而单独留下央掘魔罗在家的时候,企图勾引央掘魔罗,但是央掘魔罗不为所动,这位师母就因此起了恶心想要报复。因此等婆罗门回家的时候,就假装成被央掘魔罗欺负的样子,这个婆罗门也因此对央掘魔罗起了杀害之心,可是又畏惧央掘魔罗的威德之力,不敢自己动手。所以就骗央掘魔罗说:“你要去杀一千个人,取他们的手指头做成指鬘,才能除掉罪业,成为真正的婆罗门。”
后来央掘魔罗就真的见人就杀,串指成鬘,所以才被叫做央掘魔罗。那么他就这样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还少一个;那个时候,刚好他的母亲送东西来要给他吃,他也因此生起了想要杀害母亲的心,来凑这第一千个。就在这个时候,世尊感应到了,知道度化央掘魔罗的时间到了,就来到现场,之后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答。后来可想而知,当然就是央掘魔罗被 世尊给度了,然后释提桓因等等天主以及佛弟子们,一一来到现场与央掘魔罗对答,但却都一一被央掘魔罗所训斥。这些过程我们在这里就不细说,我们要为各位说明的,主要是文殊师利与央掘魔罗的对答。
那么佛弟子们来过之后,后来文殊师利法王子也来了,文殊菩萨看见央掘魔罗就生起随喜之心,就先以偈来赞叹,意思是说:“善哉!央掘魔罗!您已经修习很殊胜的道业了,如今应该进修大空,也就是一切诸法都无所有。”央掘魔罗听完之后,就同样以偈来请问文殊师利说:“文殊法王子啊!你是观察空法的所有的人当中最为第一的人,那怎么样才是在这个世间善于观察空寂之法?‘空’这个法,空到底有什么样的义理?现在就是适当的时候,您应当解说,以解除大家对空这个法的疑惑。”由于文殊师利与央掘魔罗的来回对答经文满长的,那么除非必要,否则我们就直接以白话方式、或者以经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来为各位说明。那么央掘魔罗问了文殊师利之后,当时文殊师利就回答说:“诸佛犹如虚空一般,虚空是没有相的,没有出生之相、也没有物质或形色之相;那么诸法也犹如虚空,这就是如来的胜妙法身。智慧犹如虚空,如来就是大智之身;而如来没有障碍的智慧,是不可执捉、也不可触摸。解脱也是犹如虚空,而虚空没有相;解脱了就是如来,解脱境界是空寂而无所有的。你央掘魔罗又怎么能了解呢?”
换句话说,文殊师利是认为一切法到最后都空无所有。那么对于文殊师利的这个说法,当时央掘魔罗就以譬喻回答说:“譬如有一个愚痴的人,看见天上降下了冰雹,就产生了妄想,说那是琉璃珠,就将那些冰雹拿回家放在瓶子里,当成宝物来守护,可是冰雹不久就全部融化消失了,而这个愚痴人不知道当中的道理,就这样默然安住于空无之想;由于这个缘故,他对于真正的琉璃也有一样的想法,同样当作是空无之想。而你文殊师利也像那个愚痴人一样,修习了极度的空寂之法;你常常作这样的空无的思维,所以否定一切法、破坏一切法。”这两位大菩萨之间的对答,看起来非常尖锐犀利,可以说是针锋相对,是极具戏剧张力的对话。但这其实都只是为了众生而示现的,也就是说是为了众生而演出了这一场戏。
接下来央掘魔罗又说:“解脱其实不是断灭空,不是蕴处界都灭了以后成为空无,而你却生起了极空之想,当作是一切法空;就好像那个愚痴人看见了冰雹消失了,就胡乱地否定而认为其余的琉璃珠也不真实。而你今天也像那个愚痴人一样,浮滥地生起一切法空的极空之想;看见了蕴处界空的法以后,对于那不空的本际真实法,你也说是空无。但其实呢,是有一个不同的法:是无常而空无的、但是也有另一个法是不空的。所谓空的法是说,种种的一切烦恼,全都是不善之法而终究会毁坏的,就好像冰雹会融化消失一样;而所谓不空的法是说,就像真的琉璃宝珠的譬喻,就是在说‘如来常住’,也是在说诸佛的解脱。”这就是在回应刚刚文殊师利所说:诸法都无所有、都是空,诸佛的解脱等等也都是空的说法;但是其实诸佛的解脱并不是空无,而是像琉璃宝珠一样真实常住。也就是说法有空以及不空两个层面,并不是一切都空无所有。
那么接着央掘魔罗又继续说:“有色法如虚空一般示现化身,是佛的境界,而灭除一切色法则是二乘的境界;解脱色是佛的境界,灭一切色法则是二乘境界。”这意思是说,二乘人取无余涅槃是要把色法灭尽,永远不会再有未来世的色身;但是,菩萨、诸佛修证佛菩提而证得解脱的色身是有色法,但是这种色身并不妨碍诸佛菩萨的解脱,因为已经不受生死系缚,所以称为解脱色。他不灭尽色法,他将有为的色法转变成为无漏的有为法,以无漏有为法继续修行菩萨道,最后成就究竟佛道。成佛以后也不灭掉色身,还要藉着五蕴十八界的种种无漏有为法,来利益众生而永无穷尽。
那么央掘魔罗接着又说:“你文殊师利怎么可以把一切法空的这个极空之相,拿来说是真实的解脱呢?你要详细正确的思维,千万不要含混而不分别清楚。”接下来的重要经文是这样的:
【譬如空聚落,川竭瓶无水;非无彼诸器,中虚故名空;如来真解脱,不空亦如是;出离一切过,故说解脱空。如来实不空,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阴,是故说名空。】(《央掘魔罗经》卷2)
这意思很清楚,是说:“所谓的空,就譬如空无一人的聚落,也像河川干竭、或像瓶子无水;并不是说没有了聚落、没有了河川、没有了瓶子而说是空,是因为其中没有人、没有水,是因为其中空虚的缘故而说之为空;而如来真实解脱的不空----不是断灭空的道理也像是这样子;是因为出离了世间一切的过失,而说是解脱的空。如来其实不是空无,而是因为远离一切烦恼,也远离一切诸天和人类的五阴、四阴,而说如来是空。”这也就是我们一开始所说;本识如来藏有空与不空的两个层面︰空的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五阴及烦恼等种种的法,而不空的是出生了这些法的如来藏心体。
那么接着央掘魔罗又故意说:“呜呼!你文殊师利就像微小蚊蚋一般的心行,不知道真实空的义理;外道们也一样在修空,你如今就像尼干子外道一般,应当要默然才对。”当然这里央掘魔罗故意说得很严厉,而当时文殊师利也是故意不甘示弱的追问,藉由两人的犀利对答,因此而带出了大乘与二乘法道的差异,这当中央掘魔罗就作了譬喻说:“声闻人与缘觉人不知道大乘的义理,当他们前往某一个地方,而闻到菩萨香的时候,心中的恐怖啊!就像是贫穷而胆小的人走在空旷的野外之中,忽然闻到了凶猛老虎的气味,心中很恐怖而要赶紧离开那个地方一样;又譬喻说这些声闻、缘觉人,他们处于对法界实相仍无所知的无明长夜之中,而专修无我法,他们都迷惑于诸佛的隐覆说教;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佛所说‘不生不灭、常住不坏的不空如来藏’的隐覆密意的教导,是无法理解的;对于菩萨的狮子吼也是没有能力回应的。”事实的情况就是这样,平实导师一直以来也都是这么如实主张的,跟这里央掘魔罗的说法一模一样,并没有夸大。《阿含经》是初转法轮 佛所说的经典,由阿罗汉们率领声闻人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诵出,但是《央掘魔罗经》的内容却显示出:二乘人在大乘法中没有说话的余地;显然阿罗汉们也是知道自己的所修所证是远远不如菩萨们的,但是他们也没有私心,依然如实地记载当时菩萨们对二乘人的看法,以及 佛对菩萨的赞叹。
后来央掘魔罗又说:“如今的世间人,有两种人是毁坏正法的人:第一种就是专门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毕竟空无的人;第二种人就是专门以五蕴中的某一法或某些法为常住的真我;像这样的两种人,都是在倾覆佛陀正法的人。”换句话说,第一种人就是主张一切法空的断见人、第二种就是落在常见的人,断见与常见正是毁坏佛陀正法的两种人。当然央掘魔罗后来也藉文殊师利的提问,而说明了他所杀的那么多人-其实都是像魔术师变化出来的一样-只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做的示现罢了。
最后世尊以衪的一切智及一切见,向文殊师利以偈来赞叹央掘魔罗,祂说:“他并不是凡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度众生的缘故,他其实是大菩萨,就跟你们一样雄猛。”其实在这部《央掘魔罗经》的最后,也就是卷4里面,佛就告诉波斯匿王说:“央掘魔罗其实是早就成佛了,佛名叫做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如来;也说到文殊师利是另一尊佛,佛名叫做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所以显然这两尊佛是特地倒驾慈航,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配合 释迦世尊的弘法,而示现演出这一场度众的戏的。
这一段阿含部经中的义理非常重要,就像刚刚经文内容所陈述的,藉由央掘魔罗的化现、以及文殊配合了演出,为佛门四众说出了空与不空的真实理:空的是烦恼、是缘生法的蕴处界;不空的是出生蕴处界及烦恼的如来藏本识。本识有空与不空的两个层面,既能出生缘起空的无常蕴处界以及蕴处界相应的烦恼,但是祂自己却不是蕴处界诸法、也不与所有烦恼相应,祂本自解脱,这就是“空、不空”如来藏的真实义理。
在一切人的实相法界当中,都是这样同时具有有为界与无为界的,才能成其为人,才能成其为有情,否则就不可能有你、我、他等有情出现在三界中。如果没有本识所出生的一切有情的无常蕴处界存在,也就不可能有缘起性空的世俗谛存在而可以被阿罗汉、辟支佛所亲证。假使没有能生蕴处界的本识出生了有情的五阴身,我们也就不可能有实相第一义谛可以亲证了。所以说,一切法都是由本识如来藏所出生的,而如来藏本识双具有为界与无为界,才能出生种种有为性的法界、也才能有出世间的无为界功能可以被四种圣人用来利乐众生。假使没有双具有为界与无为界的本识,那就不会有无漏有为法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四种圣人出来说法利乐众生了。
所以说佛法必须双具有为界与无为界,不可以单有缘起性空及无为界,否则就不成其为佛法了。因为佛菩提道殊胜之法是世、出世间法,不只是二乘依涅槃本际而修的缘起性空的出世间法,更不是应成派中观的断灭法,而是具足函盖世间法及出世间法的。
那么今天这个单元就为各位说明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