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结缘书>灯影-灯下黑>

14 第十答

[灯影-灯下黑]  发表时间: 2015-04-15 21:0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第十答:]
来函:
【【3、 萧老师建立“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表”中,大乘十住至第六地之无我观次第,出于何处?此是否能建立为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
若依《成唯识论》卷八云:“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有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虽无始来心心所法已能缘自相见分等,而我法执恒俱行故,不如实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据 窥基菩萨《唯识述记》十七卷解释:“论:无分别智至如幻事等。述曰:先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阳炎八喻等也。非初见位一时双见,第五地后及佛能尔,至下当知。”不知 萧老师教证是否依此处论文及述文?依此次第建立“十住如幻观、十行阳焰观、十回向如梦观、初地犹如镜像观、二地犹如光影观……”?
若单以此为证据,是否稍嫌薄弱?是否应以 世尊圣言量为依较为妥善?且依 窥基菩萨言,必先“见道”有后得智(《成唯识论》所说‘见道’位在初地)后次第进修,于五地后方能了达此八喻;如就“如幻观”而言,初地菩萨尚未能完全了达,不同 萧老师建立由十住位之无我观即可次第了知现观,此为其一。
再者,窥基菩萨《唯识述记》及直门弟子 智周菩萨所注解 窥基菩萨《唯识述记》之《成唯识论演秘》卷十三中,解释此八喻亦非如 萧老师由十住至六地次第排列,而是引《摄大乘论》 世亲、 无性二菩萨的释论、 弥勒菩萨所著《辩中边论》作释,来阐释十八界与三性等关系,故其他契经如《大品般若经》中十喻、《金刚经》中六喻,次第排列皆不全同于《成唯识论》;故此应属横向修证说明,非决定属纵向修证次第,此为其二。
又,若 萧老师教证不出于此,是否可请 老师慈悲明示所依圣言量及理证?】】
谨答:
如来函中所言:【【3、 萧老师建立“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表”中,大乘十住至第六地之无我观次第,出于何处?此是否能建立为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
此非正问,所以者何?谓余所说大乘十住至第六地之无我观,实非以表中所言之现观境界作为无我观之法门、行门之次第,而是别有观行之法门;余于表中所列之如幻观、阳焰观、如梦观、犹如镜像、犹如光影、犹如谷响、如水中月、变化所成、似有非有等现观境界者,皆是经由三位六地之种种法义行门而作观行,逮至满心时所获得如是现观境界;如是现观之境界,不是法门行门,而是结果。必须已证如是现观境界已,方是该位该地之满心位,方可自认是该位该地之满心位;若未亲证如是现观境界者,即非已满心者,则不可自认已经满心而说向他人,否则即时成就大妄语业,后果难可思量!余作如是提示,本出慈悲,欲免学人不慎成就大妄语业。大众不可错会余意之后,却来责余,否则即成诬责也!是故学人莫使余之善意成为无义。
复次,余于表中所述者,只是表明道之次第,只是略说三位十地之大略行门,表中已经略明三位十一地中之大要行门,未曾言如是九种现观境界为行门,已于九种现观境界前略说行门也!是故不可将余所说修证结果所得之现观境界,说为行门也!
复次,未证言证乃是大妄语,其罪非轻,犯者必堕地狱长劫受苦。唯恐有人误会证境,未证得满心之证境却自以为已经成就该位该地之满心证境,便以上位上地自居,以之说向他人时,便成大妄语业;为保护诸多佛弟子,令免误犯大妄语业故,乃说明诸位诸地满心位时应有之现观境界,以免未证如是满心位之果证时便倡言已得该位该地之果证,误犯大妄语地狱业而不自知。是故表中已列行门概要,彼等睁眼而不见之,却来诬谓余将满地心现观之境界误认为行门,实非所宜也!若不信者,且观余诸书中该表所列各地行门便知,无庸多所诤辩也!诸书俱在故!迄犹可稽故。
次如来函所问:【【若依《成唯识论》卷八云:“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有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虽无始来心心所法已能缘自相见分等,而我法执恒俱行故,不如实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据 窥基菩萨《唯识述记》十七卷解释:“论:无分别智至如幻事等。述曰:先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阳炎八喻等也。非初见位一时双见,第五地后及佛能尔,至下当知。”不知 萧老师教证是否依此处论文及述文?依此次第建立“十住如幻观、十行阳焰观、十回向如梦观、初地犹如镜像观、二地犹如光影观……”?】】略答如下:
圆成实者乃是阿赖耶识所显示之心真如性与心生灭性,详见成论文句自知,勿庸再解;由成论所说唯识性函盖不生灭之真实唯识门与生灭之虚妄唯识门等理,亦可知圆成实性函盖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二义也,是故不可犹如彼等将圆成实性局限在心真如门中也! 亦如《起信论》中所言一心二门而含摄如来藏之不生不灭与种子流注之生灭性,可知圆成实之真意也。
由于触证阿赖耶识后,即可现观阿赖耶识具足世间法一切种子,亦具足出世间法一切种子;具足遍计执性有漏法种子,亦具足依他起性中之有漏有为法及无漏有为法种子,而阿赖耶识心体自身则具足真如性,是故若得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时,即可如是现观真如之存在。由于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从来一向是真如性,而又具有含藏意根遍计执性种子、故能引现世间轮转有漏法之种子,亦具有依他而起之六识心等有漏无漏之有为法之种子,是故阿赖耶识具足世间与出世间万法之种子,由是缘故,说阿赖耶识心体自身及所含藏之一切种子,合为整体而说之时,即是圆成实性,故说圆成实性函盖遍计执性及依他起性。
阿赖耶识既然有此圆成实性,则亲证阿赖耶识之人,若非从善知识明闻密意以致欠缺观行之过程者,而是实有亲自参究之过程者,则有慧力能作如是现观,是故亲证阿赖耶识之后,即得从阿赖耶识自体而现观意根之遍计执性,亦得现观意识等六识之依他起性。
以真见道位中所获得之根本无分别智,再转入相见道位中,而作次第进修之观行,然后能起后得无分别智;若人精进而修,自身复有慧力者,复又不依止恶知识者,则必能进前次第现观而渐渐发起后得无分别智,若能复于十住位中眼见佛性分明者,则能于眼见佛性当时之刹那间,证得世界身心如幻之现观。现观:“世界身心完全虚幻,唯有佛性与第八识心体真实不虚,一切根身器界悉皆如幻”,是名如幻观成就。然而此观之成就,非因修习如幻观而得成就,乃是修诸慧力、定力、福德之后,于参究佛性名义而得破参时,眼见之际当时便得成就,不必再作任何观行,不以如幻观作为观行之法门。故说此如幻观乃是十住满心时之现观境界,而非修行之方法,不可错会而作世界身心如幻之观行,否则终将堕于想像思惟之如幻观中,皆成相似如幻观境界,非是现观亲证之人。是故此位中之观行,要在基本定力(看话头)及慧力(相见道之般若别相智)之培植进修上用心,要在护持正法之上而作大福德之修集,护持正法之福德乃是三界中最大之福德故,护持正法者极易成满大福德故。
阳焰观者,谓相见道位中,熏习一切种智等法义,譬如《楞伽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一切种智之经论。多闻熏习之后,便随之而作观行,专在八识心王等法相中,比对阿赖耶识心体之如何配合运作,并于其中观察七识心之现行与微细心行,由是而得渐渐伏除所知障相应之异生性(烦恼障相应之异生性,于前真见道时已经伏除),不敢再因私心而故作已知一切法,而造谤法、谤贤圣等导致堕落三恶道之恶业,是故未来世中三恶道业完全降伏,永不入异生道中,即是已除异生性者。
然而十住位中,由未完全降伏之故,由未亲得十行位满心之犹如阳焰现观故,终不能确实现观七识心王犹如渴鹿之逐阳焰,不能完全止息渴爱。然因多闻熏习之故,转转增进,至即将满足十行心位时,依相见道之八识心王等别相智慧,努力作诸微细观行,方得亲自证知而起现观:七识心王始终犹如阳焰晃动而不能止息,而此阳焰实非真有,乃是妄知与妄觉所构成者。如是依于七识心王之虚妄性而作观行;后时得此现观已,则能令七识心之执著性大为降低,心得止息。是名十行位之满心者所得现观之境。而此犹如阳焰之现观境界,乃是藉由般若慧而作观行,于广行六度万行之中,观察阴处界等法虚妄不实,而以观察七识心为主要观行之对象;是故阳焰观非是行门,而是相见道之般若深细观行之结果。
如梦观者,谓菩萨道如梦也!然而此非初回向至十回向位菩萨所观行之方法与行门,而是结果。初回向位菩萨所应作者,乃是鼎力护持正法,不令佛门中之外道见破坏正法,不令外教一切人士破坏正法,救护一切众生回向远离众生相;如是尽力而行,永不休止。完成第一回向位之修行后,再依第二回向位之法门修行,而次第进向第十回向位中。于此十回向位中所作所修者,皆非以如梦观为其行门,而是以伏、除性障、护持正法……等种种回向为主修,藉此等行门而修集满足道种性,而发起入地所须之圣种性;但须起意保留最后一分思惑,不可断尽,以免舍寿时便入无余涅槃,灭却佛菩提种。如是依于十回向位之种种修行法门,尽心尽力护持正法多劫、多生、多年之后,心得转净、智慧增长、心量广大、不畏强权、不畏被害而死,如是勤劳而为正法、而为众生,终能发起圣性,方能入地。
由此无私、为法为教之精进利生缘故,心得清净广大,烦恼自得消减而致世俗法中之烦恼妄想难得生起。由如是心清净及广大故,便可常常于定中及梦中观见往世多生多劫精勤修行诸事相,亦可观见多生多劫违犯过失而受果报等事相,而得了知此世之善恶果报皆由往世自造因缘所致,因果历历不爽,悉如昨梦。由是缘故,便得现观往世所行菩萨道之种种事相,虽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便见此世所为一切修行利众等事项,悉如梦中无异。由是亲证之故,现观此世所修诸行、所作诸事,悉如昨梦,不异往世历劫所犯所修之事行,此即是菩萨道如梦之现观。乃是经由初回向至十回向位之行门,而在最后心位获得如是现观,此非行门,而是结果之证境。此人得此现观时,不久即尽色阴,而入受阴区宇之内,不久即将入地。
如是复又进修楞伽及解深密…等一切种智经论(此谓如理作意而进修者。自意作解者不在此数中),于初分道种智成就时,若能真发十无尽愿,即得转入初地之入地心位。欲入此位,必须亲随大善知识熏习楞伽与解深密等法门,一一通达而不误解者,则可证得初分道种智,即入初地入地心中;若不修此,或修此而起甚解、误解者,则不能证得初地入地心所须之初分道种智,则非通达位菩萨也!若未证得如梦观者,皆不能进入初地,不可妄语而笼罩他人,后果极严重故。
入初地后,必须亲随善知识进修百法明门慧观,此是初地住地心位开始时,所应进修之无生法忍行门,百法明门之修证与观行者,即是初地应修之增上慧学。复应同时修集布施波罗蜜多,以法施为主而广利众生;至即将满心之时,若于百法明门有所进益,有所通达,则将因 佛加持而忽然于一极平常之事项因缘中,发起疑情。由于起此疑情之故,便依此疑情而作探究,然而当时其实不能了知:此一法相上之观察探究者便是犹如镜像现观之亲证行门。
依于彼疑情而引发之法相上而作思惟与观行时,似与满心位所得之犹如镜像现观境界无关。然于观行突破而得正确完成之时,便得证知:一切六尘相,皆是自心阿赖耶识所出生者;于此法相上之思惟与现前观行成就时,方知此是亲证犹如镜像现观之行门,而此行门并非在六尘犹如镜像之立论上而作思惟观行,仍是百法明中之无生法忍观行;是故行门与现观境界不同。若得如是思惟与观行完成,便满初地心;然而观行之法,却非是在犹如镜像之现观想像与思惟上,是故不可说犹如镜像之现观境界即是初地之修行法门。
犹如光影者,亦非观行之法门,而是二地菩萨修诸善法、十善业道、严持戒行,以如是等法作为满足二地心所须应有之福德。复以二地所应进修之无生法忍为其主修,即是修学一切种智;此中断愚证智等行门,详见成论所说,此勿赘述。此地菩萨于后时因缘成熟时,忽于某一事相上生起疑惑,百思而不得其解(初地之犹如镜像现观,及此地之犹如光影现观之因缘,其实多由 佛之加持而引生,非由自己之聪慧而能自知如何亲证;因为引生此一现观智慧之事相,在初起之时,看来皆与满心位所得之现观境界似乎完全无关,故说皆是 佛力加持所致,故说现观境界非是行门)。然因善根之成熟故,因 佛力加持故,亦因自己于本地中之修证即将具足圆满故,于此疑情加以探究,随后便得渐渐通达。
由通达之故,便作观行,数数观行及思惟。观行及思惟完成之后,便又随即进入等持位之定境中,或转入或似梦非梦之境界中,而作验证:检查是否已经改变内相分?若得改变内相分境为清净境界,便又退回人间境界,于人间六尘境界中再作进一步之思惟与观行;于观行及思惟完成之时,复又转进等持位中或似梦之境界中,再作检查,观察内相分是否复增一分净化?如是历经三月左右之思惟与观行之后,方得圆成犹如光影之现观;然而正当作此观行之际,却浑然不知此一思惟与观行,正是二地满心位所证得之犹如光影现观境界,只是一心一意以此行门想要清净自己之内相分罢了!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第十,第十,来函,老师,建立,菩提,二主,要道,次第,大乘,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