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禅宗>禅宗法脉>临济宗>

临济高僧破山海明

[临济宗]  发表时间: 2015-04-12 20:0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朱明一代,临济宗盛行。迨至中叶,出了一位法龙门象笑岩德宝大师(1512-1581年,字月心),他自幼出家,受戒后便南北弘法,游方传教,以禅道接引诸方学者,晚年定居北京柳巷精舍。史称明末四高僧中的三位——云栖株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都曾从之叩问禅要,其著作有《笑岩集》四卷。笑岩德宝传法于幻有正传,正传门下出了密云圆悟(1466-1642)、天隐圆修、雪峤圆信三高僧,各传道一方,时称临济中兴。圆悟俗姓蒋,江苏宜兴人。26岁时因阅《六祖慧能坛经》而向往佛教,明神宗万历24年(1596)出家,52岁那年正式开堂说法,自此宣说法音达24年之久,为明末禅门巨匠,重兴了浙江鄞县天童寺。继其法者有12人,如汉月法藏(1573-1635)、费隐通容(1593-1661)、木陈道忞(1596-1674)、破山海明(1597-1666)、浮石通贤等,人才济济,法流蕃衍,遍于国中。
据《破山年谱》记载,他生于明万历25年(1597),四川省大竹县人,俗姓骞,乃明初大学士骞义的后裔。他甫满19岁即出家于大竹县佛恩寺,在此后50多年的弘法生涯中,他遍历楚水吴山,大江南北,披星戴月,茹苦含辛,芒鞋棕笠,瓢杖孤行,崎岖访道,跋涉参寻,为法忘身,那顾尘头土面,寻师求教,不分此处彼方,他曾在黄梅县东北二里的冯茂山上苦修三年,故有的学者认为“破山”之号可能即本于此,但也有学者认为他以明朝遗民自居,痛江山之易主,河山之破碎,故号“破山”。
他离开冯茂山后,来到江南,先后参谒了名噪一时的雪峤圆信、湛然等禅宗名宿。最后到鄞县天童寺当了一名打磬和尚,以其刻苦的精神,出众的悟性,敏捷的才思,机辩的语言,引起了方丈密云圆悟的重视,由打磬僧人一下子升任天童寺的维那,并于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接了密云的法。
破山于崇祯5年(1632)回到了与故乡大竹县毗邻的梁平县。他当年出川时,不过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游方僧人,而此刻却已是南派禅宗的继承人了。他于清世祖顺治10年(1653)在梁平县城郊创建了双桂堂,该寺经过二百一十四年的培修扩建,由简到繁,从小到大,直到清德宗光绪18年(1867)才完全竣工。三百多年来,双桂堂一直香火鼎盛,至今建筑基本完好。清初建寺时,这里就有两株桂花树,因名双桂堂,现老桂尚存,花开时节,十里飘香。真可谓:“老桂离披,明季烽烟怆往事;平湖潋滟,一弘秋水想伊人。”
破山在回川后的三十四年的岁月里,一直是以梁平县为基点,在川东一带大阐宗风,其弟子或再传弟子遍布川滇黔,如中兴成都昭觉寺的丈雪通醉,中兴成都文殊院(现四川省佛教协会所在地)的慈笃海月,中兴成都宝光寺的笑宗印密(1609-?),重庆华岩寺的开山祖师德玉圣可(1628-1700)、峨眉山第一大寺——伏虎寺的开山祖师贯之性一,……。无怪乎人们把双桂堂誉为“蜀中丛林首”。1983年,国务院将该寺列为全国重点寺庙。破山海明一派的谱系为“海印发光。悟真永昌;寂常心性,戒定慧香;佛身克果,祖道联芳;双桂荣野,一苇渡江;禅观固远,五叶攸长。”
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与其师密云圆悟和曾师祖笑岩德宝一脉相承。德宝的《笑岩集》,木陈道忞所辑的《天童密云圆悟禅师语录》等书,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思想。
《笑岩集》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心所产生的,是唯识所生的。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它们都处在生死轮回的过程之中,是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欲界为具有食欲、淫欲的众生所居,如人所居住的四大洲等。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已离食欲、淫欲的众生所居,但其仍为色所属界。无色界又在色界之上,为无情众生所居,包括四无色天。以上三界统称为迷界,佛教认为从中解脱,得到无上涅 槃才是最高理想。
《笑岩集》又云:“一心万法,万法一心”。认为一心是万物的本体,万物则是一心的假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德宝一系继承了自六祖慧能以来禅宗的传统观点。
《天童密云圆悟禅师语录》记载:汉月法藏请密云圆悟上堂讲临济宗旨来源时,“一僧出问:‘如何是和尚恶水泼人?’师(圆悟)便打。僧拟开口,师直出法堂,云:‘这便是临济宗旨。’又一僧问:‘十方诸佛,历代祖师,父母未生以前甚处安身立命?’师便打。(僧又问)‘已生后,甚处安身立命?’师复打。(僧再问)‘即今甚处安身立命?’师又打。僧转身云:‘释迦大师来也,请和尚答话。’师亦打。……”该书卷二又载:圆悟“上堂……僧以坐具作舞,师与一棒,云:‘且道是赏你,罚你。’”可见圆悟等人是从反面让人悟出佛性,即棒喝禅。这与汉月法藏后来力倡文字禅,从正面解说禅宗义理是不同的。
梁平县双桂堂的山门两侧,有破山明撰写的两幅楹联。其一为:“二株嫩桂久昌昌,正快时人鼻孔;数亩荒田暂住住,稍安学者心肠。”其二为:“万竹山前逢一衲,话虚心高节;三家村里学老农,得广种博收。”寺内客堂里,也悬挂着破山明书写的两幅联语。其一为:“不嫌澹泊来相处,若怨清贫去不留。”其二为:“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带落梅。”
破山海明是一位诗书圣手,名驰古今,他虽然桃李遍禅林,但其遗墨流传至今的却已很少了。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双桂堂现任方丈妙谈法师曾给笔者看过一件破山海明的真迹残卷,乃国家重点文物,虽仅剩寥寥十余字,其书法却非常耐看。苍劲中见秀丽,流畅中带疏狂,龙飞凤舞,铁划银钩。把王羲之的俊逸潇洒,颜真卿的宏大磅礴,欧阳修的峻拔森严,苏东坡的珠圆玉润熔于一炉。其拓片至今畅销不衰,是明清遗墨中难得的珍品。
双桂堂现存的破山海明撰写的碑刻、楹联还有一些,虽属摹刻的第二手作品,但仍可看出禅师的笔意匠心和思想境界,而且文字内容也十分清新,堪称“诗书双绝”。寺内有一牌坊,两侧嵌着破山海明的墨迹石刻。其一为:“狮子峰前狮子儿,全身踞地爪牙齐,有时返掷寻芳草,百兽闻之角皱眉。”其二为:“长生不如无生好,识得无生人不老。不老拟同春复秋,年年此日惊花鸟。”寺内,还有两块木刻原版。其一为《牧牛颂》,诗曰:“善法堂前拟圣流,南泉牧得一头牛。我欲骑往西方去,又恐西方不肯留。”其二为:“箇事从来在者里,非空非内亦非外。若人向此开双眼,任是刀山浑不碍。”末尾题款:“破山老人为非外禅人拈出。”吸引了不少古典文学、佛学、书法爱好者,令人们赞叹不己。
双桂堂占地77亩,周围田畴似锦,远处苍山如黛。寺内松柏参天,翠竹掩映,郁郁葱葱地拱卫着巍峨雄伟的殿宇;时有二三白鹤嬉戏于老干虬枝间,真是一处名不虚传的世外桃源!妙谈方丈告诉笔者,三十多年前,这里的林木要比现在茂密得多,把偌大一座寺庙遮掩得严严实实,成群的白鹤飞来飞去,当地农民每天可捡回满满一箩筐白鹤蛋。古人云:“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大千世界的某些东西,是可以诱发人的灵感的。如武术中的鹤拳,即清人模仿白鹤闪挪腾跃等动作而创之。破山海明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是否也受到白鹤嬉戏的启发?不禁令人浮想联翩,神驰天外。
破山海明圆寂于清圣祖康熙5年(1666),世寿70岁,戒腊51龄。其徒中,以丈雪通醉最著名。他撰有《锦江禅灯》20卷,为一传灯僧录,流传至今,为后人保存了不少佛教史料。破山海明法系中,以诗书画驰名南北者颇多。除前已述的丈雪通醉、笑宗印密、慈笃海月、贯之性一、德玉圣可外,尚有成都昭觉寺的明照通朗、梁平双桂堂的熹公竹禅(1823-1900)、成都龙藏寺的雪堂含澈(1824-1900)……。均为一时俊彦,禅门大德,其作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清人陈匪石在《跋圣师墨迹》(圣师即圣可德玉)一文中说:“明末遗民以书画逃禅者,八大、石涛、半千为最著。破山、圣可师弟亦其流亚,且开三蜀象教宗风。”(象教即佛教)其论颇为中肯。1957年,郭沫若(1892-1978)在成都昭寺见到破山海明、丈雪通醉师徒的遗墨后,挥毫题诗一首:“一别蓉城十二年,今来昭觉倍慰然。丈雪破山人已渺,几行遗墨见薪传”。(李豫川)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临济,高僧,山海,朱明,一代,临济宗,盛行,中叶,出了,一位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