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则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楞严经》卷三)
佛又开示说:「如果改说能嗅闻性的鼻识是因为香尘而出生的,」是从香尘中出生而不是由如来藏出生的,「这个鼻识是因为香尘而有的,那就应该如同眼根所生的眼识可以看见色尘,却不能看见眼根自己;同样的道理,如果鼻识是从香气中出生的,当然也应该没有办法返闻香尘自己,那就不应该能知道香尘是什么气味了。」如同因眼根而出生的眼识不能返见眼根自己,因香尘而出生的鼻识应该就是香尘自己,当然香尘鼻识也不应该能够嗅得见香尘自己。所以,香尘显然是没有觉知的,是不能嗅知香尘的。
「知则非生,不知非识;」若说香尘所生的鼻识真的有能知香尘的能力,那是不合现量与常理的,那显然非生──不是香尘所生的了知性。若转头改说:「香尘所生的鼻识是无知的。」那也不行,因为若是对香尘没有了知的功能,这个被香尘所生的鼻识显然就不能称为鼻识了。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香气若不是由于有了知香尘的功能而能够分别香尘,就不可能会有香气被有情所知;所以,香气若不是因为对香尘的了知而有的,那么就不可能将鼻根、香尘、鼻识的不同功能加以建立了,则香尘这个法的界限─香尘的功能差别─又要如何建立起来呢?由此看来,鼻根、香尘二法,都不可能出生鼻识的了知性、嗅闻性,一定是有另一个能出生鼻根、香尘等二法的终极心如来藏,来藉这两个法作为因缘而出生了鼻识嗅闻之性。
如果鼻根不能出生鼻识,而香尘也不能出生鼻识,那么鼻根与香尘各自或共同之间,显然都不可能出生鼻识的了知性,那么鼻识的了知性显然是不可能出生,应该没有鼻识存在而没有了别香尘的作用。一定是有所了知,而且是对香尘能加以了知,才能叫作鼻识嘛!若是没有知而不能分别香尘的内容,那就是没有香尘被有情所了知,又怎么可以叫作鼻识呢?
在有情的觉知心中,能够对香尘有所觉知,或者说觉知心中显现出香尘来,其实都是因为有知有觉的缘故;若是没有觉知之性,心中就不会有六尘境界存在了,所以这个觉知性就被称为显境名言。换句话说,有情觉知心中所了知的香尘,正是因为有知而有;若是无知觉性了,也就不会有香尘在觉知心中出现,那就不能称之为鼻识了。而有情的觉知心中若不是有一部分是可以了知香尘的,觉知心中就不可能会有香尘的了知性存在。若是香尘的了知性不存在而没有香尘了,那么鼻根、香尘、鼻识三个法界,又该如何确定互相之间的界限,而立名为鼻根、香尘、鼻识呢?所以说:「香非知有,香界不成。」
反过来说:「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如同眼识因眼而有,却不能反见眼根;同理,鼻识若是因为香尘而有的,那么鼻识显然也应该是不知香气的。若是有人想要狡辩说:「鼻识从香尘中出生,但是仍然能知香尘。」这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香尘就是鼻识自己,就应该是由香尘来反闻自己,而不是由鼻识来反闻香尘了,显然鼻识不是香尘自己。而香尘自己若是真的能出生鼻识,这个鼻识也应当无法反闻香尘的,所以当然应该说鼻识不是香尘所出生的。如果又因此而改说:「香尘无知,不能自己了知自己,当然是由鼻识来了知。」这样也就显示鼻识不是香尘所出生的,因为只有心才能出生心;香尘既不是心,怎能出生鼻识呢?那他自己的说法也就不能成立了。如果又有人主张说:「香尘所生的鼻识当然是不知的,但不能因此就说香尘无法出生鼻识。」问题是,香尘所生的鼻识既然不能了知香尘,那就是无知呀!那就不可以再被立名为鼻「识」了。
在众生觉知心中,香尘的法界─香尘的功能差别─其实是委托于知觉性而彰显出来的;若是没有知觉性,不能对香尘加以了知,又怎能了知香尘而得以建立香尘一界呢?怎能建立香尘的功能差别呢?如果是由香尘自己建立为香尘界,而不是从有情觉知心对香尘的了知性来建立香尘界,那么香尘是不能被有情觉知心所触到,也就不可能成立十八界中的香尘界了。话说回来,鼻识界也是假托香尘界而建立的;如果鼻识界(鼻识的功能差别)是自己独立为一个识,而不能了知香尘时,那么鼻识也是全无作用的,又如何能依香尘而建立为单独一个法界呢?一定是鼻根、香尘、鼻识三个法界互相之间有所关联,能互相接触而有鼻识对香尘的了知性来运作,才能各自建立鼻根界、香尘界、鼻识界。所以说:「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所以,此一法以另一法为因缘而依其所依的因缘来建立,譬如鼻根是依香尘建立的,若无香尘境界,鼻根又何必存在呢?如来藏也就不需要出生鼻根了!不需要出生鼻根时,如来藏当然也不需要流注出鼻识种子而使嗅闻性现前了,那么鼻等三界也就没有建立的必要了。
-----平实导师《楞严经讲记(第四辑)》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