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成佛之道>五十二阶位>佛地(等觉妙觉)>

正说无余涅槃(2)

[佛地(等觉妙觉)]  发表时间: 2015-08-14 21:08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因此为了如是学佛之人, 如来施设无余涅槃以及有余涅槃,并如是示现,乃至亲身示范,因此可使得有缘众生可以离开业报束缚,此之束缚不再,因此不生后有,然此不生,只仅仅为「一时」,以 如来所为非一切众生可知,以 如来非以近似断灭而为众生之究竟,以如是小乘者,至于一切诸法灭尽之时,尚且不知道如何才是涅槃实际,以其「入涅槃」时候,已经无有觉知故,所以无知于涅槃实际,如何可以「无知」而说有「入」!而究竟理地亦是无有「入」「不入」「出」「不出」可说,因此涅槃实际根本无有一分证得,如何说有余、无余,如是之者,皆是 如来之施设故!为了止息怯弱下劣的众生,因此而说有二种涅槃,所以本无有此涅槃可说,然因为众生有者需要以此而得安稳,所以方便说有涅槃,不证得佛地也有涅槃,众生于性净涅槃,二乘有二涅槃,本自安住,然凡愚皆无有知者!众生之涅槃说和二乘涅槃说,不可相比,以涅槃即是理地,何曾经失之!二乘愚人于有余涅槃中,已经无有觉知心,入灭尽定,以如是定,而 如来说为涅槃,所以本来即是定境,何可说为涅槃!如果可说,一切众生本来涅槃不失,何不说现下一切众生都得涅槃!以二乘人一样无知于涅槃,何可以灭尽而作为知有涅槃,知证涅槃?此理不当然!故 如来于大乘经典而为正说,此之涅槃非是涅槃,只是施设方便,如同远地中示现化城,此化城毕竟不实!
若说入灭尽定为定境,则有疑虑而说,此之无有意识觉知安止,如何说为定境?则此疑不然,以无想定、无想天,尚且本在,其中已无意识觉知,一样于此三界中,如何以「定」而称,所以三昧之定境,本不在于以有无意识觉知而为限,所以依此而说灭尽而有「定」,而有余涅槃又灭意根之「受想」,无余涅槃则一切灭尽,无有剩余,故胜于无想定多多,以无想定中者不知道真如实际,也不知道何者为虚幻,何者为无常,于中不真知道此蕴处界之虚妄相,以及其如何而得生起,而觅得实际,因此以身相为念,而恐惧而断灭。然而 如来施设,将此三昧定境称之为涅槃,因此令诸外道可以欣求,乐于无为法者可以安住,因此实际为定境,如无想定说!故无余涅槃此一定境,虽甚特殊,亦无所奇,归诸定境!无想天中,无有诸念,以入甚深定境,意根有为决定,所以可以安住,信受原来意识的决定,所以其中意根不生思虑,不生决定,不发动诸行,以甚深定境而为安止,所以不可以定境而说有无意识觉知,以意根之「决定」而为境界之显现,因此而实法中,此诸定皆非实,以不知涅槃故,所以皆是同于无知者,何有更说圣境,何可更道圣境!
所以必定从此定境而出,如无想定之出定,如灭尽定之出定,而无余涅槃位也如是而出「定」,只是此「定」甚为殊特,能令得出者,非三界之流转而得可说,所以唯有 佛地可以令之得出,因此经典如是隐藏密意而说 如来之神力不可思议,能够「灭化城」,所以此之化城既然不存,二乘圣者只有出定一途,因此届时成为通教菩萨,又继续熏闻了义正法,乃至证悟而成就别教七住菩萨位,如是快速前进佛地,以饱养俱足,因此无有畏惧佛道艰难,至于是否有如是又进趋于无余涅槃者,如是劳驾 世尊而又继续再度「灭去」其所安稳的「化城」,令此无余涅槃位而为消失,令其继续修学一乘法道,此亦有可能,总以 如来以众生成就佛地一切诸圆满功德而为究竟,而非以必「无为法」而无「有为法」,以此为究竟,所以无为至于灰身泯智,皆是大悖于佛旨,如何可说此为真无为法,此际偏于枯寂,即是非真,以真则不舍一切法,以此真非证悟者不知!
如来能于诸众生根器显露之前,便为得知,其应当过多少时劫,如何如何,所以欲其受熏正法,也是如此而为方便,令此所含藏种,皆有大乘法种,虽然其生不能入大小乘之见道,然而其中总为利益,而如是千百世之教化,因此而为期,然此众生无有安住于大乘佛道,所熏种子又起他熏,一波三折,所以某一世还是乐于小乘,乃至诸等多世乐于小乘涅槃安止,以为可以真的不受后有,以为所作真的皆办,因此最后在以 如来之神力而为施设,令诸现种成就后有,此不可思议皆非佛地之外可知,以此无余涅槃之中,三界法不流注,此所需因缘不再,如何可以令诸法种生起而起后有,此皆 如来佛地可为,以 毕竟知道如何引领如是信受 如来法教之者,如何令此深信 如来施设方便涅槃而修持者,可以毕竟受得利益,因此法种可以流注,皆是不可思不可议之久远因缘,以及能知道一切众生之如来藏之因缘而说有转易、起领、促成其所含藏之种子现起,所以虽然似有涅槃入灭,而终究无有永灭之时,此之灭不过是如来藏之某些功能在些时节因缘之下而不得现起,而 如来一切知,一切毕竟知,知道如何鉴取他者之如来藏,知道如何成就因缘义,因此虽然生死不生死,似无出离似有出离,都毕竟知,所以佛地之第八识说为无垢识,一切境界皆是现量,而佛地已经无有垢可说,无有漏可说,然无有妨碍可以与众生之如来藏,以及诸佛之第八识如来法身而沟通无碍,既然如是,因此对于第七识、第六识皆可成就现量,此为佛地之不可思议处,所以总说意识既然又能够了达法身所含藏之一切法种,各诸法之功能差别无有不知道,如何可以说意识不能生起极为特殊之智慧,如何会不以如来藏法身之毕竟现量境界而观照一切众生,因此因地意根、意识、如来藏至此佛地,而为相通,以皆是现量境界,不可思议故!
《摄大乘论释》卷10:「
言化故者,谓佛化作声闻乘等。如世尊言:
『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
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以声闻乘所化有情,由见此故,得般涅槃。
故现此化,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为究竟,过此更无余胜乘故。
声闻乘等有余胜乘。所谓佛乘,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CBETA, T31, no. 1597, p. 378, a15-22)
所以 世尊之示现不可思议,能够示现自入无余涅槃城,引诸心志怯弱者咸皆进入,因此可以于佛道中不退回凡夫恶作之中,虽不于佛道中前进,毕竟以 佛地观之,还是无有后退,如是即可,所以涅槃化城,随诸小乘人每日入灭尽定,自耽其境,而不遮止;盖以不能逼迫小乘人实时发起大心,而既然有说声闻乘法,因此便以声闻之法而为教化,所以乃至先有示现何者先入无余涅槃, 佛陀广为赞扬,如有者为毒蛇所螫,有者为牛所触,虽颜色和悦,徐徐动作,而示现涅槃,而他人见其报尽,仍引以为忧,回报 佛陀,然而 佛陀即说此圣者颜色和悦,并以金口而说,此圣者证入无余涅槃,所以 佛陀亦可自化声闻乘众入涅槃者,如是观,令一切大众可以安稳其心,于二乘中权说菩提!
《大乘同性经》卷1:「
时毘毘沙那言:
『世尊!有无量恒河沙等众生,于此三界稠林有海,到彼岸者,复欲到者。
有证声闻法者,有证缘觉法者,亦有若干已证无上大智同性者,
于未来世,亦有无量无边不可数阿僧祇过是数恒河沙等众生,
乘此三乘各各别乘,得入涅槃,而众生界无增无减。
如是世尊,我知如是,心生厌惓。』
佛言:
『楞伽王!汝莫于此生厌惓想。所以者何?
诸众生界前后不可尽故,虚空界法界亦尔。
是故楞伽王!诸众生界不可言说,以是得知不增不减。
如是三界稠林有为海中,已得度者当欲度者,而众生界亦不增减。
楞伽王!譬如虚空界不增不减,无前无后亦无中间,
是故虚空不可得知,遍一切处,无碍无忧,无作无想,如是如是。
楞伽王!非众生界有初中后求之可得。
楞伽王!唯有已得圣法同性,是名尽于众生界耳,而有为道不尽不灭!
楞伽王!亦不离彼有解脱道。何以故?是众生界法如此故。是故无初无中无后。」(CBETA, T16, no. 673, p. 643, a21-b10)
是以 如来明言:无有前中后际可说此众生界,以众生界之有为永无有灭,众生界永无有增减!而非以灭去一切有为法而为实际,如是之想即是「非实际」!乃至应当度众生,无有疲累,应当不生疲倦,应当不生厌倦,以众生界永无止尽故,所以菩萨志行不可思议,菩提种性尊贵不可思议,出过一切人天,无可讥嫌!于中便知:如是有为法永无尽之时,二乘菩提,二乘涅槃尚且无有真的证得涅槃自性,何有真正菩提可说,不过法王施设方便,劝令安稳,不使有退,止小儿啼,制诸恶作悔心,所以说有菩提,说有涅槃,岂可有学大乘之佛子引以为实!以此而说无有二乘菩提,无有实际,所以无有真能灭尽有为法者,以诸佛愿力度尽众生,所成就之报身本相应于十一善心所法,何可不显露其功德,所以无始无漏种子应诸三乘人而为显发,以不能遮止而任运当然!所以于此正说无余涅槃,无有实也!此之般涅槃者,必定返回,即使是定性声闻,也无有定性声闻可说!以 如来法王之道力、果愿,俱非诸贤圣所能揣测,故可以「灭」诸无余涅槃,灭去如是化城,令一切入之「圣者」复起后有流注,续行有为法,而再得诸身,发智起用,更衔接一乘,此乃 法王真正施设三乘说法而行真一乘,故离于佛地,唯有仰信 佛陀,相信 法王之不可思议,非是等觉所能思,更何况于诸贤圣!
此一乘,唯有佛位乃得圆满,所以无有定性声闻可说,如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说一阐提者而无!因此虽然因缘不具足,加行不足,如是等等因素不就佛位,然毕竟无有可以止歇于无余涅槃位者,以随 如来之神力而灭去,何能安止!以不能安止,毕竟无有定性声闻可入灭,唯有大乘真正佛乘,证得如来藏,发起道种智,成就一切种智圆满,而就佛位而可说有大涅槃,真正解脱者!如何可以无余涅槃而说解脱,此非解脱,令诸大众暂得休息,入此三昧,过百千劫,似入无想定加上无有意根,随之意乐而灭去,如是皆非永灭,以无可永灭,以无有能灭尽一切有为法者!法尔如是,法住法位,本性种功能,岂能以不晓得经意,而作揣测!
故有诸智者以为 法王于此无有身智之无余涅槃位中,不能生起功用,是不如实知 诸佛施设方便之意,如是者执意以必有无余涅槃,完全不信如上之经典所说:这是方便,这是方便力,这是「化」而「非实」,此执意故,真不能思!当知一切经典由 法王宣说,应当仰信,即使无有身智诸法, 如来毕竟无有不知者,当灭何者则灭,当生何者则生,所以三界,乃至权说有非三界,反之亦然,皆 法王之大神力之教化,以如来藏之本自功德,无有边际故!故兴教化,非为引诸纠纷,而为化众乘导之方便,所谓欲钩牵,而更有诸方便,所以示现般涅槃而无有穷尽,更示现诸报身庄严而无有穷尽,所以何者为实际,何者为权说,不问可知!以小乘者不堪任大乘法水,所以先设种种方便,因此非可以引以为实,而更生法义异议,非佛之本意故!故不应当引施设以为实际,盖如一化现之城堡,虽有远离三界苦无常,然其中毕竟无有真常之可说!
涅槃实际即是真常,以体不变异,以无漏法种从无遗失,如是恒一,何可不以为常!所以无余涅槃说,理不当然,因此 如来已经正说于经典之中,如是如是,众学大乘佛法者,当深信闻所未闻之经,不当效《法华》五千退席,以为诸般涅槃、二乘菩提、定性声闻等等可道。此皆为 如来施设,故应当相信 如来深宏意旨,如是方为一佛子之本分。若是当小乘人为永灭者,则外道印顺法师即以所说,以永灭之视 如来,既然如是,虽有印顺以为之「不可知、不可证」之细心之戏论,仍以无余涅槃之「永灭」之状而说,以其意识细心说不过为了联系这分段生死而强言,以之而贯串轮回,因此无劳大乘佛子更说「永灭」,以合乎
一分外道之所说一分,以无有永灭之事故,所以只有「暂灭」,如意识于五位中断,意根于此施设中涅槃断,然法种之现起,意识和意根随即回位复起,此本法尔如是之功能,何可惊怪!
《大般涅槃经》卷2:「
汝等当知!先所修习『无常、苦』想,非是真实。
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
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
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
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
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
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
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为实义。
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
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
复应当知,先所修习四法相貌,悉是颠倒。
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CBETA, T12, no. 374, p. 377, c28-p. 378, a13)
所以于颠倒诸法之中,何可为实!既然尚且不可为实,如何可以引之而有涅槃可证!所以毕竟于小乘法之涅槃乃是施设,既然不实,则应回复 如来所说正法,知道此有余涅槃、无余涅槃非是无有其境,如愚人于水中,各持瓦石、草木、沙砾,而以为宝珠。其实真宝珠之处,仍于此水之中,但须以「方便善巧」而得,此即是 如来之一乘说法之真实义!唯有取证 佛地之涅槃,方有真实之究竟涅槃可说,余人所得,不过相似其分,虽诸七住别教菩萨,亲证涅槃,不过知其少分,然于涅槃实相之一切功德体性仍有多分无法亲证,唯有受熏道种智,而知道其中之极微少分,对于诸法实相之所显现所生所灭,更只能依稀如理而意会,于此中之五蕴如何与涅槃实相有所相关,其之复杂之情形,更是在在处处而难以对尚未开悟者而言宣,以诸法之一切种智而未得故,所于佛法大海之真实义处,不过方入其门,距离 如来家,得窥地上菩萨之堂奥,还差之甚远;何况更说八地无功用行,更说十地法王子境界,受称法王境界,此中多阿僧祇劫,不以 如来所示之方便,于真实法必无所得,所以当信:苦、空、无我、无常仍然是颠倒法,非是实际,佛法乃是中道,而不落于两颠倒,佛法乃是如实而见道、修道,而非是言语中事而已!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正说,无余,涅槃,大乘,佛法,真义,之中,无余,涅槃,乃至,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