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明心与初地(3)
第三个结论:在佛法上面应该要以大是大非来处理会务、来处理法务。我是从整体佛教以及佛教的未来来著眼的(对我们同修会的未来前途,我也是这样著眼的),不是只有从我们同修会的自身来著眼;很多人希望我们能做个《大乘起信论》的录音带来流通;以及我在台中上禅净双修班的录音带,希望作出来可以流通,但是这个不行。这个录音带如果流通出去,那我们这一些亲教师就不必开班了;外面的人都把我的录音带拿去,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开班了:拿录音带去放给人听就可以了。你说:“那个没有人教,只有录音带呀!”人家只要回你一句话就好了:“难道萧平实讲的录音带,还会输过你们亲教师讲的?”那你○○法师半年后出来当亲教师时还要混什么呢?人家只要听我的录音带就够了,还需要来听你的说法吗?所以这个录音带不能流通。将来就算能够出借,也会只限亲教师才能借,目前我们有这个计划,将来可能选择时机来作。《大乘起信论》也是一样,可能会整理成书籍或发行录音带,利益众生;所以我们要从整个佛教的立场来著眼,来处理事情。
有时候你们建议事情,是从你个人所看见的角度上来说的;但我一定从整体佛教、从佛教的未来来著眼,我不会从我个人的立场来著眼。有人说:“这个反正是佛法嘛!佛法本来就是要给众生的啊!有什么不能传、不能公开的?”就是有!如果说“这个明心见性本来就是要给众生的,那就直接明讲好了”,可是 佛为什么不明讲呢?不但不肯明讲,还交代说:“如果不是佛弟子,就不许跟他宣讲。如果是佛弟子来求这个法,而不是很殷勤恳切的话,你也不可以跟他宣讲。”你看!连 佛都这么交代,怎可违背呢?因为我们讲这个法的时候,往往讲得很细腻,有些聪明的人可能一句话就触动他的机锋,他就悟了,可是他们证悟的因缘可能都还没有成熟呢!提早悟知密意了,将来反而会生疑、谤法,那么这样子流通出去的话,将来就会很麻烦。
所以不能够说:“这个是 佛传下来的法,有什么不能流通?”不是这样的!佛法的第一义谛固然是无分别性的法义,但无分别性却与分别性并行不悖。如果都要那样事、理不分的一体全无分别,那不是真正的无分别,那就成白痴了,没有智慧了!那佛为什么还要用分别心来观察众生的根器呢?祂为什么不对全部众生都传最深妙的如来藏正法的修证法门呢?所以不能说:“反正是 佛的法,你不应该隐藏。”这不是隐藏,而是为众生好,避免众生缘未成熟的时候,明闻了反而不信、反而会诽谤正法而成就地狱业,所以这是为佛法慧命久续的流传而必须要采取的一些作为。
第四个结论,是要跟出家众说的:“不要太在意身上穿的僧衣。”我今天的话都很尖锐,但却是很重要的,因为跟每一个人的修道都有关。这件僧衣很有威德,然而这个威德是佛的威德,不是穿者的威德。大家都晓得我一向都很尊重僧宝,并且僧宝来学法,我们有很多优待,以往一直都是这样。但是我敬重的是那一件衣服,因为那是 佛的威德所加被的缘故;如果你不是因为那件衣服而让我尊敬你,而我是尊敬你个人,那就表示你已经进入初地了。这件僧衣,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我就一世又一世的穿下来,我已经穿了二千三百年。在过去佛的时代我也穿过僧衣,不是没穿过,过去佛说般若时不是像 释迦牟尼佛这样讲的, 祂用另外一种方式讲,我定境中观见时,心想:“欸!般若也有这样讲的啊!”我听了说:“很奇怪欸!现在世的佛经上没有这样讲,但曾经有过去佛那样讲过。”所以过去佛的时代,我也穿过僧衣。可是为什么我已经连著二世穿在家衣服呢?因为我发觉,我过去穿僧衣的时候,因为智慧很好的关系,名气很大,威德自然就跟著会很大,没有人不怕我。所以后来我心里想说:“我不要再让人家怕。大家都怕我,我这烦恼障会不断现行;那换我来怕大家好了,我的烦恼障就不会现行啦!那烦恼障不现行以后,还要断习气,还是以在家身来断比较好。”
《邪见与佛法》可能周末或下周一就会出版了,里面有列出佛菩提道的主要内容。佛菩提道的内容很多,同一页下面有一格很小,讲解脱道;解脱道没有什么内容,只有断见惑、断思惑,接下来就是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可是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很难断,地上菩萨遇到逆境的时候,还会有一念瞋闪过,长的话不超过一秒、二秒,短的话一、二刹那,可是佛通通没有,这个很难!这个难!知道这个是逆境而起念都没有,这个很难!可是这要怎么做?要在一切的所知境上面去让众生给你磨逆。后来我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我说我要改穿在家的衣服;我未来如果让人家敬重,是让人家敬重我有法,不是敬重我所穿的出家衣服。我就这样子,从上一辈子就改穿居士服,就这样子走下来。那么诸位有机会的话可以去读《华严经》,《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善财大士所遇到的那一些大菩萨们,有几位是出家菩萨?只有五位!而且这些出家菩萨们大多还在三贤位中。五十三参里面有二参同是弥勒菩萨。
菩萨为什么到了初地以后大多现在家相呢?为了想要断习气种子随眠!习气的种子是最难断的。现行很容易断啊!如果能够精进的话,一生就可以把现行断尽,除非你没有明心;但是习气种子很难断,要历经二大阿僧祇劫才能断尽;如果你出家了,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你就应该效法:不执著僧衣。并且在出家以后以菩萨僧自居,不以声闻僧自居;那就是说,你是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如果未来世看见这萧平实一辈子又一辈子老是当居士,你说:“唉呀!居士懂什么?”那你就是没有智慧,因为这表示你不懂得真正的成佛之道:不懂修除习气种子随眠的最好、最快速的方法。未来世我还会穿僧衣,但是机会很少,是在没有人愿意穿僧衣的时候,我才会去穿:人家不要穿了,没有人想要出家了,为了护持僧宝的尊严,我就会去穿起来;僧宝的尊严恢复了,有人踊跃出家的时候,我到下一世又不会去穿了,有人出家就够了。到了最后一生,我又会再穿起来,那就是到成佛的时候啦!不然的话,大部分我还是会现在家相的。
第五个结论说:圆融,要从大处来看圆融,不能从小处来看圆融。譬如说,你是因为我的教导而见道,悟入了佛菩提,也当了亲教师;然后我继续要度其他的人离开众生相、断我见,所以我来摧邪显正,来救度其他的人,结果你却说我不圆融;那这样的话,其实是你不圆融,不是我不圆融。我把你从大师们所教的我见深坑里面救起来,你站在坑上方我的身边了,可是那坑里面还有恶知识再继续对大众说:“离念灵知是对的啦!是真正的真如啦!”继续主张这个意识心是真实法,继续误导众生落入众生相中,我就骂那个人说:“你怎么乱误导人家?”结果你却在我背后说我不圆融,那到底是谁不圆融啊?你因为我而得道,应该要有感恩的心,你们应该体谅我心里面在想什么;我救那些人上来也不是为我自己啊!我是为整个佛教、为那一些人啊!所以你应该感念我度你见道的恩德,也要体念我救护众生的心思嘛!这样才是真的圆融。如果我把你救上来了,我继续要救别人,你却说我不圆融,希望我不要破斥那些误导众生的大法师,想让那些被大师们误导的众生继续留在众生相的我见里面;你这样就叫做所见颠倒、正邪不分,也是忘恩负义,那当然不是真正的圆融。
另外,在那个我见坑里面误导众生的大师们,我责备他们把法讲错了;你既然已经让我救起来了,就不应该再支持他们嘛!如果你想支持他们,那你应该跳下去跟他们在一起才对,又何必站在我背后来说我不圆融呢?虽然他们过去跟你有缘,但你不应该本末倒置,因为我才是你的根本上师啊!那个大师并不是你的根本上师啊!他只是跟你有缘而已。所以说,圆融要从大处来看,要从正法上面来看。如果那些我见坑里面的众生来骂我不圆融,还情有可原,因为他们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我见?不知道如何才是真的断我见,不知道自己被大师们所误,他们不懂。但是你已经懂了,所以不应该在背后责备我不圆融;我是要救他们,这个大家要了解。所以讲圆融时要从大处看,不要从表相上面来看,要从实质上面去看。
最后一个结论:三贤位的修行是从初住位的布施、二住位的持戒、三住位的忍辱、……一直到六住位的般若熏习,然后终于找到了真如,证悟不退了,进入第七住位,叫做般若波罗蜜多正观现在前,这样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啊!这个明心开悟,是会外心志较大的学人们这一生最终的目标,但是他们一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部份人则是连想都不敢想一下的。可是这个明心,在本会中是基本的修证,只是入门修道的起步而已;因此悟后还要勤修福德,你如果没有福德,就见不了佛性,进不了十住位。《大般涅槃经》也这么说,说想要眼见佛性的人得要具足三缘:定力、慧力和福德。当年我眼见佛性的时候,我不信经中这句话,我认为佛这句话不太正确,前面二个定力与慧力我接受,但是说要有福德才能见性,我不肯接受。
可是经过这十年度众下来,我完全接受啦!所以我跟 佛忏悔,我说我当年那个观念错了,我现在完全信受。因为有的人定力很好、慧力也很好,但他就是看不见佛性。没有办法呀!所以想要见性还得要有福德,所以在习种性位时修集福德很重要!然后见性以后,还得要除性障、发起圣性,也就是十行位所修行的“长养圣性”;修过十行位了,具足了性种性的条件以后,你的菩萨性完全发起了,心性已经很调柔了,你也没有私心了,也没有凡事以我为中心的考虑了,这样子菩萨性的性种性满足了,你才能够无所畏惧的发起金刚性的大勇来,才能进入到第一回向位。在第一回向位里面,摧邪显正的一一行,都是回向救护众生离开众生相;以无所畏惧的勇猛心,修这个金刚无畏性,你才能够满足十金刚心,才能够具足道种性。然后才能因为生起了初分的道种智而进入初地;否则的话,你就算把我所说的道种智一字不漏的背诵下来,乃至倒背如流、智慧比我更好,你也进不了初地的。这意思是说,如果不修三贤行、不勤修种智、没有发起金刚心、没有摒弃作人情的心态,是永远没有办法进入初地的。
今天我讲这一些话,是因为三字经中有一段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能有很多人私下都在骂我懒惰,说我只教法义的亲证和现观,都不教导怎样修除性障,所以我今天就稍微讲一点,免得落入“师之惰”的过失里面;也因为自从搬到新讲堂以来,还没讲过一次的精神讲话;又因为近来发生的事情多,正好都是与大家的道业息息相关的事情,所今天就藉事多讲一点。
有人说:“欸!老师啊!我发愿,我生生世世要跟著你。”我说:“生生世世跟著我,也是很好啦!但不一定会跟到我!”因为我的原则是这样:“如果当代有善知识在弘法,我就不会出头,我会默默的自修。”像上一辈子就是这样,我觉得有善知识在弘法了嘛!不需要我,我就躲起来自修,我是这样的想法。我从来都不想出头,所以你们下一辈子还会不会遇到我?那就不一定了!除非你跟我的缘结得很深,不然遇见的机会不多,因为我可能会默默无闻。如果统统是那一些大师在误导众生,没有一个人证悟,众生都被误导了,我就会强出头,专干人家不喜欢干的事,专做人家所不敢做的事。
我这个人喜欢亲近升斗小民,我跟那些有钱人离得远远的,我绝不去跟他们巴结,我几千年来就是这样的个性。你们发愿生生世世跟著我,当然很好,我也很欢迎,可是我要说真话:“能够跟我一辈子跟到底,就很迷人了。”我说的是老实话,如果你能够跟著我一辈子跟到底,我说的法,你有如实的去做,一步一步的去走,一世到初地,那不是难事,不困难!但是如果表面说:“好!我去做!”骨子里呢:“我才不甩你呢!”那不要说生生世世跟著我,你在 佛前这样子发愿时,佛都会觉得好笑啊!一辈子都跟不完,还能生生世世去跟?不可能的!所以说,能一辈子跟到底就够漂亮啦!因为该到初地所修的这一些法,我都会跟你说得很清楚;你只要有如实的践履,到初地不难。
三地,我不敢跟你打包票,初地的入地心与住地心是可以的!但初地满心,我可就不敢跟你打包票;因为初地满心的犹如镜像观,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真的是很难。就好像破参明心一样,犹如镜像观的成就,你可以了知、可以现观一切所见都是内相分,有什么大神通者能做得到?没有人做得到!但你做得到。但这个修证的智慧要非常好,福德要很大,所以我不敢跟你打这个包票;二地满心的犹如光影智慧,能随意转变自己的内相分,这两个我都不敢跟你打包票。但初地入地心是可以的,并不难的,我现在写出来的书中,已经具足宣说了,《宗通与说通》、《邪见与佛法》,以及我所教的一切种智的理论与观行,破参明心的人只要照著上面说的法义如实去做的话,入初地其实并不难。
那么摧邪显正这事儿还是要再强调:我这里有一本书,这是大陆一九九九年出版的一本月刊,一本叫做《禅》的书,这里面有一篇文章批判:“寄附于佛教之外道”,他里面批判一贯道、卢胜彦、青海以及李洪志──也就是法轮功。李洪志在大陆时认为:“ 释迦牟尼佛是所有的佛里面层次最低的。”他认为佛有分好几等,但他的修证比释迦牟尼佛还要高。李洪志在大陆的信徒很多,势力很大;但那篇文章的作者都还没有明心,都敢破斥他,都敢用文字登出来;返观我们会里真正明心的亲教师,不敢面对势力小了很多的台湾大法师,不敢在言语上破邪显正,还要求我在书中破邪显正时都不可以指名道姓。李洪志在大陆的势力很大,会员听说有好几百万、几千万(编案:据说有几亿人),人家没有证悟的人都敢正式出面破邪显正,我们有了真正的法,为什么却反而不敢做呢?不敢做,或者想要卖人情,那你就是没有金刚心,一定进入不了初回向位的,更何况是入地呢?所以这一点要请大家多多注意。如果你真的想要在这一世当中过完第一无量数劫──以时、分、秒、刹那刹那为一大劫──这样过第一无量数劫,也就是把长劫入短劫,那你就得要跟我一步一脚印去破邪显正,才有可能迅速的完成初回向位的功德,才有可能在这一世中进入初地。因为救度众生回入正道的功德很大,因为延续佛法正法命脉、了义究竟法命脉的功德很大,应当要努力去做。你们在座当中,有许多人以后也会成为本会的亲教师,所以今天为你们说的这一席话对你们很重要。
自从一九八九年出来弘法以来,我讲话不曾这样(严肃)过;这是空前的,希望也是绝后的。我出来弘法十二年以来,一向都很随和,同修会成立时所订的内规,是依社团法所规定而订定的;但是同修会执行这些规矩时较为松散,一直都没有很认真的执行;以前古时在丛林里面犯规的话,处罚都很严厉的。
至于有人反应:“为什么不办大型的法义说明会?”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法是微妙究竟了义的法,大部份众生的缘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不方便广传;同时我们也还正在凝聚期,所以较为保守,不急著推展。
有人说:“萧老师度众很苛。”这倒是实话。我就好像姜太公钓鱼──直钩钓鲤──我要大家心甘情愿上钩让我杀,然后我再来杀尽你们的我见。我一向秉持“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因缘到了,各人自己决定去留。同修会刚成立时所订的规则,其实应该要认真的执行,不可再像以前一样,随著各处道场的喜好而各做各的;同修会成立时,我们把全部职权委任郭理事长去做;内规要执行到底,不可能由任何人加以打破;因为内规一打破,同修会就必定变得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各立山头。将来到了开展期,广度众生的法缘熟了,就要开展出去,但也还是要订立规矩。佛在世的时候,大比丘们都还有二百几十戒,何况同修会的内规也就只有这么几条,所以不可以把内规打破。
去年(二○○○)年十月时,曾向大家说过:大约再二年半左右,台中道场就准备要移交给○○法师拥有。现在因为她所作的这些事情,这事暂时要延期,等到将来缘熟时再说。诸位读过《宗通与说通》里面,其中一节讲到“担任亲教师之身教重于言教”,要好好的读一读,其知见在《悟前与悟后》其实就已经讲过了。对于原则,仍然是应该坚持;虽然随顺潮流也很重要,但是也不能破坏了会中的规矩。还有:要“直心”成就金刚心,如果不直心,金刚心就不能成就,就永远进不了初地,永远在七住位的总相智慧境界里原地踏步,你的悲愿再好也进不了初回向位,何况是入地?
极少数同修们不认同我们在书中指名道姓的破邪显正。但是以往我们都不指名道姓,可是许多误导众生的书仍然继续在出版,继续在流通,继续在严重的误导众生;我们经过六、七年来不指名道姓的摧邪显正,可以说是功效不彰;现在改为指名道姓,在佛教界的反应则是呈现两极化:初学佛者反对,久学佛者认同。初学佛者只知表相崇拜,所以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须要在意。
另外有个观念:“直心”在菩萨道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修学佛法如果以真心为依归,能转依真心的直心体性,那么能觉能知的妄心将会永远都是直的;因为真心绝对不会作表面功夫,永远是如此的;所以转依真心的体性,真诚忏悔以后完全修正心态,才是真正忏悔;所以你不应该口中忏悔了以后,私底下却又继续不断在犯。
最后一点,会内会外有人这么说:“唯识其实都只有一些法相、名相而已,没有什么好学的!”但是如果你只是学习印顺中观,你就被人家灌输了错误的知见;因为宗喀巴、月称、寂天、阿底峡,他们都说唯识是虚妄法,是方便法,不是究竟法。如果你是学印顺中观,是密宗黄教的信徒,就会认同宗喀巴、阿底峡、寂天、月称的错误说法,所以你不了解法义的真相,那是正常的。但如果你是同修会中已经明心,而且兼任会中的亲教师职务了,还向人说唯识只是法相、名相,没有实质意义,那表示你对唯识增上慧学根本就不了解;那我们讲《成唯识论》已经讲了四年,就是白讲了;你听了四年,也是白听了。在《宗通与说通》里面,我对唯识的定位已经说得很清楚:唯识是一切种智,正是增上慧学。一切种智是成佛的最后必经之路,是成佛之道里面最高深、最胜妙的唯一究竟法,也是悟后不许不学、不许不修证的增上慧学。
一个人明心之后,应当了知:禅宗明心只是具足别教七住位而已,眼见佛性是十住位。但藉由熏习究竟法以及修除烦恼的十住位习种性,然后藉由十行位为众生付出,以及修除自己的异生性(即所知障中的凡夫性),使得性种性具足后,再修学十金刚,也就是十回向位的修行,才有资格进入初地的入地心所必须具足的道种性中。因为你已经有金刚心、有道种智了,性障永伏不现,才能进入初地;所以在经历过此一过程之后,你才会了解需要有道种智才能入初地。道种智就是唯识──增上慧学,道种智具足了就是诸 佛的一切种智。因为唯识学讲的是八种心王以及八识心王辗转出生的一切法,具足了知唯识学中所说的深妙义理,就是证得一切种智,就会有大圆镜等四智圆明的佛地智慧,所以唯识慧学非常重要(编案:但是得要先亲证第八识与第七识以后,才能进修唯识种智)。
不了解的人才会说“唯识只是名相、法相”,真正到达初地的人才会了解到唯识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才会去编辑《三乘唯识—如来藏系经律汇编》,并且将三乘佛法归纳到“一切法唯识”里面,可见唯识是很重要的法理,它就是道种智、一切种智。如果悟后离开唯识学的进修与观行,你将永远停留在七住位、十住位中,你永远无法进入初地,以后就会一直原地踏步;所以说唯识学是非常重要的妙法,但是唯识种智的修学很困难。
由于你要亲证真如心──如来藏──很不容易,因为禅宗祖师那么多人,悟后留下一千几百则公案,里面几近大半不是真悟的人;古时悟后被称赞的大师,没有被列记在禅宗语录的人却也有很多,也有很多默默无闻但真正证悟的人没有被列入纪录,可见明心就很难了。明心都这么困难了,何况是明心以后才能真正懂得、真正实修的唯识种智?所以说唯识法义的修行很困难,前提是:你必须先有禅宗明心的证悟,才能进入唯识位中修习种智;在唯识位中才能进入唯识行位,所以唯识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所能体认、所能亲证的。
假使你在外面听人家讲唯识种智的法义时讲错了,那也是正常的,不要苛责人家;因为唯识属于种智,如果遇到一个人大致讲得不错,那我们就要跟他鼓掌了,不要以你在同修会中所听到的层次──特别是我讲的法──去要求外面的善知识,那是一种苛求。唯识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的熏习,到成佛之前是无止境的。从破参明心开始,一直到未来,唯识法义的修学与观行即是一切种智,一定先得要具有智慧:即是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再加上很大的福德,才能修证与观行唯识种智而一世增上、进入初地,否则你没有办法修学唯识的;也因为如此,所以说它很重要,请诸位千万不要忽视它。这些严肃的事情讲过了,还要回到更严肃的事情上面来,就是我们的《大乘起信论》的讲解。……(以下略)
注:此书之内涵,皆是藉已离会者之因缘而说法要,转烦恼为佛事,令诸同修得以因此开示而增上道业,亦能因此永离异生性、永离三恶道;利智障浅者更能因此缘起而检视自我之证境,改往修来,勤修增上三学,修集广大福德资粮,终能一世速得入地,于一世中顿超一大阿僧祇劫,如是名为长劫入短劫,亦名转烦恼为佛事也。普愿一切佛弟子皆得于此诸多开示中,悉得大利,是我所愿,实吾所祝。
平实 谨识2004/5/23
〔注:转载自2008.09.印刷的纸版本〕
相关阅读
- 上一篇:00、佛教与成佛 总说
- 下一篇:03、佛子之省思、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