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四) 孙正德老师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孙正德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的单元,前面我们已经为大家解说过:出家实义菩萨如何教化出家弟子。接下来我们要为大家解说的是:出家实义菩萨应如何教化在家弟子。因为出家菩萨他可以摄取两种弟子,一种是在家弟子,一种是出家弟子。前面 佛陀已经为我们开示过如何教化出家弟子,对于在家弟子又如何教化呢?
经文中这么说,《优婆塞戒经》:“善男子!出家菩萨若有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即是法行: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受寄不抵,见恚能忍,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怜愍众生,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能自调伏妻、子、眷属,分别怨亲;不轻众生,除去憍慢,不亲恶友;节食除贪,少欲知足;斗诤之处,身不往中;乃至戏笑,不说恶语,是则名为不放逸法。”
这一段经文 佛陀说:要先教在家弟子众不放逸法。为何要先教不放逸法呢?佛陀说:出家之实义菩萨对于在家弟子,要先教导不放逸法,说不放逸就是法行。因为在家的佛弟子,他必须处于世俗五欲的烦恼中,必须维系着眷属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必须在世间经营事业,摄取福报以供给生活所需,被种种不能免除的烦恼境界以及恶因缘所缠绕着,难免会放逸、懈怠,同时因为这些境界而与这个烦恼相应,所以会有许多的因缘连续不断,若要修学佛法就不容易成就。因此 佛陀特地交代,出家实义菩萨首先要教导在家佛弟子不放逸法,说不放逸法就是法行,这个意涵指的是什么?就好像说大地,它能够长养百种谷物, 一切草木、一切种子因有大地而生、而增广,这是在现象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善法也是因为不放逸法而生、而增长、而增广,因为不放逸法,才能增广一切善法。所以 佛陀说不放逸法,不放逸本身是善法的生处,倘若能修不放逸法,善根就不灭、不失,能得现世利以及后世利。
对于这个不放逸法的意涵,我们再举一下经文,在《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里面,有这样一段开示:“若人信解不放逸法,即能随顺诸精进事。以精进不放逸故,是人乃能积集修作净信功德。由修净信及不放逸精进法故,即能修作正念正知。以正念正知故,即于一切菩提分法而不坏失,若具净信不放逸精进正念正知者,即能勤修深固之法。”
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说,倘若有人能够信受、了解不放逸法 ,能够随顺一切在佛菩道上应该精进的事项,譬如说在信位的菩萨,应该要对于三宝要尊重、恭敬、供养,要来勤于修集,不能放逸、不能懈怠,就以这样的了解,对三宝有这样的胜解,生起恭敬心,生起恭敬心就欢喜去供养;能够这样的随顺于这个精进的事情,应该要欢喜地去供养,应该要去礼拜,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就能够积极地修作净信功德。也就是说,因为对于不放逸法能够信受、能够了解,以后他就能随顺;这些精进的事情该怎么作,能够长养自己的善根,就能够随顺。反之 不能信受,不能了解这个不放逸法,他就不能随顺,不能随顺这应该精进所作的事情。所以因为能够信解、能够随顺以后,就能够精进地去修作净信功德。所谓的净信功德,就是刚刚所说的,对三宝尊重、恭敬、供养,乃至承事或者说是亲近善知识。由于修净信功德,以及不放逸精进法的缘故,由于刚刚所说的能够勤于对三宝的尊重、恭敬、供养,当然就能够有机会亲近真实善知识,来听闻、领受、思惟,甚至于说如说而行善知识所教导的佛法的法要、佛法内容,以及说佛法它不同于世间法,佛法不同于一般的纯粹的解脱法,佛法不同于外道法。
从这个善知识的解说里面,对于佛法法要能够生起正念,同时能够建立正知正见。因为有了正知正见,意思就是说,知道佛道它是含摄了解脱道,成佛祂必定是要有阿罗汉的果德——能够实证解脱,可是阿罗汉本身只是解脱于三界生死,他没有成佛,成佛才是究竟的,才是能够利益更多人,才是有意义的。成佛的法要需要经历的过程,应该修的这些智慧内容、应该要修集的福德、应该要摄取的众生、应该要引度的众生、应该要去成就的一些种种的菩提分法,以及说,自己应该要一世一世地到人间来怎么样行菩萨道,都能够建立正知正见。因为有正念以及正知正见的缘故,所以对于六度的修学,以及三十七道品这些菩提分法,他都能够心得决定,而不会去坏失掉。如果心得决定的话,就因为不放逸的关系,因为能够信受了解的关系,所以能够随顺而精进去修六度。
然后修学六度的过程里面,透过布施的修集福德,去除贪悭的烦恼;透过菩萨戒的受学,来去除自己的这些恶习;透过忍辱的修学,让自己能够降伏贪 瞋,能够发起慈悯心;透过精进的修学,以及静虑大乘止观的修学,乃至般若的熏习,然后能够对于三十七道品也能够依循。这样子的情况之下,具备了净信、不放逸、精进、正念、正知,就能够精勤的修学深固之法。所谓深固之法,指的就是甚深坚固之法,甚深坚固之法指的就是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亲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为什么是坚固之法呢?因为如来藏是金刚不坏之心,依止于这金刚不坏之心,能够一世一世地在菩萨道业上面修学,而能够让自己智慧一世一世地增进,能够让福德的修集一世一世地增长,因为有金刚不坏之心——如来藏,能够执持这些修集的福德以及智慧;而且甚深的般若的法指的就是—它不同于世间一切现象界的法,它是二乘声闻人所不能了知的,实证解脱果的二乘声闻人,也是不能了知所谓的般若的内涵—涅槃本际的内涵,他都不能了解,所以称为甚深坚固之法。
所以根据前面这样子的具备清净信不放逸,精进地修学六度以及三十七道品,具备了正念、正知、正见,他一定有因缘能够成熟他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能够实证实相心—金刚心如来藏。所以 佛陀说“即能勤修深固之法”,所以 佛陀才说,不放逸法就是法行。由于能够信受、了解不放逸法,所以就能够进而长养了信根、精进根、念根以及定根、慧根,这善根具足了以后,当然就能够在佛法上实证。对于不放逸法就是法行的内容,我们了解以后,对于《优婆塞戒经》里面,佛陀说实义菩萨,要怎么样来教导在家菩萨这些不放逸法的内容,我们就一项一项地来为大家解说。
首先在经文中 佛陀说要“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对于这一个内容就是在家菩萨要修习布施,也就是说,对于在家菩萨而言,有恩于自己的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应当在生活中能够给予尊重、恭敬、供养、承事其所需,也就是要知恩报恩。因为在报恩的过程里面,在恭敬、供养、承事过程里面,它就是布施;也就是布施本身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施舍。而就是对于自己有恩的父母、师长等等所作的供养,也是在属于报恩田里面。布施就是植福,就是培植福德。培植福德的这个福田,有分报恩田、功德田以及贫穷田。当然于有恩于我们的 佛陀以及师长、父母等等,就是报恩田。所以对于报恩田的对象所作的供养,也就是布施;对于有恩于自己的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在生活中给与尊重、恭敬、供养、承事所需,让这些有恩于我们的能够得安乐;所以知恩报恩,本来就是菩萨的心性根本;如果说不能知恩报恩,那肯定不是菩萨心性,那他离菩萨心性还很遥远,所以知恩报恩是菩萨心性的根本,是菩萨要行菩萨行的基础。于报恩田做所必须做的布施,就是不放逸,所以 佛陀才说,对于出家实义菩萨要教导在家弟子,第一个就说到要“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
第二项 佛陀又说:“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受寄不抵。”这里就是对于在戒行上的学习,出家实义菩萨怎么来教导在家弟子呢?教导在家弟子受学菩萨戒,能够知道戒的意义以及戒的精神,而至心受戒不轻易毁犯,因为菩萨戒本身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不是像二乘的声闻戒,它是消极的,要去断烦恼,要让自己不去跟众生攀缘,不去跟众生结缘,让自己在五欲六尘上断除这些接触;可是菩萨戒却是要让菩萨们与众生能够相处,能够入于世间,能够摄受有情、摄受眷属,在摄受有情、摄受眷属中,能够积极的以菩萨戒的精神怎样来行菩萨行,来长养自己应该有的菩萨律仪。所以菩萨戒有菩萨戒的意义以及它的精神,要来至心受戒而不轻易来毁犯,因为轻易毁犯菩萨戒,就是毁犯佛语,对于 佛陀教导不尊重;不尊重以后,譬如说在家菩萨不应该邪淫,不应该于自己眷属之外去邪淫,对于这一点,没有办法领受 佛陀的教导,不能够领受这里面过失在哪里,然后轻易地毁犯,轻易地去犯邪淫的过失,这个叫作不至心受戒而轻易地毁犯。
但是出家的实义菩萨,应该教导弟子要至心受戒不妄毁犯。也就是说,受菩萨戒的时候以至诚心,以自己的这个意乐,自己愿意来学菩萨,自己愿意来学菩萨行,自己愿意来学菩萨的律仪,自己愿意成为菩萨而来受菩萨戒;而不是只是随着大众的这个、等于说大家的这个意思,而去受菩萨戒,也不是为了一个名称,而受菩萨戒。所以才说要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就不会轻易的毁犯佛语,轻易的去毁犯重戒。当然菩萨戒里面有重戒与轻戒,重戒的部分就是说,千万不能随便的去毁犯它,轻戒的部分就是变成说,在律仪上让自己能够小心,应该做的就要去做,不应该做的要让自己能够避免;毁犯了轻垢戒的话,它是可以忏悔而不会有大过失,这个是菩萨戒,在教导菩萨行的一个指引。
所以在后面所谓的受寄不抵,也是指在戒行中的一项譬喻,就是说如果有人曾经亏欠于自己,有一些债务或者欠钱,倘若说那个人刚好是有受托寄存的财物,不能因为说曾经亏欠,而将财物自行抵用不还。我们在戒行上要谨慎行事,因为凡夫所认为可行的,菩萨不能随顺于凡夫心态的贪瞋嫉妒等烦恼而去做,必须从戒的受学中,明了因果上的差异,以能够成就没有恼害众生的福德,以利于累积佛菩提道所需要的资粮。因为别人受寄的财物的所有权它是归属于当事者,虽然说当事者有欠于自己,可是这是两回事;所以从财物本身的这个归属,以及从所谓欠债这个部分要还来说,我们都要看待说,还得他自己来还,而不是我们自己从他所寄的财物中来扣抵,认为说是你欠我的,我就把你的这个财物扣抵掉,因为这是一般世俗人的心态。可是学了菩萨戒以后,就应该要谨慎于这些,所谓的归属以及说这样的财物,是否是我们应该要得的。
第三项“见恚能忍”,这个是很重要的一项不放逸行。出家的实义菩萨要教导在家弟子修学忍辱,以免因为瞋恚的烦恼因缘,而与众生结下怨结。因为在家弟子在世俗中,与眷属或是其它的众生经常互动,如果说不能忍于在互动中的违逆境界而起瞋的话,就容易与众生结下怨结。瞋恚会使得菩萨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因为瞋恨心一直对境界中现行,就让自己的烦恼不断的增长,烦恼不断的增长,身心就是比较热恼不能轻安,这个是对自己没有利的;对于众生因为瞋恚,而会与对方结下怨结,与对方结下怨结是恼害对方,损恼对方就不是在利益对方。所以瞋恚这个部分,一定要用忍辱来修学,然后来对治,这是菩萨所必须调伏的最大烦恼,所以 佛陀才说:见恚能忍,这样子对于在家弟子而言,要能够修学才是不放逸行。
第四项“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实义菩萨要教导在家弟子,修学爱语、柔软语,同时也要学习不恶口、恶语,也不说调戏无意义的话,以便庄严口业。因为这个口业很随便的在语言上面去现行,当然这个部分,跟习气烦恼有关;可是因为既然是修学菩萨道的在家弟子,要让在家的弟子众知道,菩萨的口业是能够影响他人的,你要去利益他人,要让他人能够对菩萨生起于法的恭敬心,那么口业是很重要的;所以应该要以爱语、柔软语来调柔自己;对于恶口恶语,也就是会损恼对方、损恼众生。所以对于恶口恶语,佛陀教导出家实义菩萨说,要教导在家的弟子,不能恶口恶语。以及对于无义语的意思,就是对于这种戏论——调戏无意义的话,因为菩萨如果说多了,那么等于长养自己的口业上的一些放逸与懈怠。将来如果说,这样的一个在家弟子菩萨众,如果他要去接引其它人,可是口业上很轻率随便,他要去接引其它人修学佛法的时候,就不能让他人对于他所说的内容生起信心,不能生起这种所谓的信受的这个心意。所以对于菩萨而言,口业很重要,因为要去跟众生互动,要去摄受他人,都是透过口业来表达;所以对于在家弟子众,“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这个部分也是属于不放逸行之一,它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第五点就是要“怜愍众生”,就是说出家的实义菩萨,一定要教导在家菩萨众,要长养慈悲心,不食众生肉。也就是对于这个大乘法而言,对于众生应该要知道说,众生皆有如来藏。一方面不长养自己的口欲上的贪爱,一方面要知道说,众生是因为造作恶业,才轮转到畜生道去受报,应该对这个畜生有情长养这个慈悲心,长养慈悲心,不应该随顺于世俗的口欲,而食众生肉。所以应该要以慈悲心为基础,来看待一切众生。
第六项“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这个部分为什么说也是属于在家弟子众的不放逸行呢?因为在家弟子在世间生活中,难免就是要跟所居住的地区的这些领导者,或是长者、大臣,会有一些生活中的互动。在家菩萨应该要调柔身业,于应当恭敬的长者处,要修恭敬的身业。除了前面的恶口、恶语的口业要修以外,身业也是要修。因为对于菩萨而言,身口意业都是应该要往善的方向去修学的,所以应该要恭敬的长者,就要修学恭敬的身业;于有权势的国王与大臣、应该要遵守的法律,应该生起怖畏,不可以轻易的忤逆,以来防护修道的道器以及资财。不能认为说已经修学佛法,一切都是不必去追求,也不必重视,对于世间的法律,也不去重视、也不生怖畏;如果说不小心就去忤逆、去犯了法律,就会有可能去伤害到自己的道器,以及说对于自己的资财就会受损。所以第六项说“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也是在家弟子众应该要有的不放逸行之一。
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本文标签:教化弟子(16)
本文关键字:教化弟子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