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四节 学佛人应远离三毒心、攀缘心、觉观
第三章 修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应有之知见
第四节 学佛人应远离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续谈知见之二)
禅宗第四祖道信禅师说:“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以上摘录道信禅师的话,目的在于去除或降低行者对于色身、名号、声音、妄念的执著。
世间人大多被贪、瞋、无明等三毒所遮蔽,以致不能亲见佛性,因而贪于色、声、香、味、触,或贪于财色名食睡;常不能恭上敬下。稍不如意,即大发雷霆。财势身力不足以抗衡时,便思背地中伤报复。若身力财势强大,则公然强取豪夺。种种贪瞋之身口意行,皆因无明所致。由于无明,不见众生法界之实相,以物质世间为实有,而生执著。不见自性之空性妙有,以致执此幻有之五蕴身为“我”,因而造作诸业。上焉者行善求生天国,中焉者行善求此生之声名福报,下焉者伪善、欺世盗名,乃至巧取豪夺。因此之故,攀缘之心不断,念念贪瞋无明。
若亲见自性,悟境不退者,则见本具佛性之真空妙有,世界身心之真实感顿失,于世界身心不生执著,自然不起三毒心,不造恶业。我人凡夫,当思维身心无常、世界无常,一切皆是因缘假合,暂时而有,终归磨灭。若于日常生活中随事思维无常,并于打坐时深入思维身心及世界之无常,可以减轻吾人对于世界身心眷属财物名利之执著,减少三毒心之作用,则攀缘心可以降低,较易安住于念佛之正念中。
于此五浊之世,若有修定、参禅、修净土、乃至种种法门,欲求出离三界,解脱生死,并回向救度众生出离三界,解脱生死者,极为难能可贵;而修者多,成者少,多因缺乏正知正见及希求感应,以致觉观不断。此觉观心使念佛人或修禅习定者难得一心不乱,便成念佛修禅之障碍。
以下由浅入深,略谈觉观,俾行者建立正确知见,在修学过程中,自知抉择,行者务请详阅思维。
念佛人因希求感应,则时时观察念佛之时有无异状,心起觉观。若见光、闻声、嗅香、身心轻安,便起心攀缘,浮动不定。欲得一心不乱,极为困难。间或有人持唸佛名,得至妄想不起,彼时心中欲定,不欲唸佛名号;而以不闻定法,知见不具故,心中挣扎,为佛号之持唸或舍除而烦恼,以致不得一心不乱。若具知见善根,此时即知放舍佛号,安住无相念佛之境界。若得佛感应,放光、闻香、身心轻安,能不以为喜,心不浮动者,久久练习,日日不断,终至日常生活中,动静二时亦能无相念佛,得见“介尔初心”,乃至渐渐获得念佛诸种三昧,何庆如之。凡此皆因能离粗劣觉观,是故能得。综上所述,即知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乃是念佛人之大忌,当远离之。
至于修学禅定者,如上所述贪瞋无明等三毒为害,实无二致。而参禅者偶有自视利根之人,私心鄙视念佛人,认为念佛人根器较劣,信心与知见,二俱不足,是故念佛求生诸佛所化净土。殊不知念佛人中亦不乏上根人,常念至心无所念,无佛可念,而定心宛然。
亦有少数参禅者,不但鄙视念佛人,亦对共修禅者乃至其他道场修禅者,心存慢意,谓己胜彼。不肯下心倾听对方之经验与心声。于三毒之上复加慢心,因慢心故瞋恚转盛。此种慢心,为害禅者及修定者甚巨。若不去除,终日在人我之间分别高下;欲求定心乃至见性,犹如凡夫登天,甚难甚难。
而攀缘心之障碍禅定,对于初心行者及老修行者几无二致。初学禅定者,往往在修行过程中,遇有外境声音,便起心攀缘,心猿意马。待觉知时,早已是十万八千里了;欲得禅定,遥不可得。至于老修行,往往执著佛法及轻安境界,念念不住,攀缘不已,欲求定心,甚难可得。欲除此攀缘之心,动中静中俱各有法可修,本书则介绍动静皆宜的“无相念佛”法门,以无相忆念拜佛及持名念佛为初期之权巧方便,即可得入。
觉观心,不但是修定者之烦恼,也是参禅者之大忌,兹分述如下:
一、修定者通常用数息法,摄心于一连续境。初时粗心散乱,是故一息一数。以十为度。周而复始。待数到心不攀缘时即改为随息。随息不已,心归统一。此时亦无粗觉观,有智者即善用微细觉观,于统一之心起各种微妙境界时,善知抉择,选择其中一种善妙境界,使心安住。若能久久安住,心复转细,即应渐渐弃舍微细觉观,乃能入于未到地定。若得未到地定,练习纯熟,于性障消除时,即得于觉观分明之中入于初禅,因初禅功德,受于触乐,所谓一心觉观喜乐。若到末后阶段犹执著觉观而不肯舍弃,则不能入未到地定。不修未到地定,难入初禅,何况二、三、四禅?是故修定人初期当舍粗觉观,系心一法,后起细觉观,使心安住微细境。娴熟安住后复应舍离微细觉观,乃能证得未到地定及初禅。修二、三、四禅及四空定时亦复如是。行者以善知觉观,能离粗就细,末后能舍,乃能入定,证得诸禅。并于六识幻化之境界现前时,善能诃责对治,不为所动。若执著于觉观心者,即被六识变化之境界迷惑,心起贪爱,魔得其便,导入歧途;致妄言证得圣境或诸禅境界,求升反堕。或与鬼神往来,为鬼神所扰,不得定心,不能深入诸佛境界。
二、参禅者更须摒除觉观。若觉观不断,则工夫不能打成一片,疑情不起不深。欲入“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注七)的阶段,尚且不能,何况打破疑团,开悟见性。
博山无异元来禅师,是明末的一位大禅师,著有宗教通说一卷。是宗门与教下俱通的一代高僧,有博山和尚参禅警语传世,指示参禅之人应当如何做工夫。于其文中处处阐明觉观之失,乃至说到“不得将心待悟”。参禅之人于心起疑情时,若有待悟之心,即不能进入见山不是山的阶段;若无进入此境界之工夫,欲自求明心见性,甚难甚难;唯有依赖宗教俱通之善知识来引导逼拶,而此种善知识甚为难得。
博山禅师又说:“做工夫时,只知疑情不破,再无别念。若有丝毫别念,则伤乎慧命。”乃至说到:“余云别念,非但世间法,除究心之外,佛法中一切好事悉名别念。又岂但佛法中事,于心体上取之舍之,执之化之,悉名别念矣。”参禅为何如此?实因觉观之心,乃是大忌。觉观不断,则话头常失,疑情不起,遑论参禅。
念佛人亦然,须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要心心相续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澄清寂静,心中无所缘念;也就是说不再攀缘佛的形相、名号,以及佛号的声音,乃至连忆念之一念亦不攀缘。道信禅师并举大品经为例来说:“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换句话说,无论行者修行哪一种法门,只要能以第一义为根本,不执著“色我”,乃至不执著“受想行识我”,而不起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于世间一切乃至出世间之一切法皆不执著,无一念系缘,便是无所念。这种清净澄寂而无所缘念的心,才真是念佛心,这是“理一心”的境界,是实相念佛的境界。亦如彭二林居士之“华严念佛三昧论”所述:【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念佛到理一心的境界,必因禅净双修,体究念佛,亲见“念佛是谁”的本来面目,而悟境不退,时时刻刻能以心眼照见自己本具的佛性,日月经年,永不退失。此种境界不但念佛人不易成就,参禅人亦鲜有能到者。套句黄蘖希运禅师的话:“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五人”。是故参禅人切莫轻鄙念佛人,亦莫轻忽无相念佛法门。此门可深可浅。浅者得事一心,一般参禅人尚且不一定得。深者不但理一心,乃至能得究竟解脱、等觉、妙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开头便说:“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与大势至菩萨同修念佛圆通法门的菩萨,有无量无数同时参与楞严盛会,而由五十二位菩萨为代表,偕同大势至菩萨顶礼佛足,再由大势至菩萨说出此一念佛圆通法门。何以由五十二位菩萨代表而不用其他的数目呢?此中具有很深的含意:这一句表明了此种法门之可浅可深,利钝兼收。从最浅的凡夫菩萨——初信位开始到十信圆满,及贤位菩萨——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上至圣位的初地至十地,乃至即将成佛的等觉妙觉位菩萨等,无量无数,皆同修此念佛圆通法门。可见此一念佛圆通法门之殊胜。
本书所述之方法,能帮助行者从有相的散乱心念佛,到达事一心念佛的阶段——无相念佛。使行者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亦能净念相继的无相念佛,这是一种动中的工夫;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一心不乱地无相念佛,则静坐之中便容易一心不乱。至于能否达到理一心的地步,那就要看行者往昔善根慧根、因缘果报,以及是否能排除事障、消除性障而精进修持了。
行者修习此一念佛圆通法门而初步成功——即事一心的无相念佛,于将来舍弃报身时,欲往生极乐世界之实报庄严土或方便有余土,随意感应,必得往生(注一);唯除眷恋世间、不舍眷属财物事业,或未与诸佛别愿相应(注八)。若能具备善根福德资粮及方便善巧者,深入修习至理一心及更深境界,则欲往生诸佛净土亦可得生。若不欲生诸佛净土,亦可自住唯心净土。得事一心者——即无相念佛修成者,固然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可即生深入修学更深境界,借以提升莲品,得以早日回入娑婆,救度苦难众生。
参禅人若不欲深入念佛圆通法门,则可将此法门作为敲门砖,用过即弃(其实此法胜逾金玉);亦如渡河需要船,到岸不用舟。以此法门修成动中工夫后,即已具备看话头、参公案的能力。此时参来,踏实稳当,绝不会着不得力。所以真心参禅者,若未具备看话头的能力,切不可因为不喜欢此一法门初期的方便善巧——拜佛及持名,而放弃此一修习动中工夫的绝妙法门。行者修此,可得动中工夫,工夫既得,便回禅门,大益修禅,何乐不为?复有一利:修此法门,适宜动中修。每天只需早晚各十分钟至二十分钟拜佛,对于忙碌的现代学佛人,最适宜不过了。以上所说,行者务必心领神会,得其精义,然后依第四章所述的“看来平淡无奇”的方法和次第,精进练习,必能修成无相念佛。不但求生净土有望,亦可随缘参禅,体究念佛,其乐何如。
------------------------------------------------------------------
注七、
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谓参禅人,心生疑情,努力参究,住于疑团之中而浑然不知周遭一切事物,犹如睁眼瞎子一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譬如回家时、在路上参禅,走过家门而不知。又如坐中参禅,眼前人来人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至离此境界始知眨眼,始闻音声;方知刚才进入见山不是山的境界之中。此境界亦名“黑漆桶”,亦名“疑团”。
注一、
依观无量寿佛经所示:下品三生系摄受不谤大乘而造众恶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萨位。往生后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贤圣杂处故,名凡圣同居土,此是下辈生想。中品三生系阿弥陀佛以方便力,摄受声闻种性之众生。往生彼国后所得皆是声闻果,是有余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余土,此是中辈生想。上品三生是专摄大乘菩萨根性之人,上自见性,下至发无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辈人或见第一义(见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义而不惧、或发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并皆分证法身故,名实报庄严,此是上辈生想。非可谓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各具九品往生也。
注八、
诸佛别愿:四弘誓愿是诸佛通愿。别愿者谓过去现在诸佛随其因地时之因缘互不相同、而为众生所发之不同于通愿之愿。诸佛别愿互有出入不同,故称别愿。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