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众生观与三界唯心(2)
有情众生的三世不仅客观存在,佛教还有一些基础的方法供人粗略地判断其前生来世。譬如判断一个人的前世,《大宝积经》卷七十二载:
“……若从人(命)终还生人中者,当有是相:其人贤直,亲近善人,毁呰恶人,好惜门望,笃厚守信,乐好名闻及以称誉,爱乐工巧,敬重智慧,具惭羞耻,心性柔软,识知恩养,于善友所心顺无违,好喜舍施,知人高下,善观前人有益无益,善能答对领其言义,善能和合亦能乖离,善能作使宣传言语,于种种语能善通达忆持不忘,亦复能知是处非处。……(其他从地狱、畜生等道来生人间的判断标准从略)”
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固有的习气(习性、禀赋)彼此都不相同,哪怕是一母所生的双胞胎。这是因为其往世今生的习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是以根据一个人的习气大概可以粗略地判断他是自哪一道投生到人间的。
不仅如此,观察人临终的一些现象,还可以判断这个人死后的去向。譬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十记载,“若人命终当堕地狱有十五相,当生饿鬼有八种相,当生畜生有五种相,当生人、天各有十相……”,具体内容可阅读原典。 诸经论还介绍一种判别方法:人死时,执持色身生长之第八识阿赖耶识会缓慢地舍离人体,当阿赖耶识舍离人体时,体温就会逐渐消失变冷。积善之人死时,阿赖耶识先从脚部舍离身体,故体温会从身体下部开始往上冷起;积恶之人死时,阿赖耶识先从头部舍离身体,故体温会从头部开始往下冷起,据此可以大概地判断人死后往生到哪一道。譬如,若人已死,通身冷透,唯头部独热者,多生至善道;若通身冷透,唯脚底板独热者,多生至恶道。
是以根据死者生所作所为以及死亡时的征兆,对可能投生到三恶道的亲友,应加以援手。譬如通过念佛、念经、拜忏、放生、做善事等回向给亡者,帮他们脱离三恶道而往生到三善道,这就是超度。心与心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实践检验,以自己的善念善行为亡者超度,对他们是有作用的。因此,学佛不仅可以利益生者,还可以利益已故的人。
二、三界
六道轮回的众生,根据其生理、性情以及所居住的器世间等等不同,又可以总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所谓的欲界,是说此界的众生多执著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渴望得到财产、男女性欲、名誉、饮食、睡眠等欲望的满足,故名欲界。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欲界六天)等六趣,以及所生活的器世间,故欲界也称为六趣杂居地。欲界六天的天人吃的是甘露,也有婚姻嫁娶行为。欲界天人的身相、寿命、生理现象各有不同,层次愈高,五欲愈淡薄。六欲天天人之生育繁殖与人类不同,无怀胎接生之事,“随彼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自然化生”,不可思议。
欲界六天的兜率天,分为内、外二院;外院为天人所居,内院现正由最后身菩萨——弥勒菩萨住持弘法,将来弥勒菩萨会由内院下生人间成佛。
所谓的色界,是指位于欲界天之上无色界之下的天人及其生活的器世间,包括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色界超越欲界,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没有男女之分,故无淫欲;且一直处于禅定之中,能以禅悦为食,故亦没有欲界的睡眠、饮食等欲望。色界天离欲清静,能称为“梵”。色界天人虽然远离欲界五欲,但仍执著色身形相不舍,色身也较欲界天人更为高大庄严,所居之处,无不是美妙的宫殿楼阁,即是世人所憧憬的“仙境”。色界天人的寿命极长,远高于欲界。
色界天的顶天——色究竟天,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报身佛卢舍那佛所居之地,卢舍那佛恒住色究竟天宫为地上菩萨说法,同时化现百千亿化身到各个小世界度化众生。
所谓的无色界,是指此界“众生”舍弃了对物欲色相的执著,能超越物质的限制,既没有色身,也没有色身所依存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只有一个精神体——心识住于四空定中,故名无色界。依无色界依精神体所处的定境高低,又分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其“寿命”(精神体安住于定境的时间)长得不可想象,如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寿命”有八万四千劫。无色界众生的状态较天人、饿鬼等更难理解、想象。往生到无色界者都是生前厌离色蕴,行善并证得四空定之一种的众生。
三界唯心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哲孟子谓“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之<告子上>)。孟子认为耳目是不会思考的,“心”才是思维活动的器官(古人所说的“心”,与今人所说的心脏是两个概念)。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产生情感、思维、认知等等心理活动的主体,孟子和现代医学都没有揭示出心理活动的真相。
佛教所说的“心”,也称之为“识”,是指“八识心王”。佛教将人的“一心”分为八个“识”: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前面这五个识简称前五识),六者意识(第六识),七者末那识(第七识),八者阿赖耶识(第八识),称为“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的每一个识既有自己独立的功用,又和合运作,是一个整体。譬如,眼识了别色彩,耳识了别音声,鼻识了别气味,舌识了别滋味,身识了别的是和身体接触物的冷热粗滑软硬以及身体的状态等,意识能结合前五识作更深入的了别,也能单独了别法尘等,这六个识也称为识蕴。识蕴的六识仅仅是了别各种境界而不作主,处处作主的是第七识末那识(相关内容详见第二章第二节)。 识蕴的六识以及第七识末那识都是阿赖耶识所生,因此,也将六识及末那识合称为七转识,如《成唯识论》卷四引经典所云:
“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识)转,依止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及意(第七识意根末那识),余转识(六识)得生。”
八识心王中,最重要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意译为“藏”,阿赖耶识能集藏一切染净诸法的种子,故亦称“藏识”。依第八识不同的功用,还为第八识立了不同的名称,譬如也称“如来藏、异熟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等等(详见附录三)。一切众生都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此识无形无色,本来而有,不生不灭,虽然能集藏一切法的种子,能生万法,却又自体清静,离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却又能了众生心行,随缘应物却不作主。阿赖耶识又是无我性的,是出世间的法。故《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译,下同)卷中,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大众言:
“一切众生(各自的)阿赖耶识,(都是)本来而有(的法),(此阿赖耶识)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
第八识阿赖耶识具有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体性与作用,是一切众生的根本心。藏识并非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名词概念,而是客观存在的法,是真实可证的法,如《大乘密严经》卷下,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復告众言:
“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阿赖耶识的心体)。”
然藏识的心行非常微细,极难体证,需要具备正知见,参禅破参的当下才能实证。实证根本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佛教以外的人都不曾听说过阿赖耶识的名词,更不要说去实证祂、去体验祂的运作了。
通常人们感觉到的“心”只有一个,也就是见闻觉知、能分析思考的心,称为意识。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梦的时候,末那识、阿赖耶识虽然仍在运作,却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
心并非如人们通常所感觉到的只有一个,西方的心理学家在对接受心理治疗者催眠时发现,病人被催眠后,会产生与其清醒时完全不同的思维、情感、行为、记忆,而且当其清醒以后,会完全忘记被催眠时所发生的一切。譬如歇斯底里症患者清醒时不愿意说出心灵的创伤,当他被催眠后,就很容易说出自己的坎坷经历,过后也记不得自己被催眠时所说的话。心理学家由此观察到人的“心”除了自我能感觉到的意识之外,还隐藏着另外一个其本人也不曾觉察到的“心”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心理学家称之为“潜意识”,并认为人“心”就像一座冰山,意识仅仅是浮在海面上的一角,海面下的那巨大的冰体就是潜意识,是潜意识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等等。因此,心理学就谈到了两个识——意识、潜意识(心理学所说意识的内涵有别于佛教)。佛教对“心”“识”的认知远超过当代心理学,而揭示了“心”“识”的本质。
第八识阿赖耶识能生万法,那么藏识是心,心体无形无色,如何能变生出物质——众生的色身与器世间的呢?
二、四大种与极微
物质属于佛教所说的色法,是由四大种组成的。四大种是指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即“地、火、水、风大种”,其中地大种是指物质中具有坚硬性质的元素,有保持作用;水大种是物质中的湿润元素,有摄集作用;火大种是指物质中的温热元素,有成熟作用;风大种是指物质中的动态元素,有生长作用。譬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尿等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呼吸是风大。四大种并非独立作用,而是相互含摄。譬如人体的血液虽以水大为主,但仍然有质感(地大)、温度(火大)以及流动性(风大)。人类的饮食、消化等生理活动,其实就是吸取食物中的四大种,用以满足自身所需的过程。人体的许多病变,也是由四大不调造成的,譬如火大偏盛,人体就会生病发热。
四大种是藏识所藏四大种之种子所发之现行,非物质自身固有之性质与作用。四大种遍于一切所造色,又为一切所造色之所依,故佛教将宇宙器世间、有情的色身等也称为四大所造色。
佛教发现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为极微。极微旧译邻虚尘,物质的长短、方圆、大小等即是极微积聚所呈现的状态。极微不可再分,若再分下去就是“无”,就是“虚空”了。极微的“大小”,如《俱舍论》卷十二载:
“谓七极微为一微量(微尘),积微至七为一金尘,积七金尘为水尘量,水尘积至七为一兔毛尘,积七兔毛尘为羊毛尘量,积羊毛尘七为一牛毛尘,积七牛毛尘为隙游尘量,隙尘七为虮,七虮为一虱,七虱为穬麦,七麦为指节,三节为一指,世所极成。”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物质是由分子(离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构成的,等等。研究基本粒子的物理学者又进一步推论,物质世界的最小粒子是普子,普子小到无法通过物理手段检测,是实际存在的“虚物”。目前科学研究、推论出的最小粒子——夸克、普子等,与佛教所说的极微并不等同,即使将来科学进一步发现更细小的粒子,也不是佛教所说的极微。极微涉及到虚空,涉及到“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与物质的互相关系,并非仅仅是物质问题。微尘(七倍于极微)是天人天眼所见的最小微粒,也是未来科学研究最小粒子的终极目标,但是难以实现,因为欲界人类的科学认知无法达到天人的水平。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阅读排行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