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佛法基础>佛教仪轨>

居士学佛常用礼仪(一)

[佛教仪轨]  发表时间: 2016-02-23 12:5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目录
一、个人修学应知2
1、安置佛堂2
2、如法供养3
3、礼拜5
4、忏悔6
5、发愿7
6、求佛菩萨加持8
7、回向8
8、其它8
二、入寺应知10
1、参访寺院应知10
2、居士入寺应知11
3、烧香祈福应知12
4、拜佛、问讯、供果与上香应知13
5、听闻法师讲经说法应知14
6、存经、诵经与持经应知15
7、谒师、称呼与请益应知16
8、入大殿应知19
9、入斋堂应知19
10、挂单应知20
11、着装应知21
12、在佛寺过夜应知22
13、其它22
三、应知佛事24
四、日常生活应知25
1、吃饭25
2、走路25
3、居家26
4、交友28
5、待宾29
6、务工29
7、务农30
8、经商30
五、欢欢喜喜持戒,快快乐乐成佛31
居士,梵文Grha-pati,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但在今天,我们普称一切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乃至菩萨戒的在家人为居士。居士还有另一种称法,男的称为优婆塞,女的称为优婆夷。
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相似,都是厌倦现在的生活,就十分同情,将他收为弟子。而这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了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了佛的启示,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就是居家修道的居士。俱梨迦成为“优婆塞(居士)”之后,请佛陀到他家讲学。释迦牟尼在俱梨迦家中,对耶舍的母亲宣讲了佛法,耶舍的母亲愿意当释迦牟尼的信女,过佛化的家庭生活。于是佛陀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意为清信女,汉译女居士。佛陀说过,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如果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成,就同佛的其他弟子一样了。
又,《杂阿含经》三三、九二七等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是:第一、信具足,第二、戒具足,第三、施具足,第四、闻具足,第五、慧具足。《维摩诘经》菩萨品中,尊称维摩诘为居士;而据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阏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示现在家相化度众生。由此可见,一位名副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是菩萨道的忠实实践者,当以戒为依、以法为依,以六波罗密为工具,以饶益一切有情为宗旨,以最终成就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为目标。
虽然如此,居士毕竟仍是在家人,要经营家庭及世间事务,需依世俗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加和谐、美满,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来接受自己的影响,共同迈向佛道。
那么,居士该如何将佛法的修学、内证显示于外,并依佛所制定的戒律、威仪生活,在生活中又该遵守哪些基本的礼仪呢?下面,我们对目前居士常用到的一些礼仪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将其中不如理的部分加以说明,以供广大初学者参考。
一、个人修学应知
居士在家修学佛法,也应如出家人一般,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修学目标,制定每日的功课,并从起床时的第一个念头开始,保持内心的观照,念念在佛,心心在法,自觉将日常生活佛法化,在一切行中修集福德、定力、智慧,并消除我执、我慢与性障,以早日成熟证道因缘。以下是一些修学中的善巧方便和仪轨,若能善用则可作为修道助缘。
1、安置佛堂
若有条件,居士可在家安置佛堂。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迎请圣众降临常住,以加被行者及眷属智悲日增,直至圆满菩提;借佛坛之庄严表明行者皈依之信心,并使访客有见闻随喜之机缘;藉观佛、点灯、上香、献花、礼拜、供养、念颂等日课承事,使身口意全体投入佛事中,积集道业资粮,并回向众生成佛,长养菩提心。
佛堂以安於专室为理想。如为多层之建筑,宜设於顶层。若无专室,应择寂静处,或可闭门静修之室。房间不足,亦可在卧室用布幔隔开,或用橱隔开,划一小部分作为佛堂。佛坛的坐向,视主尊而定。如为净业行人,当以阿弥陀佛为主,应坐西向东。如无适当方向之壁面可资利用,亦可不拘於此,选择光线充足、行者较易专心瞻仰的壁面即可。
1)佛堂佛像的安放
主要根据所修的法来定,以庄严、清净为总原则,切忌纷然杂供。安置方法通常为:
两层:上层中间为佛像,左为大乘经典,右为塔,以此代表佛的身、口、意,下层为各种供品。
三层:上层同上,中层安置菩萨像或护法,下层同上。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一佛代表万佛,以一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家庭多半是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任择其一即可。
佛像应择如法做者。尽量避免以易碎材料(如陶瓷)做成者,以免不慎造成损毁。一般而言,应请完整而有底座者。但遇久经大德供奉之古董佛像,虽肢体略有残缺,仍可请领继续供奉。立体佛像,如为中空者,应先请大德为之装藏,以经咒、舍利、珍宝、松柏等填满,再开光。如临近无大德可请,仍可先安奉,待将来之机缘,再为之开光。
壁上悬挂的佛像,通常依法身、报身、化身;或佛、菩萨、辟支、罗汉之次第而分高下或左右。也应考虑到各像之形式及大小,以排成美观对称组合。同一排之圣像,可有两种排法:①以右为尊:从壁面之最右边(即行者面壁时,行者之左手边)排起;②以中间为尊,再依次轮流安置於其右边、再左边,顺序为:864213579。注意:西方极乐世界图一般可安於阿弥陀佛像之上或下方,而不宜排於其侧。
2)经架之位置
一切诸佛皆由法出生,是故经咒一般安於佛像之上方或两侧,以示尊重。亦可安於佛桌上以供奉之。惟於经上,不可安放他物。如果只有一个书架,无有专门之经架,则应将佛经置於顶层,佛学论著及梵呗、五会念佛等录音带其次,再下为世间书籍。有心流通佛书、佛像的行者,可於经架上设一流通栏,或置一流通经像的专橱,安於佛坛附近或客厅,供访客自选自取。
3)法器之安放
佛桌上可安放各种法器,如木鱼、引磬等,於佛像之前方或两侧。念珠可右旋三圈绕成莲座,而使父、母珠直立此座上,以安置之。用以计算佛号或礼拜次数的计数器,亦可安於佛桌边上。大礼拜所用之长板,小礼拜之拜垫,习定用之坐垫,可安於供桌前方,如供桌下空,则平时内藏,用时方取出。
2、如法供养
《佛说法集名数经》云:“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所以供佛、礼佛、忏悔、发愿、回向应作为每天必做之事,最上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可超劫精进,早成佛道!
然一般人为对佛菩萨表达虔敬的心意,非常重视供物的内容与相关礼节。其实,供养佛菩萨最重要的是供养心,鲜花素果主要是为了传递出内在的敬意。已经证得大智慧的佛菩萨,并不会贪恋人间的美食与香气。所以对于处理供物的细节,诚敬是最高原则,只要保持佛堂与供物的清洁即可。
供物并不需要一应俱全,可以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调整。例如对香过敏的人不一定需要点香,可以只准备干净的供水供佛。
关于上供的行仪,主要是在将花、果、香、水或其他食物供养佛前,行问讯礼,先将供物举至眉心,再放置于佛前即可。
(1)香炉:供桌中央可置香炉。炉内宜先置香灰或细砂,或者先暂用米,等将来香灰积多了,再筛过以供插香。或供燃檀香粉及檀香木,方法是先燃香粉,然后渐添切成小条之香木。如果防香烟熏壁,可用有盖之卧香炉。线香如中途停熄,不可再燃,但可做卧香再燃。不可在香未尽时拔起熄之。不可用形如线香之小电灯混充供香。若租用他人房室,不宜点香,至少应置檀香木三、五块於供桌上。香炉在处理上,没有特别的禁忌,以保持香炉干净为原则,不要让香灰堆积在佛桌上,并要常擦拭香炉,不要让香炉外观看起来油腻不净。
(2)灯:供桌之左右侧可供灯一对於佛像前。以有莲座或龙座等庄严之供灯为佳。最好是用小红灯泡的电灯,维持常明不断。
(3)花:供桌两侧应供花瓶一对,以不易打碎且有花饰美观的为佳,例如景泰蓝瓶。瓶中供花以时新之鲜花为佳。或者以人造花插成美观之摆饰。遇有鲜花时,另以他瓶供陈。原则上,只要是没有特殊异味的新鲜花朵,都可以用做佛前的供花(有刺的玫瑰花一般只可供护法)。如果供养的是香花盘碟,可将花朵承装在干净的小盘碟内。如果所供养的是瓶花,为了避免佛桌的桌面凌乱,在选择花材时,不妨挑选花瓣较不易掉落者。瓶花插成美观状后,应将最美方转向受供的佛像。
(4)水与供杯:香炉前可陈供清水一杯或三杯。至于承装供水的供杯,目前市面上常见有三个一组的供杯上,大部分写有“佛、法、僧”或“戒、定、慧”的字样;也有附有《大悲咒》或《心经》的单只供杯。一般来说,只要是干净未用过的杯子,都可以用做供杯;而用做供杯的杯子,便不再另做他用。
(5)食物:因为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萨道,希望能利益所有的众生,不要因杀生而与众生结下恶缘,所以供佛的食物应该采用素食,一般则可用水果代替。各种时新果品、食物(素食),皆可供陈。供时应默念偈诵:“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
(6)供品之添换:香一般可早晚课时随供。香炉中换下之米,可全施鸟雀。鲜花应每日换清水,随时取出凋萎者。人造花可於数个月后换一次。供水在早上供养完后,或早课结束时,即可连同供杯撤离佛桌,将供水倒入日常饮水中饮用。各种食品供陈之后,经一柱香,或课诵后即应取下,以免供久陈腐,反而遭罪。自用之食物也可先供佛再领用。取下食品时应换供一段香或一朵花,并念偈诵:“愿以此香花,赎回所供食,诸佛常加被,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
本文标签:学佛(36)居士(10)寺院(15)礼仪(4) 本文关键字:居士,学佛,礼仪,寺院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