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修学哪一宗?
要思惟这个题目之前,我们应当先了解,佛教这个词是因为传法者是 佛,所以才会有佛教。可是到了末后世以后,修学者又因为各自的偏好或是观点,因而分宗立派。但是其实分宗立派对真正的佛法来讲,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菩萨而言,应当是要依照 佛的施设,依六度万行乃至是十度万行,全面地来修证佛法或者是说修学佛法。再加上说,毕竟各个宗派它主要的法义其实都只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可是刚刚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心性、环境,所以就选择了某一个宗派。当然除了自我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那就是说假如当世没有真正的善知识能够贯通佛法的教义,能够引导学人依照六度万行来修证佛法的话,学人只好随着自己的福德因缘,随分来修学。所以,要思惟这个问题,这个“修学哪宗最好”这个问题之前,就应当先了解说每一宗的修学内涵。
大体来说,历代佛门中的宗派一直演变到现在,约略有下面各个宗派,我们简单地来介绍一下。
第一个律宗。顾名思义就是要律身口意,是以毗奈耶为本,然后宗奉律藏,所以叫作律宗。佛法中修持戒律的目的,是在约制行人的身口意,使得他们能够防非止过,达到解脱的境界;乃至于进一步教导学人,进一步去广利有情、成就佛道。菩萨依于修学佛法的内涵或进程不同,那又会有在家分戒、出家分戒,然后合摄为什么?三聚净戒。可是,其实戒律应当是一切佛教大小宗派或是道场里面都应该奉行的,没有不持净戒而能证解脱果或者是佛菩提果的。所以,不论菩萨是戒慧直往或是戒定直往,你看看都一定要以什么?奉持戒律为要。假如学人毁犯净戒,尚不能保住来世的人身,更何况说能够证解脱果乃至于佛菩提果。可是问题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没有办法成就佛菩提果,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四智圆明,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般若中观的总相智,因为奉持戒律的部分,只是菩萨六度里面的一个部分而已。
第二个部分讲天台宗。这个宗又叫作法华宗,它是宗奉《妙法莲华经》为根据,而判断说 世尊的一代佛法分为五时三教。世尊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是指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跟第五个法华涅槃时。这个宗所判的第三跟第四位的位置应当是颠倒一下的。三教的部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天台宗流传了一些论典下来,譬如说《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等等;可是这个部分对一般人而言,往往是义趣过于玄妙,而修学这个宗派的人却是依教而解,其实是没有证般若的。
第三个是指密宗。密宗有身密、口密跟法密。可是现在的密宗以口密中的真言立宗,然后说是密宗;然后有时候又以种种的手印说为身密。虽然他自称能够亲证佛法的真实义,其实都是李代桃僵;它的本质都是求有为法的什么?外道法。而现在的密宗是从古天竺最晚期的坦特罗佛教所来的,它所宗奉的主要密续三个大部分:一个是《大日经》,一个是《苏悉地经》,一个是《金刚顶经》。
而《大日经》里面开宗明义说 “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说“毘卢遮那佛”来为一般生说法,它是为了要显示说密法里面是法身佛所说的,所以比什么?比应化身的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来得殊胜。密法里面常常惯用这样的手法来欺骗众生,就譬如说《大日经》里面就这么讲说:【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彼众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应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彼得一切智智,为无量众生,广演分布。……”毘卢遮那佛告持金刚秘密主言:“善哉善哉!执金刚!善哉金刚手!汝问吾如是义,汝当谛听,极善作意,吾今说之。”】那么结果呢?说了一大堆的语言文字,固然说法身佛是炽然说法,可是真正的法身佛是无说说,不会有一大堆的语言文字;更何况一般众生是看不见法身佛的,七住菩萨只能看见法身佛的一个部分而已,更不要说能够究竟祂。那么《大日经》里面还有很多的错误,我们现在就不谈了。
现在在这个世间中,存在的密宗分为东密跟西密。东密偏于日本,现在已经式微了;而西密的部分主要就是讲藏密,当然现在藏密里面分了很多教派。其实近代显宗里面也有很多名师法师,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修证佛法,所以就看到密宗他们作宣传作这么大,以为说密宗里面有法,就向密宗去攀缘;其实只是想要藉着密宗虚假崇高的名望,来拉抬自己的声势罢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西藏密宗所弘传的跟历代祖师所作的密续,它的内容都是言不及义,都是没有进入三乘见道之中。这个部分各位可以看一看,详细看看说 平实导师所着的四巨册的《狂密与真密》。现在的西密所以会到达这个地步,都是因为一开始就不是真正佛法的缘故。
第四个部分说三论宗。三论宗以《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来建立宗门的旨意,所以叫作三论宗。因为这三论都是以般若空性实相心来作主旨,也就是说它是宣示如来藏空性的意涵,所以有时候又叫作般若宗。可是问题在于哪里?问题在于说,这一宗里面很少有亲证如来藏空性的。因为没有亲证如来藏空性,所以产生种种误会,乃至于因为说,以一切法空来当成这一宗的什么?空的意涵。而其实一切法空的空相,却是与如来藏的空性是大相迳庭的;因为一切法空是断灭空,而如来藏空性却是体空而妙有。所以,三论的宗旨就完全与三论宗里面所学到的主旨是不同的。因此说这宗的学说已经式徽很久了。传到现在虽然说自己说是大乘空宗,但是其实都是堕于恶取空之中;乃至反而来责备已经证悟证了这个藏识空性的人,说是自性见,说是外道神我。因为没有悟的关系,就以思惟情解来作推度,虚妄地认为说,甚深般若是一切法空,或者是一切法缘起性空。在这个状况下,又加上很多的熏习这些唯识的学者,其实是偏在否定藏识的预设立场之中。问题是,你否定藏识之后,你怎么有可能稍微真正地去知道般若的义理呢?因为般若的义理是极难证解,所以才说般若的法是甚深的,而凡愚是很难了知的。乃至于说,在未证种智所说的三自性,也就是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跟圆成实性之前,更不应该妄说三无性;那这样就很可能会妄谤甚深的了义法,那么这个结果的果报是非常令人堪虑的。
第五个是俱舍宗。俱舍宗乃是梵语里面“阿毘达磨俱舍”音译翻译过来的。因为这个宗所修的四谛、八正道跟十二因缘,都只是限于什么?二乘法里面,都只证二乘菩提而已,不跟佛菩提果有关系,所以是属于小乘宗。
第六说净土宗。一般修学净土宗的,以净土的三经、五经为依据;三经、五经一般都已经知道它的名相,我们在这边就不说了;那有时候又方便又加上一论,然后合称五经一论等等。净土宗以前曾经有大德出世,以方便来接引学人亲证自心净土,这个才是广义的净土宗;可是越到末后世,都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为主,就变成狭义的净土宗。那这个宗在佛法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摄受根器是普及三乘智愚凡圣;然后又依照 阿弥陀佛的大愿,能够帮助修行人很快速地前进;乃至于说,可以令造恶趣的人——当然前提是不诽谤大乘方广经典——不堕地狱,也能够往生。前者,譬如说已经悟宗门的人,那在这个娑婆世界虽然只是别教的七住的阶位,舍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很快就能证无生法忍。后者,譬如说临时起意谋财害命的凡夫,舍寿以后,因为跟善知识结的缘,教他去念佛,一样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用这种方式往生极乐世界,里面有所谓的易行道或难行道,那这个部分就要请大家去参考 平实导师的《禅净圆融》。不管怎么样,往生之后从 弥陀、观音、势至乃至诸大菩萨修学,仍然是离不开六度万行。可是,却不能因为这样而别有用心妄谤说,信仰这个弥陀信仰叫作外道的太阳神崇拜。那么这样会让弥陀信仰的这些人失去了信心。这样的说法叫作断善根者,叫作断学人的法身慧命,果报都是很严重的。
第七说禅宗。因为参禅的方便,使学人契入了法界实相。当然契入法界实相,会因为他过去生所修学的四禅八定不同,乃至于过去生所熏习的种种差别不同,悟后的证量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有所谓的三关,也就是明心、见性跟过牢关。而最低层次而言,真正破参的人,假如不退转,不否定藏识的话,位阶在七住位,可是这只是大乘法里面所修学佛菩提道里面的见道位而已;接着还要圆满十住位,经过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一一修学,最后才能够成就佛菩提道。所以不可以说怎么样?一悟就成佛地。
可是有人会说:法门八万四千,为什么一定要像禅宗这样,一定要证如来藏呢?但是我却要说,这句话是有语病的。因为虽然说法门有八万四千,门门可入;但是入得门以来,所证的却是同样一个法,叫作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不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却是八万四千法门所要证悟的什么?标的,也就是禅宗所亲证的标的。由于禅宗的证悟是自心如来,证悟了以后,才能够真正生起了般若智慧,所以应当要知道说,这绝对不是透过一般经论的什么?研究分析所能够得的;必须经过顿悟自心的过程,才能够贯通般若中观的。假如不通过般若中观,不亲证般若中观,更不要讲说后面的初地无生法忍,乃至于成佛。那一切宗派的种种法门,假如悟得自心如来,也通于禅宗之法,不会有别的差异。可是禅宗也不可以三关自限,因为知道说,从大乘见道以后,之后还有差别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要经历将近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修学圆满。可是话又说回来,要能够真正地大乘见道,禅宗还是最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个重任。可是这个前提是说,是要有真正证悟乃至于说是悟得深的善知识,来住持正法的前提在。
第八说华严宗。华严宗是宗奉《华严经》,以经为名,所以叫作华严宗;而古来多有善知识因为它而造作种种论。华严时是前面讲的五时三教里面的第一时,是为了后时的三乘教法而方便敷演的缘故,在菩提场及诸天以二十一天的时间说了佛莲华庄严。说法的范围从十信的凡夫位,一直到究竟佛地的修证,森罗万象,无所不包,所以叫作大方广;万德庄严,具诸菩萨行,果德圆满,如众色莲华,悉皆具足,所以叫作华严。然而,学人假如不能够了知二乘菩提十八界空,不能证解脱果,不能了知解脱道的内涵,亦或不能亲证乃至于领受自心藏识,就没有办法进入佛菩提道之门,那更不要说可以领会华严宗旨于一般啊!所以实际上,华严的宗旨是尽摄一切宗派的教法,是具足显示成佛之道,其实是应当含摄于诸宗,而不应当单单以《华严经》的旨意,来自己建立这么一个宗派。
第九,法相唯识宗。这个宗所说乃依照八识心王为一切法主体,宣说一切法皆是依八识展转而生,用种种法相来证实说,诸法是依八识心王而有,乃至人空、法空皆依藏识而显,所以合称为什么?法相唯识。可是有时候被简称作法相宗,但是这个其实是跟它的宗旨有所违背的,反而应当称为唯识宗比较妥当。那么这个宗有时候又叫作中道宗,因为依于藏识同时说我空、法空、究竟中道的关系。而 玄奘菩萨当初造了《成唯识论》弘扬唯识,他的弟子 窥基大师作了《成唯识论述记》,继承他的宗义;然而到了晚唐之后,已经后继乏人,宗风渐颓。因为六经、十一论都是很深妙的经论,这个宗的教法兼摄宗门,从凡夫地一直到佛地普皆含摄;没有证悟自心的人若修学唯识正理,假使说真的亲近、依止地上菩萨来修学,仍然没有办法于唯识种智的正理起诸胜解以及胜行,只是说能够熏习而已,不叫作修学。
说到说法相唯识宗,就好像前面在华严宗所说,假如学人不能够如实了知二乘菩提的十八界空,就没有办法证解解脱果,也没有办法了解解脱道;假如不能证知及领受自心藏识,则没有办法进入佛菩提道之门,更不要说可以领会华严宗、法相唯识宗的宗旨于一般。这样简单地介绍了历代佛门中的宗派,一直演进到现在的状况。
为什么说佛门中会分宗分派呢?一者是说,因为当代的环境之下,某一个法门因为感应殊胜,所以会引发信众的信乐,这就好像前面讲的狭隘的净土宗而言。再者,因为古大德观察因缘,用某一个法门来摄受众生,而学人看到大德的证量是这么样深广,因而建立宗派;可是当大德舍寿之后,往往后继乏人,所以法便式微,很少有能够像古德一样证量这么深的人,譬如说法相唯识宗。再者,古德也可能认为说某一个法门是很殊胜的,所以他一直努力去修学,可是往往自己却不知道说修学的标的为何,可是因此宗派却也建立下来。
有善知识说,应当依照每一个人的兴趣、根器来选择宗派,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更应当思惟说,自己到底修学佛法所求的是什么,在各宗派中的修学,是不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是说,是不是有哪一个善知识真正可以带领你达成自己的目标。什么目标?当然是应当以亲证法界实相为目标啊!因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嘛!然而,宗派里面常常有所改变,就好像说佛门中常常会有善知识重新建立宗派;假如只是在修学人天善法,自然就应当知道要如何转进,在这里就不进一步说明。我们应当知道的是,各个宗派都不应当独立的立宗,应当回归于一佛乘的全面修证,应当依 世尊的六度方便,先修福德,同时熏习正知正见,以期证法,然后才能够深入。为什么这么说呢?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