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局版书摘录>

04、《禅悟前与悟后》摘录(3)

[局版书摘录]  发表时间: 2015-04-16 09:22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本书所说乃为建立佛子见道之信心及知见,并指陈修道之路及参禅中微细淆讹之处,期佛子真实明自真心,见自本性。所说禅法是指月之指,非禅非月,佛子莫道末学所说即是禅。虽然禅法非禅,欲会禅者复不得离禅法而求禅,犹如欲见月者,须循指始见,伏维有心人细会之。
佛子于书中所说之禅法,若有所疑,请于经藏探索可解。若经论中未述及者,请佛子戮力参究,见道后自然释疑。若于此书所说,欢喜信受,如法修持,后必有缘相会。若因此书而生烦恼,为文质疑者,末学悉皆默然领纳而不答辩。盖末学无名气、无传承、乃竟说此了义之法,众生疑谤事属平常,故随缘最好。至于定境本不可说,说者获罪非轻。然欲于佛子信心有所建立之故,不得不说;乃于书中略示初禅境界之少分,以建立佛子信心,导正末法学者修定之方向。初禅若得,则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昧,渐渐可得。期待末法佛子建立大信心、发大愿心,除疑慢心,修精进行。则进道迅速,此生必不空过也。
谨此普愿
一切佛子,现前当来,必定心开,皆见佛性。
皈命
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皈命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菩萨戒子:萧平实 谨识
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十一月八日
(本序文由张铃音居士依录音带整理)
*************************************
第一篇 悟 前
第一章 前方便
第三节 培植福德广结善缘
欲培植福德及广结善缘者,首先莫如归命三宝、供养三宝。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三宝。又分为三种:
一、住持三宝:
(一)泥塑木雕,种种庄严之佛像,名为佛宝。
(二)黄卷赤轴,三藏十二部经,名为法宝。
(三)剃发染衣,住于寺院自修度他之出家人,名为僧宝。
二、出世三宝:
(一)报化应身,随类应现,名为佛宝。
(二)四谛缘生,六度诠旨,名为法宝。
(三)四向五果,十地菩萨,名为僧宝。
有首偈云:“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菩萨僧以在家者居多,遍及法界六道之中。在人间亦多示现在家相,不住于寺庙,不近佛而住。声闻僧多示现出家相,为近佛故,住于寺院。
三、自性三宝:
(一)真如之理,自性开解,名为佛宝。
(二)自性正真,德用轨则,名为法宝。
(三)自性清净,动无违诤,名为僧宝。
一切三宝皆由自性三宝所含摄,所以归命自性三宝,不仅是归命自己的自性三宝而已,同时也归命宇宙一切自性三宝。
第二、培植福德广结善缘所应做之事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行三种布施。
不能孝养父母者,如对父母苛求虐待或瞒骗欺诈父母所有财物,而想求解脱者,学佛必不相应。对于师长不能奉事者,则学法不得力;因信心不足,不能奉事而有慢心,师长虽有传授,不能如法修学。
慈心不杀是为断后有之种子。真如佛性是菩萨所修所证,菩萨从大悲中生,故菩萨见道后,生生世世在此世间乃至十方一切世间自度度他,免不了有五阴在世间活动。既然有五阴在世间活动,而今生多行杀业,将来五阴难免受果报。而且不能做到慈心不杀者,其慈悲心不够,即无法修学禅法,欲证得真如佛性,则非常困难,故应慈心不杀。
菩萨既然证得真如佛性,将来生生世世不畏生死,在世间与诸同修共度众生,在世间与有情众生在一起,才能究竟佛道。惟其必须有许多助缘,故应修十善业,所谓十善业即十恶业之相反。十恶业为:
身三业:杀、盗、邪淫(在家是指邪淫,出家是指行淫)。
口四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
意三业:贪、瞋、无明(愚痴)。
若于此十恶业不犯,反而积极护生,修正自己各种行为而利益众生者,即为修十善业。
行三种布施为:
一、财物布施:斟酌自己的财力,随分、随缘、随力做一些财物布施。
二、无畏布施:随因缘力量施予某些众生无畏、无有恐惧。遇到有缘众生须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三、佛法布施:自己虽尚未悟,仍应将已知之佛法随缘接引有情众生中之有缘者。
以上述方式广结善缘,能遇真善知识而增益知见,以此作为修禅之助缘。但不可执著福德,避免被福德耽误而不能获得解脱。
六祖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所以福德因缘既然已经具备,应暂时放下修福之行而专修禅之慧业。
普贤十大愿王有偈云:“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行,以普贤行悟菩提。”意即三世一切如来最殊胜的各种菩提行愿,普贤菩萨皆全部供养,并圆满修行而成就,以此圆满供养成就之菩提行而得证悟菩提。
所以广结善缘培植福德非常重要。因此菩萨应常摄取十善业道并全部回向道种智及一切智。当我们福德因缘足够,善缘也充分时,即可获得真善知识,而帮助我们走向禅法修行之正确道路,今生必定可以克期取证,不虚此行。
*************************************
见道报告
心得报告
不知道是那辈子修来的福德因缘,这辈子从来没敢想到,有这么一天会有机会作此报告。虽然只字片语皆是赘言,但为感念老师这一年来的教诲,帮我跳脱数十载之苦闷与疑惑,正好在此作一回顾与整理,给老师作个参考。
印象里,儿童时期的我,长得呆呆傻傻的,木讷迟钝,对周遭人事物的反应都慢半拍,惟对父母之教导与要求,不敢怠慢。父亲是个受传统教育的人,对我们课业要求很高,平日不苟言笑,也限制我们与邻居小孩玩耍,要待在家里读书,所以我对学校考试感到焦虑,但内心浮动,定力不好,人虽常坐书桌前,效果却非顶好。且平日一举一动都怕遭责骂,心情无法放松。不自觉中,我的内心随时都在不安的状态,时刻都要思考我这个举动是否适当?符合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后来只要遇到考试,甚至体能测验或课堂起立回答问题,都会让我脸红心跳,坐立难安,手足失措。虽然国小五六年级直到大学,课业都能维持在名列前茅,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儿子,但并未有太多的欣喜乐趣与成就感,反而有被束缚,动辄得咎之感,而逐渐变得神经质?也因此在高中时就得到所谓的“身心官能症”(那时并不知道,这几年才了解)。平日全身紧绷,四肢无力,睡眠品质差,睡多而随时都觉得累,睡觉时仍无法放松,睡醒那刻仍常觉得眼睛肌肉绷得很紧,眼睛干涩而疲劳、畏光。眼睛后方的脑子常打结成团,脑子一片空白,以致眼神呆滞,有时却又思潮汹涌,分别算计得失,无法安定的自在随意,真是痛苦极了。
回想整个过程,这一年参得虽然辛苦,但能获此成果,实在是太便宜了,得来太容易了,想像不到的容易。这都是老师大慈大悲,苦口婆心,谆谆指引,要不然不知还要沉沦多久才能出头。
这一年下来,对老师的倾囊相授,四处度众,内心十分感动。老师要我们发愿度众,我真的诚心发愿。但还是要跟著老师,一步一步的学习,才有能力将老师的法门发扬光大,帮助更多的人。只是多年的身见习性,紧抓眼根,视力持续受损至今未停。此业报是否会让我无法在佛法大道上继续修持,以至度众?如今只有把握目前,努力精进,日日迥向发愿,求佛菩萨护持,让我有机会还愿,帮助有缘众生同证菩提大道,以报答老师的恩德!
陆大元   中华民国八十四年四月十四日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禅悟前与悟后,摘录,一篇,悟前,第一章,方便,一节,闻法,建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