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成佛之道>三乘菩提>

五时三教与判教(2)

[三乘菩提]  发表时间: 2015-07-13 17:2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华严经》(四十卷本)卷九,自在主菩萨对善财童子言:
“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大宝积经》《华严经》皆言,唯有佛及诸大菩萨才能通达如来藏唯识教,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深入了知,更不要说外道了,怎么能说如来藏唯识教是世尊专门度化愚夫、外道而说的法门?
《大乘密严经》卷中载,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说偈言:
“藏识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众行,显发大乘法,普与众生乐,常赞于如来,在于菩萨身,是即名菩萨,佛与诸菩萨,皆是赖耶名,佛及诸佛子,已受当受记,广大阿赖耶,而成于正觉……此识(第八识阿赖耶识)遍诸处,见之谓流转,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转法,定者勤观察,生死犹如梦,是时即转依,说名为解脱,此即是诸佛,最上之教理。”
《大乘密严经》这一段经文明确了阿赖耶识与生死流转以及成佛的密切关系,金刚藏菩萨摩诃萨称“此即是诸佛,最上之教理”,诸佛之最上之教理,怎么可能是世尊专门度化愚夫、外道而说的法门呢?
第四,诸经论皆言,初地菩萨始有能力实修唯识的百法明门。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尔时佛告五百长者:
“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佗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
《观无量寿佛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菩萨:
“上品下生者,……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六,宋代天台宗的义学高僧知礼大师如是解释《观经》这一段经文:
“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自此三劫,游历十方,供佛闻法,进入道种,登于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门,言百法者,如《百法(明门)论》所出名数。”
是以唯识的百法明门是初地才有能力实修的法门,怎能说如来藏唯识教是世尊专门度化愚夫、外道而说的法门呢?
第五,《解深密经》卷一之<心意识相品第三>又言: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佛经中所谓的“凡”是指未开悟见道的凡夫,“愚”是指二乘人,包含的范围极广。佛说“我于凡愚不开演”的唯识法门,怎能说如来藏唯识教是世尊专门度化愚夫、外道而说的法门?
第六,既然如来藏唯识法门是佛“于凡愚不开演”的法门,那么佛对什么人才会开示?《成唯识论》卷三引《大乘阿毗达磨契经》经文言: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可见种子识——阿赖耶识是对“胜者”才说的微妙法门。何为“胜者”?《成唯识论》下文如是解释:
“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
可见《大乘阿毗达磨契经》所说之“胜者”,是指已经开悟证解阿赖耶识的大乘见道位菩萨。事实上也只有已经实证阿赖耶识者,才有能力观察第八识心体,才有能力将八识心王一一体验,才有能力修证真实唯识门的法;凡是没有证得第八识而修学唯识者,都是在熏习唯识观,不是修证唯识观,无力体验故。由此可见,唯识法门的受法对象主要是已经实证阿赖耶识的见道位菩萨,怎么能理解成是世尊专门度化愚夫、外道所说的法?
第七,禅宗的根本典籍《景德传灯录》卷三载,禅宗二祖慧可的门人僧那禅师言:
“故我初祖(达摩)兼付(二祖慧可)《楞伽经》四卷,谓我师二祖(慧可)曰:‘吾观震旦,唯有此经可以印心,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禅宗所悟即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是禅宗用以印证开悟之唯识经典,怎能说是世尊专门度化愚夫、外道而说的法?
2、哪一类愚夫、外道也可以熏习修学如来藏唯识法门
那么,若非已经实证阿赖耶识的“胜者”,是不是就没有资格听闻如来藏唯识法门了呢?《成唯识论》卷三,下文更进一步的解释:
“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而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非诸转识有如是义。”
因此,对于虽然还没有开悟实证阿赖耶识的凡夫愚人,甚至是一些刚转入佛法的外道,只要他们的根性与唯识法门相应,能够信解,想要求证诸法实相——阿赖耶识如来藏,世尊也会为他们开示唯识法门。
故《大乘入楞伽经》卷二所言“为令愚夫离无我怖”,“为摄著我诸外道众,令离妄见”而说如来藏的这段经文,应如是理解:
如来藏唯识教是世尊对已经见道实证如来藏阿赖耶识的见道位菩萨才开示的法门。世尊说如来藏真我,不同于愚夫所以为的五蕴我,也不同于外道所说之神我、梵我。一些尚未见道的大乘凡夫,以为无我便是断灭,故恐惧无我,便执著五蕴为“我”而不舍,以其根性与唯识法门相应,故世尊也为他们开示有如来藏“真我”不生不灭,以消除其对于无我的畏惧,令其舍弃我见,生起求证如来藏“真我”的进取心。同理,一些外道不知有情皆有本心如来藏,而心外求法,产生虚妄的见解,以为有“神我”、“梵我”的存在,世尊“为摄著‘我’诸外道众,令离妄见,入三解脱,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为诸外道众开示如来藏(真我)法门,令其舍弃此前的妄见,速证如来藏,而得成佛。
如是理解,与《成唯识论》卷三所说之“未见道的凡夫菩萨,若能信解唯识法门也可传授”的观点一致。如是理解,如是融通,方合圣意。否则,世尊怎么会自语相违:一会儿说唯识法门是对胜者所说的法,一会儿又说唯识法门是度化愚夫、外道的法?世尊是无上正等正觉,世尊是如实语、不虚语者,怎么会说出两个截然对立的观点?
《成唯识论》卷三言:“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譬如《妙法莲华经》卷一载,佛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显然不能依字面意思直接理解为,人到了塔庙中,随便念一声佛,就已经成佛了。佛经文字的背后是有很深的义理的,故不能照字面去理解。《楞伽经》(四卷本)卷四,世尊又言:“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依文解意),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故读经应理解经文所说之义理,不能“依文解意”,否则就会“三世佛怨”了。若无视其他了义经典所说,望文生义,固执地认为如来藏唯识教是世尊专门度化愚夫、外道而说的方便法门,并据此推翻如来藏唯识系诸经是了义经的结论,那就是执一非余而造下诽谤正法的大恶业了!
是故,古印度应成派“中观”否认佛第三转法轮所说诸经是了义经,认为佛陀第二转法轮所说诸经为了义经,明显有违经教。下面再列出判第二转法轮所说的般若系诸经不是了义经的依据,以此来间接地反证佛第三转法轮所说经才是了义经。
般若系诸经是佛第二转法轮所说,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三十七载:
“尔时无量百千天子住虚空中,欢喜踊跃,……更相庆慰同声唱言:‘我等今者于赡部洲,见佛第二转妙法轮。’此中无量百千天子,闻(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同时证得无生法忍。”
佛第二转法轮所说经为不了义,如上文所引《解深密经》卷二之<无自性相品第五>中所说;复如上文所说,佛第三转法轮所说诸经是对菩萨摩诃萨的开示,二转法轮诸经主要是对回小向大的声闻弟子所说,哪有对声闻弟子说了义法,对大菩萨反而说不了义法的道理?再如《大法鼓经》卷下记载:
“迦叶白佛言:‘世尊!诸摩诃衍经(大乘经),多说空义。’佛告迦叶:‘一切空经(佛第二转法轮所说之般若系诸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说法身常乐我净,摄属第三转法轮之《大法鼓经》)是无上说,非有余说。’”
玄奘菩萨的论著《成唯识论》卷三言:
“若无能持染净种识(第八识),一切因果皆不得成。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为究竟者(二转法轮所说般若系经典),依似比量拨无此识(第三转法轮所说之第八识)及一切法,彼特违害前所引(证明第八识存在的佛)经,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皆执非实,成大邪见。”
因此,佛二转法轮所说的“一切法空”、“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不了义的说法,其中隐有密义需待日后因缘成熟,再将密义解说出来,故世尊第二转法轮以后,仍需再转法轮,才能圆满。以佛的智慧,如果第二转法轮已经将要说的法全都说出来了,何必再转一次法轮。如《成唯识论》卷九载:
“论曰: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立彼后说三种无性。谓即相、生、胜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性全无,说密意言,显非了义。谓后二性生、胜义无性,虽体非无,而有愚夫于彼增益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为除此执故,佛世尊于有及无,总说无性。”
故知世尊二转法轮“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法空”是为破凡夫二乘执“有”的方便说,并非了义,要待佛陀第三转法轮之时,才进一步揭示出“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法空”的密义——“非性全无”——有不空之第八识如来藏清净自性存在。又如《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窥基菩萨亦如是说:
“略示教者:四阿笈摩(四部《阿含经》)等是初时教(初转法轮);诸说空经是第二时教(二转法轮),以隐密言总说诸法无自性;故《华严(经)》《(解)深密(经)》、唯识教等(是)第三时(第三转法轮所说的法)也,(第三转法轮)以显了言说三无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
佛菩萨的经论皆说佛第二转法轮所说般若系诸经为不了义经(佛初转法轮所说为不了义经是大乘诸宗所公认),这也间接地反证了唯有佛第三转法轮所说的如来藏唯识系诸经才是了义经。若佛第二转法轮所说经为了义经,而三转法轮经为不了义经,那么多数学人阅读二转法轮诸经时(如《金刚经》),尚能依文解意,而阅读三转法轮诸经时(如《楞伽经》),往往不知所云,岂有了义经比不了义经更浅显易读之理?
以上种种经教与事实证明:古印度应成派“中观”之学人无视其他了义经典的说法,也不联系《楞伽经》的上下文,单单割裂出《楞伽经》中的一两句话,便说如来藏是世尊专门度化愚夫、外道所说的法门,这是有失偏颇的。古印度应成派“中观”据此进一步否认佛第三转法轮所说诸经为了义经,又将佛第二转法轮所说的不了义经当作是了义经,是对佛二转、三转法轮的误会,由此误会又引生出其他法义问题,兹不赘述。
 
-----《佛法概论》附录一  五时三教与判教
本文标签:了义(6)五时三教(10)不了义(1) 本文关键字:五时三教,了义,不了义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