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菩萨为了让有情众生对于大乘法的根本----如来藏有正确的认识,对大乘法得到正信,而后能够生起景仰渴求之心,所以就造了《大乘起信论》,以一心二门来详细说明如来藏阿赖耶识的真实义理。《起信论》当中说:“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并且在论中详细地说明,所谓心真如门就是指生命的本体----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自身,又名为如来藏;而心生灭门,则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内所含藏的一切种子,除了在无余依涅槃之中以外,在一切时当中,都会由于意根的遍计所执性,而导致阿赖耶识时时都有种子流注变易不断,而使阿赖耶识出生了七转识,以及身根、世界等等,这个部分就称为心生灭门。另外,心生灭门不但说明了凡夫心的识种生灭不住,同时也显示出,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是可以经由修行转化清净而成为异熟识,再转化成为真如无垢识而成佛,具足心真如门以及心生灭门这两门的时候,则就称为阿赖耶识。所以说,阿赖耶识含摄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具足了一切世间法以及出世间法。
马鸣菩萨又在论中说,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这当然也说明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一切万法的根本,而且本身是不生不灭,才能够出生一切法,并且含摄一切法。
《起信论》当中并且说明了“本觉”、“始觉”以及“不觉”的道理。马鸣菩萨说:这个第一义谛如来藏心,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依于这个从不生灭的平等法身,才会说一切如来是“本觉”;因为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都有这个本觉,但是众生却从来没有察觉,所以说还没有证悟明心的众生都是“不觉”;当有情经过十信位以及六住位的修学,再加上四加行,对蕴处界法虚妄的观行,以及听闻善知识对如来藏正理的开示,有朝一日因缘具足,第一次找到了自心如来藏,这个时候则就称为“始觉”。
马鸣菩萨又特别提醒,许多学佛人常有的,对“觉”以及“不觉”的错误知见。他说:“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大乘起信论》)
这个意思是说,有许多凡夫在修学的时候,忽然觉察到自己前念生起了恶念,所以立即提起正念,让恶念不再生起,虽然一般人都称为这样子就称为“觉”,但是因为这个时候其实并没有找到自心如来藏,所以仍然不是佛法当中所说的找到“本觉”,所以还是只能称为是“不觉”的凡夫。
但是许多慢心、性障深重的人,因为十信位的基础还没有具足,身心还没有清净,所以没有办法依止三宝以及真善知识;只是不断地执着己见而和他人诤辩,说只要不起妄念就是开悟了。我们还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假名善知识,因为无法理解《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正理,并且由于往世修学佛法的因缘还很浅,曾经亲近供养的佛菩萨还不是很多,十信位都还没有具足,而就公开质疑说《大乘起信论》所说的真如缘起是不如法,还质疑说《大乘起信论》是伪论,是外道所作的而假托是马鸣菩萨所造。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稍稍理解,要对甚深微妙的大乘法生起正信是多么困难!又为什么说十信位要一劫乃至一万大劫才能够具足圆满了。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部分研究量子物理、分子生物学以及天文学等所谓的尖端科学家,还在不断地研究物质粒子,希望从四大微尘乃至邻虚尘当中,找出宇宙以及生命的根本。但可惜的是,这种执着于唯物论思想不肯放舍的盲点,会让这些最先进的科学家不断在生生灭灭的微细物质的牛角尖当中打转,难以回转过来去找物质背后犹如虚空的如来藏心。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着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着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
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是接受没有自己----不能了别、不能作主、自我消失等等。所以,当这些人听到佛法中说无我,说入涅槃是要将五蕴十八界等自我完全消失、不受后有的时候,大都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而大力排斥。
其实佛陀的教诲,是要教导我们认识生命的实相----根本心如来藏的体性,然后才能够让我们舍弃生死轮回的洪流,从现在的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当中解脱出来,才能够真正的安忍而不造恶业,才能够勇于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乐于救护众生、修菩萨行,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像这样不愿接受正法,自外于正法之外,对自己到底有何益处呢?
现在还有许多附佛法外道团体的领导人,冒用佛陀的法王称号,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的真实存在,却说他们在教导人如何进入菩萨行。我们从上面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以及马鸣菩萨摩诃萨的开示,就应该好好地思考:像他们这样子,真的能够进入菩萨正行吗?菩萨道能够正确而没有偏差地修学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从以上简单的说明,相信各位已经可以理解,如果没有具足足够的福德因缘,值遇诸佛菩萨来为他说明正法,那么要进入十信位的初信位,其实都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