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正见正行>菩萨正行>

布施-《菩萨优婆塞戒经》(24)

[菩萨正行]  发表时间: 2015-08-04 22:19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有人说:“他未来世所得的福德,在他来世命终时就会失掉了。”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福德的失去,不因为他一世舍报就失去了,必须是他应得的财物已经都用坏了,或者他根本就不想受用应有的福德,所以就不去赚取而保留原来的福德,使福德不实现,才可以说是福德不追随他。很多修行人都是这样啊!过去世修了很多福德,这一世很容易赚钱,但他赚到一部分以后,觉得已经够一世使用了,就不想再赚了,这就是把福德寄存着不用,寿命终时福德又带到下一世去。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有人是把一世应有的财物都赚到手,福德已经全部实现了!但他不用来利乐众生、照顾亲属,只是积聚着,一世当有钱人,那他的福德就失去了!因为福德已经全部实现而又不用,当然福德就失去了,舍报也带不走,就永远失去原来的福德了。所以修得的福德,赚到够用就行了,想要布施的钱财也有了,以后过生活也够了,要修道的资粮也有了,那就不必再赚了,其余的福德都留着未来世再实现,福德就不会失去。若把所有福德都实现了,赚到了五亿元,但是都不用而储存起来心中欢喜,还没有舍报之前福德就已经失去了。所以佛说有两个时候福德会失去:第一是物坏,表示那分福报已经用完了;第二,赚来了却不运用它。所以说福德于二时中失,不因为命尽而失。因为若能好好运用福德,就可以增加后世的福德,命尽后可以把此世布施的福德,以及尚未实现的福德转到未来世去,所以非命尽而失。如果有出家人效法在家人一样,在每一次过年或者重要节日,把饮食在野外丢弃布施给饿鬼们,这是随顺于世俗法而做,这不是真实的布施。假使出家人效法在家人做这种世俗法的布施,那是相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中都应该修福德的缘故,但这个行为本身是不如法的。
如果在家菩萨们能随着家中所有的好坏财物,都能乐于布施、常常布施,这就叫作一切施。一切施的福德最大,因为同时具有功德,不只是大福德。如果有人能以自己的内财——身上的器官——来布施,或者说服他的配偶、子女把所看重的珍贵财物布施给众生,这叫作不可思议的布施。如果有十一种人来乞求布施,而你能照样的布施,也是不可思议的布施,这十一种人就是恶人、毁戒者、怨家、不知恩义者、不信因果者、强乞索者、大势力人、健骂詈者、得已瞋恚者、诈现好相者、大富贵者。这十一种人通常是大家都不愿布施的对象,譬如恶人大家看了就讨厌,但是你愿意布施给他,那就真是不可思议的布施。第二种人是毁戒者,小戒不断的犯,甚至于重戒也是有时会犯一、两个,总是忏悔了又犯,这叫毁戒者。一般人听到是毁戒者,就用不屑的眼神去看他,怎么还可能奉上供养呢?但我们仍然应该布施!除非他的毁戒是破坏正法、诽谤贤圣。
若是怨家,就更没有人愿意供养,因为想到怨家就气愤了,当然不愿布施;有人虽然不讨厌也不气愤,可是心想:“我去布施给怨家,搞不好还招来一顿臭骂:‘你看我没钱啊!’”当然,假使是怨家自己来求施,那就没问题了。如果有人是不知恩义的:你布施给他,他照样对你诽谤,绝不改变,一般人大概第二次就不会再布施给他了。确实有些人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当人家布施给他财物时,他的口气真的不好:“放在那边吧!”财物放好了,你跟他说话时,他也没给你好脸色,连道谢都没有。这种不知恩义的人,如果有哪位慈济委员愿意第二次、第三次再去,一直持续不断,这位委员可就真的是不可思议施啦!第五种人是不信因果的人,学佛的人通常都不喜欢这种人;也许你今天布施给他,明天他却背后还说你坏话:“昨天才送来三千块,比上一次还少!真是小儿科!”有人家告诉他说:“你这样诽谤人家是有罪的欸!”他说:“哪有这回事!”你若下一回还是送三千元而不是五千元的话,他照样诽谤你;假使这种人你还愿意布施,那你就是不可思议的布施者。
第六种人是强乞索者,他不对你说好话求乞,不论你愿意或不愿意,他就是硬要;一般人遇到这种人,总是心烦气躁,谈都不跟他谈;可是你仍然愿意布施,那就是不可思议施啦!还有大势力的人,仗着权势来强求;但你如果要当菩萨,就得要心中欢欢喜喜的给。第八种人是一天到晚恶口恶语,出口就先送你三字经,然后就嫌东嫌西、骂来骂去,从来不对你说一点好听的话,这种人当然一般人都不愿意再布施给他,但你还是得欢喜的布施。还有一种人是得到财物以后还生气,你送去一万元给他,他还不高兴:“我三天前就需要,你到今天才送来,什么意思啊!”送给他一万元还要被嫌太慢,这就是得已瞋恚。还有诈现好相的人,就是很虚伪的人;每次你送财物去时都对你说赞叹的话,把你讲得多好、多好。等你一转身就在背后开始骂你了,这叫做诈现好相。最后一种人更不应该,他已经很有钱了,却老是希望你送钱给他,让他越积越多,这就是悭而又贪的人;天下就有这种人啊!大富贵了还要贪小便宜,或者希望别人不断的布施给他,这真是世间最不知足的人了!可是他若向你开口要钱,你就说:“我布施一千元给你吧!”也是给他。但不必多,锦上添花没什么意思嘛!你送再多的钱给他也是嫌少的,因为他本来就万贯家财,你再送他一万元,他也看不在眼里,他只是喜欢愈积愈多罢了!他如果嫌少,那就拉倒!这样也是布施啊!这十一种人你都能够布施的话,表示你的布施波罗蜜修得有成绩了!
〖“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施于贫穷,以怜愍故:施于怨家,不求报故:施福德人,心喜敬故。善男子!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若人轻于少物恶物、羞不肯施,是人增长来世贫苦。若人共施财物,福田、施心俱等,是二得果无有差别。有‘财、心俱等’,福田胜者得果报胜。有‘田、心俱下’,财物胜者得果则胜。有‘田、财俱下’,施心胜者得果亦胜。有‘田、财俱胜’,施心下者得果不如。善男子!智者施时不为果报,何以故?定知此因必得果故。”〗
讲记佛又继续较量布施,佛说:“一切布施有三个根本”,所有的布施不离这三个:“第一类是施给贫穷人,这是因为怜悯心的缘故。第么类布施给怨家,这是因为不求回报的缘故”,明知道施财给他,他一定不会回报你,但你只是不想与他再结恶缘,只是修集福德及行菩萨道而已。“第三类是施给有福德的人,是心中喜欢他、恭敬他的缘故,并无所求。骗有福德的人就是报恩田及功德田,或者说世间有福德的人,那就可以细分为几种;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再重复。施给福德的人,是因为你心中见了他而有欢喜,也尊敬他的缘故,所以做布施。这三种是一切布施的根本。
“如果有人钱财很多,他在很多年中不断的供养三宝,都是自己在做;虽然未来世可以得到无量的福德果报,但是自己做不如劝别人共同和合来做。”所以修集福德不必全部自己一个人做成,能分一部分给别人共同来做最好;而自己节省下来的部分,另外再寻找别的植福因缘,再找别人一起做;这样做的人,未来世不但很有福德,而且还会有非常多、非常多的世间法及佛法上的眷属,未来世做事时绝对不会是孤单一个人,所以亲眷、法眷都很多,所以佛说“不如劝人共和合作”。
“如果有人对于自己所有的财物觉得太少而不便布施,或者想要布施出去的财物觉得不够胜妙,因此羞愧而不肯拿出来布施,怕人家笑话,这个人就会增长未来世的贫苦。”福德愈增长愈好,贫苦就免了!因为若增长了下一世的贫苦,又会导致下下世的贫苦,不断循环下去;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布施太少而不好意思。譬如我们出版社也常常接到人家划拨二十块钱、五十块钱的助印款,不是美金,而是台币!但是我不曾皱过眉头,我都用欢喜心来交待入帐及提领给同修会。二十块钱转入同修会前,邮局已经先扣了五块钱手续费,同修会开一张收据出来,这三联单收据的成本就要好几块钱了,我们再加上一个信封,贴了五元邮票寄回去,人工就不要算,还是不够成本的。这就像税捐稽征处课房屋税一样,凡是一百五十元或两百元以内的房屋税,都不向你课税了,因为不够成本啊!有的房子很老旧了,房屋税只有一、二百块钱,他开个单子,再加上人工成本及邮资,算一算真的划不来,那就免征了。但是我们不可以拒绝人家种福田的心意,一定要用欢喜心来看待,因为他这二十块钱、五十块布施了,未来世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德啊!那我们就不该因为不够成本而皱眉头,应该为他欢喜:来世有大福德可以作为行菩萨道的资粮了!所以他很聪明,我们也欢喜的祝福他。有的人可能知道被扣了划拨费用,再寄收据就不够成本,所以会写明:“收据免寄!”但我们原则上还是全部都要寄,因为这也是帮他证明:他所护持的这二十元、五十元真的种到福田里去了,不是落到私人口袋去了,他心中也欢喜,这也是利他。所以有智慧的人会想:因为过去世布施少,这一世福报就少;为免下一世福报继续少,遇到良福田、大好福田时,不论钱财再怎么少,也要把握机会种福田啊!这可以改变未来世继续贫穷的果报嘛!别小看这二十块钱,进到正觉同修会这个大福田来,未来世可是无量报欸!想想看,我们能够阻止他修福德吗?不行的!所以连一句轻嫌的话都不该说,都要以欢喜心来完成他的植福大业。虽然二十块钱划拨进来,划拨费就要扣掉五块钱了啊!剩下十五块钱(那张收据的成本大约十块钱,因为那是三联复写的,比较贵;现在不晓得有没有便宜一点,以前印得少就比较贵),然后寄收据回去时邮资再加上五块,刚好就没了,还赔上信封及人工成本;但我们还是要为他欢喜:他懂得种大福田,未来世不再是无福人了!知道划拨款项会扣划拨费的人,就会特地写明免寄收据,但我们照样要寄,因为这是健全会计制度的必要方式。接着要说明不同的布施情况会产生未来世果报的不同。第一种是施与心俱皆平等:如果有两个人共同布施财物,共同布施给一个福田,他们两个人都以同样的恭敬心、欢喜心布施给同一个福田,这两人未来世所得的果报都不会有差别。
第二种情况是财与心同样平等,但是田不平等。三个人各以同样多的钱财及同样恭敬的心去布施,但因为他们去布施给三位法师时,福田的优劣有所不同,因为那三位受供养的法师,心性与证量都不一样,就成为福田不相等了!譬如一位是已经见道开悟了,心性好得不得了,性障都不见了;另外一位也开悟了,可是不良习气还很重!性障还很重;另外一位根本就没有开悟,仍是凡夫。三个福田的证境功德都不一样,那就随着所供养的福田功德高低不同,导致布施者未来世的果报不一样,这就依所供养的福田胜劣而有不同了:如前所说,供养到没有开悟的人,来世是十万报;若你供养到一个开悟的法师,那可是无量报的啊!因为福田殊胜的缘故,果报就与其它人不同;虽然三位施主的财物和供养时的恭敬心是完全平等的,但因为福田有差别,所得的果报就有差别。
第三种情况是:福田及施主的供养心都低下,都不胜妙:这时就依这三位施主所供养财物的多寡胜劣来决定果报的胜劣了;供养的物品比较好的施主,未来世得到的福德果报就比较殊胜,这就是“财物胜者得果则胜”。
第四种是:被供养的福田及用来供养的财物都低下,但是三位施主中,其中一个施主的恭敬心特别殊胜,所以他在未来世得到的果报就比另外两人殊胜。
第五种是:福田及所供养的财物都一样殊胜,可是三个施主中,其中一人心中并不是以欢喜心、恭敬心、至诚心来布施的,结果就导致他未来世得到的福德果报比其它两个人差。
所以不同的布施情况会有不同的来世福德因果,诸位知道这个因果道理以后,就懂得在布施时要以至诚心及良好的财物,同时也要选择好福田来布施,千万别错选了破法者或严重违犯十重戒的坏田来布施。这个道理得要让大家了解,才不会对布施的因果蒙昧无知,否则就会像某些人广种福田时却是成为种毒田,来世将只能收获巨毒的果报:此世以钱财帮忙传播外道常见、断见的小毒,来世会有百千倍的回报,那就变成大毒了。
虽然知道不同的布施因果,但是菩萨在布施时却不可追求最胜妙的福德果报;意思是说,要尽量以能得到最好果报的方式与心态去布施,但心中不要去贪求果报。因为福果如影随形的紧跟着施主,绝对不会消失掉,那又何必在心中牵挂福德果报而障碍了自己的道业呢?所以佛说“定知此因必得果故”就不需要去牵挂或贪求果报了。
〖“若人无慈,不知恩义,不贪圣人所有功德,惜财身命,贪着心重,如是之人不能布施。智者深观一切众生,求财物时不惜身命,既得财物能舍施人,当知是人能舍身命。若人悭吝不能舍财,当知是人亦惜身命;若舍身命求得财物以布施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若人得财贪惜不施,当知即是未来世中贫穷种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四天下中,阎浮提人有三事胜:一者勇健、二者念心、三者行净。不见果报能预作因;不惜身命求得财已,能坏悭吝,舍已思施。既舍施已,心不生悔,复能分别福田、非福田,是名勇健。”〗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布施,菩萨优婆塞戒经,菩萨优婆塞戒经,专为,在家,菩萨,宣示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